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catholic
6月1日主日(耶穌升天節),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友誦念《天皇后喜樂經》。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大約6萬名信友和朝聖人士講解耶穌升天節的福音時說,耶穌升天不是「分離」,而是「以一種新的方式永遠與我們同在」 ,向我們展示「我們生命旅程的目標是天父」。 ...閱讀更多
教宗方濟各在聖地會晤其他宗教代表,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位總統舉行會談,他的言行舉止說明愛遠遠勝過容忍。這是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托朗樞機對教宗方濟各聖地朝聖之旅的評價,他也談到教宗此行的「心靈的權力」。 5月29日,托朗樞機接受梵蒂岡電台採訪時表示:「教宗同他的經師朋友和穆斯林在哭牆前的鏡頭,是他此行的最好寫照。這幅畫面以最佳方式總結了他的朝聖之旅,即宗教對話的重要性。因為,在人彼此相識、彼此交談、彼此註視、彼此聆聽、接納對方長處的地方,什麼都會出現。」托朗樞機解釋說,以上這些是每個宗教各自聖德和真理的價值,即使我們知道耶穌是真理。 ...閱讀更多
5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與數万名朝聖人士分享他在聖地朝聖之旅的感想。教宗步武3位前任的芳踪,於5月24至26日到約旦的安曼、巴勒斯坦的白冷城和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朝聖,紀念保祿六世與阿忒那戈拉宗主教會晤50週年。 教宗於5月26日晚上返回羅馬,他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的機會上回顧了這次朝聖之旅。他強調這次朝聖之旅的主要目的有3個:紀念保祿六世教宗與阿忒那戈拉宗主教歷史性會晤50週年;鼓勵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堅固聖地基督信徒團體的信德。 ...閱讀更多
5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 無論悲傷磨難,喜樂都是「基督徒的印記」。他還強調,不可能有悲傷的基督徒,聖神教導我們如何去愛,並使我們充滿喜樂。 教宗當天的彌撒講道圍繞在耶穌升天前一再重複的「三個關鍵詞」:「平安、愛和喜樂」。教宗解釋道,「耶穌曾對我們說,祂賜給​​我們的不是世界所能提供的平安,而是永恆的平安」。至於愛,耶穌多次談論「愛天主和愛近人的誡命」;在《瑪竇福音》第二十五章中,耶穌肯定地指出,「我們所有人都將根據愛的準則受審判」。教宗注意到,在當天的彌撒福音中,「耶穌提出愛的新概念:『你們不只要愛,還應存在我的愛內』」。 ...閱讀更多
5月2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向各國信友致意時,提到本週六5月24日是在上海佘山深受愛戴的進教之佑聖母瞻禮,他特別號召全體天主教徒為在中國的信友祈禱。教宗說:「我請所有信友為在中國的天主教徒祈禱,使他們在進教之佑聖母的護佑下,繼續活出信、望、愛三德,在各種境遇下都做他們同胞中和諧共處的酵母。」 ...閱讀更多
5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表示:​​在心中接納聖神的人,將擁有牢固而無盡的平安,這平安與金錢或權勢所提供的平安完全不同。 金錢、權勢和虛榮等物質所提供的平安,始終面臨消失的危險,今天你是富人、是名人,明天卻不然;然而,位格的平安、即聖神的平安,卻是無人「能奪走」的,因此它是「終極」的平安。平安乃世世代代人最大的渴望之一,教宗方濟各的彌撒講道,猶如在這渴望的兩岸穿梭。當天彌撒所選讀的《若望福音》啟發教宗作了上述反思。福音記載,耶穌即將去面對苦難,他在臨行前對門徒說:「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教宗指出,耶穌的平安與「世界給我們的平安」完全不同。世界的平安是某種膚淺的安逸,「即使能帶給人某種喜悅,卻只能到一定程度」。 ...閱讀更多
5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研究和思想不足以認識耶穌,還要用心祈求耶穌、慶祝祂並效法祂。教宗同時再次勉勵信友閱讀福音,並指出福音書有時沾滿了灰塵,因為它從未被翻開。 在當天彌撒的福音中,耶穌證實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教宗表示,「認識耶穌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不過教宗問道:「我們要如何認識耶穌呢?有人會說:『神父,作研究,必須勤奮作研究!』那是真的!我們真的得研讀教理。」可是光作研究還不足以認識耶穌,「有些人幻想,單單思想就能帶領我們認識耶穌。連第一批基督徒中,也有人如此認為」,但最後,他們陷入自己的思想中,無法自拔: ...閱讀更多
5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不存在無教會的基督徒,獨自行走的基督徒,因為耶穌親自參與了其子民的行程。 教宗引述當天的讀經一解釋說,宗徒們在宣講耶穌時並沒有從耶穌談起,而是先回顧了天主子民的歷史。事實上,「沒有那段歷史,人無法理解耶穌」,因為祂「就是那段歷史的終點,而那段歷史則向著耶穌發展。」因此,「我們無法理解一個脫離天主子民的基督徒。基督徒並非單獨存在的個體」,他「屬於一個民族,屬於教會。無教會的基督徒,純粹是一個空想,是不現實的。」 ...閱讀更多
5月12日,教宗方濟各在清晨彌撒講道中反覆提出這問題:「我們是何人,豈能將聖神拒之門外?」教宗強調,聖神使教會「超越局限,走得更遠」。 聖神之風想吹到哪裡,就吹到哪裡。可是,有信德的人常常遇到這樣的誘惑:阻擋聖神的去路,甚至把祂引到其他方向。這種誘惑在初期教會也並不罕見。禮儀選讀的《宗徒大事錄》就記述了西滿伯多祿的經歷。一個外邦人團體接納了福音的宣報,伯多祿見證了聖神降臨在他們身上。但是,伯多祿先是滿懷躊躇地接觸了這些常常被認為是「不潔」的人,然後又受到耶路撒冷基督徒的嚴厲批評。 ...閱讀更多
5月11日(善牧主日及國際聖召節),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祝聖13位新司鐸,向司鐸們強調: 「你們要做仁慈的司鐸,要忠於上主的訓導,不是自己的訓導;你們不要把信友當作衣食的來源,而應把他們聚集在同一個家庭內。」新司鐸屬於羅馬教區:6名意大利人、4名拉丁美洲人、3名亞洲人,其中巴基斯坦、南韓和越南各一名。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