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
10月2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表示: 望德不是樂觀主義,而是望德是「熱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他強調:基督徒應該警惕教權主義和安逸的態度,因為基督徒的望德處在動態發展中,是一種冒險的美德。 對基督徒而言,望德是什麼呢?教宗從聖保祿宗徒《羅馬人書》中的一席話出發,強調了基督徒望德的唯一幅度。教宗說,望德不是樂觀主義,而是「熱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聖保祿在讀經中指出:受造之物「被屈伏在敗壞的狀態之下」,因此,基督徒處在希望和奴役的緊張狀態中。聖保祿還說:「望德不叫人失望」,它是可靠的。然而,「理解望德並不容易」,有時候「我們認為具有望德的人是持樂觀態度的人」,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閱讀更多
10月28日,教宗方濟各接見梵蒂岡電視中心的職員,要求他們成為傳播福音的希望與馨香的團隊,成為服務教會的專業人士。這次接見是為紀念該中心成立30週年。 教宗向在場大約150人精確解釋了梵蒂岡電視中心的服務宗旨說:「你們要成為服務教會的專業人士。你們的工作必須質量優良,這是你們工作的任務。但對你們來說,你們的專業素養始終在於服務教會:在各方面,包括拍攝、錄音、編輯的選擇和行政方面,都要服務教會。全都該以教會,也就是聖座的風格與觀點行事。梵蒂岡電視中心的傳播必須懂得將福音的馨香與希望傳送到觀眾、信友及遠方的人們中間。」 ...閱讀更多
10月28日,聖西滿和聖達陡宗徒瞻禮,教宗方濟各在講道時說,耶穌仍繼續為我們祈求和祈禱,向天父展示他為我們的救恩所付出的代價,即他的傷痕。 當天福音記載耶穌為了揀選12位宗徒而徹夜向天父祈禱。教宗指出:「耶穌在整頓他的團隊」,好能回到群眾當中。教宗提到耶穌的3種關係,耶穌與天父的關係;耶穌與宗徒們的關係以及耶穌與眾人的關係。耶穌為宗徒們和眾人向天父祈禱,即使在今天他仍在祈禱。 ...閱讀更多
10月28日,教宗方濟各接見了緬甸民主運動領導人昂山素姬女士。教宗對昂山素姬女士為促進民主與和平作出的貢獻表示讚賞及鼓勵。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爾迪神父作了上述表示。他告訴新聞界人士,教宗方濟各與昂山素姬在會晤中對教宗所關切的「相遇文化」和宗教對話「深有共鳴」。 隆巴爾迪神父表示,教宗方濟各對昂山素姬女士為促進國家民主所作的努力表達激賞,並且保證天主教會也為這一目標奮鬥,不給任何形式的歧視留空間,因為教會以其愛德工作為眾人服務。隆巴爾迪神父也提到教宗方濟各對亞洲的關注和他渴望訪問這個大陸。 ...閱讀更多
信德年中最美麗又喜樂的時刻莫過於10月27日主日的家庭日活動。成千上萬個家庭為了與教宗共同慶祝基督徒家庭的喜樂,於10月26日下午和10月27日早上蜂湧至聖伯多祿廣場。 來自世界各地的家庭殷切盼望與教宗的會晤。 10月26日朝聖活動的主題是《家庭,活出信德的喜樂》。當天下午2點,聖伯多祿廣場的出入口大開,迎接成千上萬個湧入梵蒂岡的家庭。在家庭見證的時刻,分享者描述家庭生活中的喜樂與困難,談到如何因著信仰渡過婚姻危機,然後祖父母、父母和子女進行對話。串場的音樂熱力四射,展現出家庭的活潑生命力。除此之外,當天的活動還包括意大利明愛會及聖座家庭委員會為敘利亞家庭發起的短信募款,邀請全世界的家庭同心協力伸出援手。 ...閱讀更多
10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簡短的講道中表示: ​​所有受洗者都蒙召走成聖之路,不能成為「半心半意」的基督徒。 教宗以當天讀經一有關我們得救恩的奧跡為講道的中心思想。他說: 保祿宗徒「試圖以認識耶穌之前和之後的邏輯給我們解釋。」他認為自己在認識耶穌之前的生活是「廢物」,而之後的是新的創造。 ...閱讀更多
10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向聖伯多祿廣場上的10萬信徒表示:聖母把耶穌和他的愛德帶給了世界,教會也應該這麼做,否則她將變成人道機構。教宗也邀請信徒在十月份在家庭中一起誦念玫瑰經。 教宗的要理講授從梵二《教會憲章》中的一句話談起:「依聖盎博羅削的意見,天主的母親,因其信德、愛德及與基督完美結合的理由,是教會的典型。」 ...閱讀更多
10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他圍繞著「默觀、臨近、豐沛」這三個詞。教宗強調:單單靠理智無法理解天主;天主為治愈我們的創傷,介入我們的生活,一如耶穌的所作所為。 教宗從當天選自《羅馬人書》的讀經談起,指出理解天主的奧秘,光靠理智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的「默觀」、天主的「臨近」和「豐沛」的恩寵。 ...閱讀更多
藝術與創意 教宗引用歌劇«杜蘭朵»談希望的奧秘讓我感動。我想更好地了解教宗方濟各的藝術和文學觀點。我向他提起他曾在2006年說過:偉大的藝術家懂得用美來表達生活上的悲慘事實及痛苦。我於是問教宗誰是他喜愛的藝術家和作家,他們之間是否有某些共同點……。 ...閱讀更多
10月20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誦念三鐘經。當天也是世界傳教節,教宗在講話中邀請信友堅持不懈地祈禱。教宗也提及幾天前在尼日利亞遇害的意大利女性教友阿弗拉·馬丁內利,並呼籲大家關懷10月15日遭強烈地震襲擊的菲律賓人民。 教宗說,天主認識我們每一個人,但祂仍邀請我們堅持祈禱。耶穌在本主日福音的比喻中說「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就如那位寡婦那樣,極力懇求那位不義的法官,最終獲得伸冤。教宗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信德見證,這是我們祈禱的模範。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