教宗公開接見:隨身帶本福音書誦讀,這為生命很重要

鹽與光

2024年6月12日
圖片:Vatican Media
繼上一回省思了聖神在創世工程中的化工後,教宗方濟各6月12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聖神為主題的系列要理講授,論及聖神在「啟示」中的臨在,聖經便是個「權威性的證明」。聖經不僅是在聖神默感下寫成的,更因著聖神而始終融入生活,而且教會受託肩負了正確解讀聖經的任務。
聖經在聖神默感下寫成
當天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以聖經的這段話拉開帷幕:「最主要的,你們應知道經上的一切預言,決不應隨私人的解釋,因為預言從來不是由人的意願而發的,而是由天主所派遣的聖人,在聖神推動之下說出來的。」(伯後一20-21)
新約多段經文肯定了聖經中的聖神默感。教宗引用聖保祿的話說,「聖經完全是受天主默感所寫」(參閱:弟後三16),稱這就是《信經》所指的「祂曾藉先知們發言」。
「聖神默感了聖經,也是祂加以解釋,並使之永遠融入生活、適用於當下。它從受默感而寫成的,變成帶來啟發的。誠如梵二大公會議所言:『聖經是天主默感的,並且一勞永逸用文字書寫下來,恆久不變地通傳天主的言語。』(《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21號)」
突然啟迪人心的話語
就像復活主耶穌開啟了祂眾門徒的心智,使之理解聖經,聖神同樣在教會內持續這麼做。我們每個人都能對此有所體會。
「實際上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們雖然時常誦讀聖經的某段章節,卻沒有特殊感覺,某一天,我們在信德和祈禱的氣氛中誦讀同一段章節時,突然那段文字啟迪人心,對我們說話,在我們當前面對的某個問題上映射光芒,讓天主在特定情況下對我們的聖意變得清晰可見。」
因聖神,教會是「真理的基礎」
這正是聖神的效果。教宗指出,「聖經的話語在聖神的行動下變得光彩奪目」,如同《致希伯來人書》所見證的,天主聖言顯得「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種雙刃的劍還銳利」(希四12)。在聖神的引領下,教會從誦讀聖經中得到滋養。
「基督的新娘、教會之於默感寫成的聖經經文,是公認的詮釋者,教會是其真實宣講的媒介。由於教會擁有聖神,所以教會是啟發者,她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弟前三15)。為什麼呢?因為她得到啟發,有聖神穩穩地支撐她。而教會的任務在於幫助信眾和所有尋求真理的人去正確地解讀聖經經文。」
每天抽出時間讀福音
接著,教宗強調,務必每天抽出時間私下讀聖經,默想一段章節,聆聽天主聖言。
「因此,我建議你們要隨時帶一本放得進口袋的福音書,把它放在包包裡、口袋中。如此一來,你們在旅行時,或者當你們稍微有空時,就拿起它來讀幾段。這為生活很重要。」
彌撒講道應當簡潔扼要
然而,聖經最佳的靈性誦讀是團體讀經,特別是在彌撒中。講道則必須幫助信徒把天主聖言落實在生活裡。對此,教宗囑咐各位司鐸,彌撒講道務必簡潔扼要。
「講道不該超過8分鐘,因為超過以後,人們就會失去專注力,打瞌睡。這是有道理的。」
天主給祂創造物的情書
此外,教宗也闡述了一個讓人愛上天主聖言的面向:貫穿整部聖經的基調是天主的聖愛。聖大額我略教宗給聖經下的定義是:全能天主給祂的創造物的一封信。教宗方濟各進一步稱之為「新郎給祂新娘的一封信」。
教宗最後祈求聖神「助祐我們在人生的具體處境中領會天主的這份聖愛」。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