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心扉說「亮」話:我喜歡仁愛勝於祭獻

鹽與光

2024年6月13日
瑪竇福音 5:20-26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我告訴你們﹕除非你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塞人的義德,你們決進不了天國。你們一向聽過給古人說:『不可殺人!』誰若殺了人,應受裁判。我卻對你們說: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裁判;誰若向自己的弟兄說『傻子』,就要受議會的裁判;誰若說『瘋子』,就要受火獄的罰。所以,你若在祭壇前,要獻你的禮物時,在那裏想起你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禮物留在那裏,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當你和你的對頭還在路上,趕快與他和解,免得對頭把你交與判官,判官交給差役,把你投在獄裏。我實在告訴你:非到你還了最後的一文,決不能從那裏出來。」

我喜歡仁愛勝於祭獻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我們來教會參與彌撒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將我們的生活、行動、存在,整個的人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給天父。天主最重視的是我們的心。
岳厄爾先知說:「應撕裂的,是你們的心,而不是你們的衣服」。我們的心要為天主而改變,這才是天主喜歡的祭獻,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否則的話,雖然我們參加了很多的彌撒,但是並沒有做出真正的奉獻和犧牲,因為我們的心並沒有感受到為了奉獻而努力的痛。
什麼是好的奉獻呢?原本今天有很多的安排,可以和朋友聚餐,可以去看球賽,但是想到今日是主日要參加彌撒,所以我選擇來聖堂參加彌撒,當做這個決定時要抵抗自身的軟弱,要改正自己的心,這就是好的奉獻。我本來很想吃肉,但是一看今天是禮拜五,我克服自己的心,選擇不吃肉,這就是好的奉獻。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不是選擇看手機,而是選擇先念一段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頌就是好的奉獻。聖保祿宗徒說:「我想做的,我不做;而我憎恨的,我偏偏去做。」意思是矯正自己的心。
在福音說:「你若在祭壇前,要獻你的禮物時,在那裏想起你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禮物留在那裏,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但天主要的不是我們對他們的感情,而是我們的意願。聖金口若望說:「因為肉體不可能如此自律而不感到情緒。人如果發怒,卻不照怒氣所發的去行,他的肉體發怒,但他的心卻不發怒。」也就是說,我的情緒上,感情上是我們控制不到的,但是我的意願,我的心還是願意寬恕你。感情上我不想原諒這些人,但我還是要學習聖保祿使徒那樣,我不喜歡的我偏偏要做,偏偏選擇原諒這些人。這就是將我的心獻給天主,這就是天主最喜歡的奉獻。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