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事上尋求和找到天主
教宗方濟各關於今日挑戰的講話有獨到之處。多年前他寫過,看現實生活需要用信德眼光,否則所看到的只是支離破碎的現實。這個思想也是«信德之光»通諭的主題之一。我記起教宗方濟各在里約熱內盧世界青年節期間講的幾段話:「天主若在今天顯示出來,祂就是真實的。」「天主處處都在。」這兩句話附和依納爵的格言:「在一切事上尋求和找到天主。」
因此我問教宗:「聖父,如何才能在一切事上尋求和尋找到天主呢?」
教宗:「我在里約說的話有時間價值。的確,有一種在過去或未來的可能性中尋找天主的誘惑。天主當然臨在於過去,因為祂在祂所留下的印記中。天主作為許諾也在未來中存在。可是,我們說『具體的』天主就在今天。為此,怨言絕不會幫助我們找到天主。今日有關『野蠻』世界何去何從的怨言有時導致在教會內部產生對完全保守和防禦的渴望。不!與天主相遇就在今天。」
「天主藉著時間在歷史啟示的環境中顯示自己。時間開啟進程,空間使進程具體化。天主在時間中,在進行的過程中。相對行進的漫長時間,不必優待權力空間。我們必須啟動進程,甚於佔據空間。天主在時間中顯示自己,臨在於歷史的進程。這使產生新動態的行動享有優先地位。需要耐心和等待。」
「在一切事上與天主相遇並不是憑經驗找到的。其實,每當我們渴望遇見天主,就立刻想憑經驗法去認出天主。如此是遇不到天主的。在厄里亞所說的輕風中人可以與天主相遇。認出天主的知覺就是聖依納爵所稱的'靈性敏覺'。依納爵要求人敞開靈性敏覺,超越純經驗途徑與天主相遇。默觀態度是必要的:它讓人對事物和境遇的感覺走上諒解和愛的好旅程。走上這段好旅程的標記是內心平安、感到神慰和天主的愛,在天主內看待一切事物。」
十足把握和錯誤
我對教宗說:「假如在一切事上與天主相遇不是'憑經驗找到的',假如它是閱讀歷史的一段旅程,那麼也會犯錯誤……」
教宗:「的確,在一切事上尋求和找到天主總是留在一個沒有把握的地帶。該當如此。倘若一個人完全有把握地說他遇見了天主並且篤定無疑,那麼就不對頭了。在我看來,這點至關重要。要是一個人對一切問題都有答案,這就證實天主不與他同在。可見他是一個假先知,利用宗教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天主子民的偉大領路人,例如梅瑟,始終給疑問留空間。我們必須給上主留空間,而非自己的十足把握;需要謙虛。在每一次真正的分辨中都有不確定性,這種分辨才向神慰開放。 」
「因此,過於強調意志,以人性把握傲慢地說:『天主在這裡』,這是在一切事上尋找天主的危險所在,我們只能找到適合自己尺度的天主。正確的態度是奧斯定的那種態度:『尋求天主為找到祂,找到天主為永遠尋求祂。』從聖經中我們看到人常在摸索中尋找,這是信德的偉大聖祖們的經歷,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我們需要重讀«希伯來書»第11章,亞巴郎因著信德出走,他啟程時還不知道要到哪裡去。我們信德的眾先祖在臨終時看到預許的美善福地,卻是從遠處看到……。我們的一生並沒有如同歌劇唱詞那樣的東西,上面寫明一切;而是前往、行走、做事、尋找、看見……。我們必須進入尋求相遇的歷險,讓天主尋找我們並與我們相遇。」
「因為天主第一,天主始終第一,天主最先。安東尼奧,天主有點像你們西西里扁桃樹上的花,總是最先盛開。我們在先知們身上可以看到這一事實。他們在行走的途中遇見天主。到此,有人會說這是相對主義。是相對主義嗎?如果把它誤解成模糊不清的泛神論,那麼它是相對主義。但是,如果從聖經的意義上理解,天主常令人驚訝,你從來不知道在哪裡及如何找到祂,不是你能定出與祂相遇的時間和地點,那麼它就不是相對主義。因此,必須對相遇進行分辨。分辨極其重要。」
「若基督信徒是複古的人和守法主義者,想把一切都弄得清楚妥當,那麼他就什麼也找不到。過去的傳統和記憶必須幫助我們有勇氣向天主開放新空間。今天誰若總是尋求紀律答案,試圖以誇張的方式尋求教義上的'安全',固執地想挽回失去的過去,他就有墨守成規和退化的觀念。這樣一來,信仰就成為許多思想意識中的一個。我有一個信理上的堅定信念:天主臨在於每個人的生活,天主在每個人的生命中。即使一個人活得很糟糕,被諸多惡習、毒品或其它任何事物摧毀,天主仍臨在於他的生命中。你能夠且必須在每個人的生命中尋找天主。即使一個人的生活佈滿荊棘和雜草,卻總有一塊使好種子生長的土壤。你必須信靠天主。」
我們必須樂觀嗎?
教宗的這番話令我記起他過去的一些反省。他還是貝爾格里奧樞機時曾寫道,天主已經在都市中生活,祂與眾人打成一片並與每個人結合。依我看,這是詮釋聖依納爵在神操中談天主在我們世界「工作及施展作為」的另一個方式。
因此我問教宗:「我們必須樂觀嗎?哪些是今日世界希望的標記?在陷入危機的世界中如何才能保持樂觀?」
教宗:「我不喜歡用'樂觀'這個詞,因為它說的是一種心理態度。我喜歡按照方才提及«希伯來書»第11章的內容,使用'望德'這個詞。聖祖們越過艱難險阻繼續行走。我們在«羅馬書»中也讀到,望德不叫人失望。你再想想普契尼的«杜蘭朵»的第一個謎語吧。」
教宗這樣建議我。當時我記起劇中公主那個謎語的答案是希望:「有一個幻影在黑夜中飄蕩,展開翅膀上下飛翔,穿過層層黑暗,越過重重人群;全世界都在呼喚它,懇求它。但這幻影在拂曉時悄悄退去,為在心中再次生起。每個晚上新生,每個白天死去!」這幾句詩詞揭示了對希望的渴望,這個希望在詩詞中卻是在拂曉時消逝的幻影。
教宗方濟各繼續說:「看,基督信徒的希望不是幻影,它不會落空。它是超性的德行,是天主賜予的禮物,我們不能將之簡化成只屬人性的樂觀主義。天主不詐騙希望,祂不能否認自己。天主是全部許諾。」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