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訪問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Parlamento europeo),發表一篇講話。他強調,歐洲是一個「多民族的家庭」,受召關心「每個民族和每個人的脆弱」,為使人享有「尊嚴」而奮鬥,把人當人對待,而非作為「經濟物品」。
教宗指出,歐洲若能重新發現自己的精髓,就能成為「全人類的寶貴參照點」。他特別提到歐盟創始人為建設歐洲所提出的具體價值:人的尊嚴、關懷、互助。教宗說:「若無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或不能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信仰,則會有什麼樣的尊嚴呢?若沒有約束強權勢力,讓法律戰勝暴政的明確法律框架,那怎能有尊嚴呢?若男人或女人受到各種歧視,他們能有怎樣的尊嚴呢?若一個人沒有食物或最起碼的生活必需品,或更糟糕的是,沒有使他能享有尊嚴的工作,他怎麼能得到尊嚴呢?」
教宗對歐盟在尊重人權及人的尊嚴上作出的重大努力表示讚賞,同時也指出過度強調個人權利的危險,因為這些個人權利忘記了人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每個人都與社會環境相聯,他的權利和義務與其他人和社會的公益有關聯」。因此,教宗要求歐盟的政治結構對處在邊緣和令人感到痛苦的現狀負起責任,能夠使處在這種境遇的人享有尊嚴。他解釋尊嚴的實際意義,就是「不把人看作一個孤立體,而有相互關係。」教宗說:「我看到今天在歐洲最流行的一個疾病,就是孤獨,這正是沒有建立聯繫的人的疾病。」
談到歐盟創始人推崇的關懷和互助價值,教宗表示:「歐洲若不能向生命的超性幅度開放,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靈魂,甚至其所熱愛及維護的『人文精神』。」歐洲的根基植于歐洲土地與基督信仰兩千年來建立起的關係上,「這段歷史不乏衝突和過失,甚至罪惡,卻始終受到激勵,為善而建設。」教宗因此呼籲歐洲議會不要害怕基督信仰。他說:「在這層意義上,基督信仰不僅在過去為歐洲大陸社會文化的形成作出貢獻,而且在今日和未來更願意為它的成長出力,我認為這很重要。對各國的非宗教性質及歐洲政體的獨立性而言,這樣的貢獻不但不是危險,反而是一種富饒。」
教宗再次重申,教會隨時樂意「與歐洲機構進行有益、開放及透明的對話」。他果斷地表示:「我敢肯定,歐洲若能將自己的宗教根基當作寶藏,知道利用它的財富和潛力,也就能更容易地免受在今世蔓延的諸多極端主義的侵害。」
最後,教宗談到「異中求同」這句歐盟的格言說:「異中求同不是說在政治、經濟、文化或思想上大家都相同,而是指藉著歐盟機構組成的一個多民族家庭,懂得將同一的理想與每個民族各自的差異相結合,發揚每個民族歷史及根源的傳統,擺脫眾多的操縱和眾多的恐懼。」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