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職部致函全球司鐸:成為眾人與基督相遇的橋樑而非障礙

Photo taken by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2024年6月7日,教廷聖職部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全體大會,當天正值耶穌至聖聖心節,也是司鐸聖化日,藉此機會,該部部長俞興植(Lazzaro You Heung-sik)樞機與秘書長費拉達(Andrés Gabriel Ferrada Moreira)總主教致函全球司鐸,提出司鐸聖化日是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1995年3月25日設立的,旨在為司鐸的聖化和聖職使命祈禱。

Lettera per la Giornata Santificazione Sacerdotale 2024
(Letter for Priestly Sanctification Day 2024)

聖職部部長俞興植樞機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囑咐照料好司鐸的人性

俞興植樞機在信函中回顧了今年二月教宗方濟各接見司鐸持續培訓國際研討會的與會者的講話,指出教宗要求司鐸們要特別照料我們的人性:這是一個美好而又有魅力的挑戰,好能守護我們使命的清新,並日益成為與基督相遇的橋樑而非障礙。

樞機寫道:「關於司鐸生活中人性幅度與情感成熟的重要性,已經說了很多,也寫了很多,我們也意識到在這方面顯示出的許多脆弱跡象。在地方教會和社會的各種背景下,都會看到有許多缺乏情感與情緒教育的現象;有人談到冷漠、日益增長的憤世嫉俗以及自戀和唯我獨尊的全球化。」

讓基督聖心的情操內在化

但是,從經驗來看,所有司鐸都曉得,「能夠充分體驗我們的人性和我們散發出芳香的關係,即愛、慷慨、真善美和真實性、靈修、藝術、音樂和詩歌,這些真正快樂的源泉,是復活主的聖神行動的果實,聖神隨意吹拂,總是引起驚喜、讚嘆與樂趣,承載著信任與希望」。

但是,如果我們不再次轉向耶穌和祂的福音,如何能照料我們的人性呢?「正是在耶穌聖心節與司鐸聖化日的聯繫中,我們希望找到動力使天主在我們內賦予的恩賜『再熾燃起來』,祈求恩寵,使基督聖心的情操在我們內心、我們的生活方式中日益內在化。事實上,正如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的那樣,這些都是對新人文主義的真正而有效的貢獻,也是抵抗那能使我們受到傳染的非人性化的解毒藥」。

基督渴望永遠生活在我們人性的心中

信函繼續寫道,我們的心「脆弱而複雜,卻是美好的……心靈是一個戰場」,但同時也是「我們體驗大愛的地方,被這愛所浸潤,並能回報這個愛,這愛的源頭是天主本身,即愛的聖三。是的,因為是天主塑造了我們的心,創造並重新創造了它,透過聖神將祂的愛傾注到我們心中,使其符合祂聖子聖心的形象,能夠以同樣的廣、闊、高、深去愛」。

因此,我們人性的心靈「是基督願意不斷降臨、居住、生活、聖心跳動的地方,以致讓自己因愛且為了愛而被刺透。祂要我們效法祂,耶穌聖心節是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記住我們心靈的貧乏與渺小,但更重要的是,牢記耶穌聖心所顯示的是天主的無限與不斷創造的慈悲之心」。

祈求天主賜下豐富聖召的恩典

隨後,該信函總結道,「正是出於這顆心,我們渴望繼續汲取耶穌善牧的慈愛與慷慨,呼喚並愛每一隻羊的名字,特別是那些迷路、受傷或流徙的羊,好讓他們都能在天主的草場自由快樂地吃草。我們願意伏在導師的胸膛上,獲得先知那樣的剛毅與勇氣,守護並大聲說出天主的夢想,讓人類成為所有姐妹弟兄的一個大家庭,給所有人帶來釋放與安慰,向窮人傳報好消息,宣告恩寵的一年,成為希望的朝聖和見證者。」

最後,俞興植樞機和費拉達總主教籲請眾人懇求上主,賜予豐富的司鐸聖職和奉獻給天國的聖召。「讓我們為所有司鐸祈禱,關心他們,並始終以我們的愛和關懷支持他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職部部長:需要讓堂區走出去,尋找疏遠的人

CNS photo/Paul Haring

2020年7月20日,聖座聖職部公布《堂區團體的牧靈皈依,為福傳使命和教會服務》訓令,其中指出今天存在一種具體的危險,就是堂區成了官僚機構,關心的更是自我保護而非福傳。《訓令》邀請堂區更加關注新的貧窮形式。聖職部部長斯泰拉(Beniamino Stella)樞機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強調《訓令》的普世幅度。

樞機表示,在西方世界中的司鐸短缺已經是一個客觀事實。但另一方面,堂區的範圍也發生了變化,這讓我們意識到必須超越傳統的堂區觀念。

「今天人們流動,常去所在地區的聖堂。因此,堂區團體的許多更新計劃和教區相關的調整已在進行當中。但確定這些調整的教會規範該當考慮到具有普世幅度的教會法典的準則。」

聖職部在《訓令》中強調,更新堂區結構需要以傳教使命為核心。斯泰拉樞機對此解釋道,我們不是一個公司的僱員,而是屬於一個團體,一個家庭。他說:

「我們的信仰意味著歸屬、相遇,以及朝拜天主的面容,這要求我們超越個人和家庭的需要,感受到我們的行動範圍應著眼於人類,這個人類比我們自家的庭園和範圍更廣泛。成為傳教的使徒意味著放下自己的故土和家庭,尤其放下自己的安逸生活,感覺到自己屬於上主,因此要把我們的寶藏與其他人分享,包括失去了價值感的人,以及需要重新與上主相遇、渴望祂臨在於自己生命中的人。」

《訓令》中也要求堂區克服將牧靈工作只限於自己區域內的觀念,寄望一種基於「走出去」動態的「整體牧靈」。斯泰拉樞機解釋個中的含義說:

「如果我們感到自己的信仰該當傳揚出去,我們看到的就不只是司鐸的住所和聖堂的牆壁,而是那些需要這信仰的人。堂區至今或許感到自己是需要守護和保護的殿宇和城堡。我覺得我們必須拔出鑰匙,敞開大門透透空氣,然後走到外面。」

「教宗方濟各屢次談到這種『走出去』的動態,這要求我們展望遠方、看到那些需要信仰的人,即青年和尋找天主卻找不到門路的人。堂區該當成為一個尋找的結構,司鐸、執事、奉獻生活者該當曉得走到外面。教宗常說要『與人相處』,這意味著懂得奉獻時間、發現與一同相處的人和家庭的富饒。」

樞機最後談到,這需要付出很大犧牲,因為我們眾人都喜歡遵行慣例和那令我們平靜、安逸和舒適的環境。但這不是信仰的動力。此外,堂區之間也需要彼此合作、協調禮儀時間。

「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到堂區如同『團體生活』,『大家庭生活』。司鐸必須帶領這支走出去的隊伍,必須幫助自己的助手和家庭『留在外面』,去尋找疏遠的人。」

點擊閱讀《堂區團體的牧靈皈依,為福傳使命和教會服務》訓令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聖職部頒布以堂區為主題的訓令

CNS photo/Ajeng Dinar Ulfiana, Reuters

《堂區團體的牧靈皈依,為福傳使命和教會服務》訓令

按此閱讀英語全文

在教會內人人都有一席之地,每個人都能按照各自的聖召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聖座聖職部(Congregation for the Clergy)2020年7月20日公布一道訓令的主旨,訓令的標題為《堂區團體的牧靈皈依,為福傳使命和教會服務》。這份文件並沒有法律上的新意,只是提出旨在更好實施現行規範的方式,以此促進信友們的共同責任感,推動堂區間的牧靈關懷與合作。

聖職部的《訓令》分為兩大部分,共有11章。第一部分對牧靈皈依、堂區在當前的使命感和價值進行了廣泛反省;第二部分則論述堂區團體的配置、堂區內的不同角色和實施規範的方式。

第一部分

在《訓令》的第一部分中,首先指出作為復活的基督臨在於子民當中的永久標記,堂區乃是「眾家之家」,其使命感對福傳極其重要。全球化和數碼世界改變了堂區與區域的特定關係,而區域不再只是一個地理上的空間,而且也是一個存在的空間。堂區的「可塑性」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要求堂區能夠捕捉到時代的需求並使自己的服務順應信友和歷史。

為此,《訓令》強調以使命為核心來更新堂區結構的重要性,即遠離以自我為準則的意識和生硬僵化。堂區應致力於靈性上的互動和建立在宣講天主聖言、聖事生活和愛德見證上的牧靈皈依。此外,應讓「相遇文化」成為推動對話、團結互助和向眾人開放的必要環境,如此一來,堂區團體才能推進一種名副其實的「關懷藝術」。再者,堂區應藉著愛德作出信德的見證並關注窮人。

第二部分

在《訓令》的第二部分中,首先對堂區的配置進行了分析,指出堂區必須以接近眾人為要素,顧及區域內居民的均等性和當地的特性。接著,《訓令》論述了關於堂區的歸併、合併或劃分的特定程序,以及集合數個堂區的總鐸區和集合數個總鐸區的牧靈區域。

堂區團體牧靈關懷的職責

談到堂區團體牧靈關懷的職責,《訓令》首先強調本堂神父的角色乃為堂區團體的「專職牧人」。他服事堂區而非受服事,他應全力照顧堂區信友的靈魂。因此,本堂神父必須領受鐸品,其它的任何可能性都被排除。本堂神父也是堂區財產的管理人和法律上的代表,他的任命沒有限期,因為人靈的益處需要穩定性,這要求本堂神父熟悉和親近自己的團體。

雖然如此,《訓令》也提到在有主教團作出法令規定的地方,主教可任命一位有限期的本堂神父,任期至少5年。此外,本堂神父到了75歲時有「道德義務」提出辭呈,但在主教尚未接受也未書面通知准許他辭職之前,該本堂神父仍未喪失他的職務。在任何情況下,接受辭職總是有一個「正當和相稱的理由」,以避免對此職務有一種「功能主義」的觀念。

執事的職責

在《訓令》的第8章中,部分內容談到執事的職責。執事在獨特的福傳使命中是主教和司鐸的助手,屬於聖職人員並以不同的方式參與聖秩聖事,尤其是在福傳和愛德工作上,包括管理財產、宣講福音和在感恩祭中服務。因此,不可將他們視為「半個神父和半個平信徒」,也不能以教權主義和功能主義的目光看待他們。

奉獻生活者和平信徒的角色

《訓令》中也對堂區團體內的奉獻生活者和平信徒的角色進行了反省,提醒前者不在於「行動」,而在於「做徹底跟隨基督的見證人」。平信徒則應參與教會的福傳工作,在見證一種符合福音精神的生活和服事堂區團體上善盡「慷慨義務」。

平信徒能擔任讀經員和輔祭,在特殊情況下也能接受主教經過“慎重考慮”後授予的其它職務,如主持聖道禮儀和葬禮、施予聖洗聖事、在事先取得聖座的許可後主持婚姻聖事,以及必要時在聖堂或祈禱所宣道。無論如何,平信徒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在彌撒中講道。

堂區組織在教會內的共同責任

此外,《訓令》也談到堂區組織在教會內的共同責任,其中的經濟事務委員會具有諮詢性質,由本堂神父主持,至少有3名成員參與。這個組織有必要存在,因為管理堂區的財產是「在教會和公民社會中進行福傳和福傳見證的一個重要領域」。因此,該組織的任務是增進一種「共同負責、透明管理和幫助教會所需的文化」。

堂區牧靈委員會

另外,堂區牧靈委員會也屬於諮詢性的組織,它不應成為一個純粹的官僚機構,而應培養一種共融的靈修,強調天主子民的中心地位,視子民為福傳的積極主角。該組織的主要職責是尋找和研究符合教區行程的堂區的牧靈和愛德倡議。這些提議在得到本堂神父的接納後才能實施。

施行聖事的獻儀問題

在最後一章中,《訓令》則論述了有關施行聖事的獻儀問題。《訓令》中指出,獻儀應是奉獻者的「一項自由舉動」,不可作為一種費用或報酬而被索取。不可拿聖事生活作為交易,舉行彌撒,以及其它的聖職行動都不可以收費、議價或貿易作為條件。司鐸卻應在金錢的使用上立下德表,度淡泊有節的生活並在堂區的財物管理上具有透明度。如此一來,信友們的敏覺力將會提高,甘心情願地為堂區的所需作出貢獻。

聖職部部長:需要讓堂區走出去,尋找疏遠的人

聖職部公布司鐸培育新規則

2016年12月8日(聖母始胎無玷瞻禮日),聖職部公布了新的《司鐸培育基本規則》,標題為「司鐸聖召的恩典」。聖職部部長斯泰拉樞機(Beniamino Stella)強調,頒布這份新《規則》旨在重新推動司鐸培育,再度把培育工作置於中心地位。新《規則》是促進司鐸接受全人培育的有效工具。

斯泰拉樞機12月8日接受《羅馬觀察報》採訪,解釋新《規則》關於司鐸培育的指導方針。

他表示:「司鐸培育在於通過一段漸進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行程,促使司鐸在人性、靈性、知識和牧靈上得到均衡發展。在新《規則》的編纂上,我們得到教宗方濟各訓導的鼓勵,以及他那具有靈修和先知性話語的啟發。關心司鐸及其培育是這位教宗治理教會的一個基本特徵。」

樞機強調:「在教會生活中創新從不離開傳統,反而融入傳統並予以加深認識。因此,新《規則》涵蓋了1992年的《我要給你們牧者》勸諭中關於全人培育的内容。新《規則》設法超越在過去形成的一些自動生效的規範,其核心就是提出一段全人培育的行程,藉此幫助接受培育者在各方面得以成熟,以及根據整個培育行程來作出最終評估。簡言之,為做一個好神父,除了通過所有考試外,更需要在人性、靈性和牧靈上達到成熟。」

為了使人徹底領悟新《規則》的思想,聖職部部長指明其中的三個要素。

首先是「人性」。

斯泰拉樞機表示:「我們需要具有以下特徵的司鐸:和藹可親、真實誠懇、内心自由、情感平穩、待人隨和、善於度福音勸諭的生活,但不生硬,也不偽善或逃避責任。」

第二個要素是「靈性」。

樞機指出:「司鐸不是一名宗教籌劃者或一名被祝聖的官員,而是一個熱愛基督的使徒,他的生活和牧職正是基於與天主的密切關係。」

第三個要素是「分辨能力」。

樞機提到:「不久前召開的耶穌會修會大會,教宗在那次機會上表明他的憂慮,即在修院内再度實施嚴格制度,與分辨具體情況不融洽。」

樞機重申:「新《規則》意欲接受的重大挑戰仍然來自教宗方濟各的教導:也就是培育具有遠見和分辨能力的司鐸。」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