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傳播部部長、世界主教會議信息委員會主席魯菲尼於10月6日在聖座新聞室主持了大會期間的第二場新聞簡報會。他介紹了351名與會者從5日下午到6日上午探討的議題,諸如:從修生起,到司鐸、平信徒和要理教員,「人人」接受培育的必要性;婦女的角色,以及受祝聖和沒祝聖的職務;感恩聖事的中心地位;對窮人的重視;移民潮、侵犯、基督徒受迫害和遭磨難的悲慘處境。在新聞簡報開始之際,魯菲尼說:「我們每天會盡量為你們提供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18份發言人的報告和22次個人發言
魯菲尼解釋道,10月5日下午與會者繼續進行小組討論,傍晚「結束了他們討論的第一部分」。6日上午,教宗親臨會場,大會分成兩大時刻:首先是小組的18名發言人向大會匯報了18份報告;然後是22次個人發言。在這個討論時段,每個人有三分鐘的發言時間;接下來的主題討論時段,則是每個人有四分鐘的發言時間。在當天的大會上,每四個人發言後,眾人都靜默祈禱片刻。
教宗給與會者的選集
10月6日下午要繼續進行第三場全體大會。魯菲尼表示,當天下午每一名與會者都會拿到一本由梵蒂岡書局出版社發行的書,內容是貝爾格里奧教宗的兩篇講話,分別是他以教宗身份和從前以樞機身份發表的,談論了成聖和腐敗。該選集的序言則是首次問世。
皮雷斯女士:與會者的多元性和同行的心願
世界主教會議信息委員會秘書皮雷斯(Sheila Pires)女士指出,小組討論在「同道偕行」的氣氛中展開:「人們開始互相認識⋯⋯我們的確正在一起前行。」氣氛主要是「喜樂的」,自然「也不乏張力」。最有意思的是,每個小組都由不同大洲的人所組成。皮雷斯女士說:「舉例來說,我的小組裡有從亞洲、非洲、北美洲和歐洲而來的人。這裡有多元性、友愛精神,也有並肩前進的心願。」
融入與友誼
皮雷斯女士也向記者們列舉了會議談到的議題,尤其是關於「教會有如一個接納眾人的大家庭」的省思。再者是大公運動和宗教交談,以及對青年的認可和婦女參與的重要性。在這方面,當天上午全體大會開始時,一名修女說:「我們努力盡可能地融入其中。」這一切蘊含在這個「以聆聽為先」的「進程」中。以同道偕行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在大會最初這幾天,以聆聽和「學習聆聽」為其綱領,並穿插著祈禱時刻。皮雷斯女士指出,暫停有助於省思和分辨。
魯菲尼進一步提到加強「友誼關係」的層面。「友誼在小組裡萌生。我們互相認識、試圖理解什麼對教會有益。困難總是存在,但很多藩籬將會倒下,因為參照點是基督受苦的血肉之軀」。
討論議題
接著,聖座傳播部部長更詳細地闡述小組討論的其中一個議題,即:「教會架構的調整,例如《天主教法典》、羅馬聖座部會的規模和培育」。此外,與會者也關注了東西方關係的議題,引用了若望保祿二世關於教會的經典名言:教會必須用「兩片肺葉」呼吸。
談到移民潮的現象,會上重申了陪伴移民的必要性,以及主教以牧者身份的服務「在這陪伴中至關重要」。在婦女角色方面,與會者重申務必在教會內促進婦女角色和婦女在眾多進程的積極參與。與會者也同樣關心青年和窮人,為他們呼籲不要再「慢吞吞地」做事。
「修復教會」
在大會上發言的一名與會者,提到了與聖達彌盎十字架有關的事蹟。魯菲尼表示,「修復教會的議題便浮現了。修復,意味著說出:我在這裡,我投入服務。誰要是投身於修復教會,就需要『針對症狀下診斷、作出預後判斷』,以一顆純潔的心解讀時代的記號」。
「重要的是,作為教會一員和信徒,我們要擺脫與基督相左的一切」、與福音相悖的一切。因此,一大危險是汲汲營營於權勢,卻不覺得有必要用心服務。世界主教會議與會者一致認同「同道偕行的精神寫在教會的基因裡」,會上眾人念及「那些由於受迫害或世界危機的嚴重因素,未能親自到場開會的人」。
對烏克蘭的惦念
與會者尤其牽掛著在烏克蘭的「苦難教會」。魯菲尼說,眾人為此鼓掌致意,好能「感受到與戰亂百姓和烏克蘭基督徒的共融」。
另一個掌聲則是獻給當天的壽星薩拉薩爾(Letizia Salazar)修女,以及慶祝晉牧週年的希克盧納(Charles Scicluna)總主教。這些舉動也展現出與會者「親如家人」的融洽氣氛。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