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教宗方濟各彌撒中囑咐說:有錢財的人必須確保錢財為「公眾利益」服務。自私地運用豐厚財產是既「悲傷」又剝奪「希望」的行為,而且是大大小小「各種腐敗」的淵藪。
當天彌撒的福音記載,一名富貴少年跑來會見耶穌,詢問耶穌獲得永生之道,並向耶穌保證他從小遵守各項誡命,但當耶穌表明他所缺少的一樣是變賣財產、施捨給窮人,然後跟隨祂時,這名富貴少年突然興致全無、態度丕變,他的「喜樂和希望」一掃而空,因為他不願意割捨錢財。
教宗評論這段耳熟能詳的福音章節說:「依戀錢財是各種腐敗的淵藪。首先是個人的腐敗、生意上的腐敗,甚至是交易時不起眼的腐敗,偷斤減兩,政治上的腐敗、教育中的腐敗。為什麼會有腐敗呢?因為那些人依戀自己的權勢和錢財,自以為置身於天堂,他們自我封閉,沒有眼界,缺乏希望,最終必須放棄一切。」
仗恃錢財有其神秘之處。教宗觀察到「錢財有股誘惑力,令我們陷入誘惑,叫我們以為置身於人間樂園」,但那是一個沒有「眼界」的境地,猶如那些建築高牆把自己的住家圍起來的富人那樣。教宗解釋說:「缺乏眼界的生活是沒有活力的生活,毫無希望的生活是悲傷的生活。仗恃錢財令我們既悲傷又沒有活力。我說的是『依戀』而非『妥善管理錢財』,因為錢財是為了公眾利益、為了眾人。倘若天主給某個人賜下錢財,那是因為天主要他為眾人而非自己的利益服務,絕非為了讓他把錢財鎖在自己的心裡,然後因錢財而變得腐敗、悲傷。」
不樂善好施的錢財,「會讓我們自以為很有權勢,如同天主那樣;最後錢財會剝奪我們最美好的事物,即希望」。耶穌在福音中指出運用豐厚財產的正確方法;教宗表示,「真福八端的第一端是『神貧的人是有福的』,意思是放下對錢財的依戀,並為了公眾利益而運用天主賜給他的錢財。這是唯一的方法。鬆開你的手、打開你的心、敞開你的眼界。但如果你的手是緊握的,你的心是封閉的,如同那個常擺設宴席、身穿禮服的人,你就沒有眼界,看不到其他有需要的人,最終必跟那個人一樣遠離天主」。
來源: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