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7:18-23
那時,若翰叫了兩個門徒來,派他們去問主說:「祢是要來的那位?還是我們要等另一位?」這兩個人便來見耶穌,說:「洗者若翰派我們來問:祢是要來的那位?還是我們要等另一位?」那時,耶穌治好了許多患病的、殘疾的和被邪魔附身的,又使許多盲人重見光明。祂便回答他們說:「你們回去,把所見所聞的告訴若翰:盲人看見,跛子行走,患痲瘋病者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福音傳給窮人。凡不因我絆倒的,是有福的!」
反省
《天逢甘露 · 降下正義》
路加福音記載若翰派遣他的門徒,問耶穌究竟他們是否要等候的那位默西亞就是他,抑或是另外的一位。
其實若翰和耶穌二人是身心靈共通的「難兄難弟」,若翰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他也很明白他的使命和任務,就是迎接主默西亞的來臨。同樣,耶穌也很肯定他自己校世贖世的計劃和使命,於是他們一呼一應,彼此共鳴。若翰派他的門徒來耶穌的那邊,就是突顯自己要功成身退,迎接誰真的「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然而,若翰和耶穌的門徒們需要一個思考學習的過程,所以他們需要觀察、辨識及判別耶穌的言行,更見到他言出必行,在人群中一新耳目,在事實中給予實在證明,非乃若翰所能做到的,諸如治病、消災免禍、驅逐魔鬼、跟襯罪人,使他們悔改皈依,這些都是耶穌給門徒們的佐證:他為此而來,也為此而作出承諾。
「去把你們所見所聞的,回報若翰:瞎子看見了,跛子行走了,癩病人潔淨了,聾子聽見了,死人復活了,窮人接到了喜訊。凡不因我而跌倒的人,是有福的。」(路7:22-23)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