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良十四世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熱忱地回應主的召叫,到祂的葡萄園工作

鹽與光

2025年6月 4日
圖片:Vatican Media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5年6月4日(星期三),教宗良十四世在週三公開接見中,繼續他為禧年主題「耶穌基督,我們的希望」所作的要理講授。教宗重申耶穌在《瑪竇福音》中所講的「葡萄園的工人」的比喻:園主即使對那些第十一個時辰才來工作的工人,也給予與其他人相同的工資,這顯示出主那無限寬厚的慈悲與仁愛。
以下是教宗良十四世的要理講授全文: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今天,我想再次與大家分享耶穌的一個比喻。這個故事同樣能激發我們的希望。事實上,有時我們會覺得生活缺乏意義,感到自己無用、不足,就像那些在市場上等待被雇用的工人一樣。但有時時間流逝,生活過去了,我們卻感覺不到被認可或重視。也許我們來得不及,別人搶先了,或者我們被其他問題耽擱了。
市場的比喻對我們這個時代也非常貼切,因為市場是交易的場所,不幸的是,甚至連情感和尊嚴也可能在那裡被買賣,只為了賺取些什麼。而當我們感覺不到被重視或認可時,就可能輕易地將自己「賣給」第一個出價的人。然而,主卻提醒我們,我們的生命是有價值的,祂希望幫助我們發現這一點。
在我們今天討論的比喻中,也有工人等待有人雇用他們一天的工作。我們來到《瑪竇福音》第 20 章,在這裡我們再次看到一位行為不同尋常、令人驚訝並挑戰我們的角色。他是葡萄園的主人,親自出來尋找工人。顯然,他希望與他們建立個人關係。
正如我所說,這是一個帶來希望的比喻,因為它告訴我們,這位家主多次出來尋找那些等待賦予生命意義的人。家主一大早就出來,然後每隔三小時就回來尋找要派到葡萄園的工人。按照這個時間表,在下午三點之後,其實已經沒有什麼理由再出門了,因為一天的工作在六點就結束了。
然而,這位不知疲倦的家主,無論如何都想賦予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價值,於是他在五時再次出來。那些仍留在市場上的工人可能已經完全失去了希望。那一天似乎毫無意義。然而,仍有人相信他們。僅僅為了工作日的最後一小時而雇用工人有什麼意義呢?然而,即使在生活中我們似乎能做的很少,這也是值得的。總有可能找到意義,因為天主愛我們的生命。
這位家主的獨特之處,也體現在一天結束、發薪水的時候。他原先與清晨進入葡萄園工作的工人約定給一個德納,這是一個普通的日薪。他對其他後來的工人則說:「我會給你們合理的工資。」而正是在這裡,比喻挑戰我們:什麼才是「合理的」?對葡萄園的主人—也就是天主—來說,「合理」是指每個人都應該獲得足以生活的所需。他親自召叫了這些工人,了解他們的尊嚴,並根據這點來給予報酬,因此,他給了每個人同樣的一個德納。
故事中提到,那些一大早就來工作的工人感到失望:他們看不見家主舉動的美善。這位家主並非不公義,而是出於慷慨;他不僅看人的功績,也看人的需要。天主願意將祂的國—也就是圓滿、永恆且幸福的生命—賜給每一個人。這正是耶穌對我們所做的:祂不設立等級,不比較高低,只要我們向祂敞開心門,祂就將祂整個自己完全地賜給我們。
根據這個比喻,今天的基督徒可能會想:「既然工資一樣,為什麼要早早開始工作?如果報酬都相同,那我為什麼要多做呢?」聖奧斯定對這些疑問作出回應,他說:「為什麼你要推遲那位召叫你的主呢?你既對賞報確信無疑,卻對那一天的來臨毫無把握?那麼你要謹慎,免得你因為拖延,而使原本應許給你的賞報,反而落空了。」(聖奧思定,《講道集》第87篇,第6段,第8節)
我特別想對年輕人說,不要等待,而要熱忱地回應主的召叫,祂邀請我們到祂的葡萄園工作。不要拖延,捲起袖子行動起來吧,因為主是慷慨的,你絕不會失望!在祂的葡萄園中勞作,你將會找到心中那個深層問題的答案: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讓我們不要氣餒!即使在生命的黑暗時刻,當時間流逝卻未給我們帶來所尋求的答案時,讓我們懇求上主再次出來,就在我們等待祂的地方尋找我們。祂是慷慨的,祂很快就會來!
原文來源:vatican.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