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Mass
10月28日,聖西滿和聖達陡宗徒瞻禮,教宗方濟各在講道時說,耶穌仍繼續為我們祈求和祈禱,向天父展示他為我們的救恩所付出的代價,即他的傷痕。 當天福音記載耶穌為了揀選12位宗徒而徹夜向天父祈禱。教宗指出:「耶穌在整頓他的團隊」,好能回到群眾當中。教宗提到耶穌的3種關係,耶穌與天父的關係;耶穌與宗徒們的關係以及耶穌與眾人的關係。耶穌為宗徒們和眾人向天父祈禱,即使在今天他仍在祈禱。 ...閱讀更多
信德年中最美麗又喜樂的時刻莫過於10月27日主日的家庭日活動。成千上萬個家庭為了與教宗共同慶祝基督徒家庭的喜樂,於10月26日下午和10月27日早上蜂湧至聖伯多祿廣場。 來自世界各地的家庭殷切盼望與教宗的會晤。 10月26日朝聖活動的主題是《家庭,活出信德的喜樂》。當天下午2點,聖伯多祿廣場的出入口大開,迎接成千上萬個湧入梵蒂岡的家庭。在家庭見證的時刻,分享者描述家庭生活中的喜樂與困難,談到如何因著信仰渡過婚姻危機,然後祖父母、父母和子女進行對話。串場的音樂熱力四射,展現出家庭的活潑生命力。除此之外,當天的活動還包括意大利明愛會及聖座家庭委員會為敘利亞家庭發起的短信募款,邀請全世界的家庭同心協力伸出援手。 ...閱讀更多
聖座家庭委員會近幾天在羅馬召開全體大會,全體與會人士在委員會主席帕里亞主教的帶領下,於10月25日上午覲見了教宗方濟各。教宗在講話中指出,從忠貞、見證和對生命開放的態度,便能認出基督徒家庭的面目。教宗強調在大力提倡個人權利的當今時代,家庭的團體幅度應受重視。 家庭是彼此相愛、同甘共苦的團體。在家庭中人彼此對話,為別人自我奉獻並且維護生命,尤其是較脆弱的生命。教宗方濟各這樣略述了家庭獨一無二的特性,進而表示,稱家庭是世界和歷史的動力沒有半點誇張。他說:「在越來越提倡保護個人權利的今天,家庭團體必須得到承認。我們必須維護家庭這個團體的權利!為此,為使人特別關注30年前1983年10月22日頒布的«家庭權利憲章»,你們的工作是有益的。」 ...閱讀更多
10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簡短的講道中表示: ​​所有受洗者都蒙召走成聖之路,不能成為「半心半意」的基督徒。 教宗以當天讀經一有關我們得救恩的奧跡為講道的中心思想。他說: 保祿宗徒「試圖以認識耶穌之前和之後的邏輯給我們解釋。」他認為自己在認識耶穌之前的生活是「廢物」,而之後的是新的創造。 ...閱讀更多
10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他圍繞著「默觀、臨近、豐沛」這三個詞。教宗強調:單單靠理智無法理解天主;天主為治愈我們的創傷,介入我們的生活,一如耶穌的所作所為。 教宗從當天選自《羅馬人書》的讀經談起,指出理解天主的奧秘,光靠理智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的「默觀」、天主的「臨近」和「豐沛」的恩寵。 ...閱讀更多
10月19日,教宗方濟各接見了梵蒂岡博物館的「藝術贊助人」。這個國際性恩人團體從經濟上支持梵蒂岡博物館的保存和修復計劃已有30年之久。教宗向他們表示:梵蒂岡博物館的藝術作品見證了「人類的精神訴求」。教會始終提倡藝術,意在「表達信德之美」。 教宗在感謝「藝術贊助人」的講話中表示:成立該團體的靈感,「不僅源自共同對教會聖物遺產負責的崇高意義」,也是為了「延續精神和宗教理想的願望,繼續創建宗座收藏」。 ...閱讀更多
在一切事上尋求和找到天主 教宗方濟各關於今日挑戰的講話有獨到之處。多年前他寫過,看現實生活需要用信德眼光,否則所看到的只是支離破碎的現實。這個思想也是«信德之光»通諭的主題之一。我記起教宗方濟各在里約熱內盧世界青年節期間講的幾段話:「天主若在今天顯示出來,祂就是真實的。」「天主處處都在。」這兩句話附和依納爵的格言:「在一切事上尋求和找到天主。」 因此我問教宗:「聖父,如何才能在一切事上尋求和尋找到天主呢?」 ...閱讀更多
基督徒若「成為理念的門徒,他將丟失信德」。10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這樣表示。他提醒基督徒謹防「把鑰匙裝入口袋,將人拒之門外」的態度。教宗還強調: 不祈禱,會丟棄信德,淪為理念和道德主義的基督徒。 ...閱讀更多
10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一開始,就向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友和遊客問道: 你們有沒有反思過《信經》中「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這句話的意義?教宗邀請眾人重新發現一個宣講和守護福音,把福音帶給全世界的教會的美好。在公開接見活動前後,教宗像往常一樣熱情地問候人群。 ...閱讀更多
10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簡短的彌撒講道中指出,基督信徒的生活也無法倖免偶像崇拜和偽善。教宗說,為了不陷入這些罪過的詭計,就要付諸實行愛天主和愛近人的誡命。 說別人的壞話就是忘卻基督信仰的「新」誡命:就是愛近人,毫無妥協的餘地。教宗譴責偶像崇拜的罪過,正如聖保祿在羅馬書中所說,那些崇拜偶像的人「雖然認識了天主,卻沒有以祂為天主而予以光榮或感謝」,而是寧願崇拜「受造物,以代替造物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