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指出: 教會有母親般的勇氣,她保護她的孩子、把他們帶去與耶穌基督相遇。教宗以納因城的寡婦和耶穌的相遇來解釋“守寡”的教會在歷史中行走,尋求與主相遇。
教宗以當天福音記載耶穌與納因城的寡婦相遇的事蹟展開他的講道。他說,耶穌有「能力與我們一起受苦、關心我們的痛苦並把我們的痛苦當成祂自己的痛苦。」 「耶穌對這位失去了兒子的寡婦動了憐憫的心。耶穌知道在當時成為寡婦意味著什麼。上主對寡婦有一種特殊的愛,關心她們。」教宗強調,在讀這段福音時,我認為,這位「寡婦」是「教會的一個圖像,因為教會在某種意義上是在守寡。」... ...
教宗說:「教會的新郎走了,她在歷史中行走,希望能找到祂,與祂相遇。教會永遠是基督的新娘。可是,在此期間,她--教會是孤獨的!教會有某些寡居的成分……,這讓我聯想到守寡的教會。這個勇敢保護她孩子的教會,就像那位到不義判官面前辯護,最終獲取勝利的寡婦一樣。我們的慈母教會是勇敢的!她有那位婦人的那股勇氣,懂得該保護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帶去與基督相遇。」
教宗接著提到聖經中一些寡婦的形象,特別是瑪加伯書中那位勇敢的寡婦,她和她的7個兒子因拒絕背棄天主而殉道。教宗指出,聖經說這位婦人用「方言」跟兒子說話。教宗說,我們的慈母教會也向我們講方言,眾人都能理解的“真正的正統語言,要理語言”,這語言給我們在抗拒邪惡中向前行的力量。
教宗又說:「守寡的教會在歷史中行走,希望遇到、找到她的新郎……。我們的慈母教會是這樣的!一個信實的教會懂得哭泣。當她不哭泣時,就有點問題了。教會為她的子女哭泣和祈禱!教會繼續前行,撫養她的子女,給他們力量,陪伴他們直到最終把他們交在基督的手中,並且教會最後也將與上主相遇。這就是我們的慈母教會!在這位寡婦身上,我看到教會在哭泣。上主向教會說什麼呢?說'不要哭了'。我與你同在,我陪伴你,我在最後的婚禮上等你。不要哭了,你的這個兒子曾經死了,不過現在他又活了。」
教宗繼續說:「上主與教會對話。」教會「保護子女,可是,在看到子女死了,她就哭泣;上主會對她說:『我與你同在,你的兒子同我在一起』。」正如耶穌對納因城的青年說的:「從棺材裡起來吧!」教宗說,耶穌多次在我們死於罪惡,向祂求寬恕時,也向我們說:「起來吧!」那麼,耶穌在「寬恕我們,賜給我們生命時」做什麼呢?祂把我們交還給我們的母親。
最後,教宗說:「我們與上主的修和不會在我、你和給我寬恕的神父的對話中結束,而是在耶穌把我們交給我們的母親時結束。修和到此結束,因為慈母教會之外沒有生命旅程,沒有寬恕,沒有修和。如此,看到這位寡婦,讓我對這些事,有點'缺乏頭緒……。但是,我在這位寡婦身上看到守寡教會的圖像,教會在行走,在尋找她的新郎。我要懇求上主賜給我們恩典,使我們始終信任這位保護我們、教導我們、撫養我們成長、跟我們講方言的『媽媽』。」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影片
圖片: catholic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