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受西班牙《國家報》訪問

  

2017年1月22日,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刊登了教宗方濟各的長篇訪談,內容觸及諸多面向,包括教宗的個人生活,以及世界和教會的現況。教宗指出,聖人是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福音的人。

教宗方濟各回答記者的首個提問,表明他就任教宗後並沒有改變。當然,他不能再隨心所欲地行事,但他始終保有「街頭司鐸」的精神,渴望走入人群。事實上,他最擔心的就是教會遠離人群,染上教權主義的氣息,這是「今日教會所能遭受的最糟糕的禍害」:麻木的牧人會保護自己免於世界的具體現實,成了官僚份子。

教宗強調:「教會倘若不接近人群,她就不是真正的教會,而是一個善良的非政府組織,或是一個善良又虔誠的民間慈善組織,人們相聚喝茶及行善。然而,教會的特色即在於接近人群,做個常相左右的兄弟。接近人群意味著觸摸近人身上的基督骨肉」,誠如《瑪竇福音》第25章所言:『我餓了,你們給我吃的。』」

至於「有人輕易批評聖座的腐敗」,教宗評論道:「聖座有腐敗的人,也有許多聖人,他們一生默默無聞地服務人群。教會歷史的真正主角是聖潔的人,他們為實踐福音而燃燒生命。這些人拯救了我們,他們是聖人。許多為人父母和祖父母者都是聖人:他們為他人而活,養育子女,盡責工作,照料長者,推動教會前行。」

教宗讚許聖人是福音的最佳使者,聖德何其偉大,他們的作為可稱為革命。

關於世界的局勢,教宗重申:「我們此刻活在零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人們最近在討論核戰爭可能會爆發,有如一場紙牌遊戲。」

教宗也擔憂經濟的不平等:「少數人竟然掌握了全世界80%的財富。這意味著經濟制度以財神為中心,而非男人和女人。我們處於一個「會殺人的經濟制度」,它製造出「丟棄的文化。」

當社會陷入重重危機時,人們傾向於尋找救星,隨之而來的便是民粹主義。教宗以納粹主義為例,1933年,陷入谷底的德國在尋找它的身分認同,尋找一個有能力恢復這身分認同的領袖,希特勒於是躍上舞台。

教宗說:「德國人民投票選出希特勒,他卻毀了他的同胞。這就是危險所在。分辨能力在危機時刻無法發揮作用。我們尋找一個能恢復我們身分認同的救星,利用高牆、鐵網或其它東西保護我們自己,以免其它民族奪去我們的身分認同。這非常嚴重。為此,我再三勉勵:你們要彼此對話。」

關於難民的悲劇,教宗表示:「我們首先必須援助他們,然後要接納他們,幫助他們融入社會。每個國家都有控管自己邊界的權利,但沒有一個國家具有阻止本國國民與鄰人對話的權利。教會盡心竭力接納難民,總是為善不欲人知。」

來源:  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