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靈魂安息九日敬禮

圖片:Vatican Media

【榮休主教湯漢樞機講道】轉載:公教報

我們的教宗方濟各已於2025421日辭世,回歸父家。讓我們聯同所有弟兄姊姊,同心同德,為教宗方濟各、為教會懇求天主的慈悲。

按照教會傳統,於教宗的葬禮結束後,羅馬及普世教會舉行為期九天的祈禱 (Novena),為教宗方濟各及教會祈禱。除了舉行彌撒以外,主教鼓勵信眾,以下列方式,為教宗的靈魂安息祈禱。

• 時辰祈禱禮儀

• 聖事和其他敬禮(例如明恭聖體、誦唸玫瑰經)

• 學習和反思教宗方濟各的的著作

• 履行善功,如憐憫和關懷窮人及弱勢社群

九日敬禮(源自拉丁語 novem )包括九天的虔誠祈禱,旨在獲得特殊的恩典。數字「9」源自猶太教、基督教傳統,其在聖經中與苦難、悲傷和不完美有著聯繫。此類虔誠行為不應被視為迷信。相反,它們是為了引導信徒的注意力集中到為特定目的而全程投入參與祈禱的一種方式。

信友也可以按照本手冊所提供的聖經來默想、回顧教宗方濟各的教導和嘉言懿行,為教宗和普世教會祈禱。

按此下載

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教宗方濟各給予青年人的最後說話:「學習聆聽他人」

圖片:Vatican Media

在一月中旬,也就是他住院前一個月,已故教宗方濟各錄製了一段視頻訊息,提醒青年人,在他人說話時,聆聽的重要性。

這段之前未公開的影片拍攝於1月8日,顯示已故教宗方濟各向參加「聆聽工作坊」的青年人發表講話。

這項由盧卡·德魯西安(Luca Drusian)在意大利創立的計畫,旨在讓青年人與成年人聚集在一起,討論各種題目,希望探索「被聽見」與「傾聽他人」的美好。

這段影片於教宗殯葬彌撒後一天,由意大利週刊《Oggi》(今日) 公開發佈。

在聖瑪爾大之家錄製的訊息中,教宗方濟各鼓勵青年們:「常常聆聽你們的祖父母,他們教導我們很多。」

已故教宗說道:

「親愛的男孩女孩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學會聆聽。當有人對你說話時,要等他說完,這樣你才能真正理解,然後,如果你願意,再作回應。但最重要的是要聆聽。仔細看看人們,他們並不聆聽。講到一半,他們就打斷回答,這樣並無助於促進和平。聆聽,多多聆聽,常常聆聽你們的祖父母,不要忘記祖父母,他們教導我們很多。我為您祈禱。」

這段已故教宗的視頻訊息發布之際,數十萬青少年正聚集在羅馬,參加「青少年禧年」慶典。

大約20萬人湧入聖伯多祿廣場,參加為教宗方濟各舉行的「九日追思」第二天的彌撒。

雖然這場救主慈悲主日的彌撒是為教宗方濟各祈禱,但主禮帕羅林樞機(Pietro Parolin)邀請青年人擁抱已故教宗所教導的慈悲精神,好讓他們在個人關係及整個世界中,發現通往和平的道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救主慈悲主日暨教宗方濟各追思彌撒及講道【中文直播】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的九日紀念彌撒從4月26日展開,首項禮儀是殯葬彌撒,然後從27日起展開連續八天的追思彌撒。救主慈悲主日暨教宗方濟各追思彌撒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舉行,主禮是聖座原任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禮儀於羅馬時間4月27日上午10時30分開始。以下是講道全文: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復活的耶穌顯現給祂的門徒時,他們正因恐懼而緊閉門戶,關鎖在樓房裡(若20:19)。他們的心神受擾,滿懷悲傷,因為他們所跟隨、為之捨棄一切的導師與牧者已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們經歷了可怕的事,如今感到孤兒般無助、孤單、迷失、受威脅且無能為力。

福音開篇描繪的這幅畫面,也正好反映了我們每個人、整個教會乃至全世界此刻的心境。上主賜予祂子民的牧者——教宗方濟各——已結束了他在世的生命,離開了我們。失去他的悲痛、侵襲而來的悲傷感、內心的混亂與迷惘,正如使徒們哀悼耶穌之死時所經歷的一樣,我們也正在經歷這一切。

然而,福音告訴我們,正是在這黑暗時刻,主帶著復活的光明來到我們中間,照亮我們的心靈。教宗方濟各自當選之初便不斷提醒我們這一點,並常常以此勉勵我們。他將這份福音的喜樂置於其牧職中心,正如他在《福音的喜樂》中所寫:「凡遇見耶穌的人,心中和生活中都會充滿喜樂。凡接受祂救恩邀請的人,都會從罪惡、悲傷、內心的空虛與孤獨中得到解放。與基督一起,喜樂不斷在我們心中再生。」(《福音的喜樂》, 第1號)

在這試煉與悲傷之時支撐著我們的復活節喜樂,今天在這廣場上似乎可以觸摸得到;特別是在你們——親愛的兒童與青年——的臉上清晰可見。你們來自世界各地,從義大利各教區、歐洲、美國、拉丁美洲、非洲、亞洲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今天,透過你們,整個世界真正地齊聚在此!

我特別向你們致以問候,希望讓你們感受到教會的懷抱,以及教宗方濟各的深厚情誼。他本希望與你們相遇,注視你們的眼睛,在你們中間穿行並親自問候你們。

面對當代諸多挑戰——例如科技與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請永遠不要忘記,以基督的面容為你們生命的真正希望。只要有祂,沒有任何事物是過於巨大或艱鉅的!有祂在,你們永不孤單,哪怕是在最艱難的時刻!祂會來到你們身旁,賦予你們勇氣,陪伴你們分享經驗、思想、恩賜與夢想。祂也在你們身邊每一位兄弟姊妹的面容上,等待著你們去愛、去付出與接受,幫助你們在生命的旅途中,成為慷慨、忠實與有責任感的人。祂願意幫助你們明白生命中最珍貴的事:那就是「愛」,它包容一切、希望一切(參閱 格前13:7)。

今天,復活節第二主日——「卸白衣主日」(Dominica in Albis),我們慶祝救主慈悲主日。

正是這無限超越我們局限與計算的天父慈悲,成為教宗方濟各教導與熾熱使徒行動的核心。同樣地,將天主的慈悲宣講並分享給所有人——這福音的喜訊與福傳——也構成了他牧職的主題。他不斷提醒我們,「慈悲」就是天主的名字。因此,沒有人可以為天主那願意舉起我們、使我們成為新人的慈愛設限。

接納教宗方濟各所強調的這一基本真理,乃是一項寶貴的財富。容我說一句:我們此刻對他的愛戴,不應只停留於一時的感動;而是要真正將他的遺產融入我們的生活,開放自己接受天主的慈悲,並彼此憐憫。

慈悲將我們帶回信仰的核心。它提醒我們,不應以人間或世俗的標準來詮釋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及教會的本質。福音的喜訊首先是讓我們發現,我們被一位懷著憐憫與溫柔情感的天主所愛,無論我們有何功德。同時,它也提醒我們,我們的生命以慈悲編織而成:只有在有人無條件地愛我們、寬恕我們時,我們才能在跌倒後重新站起,面向未來。因此,我們受召,以慈悲而非算計或自私的眼光,與人建立關係,與所遇見的人對話,接納與寬恕他人的弱點與過失。唯有慈悲,才能治癒並創造新世界,熄滅不信任、仇恨與暴力之火:這就是教宗方濟各偉大的教導。

耶穌在祂的宣講與行動中,向我們展現了天主慈悲的面容。正如我們聽到的那樣,祂在復活後出現在樓房中,賜予門徒平安,並說:「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若20:23)因此,復活的主派遣祂的門徒——祂的教會——成為人類接受天主愛與寬恕的慈悲工具。教宗方濟各正是一位活生生的見證者,見證一個以溫柔俯身於受傷者並以慈悲膏油治療的教會。他提醒我們,沒有對他人的認可,沒有對弱者的關懷,尤其是沒有彼此寬恕,就沒有真正的和平。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正值救主慈悲主日,我們懷著深情回憶我們所愛的教宗方濟各。這份回憶,在梵蒂岡城的員工與信友心中尤為鮮明,其中許多人今天也在此,我特別向他們表達感謝,感謝他們每日的服務。教宗方濟各,向你們、向我們所有人、向整個世界,從天堂獻上他的懷抱。

我們將自己託付於聖母瑪利亞——教宗方濟各特別虔敬地敬愛她,並選擇在聖母大殿安葬。願她保護我們、為我們轉求、守護教會、並支持人類在和平與友愛中前行。阿們。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提供:鹽與光傳媒

逾25萬名信眾參加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

圖片:Vatican Media

2025年4月26日上午10點08分,教宗抬棺人扛著貝爾格里奧教宗的靈柩,緩步走出聖伯多祿大殿,現場隨即響起掌聲,打破原本哀戚的靜默。這是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由樞機團團長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主持。在石階上共祭的樞機、主教和司鐸約有980人,另外還有2百人負責送聖體,以及超過4千名司鐸在廣場上的前排區域共祭。祭台前放著貝爾格里奧教宗格外敬愛的《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

這台彌撒以六種語言宣讀信友禱詞,分別是法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波蘭語、德語和中文。信眾領聖體後,主祭再次將已故教宗的靈魂託付於天主,求主接納教宗方濟各進入諸位聖人光榮的共融中。

在最後告別禮中,教宗羅馬教區代理主教雷納(Baldo Reina)樞機誦唸了羅馬教會的禱詞。接著,安提約基雅天主教希臘-梅爾基塔禮宗主教阿布斯(Youssef Absi)帶領東方禮的神長們詠禱。

葬禮結束之際,主禮雷樞機向教宗的靈柩灑聖水並奉香。然後,抬棺人將教宗靈柩抬起,擺出在頭高腳低的傾斜角度,彷彿教宗起身一樣,現場旋即響起如雷的掌聲。教宗靈柩途經之處,人人鼓掌致敬。

靈柩進入聖伯多祿大殿後,在華蓋祭台前稍作停留,大殿的喪鐘隨之響起。鐘聲伴隨著送葬的隊伍,教宗靈柩經由祈禱門出大殿,他的白色敞篷座車已經在那裡恭候。這一次,掛著梵蒂岡城國1號車牌(SCV1)的敞篷車,成了教宗的靈車。

教宗靈車從梵蒂岡城國的佩魯吉諾門出發,經過羅馬市中心前往聖母大殿。警車不只在前方開道,也在前後左右護駕。沿途民眾熱烈鼓掌,高呼他的名號「方濟各」或「教宗萬歲」。沿路的聖堂響起鐘聲,送教宗最後一程。教宗靈車緩慢前行,如同他平時在廣場和大道上繞行一般。

當天約有25萬人來到聖伯多祿廣場及其周圍地區,現場參加了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但還有更多人守在教宗靈車的必經之路,在路旁、在窗口、在陽台,等著教宗經過。

教宗靈車抵達聖母大殿時,這座聖殿的禮儀服務人員早已在就位等待了。靈柩下車後,抬棺人再次將靈柩擺出頭高腳低的角度,接受民眾致敬的掌聲。

在祈禱的歌詠聲中,教宗靈柩進入聖母大殿。他先停在保祿小堂外,由四名孩童手捧白色玫瑰進入,將鮮花獻給教宗敬愛的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向聖母問安後,教宗靈柩才前往他要長眠的墓穴,入土為安。

教宗方濟各已安葬在聖母大殿

圖片:Vatican Media

【鹽與光傳媒資訊】羅馬時間,下午1時,教宗方濟各靈柩的安葬禮儀在聖母大殿正式開始。該禮儀依照《羅馬教宗殯葬禮儀規程》的規定進行,禮儀由羅馬聖教會總司庫(Camerlengo)法雷爾樞機(Cardinal Kevin Farrell)主禮,並有教宗禮儀處通知中指明的人士,以及已故教宗的親屬出席。禮儀於下午1時30分圓滿結束。

禮儀中,羅馬聖教會總司庫(Cardinale Camerlengo)、教宗府總管(La Prefettura della Casa Pontificia)、教宗禮儀長、聖母大殿總管(Capitolo Liberiano)在教宗靈柩上蓋印。隨後,把靈柩放入墓穴。主禮灑聖水時, 眾唱「天皇后喜樂」。其後,聖母大殿詠禱司鐸班書記,將教宗之安葬記錄在案,並將文件向在場人士宣讀。然後,由羅馬聖教會總司庫法雷爾樞機、教宗府總管、教宗禮儀長簽署。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殯葬彌撒講道

圖片:Vatican Media

【鹽與光傳媒資訊】(羅馬時間) 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上午10時,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由樞機團團長 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主禮。以下是講道全文:

在這雄偉的聖伯多祿廣場上——教宗方濟各在過去十二年間曾無數次於此舉行聖體聖事、主持盛大聚會——今日,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圍繞著他的遺體,齊聚一堂祈禱。然而,我們因信仰的確信而受到扶持,這信仰告訴我們:人的生命不止於墳墓,而是進入天父的家,進入那永無終止的幸福生命中。

我謹代表樞機團向各位表達誠摯的感謝,感謝你們的到來。懷著深切的感動,我向各國元首、政府首長及官方代表團致以崇高的問候和衷心的謝意,感謝你們專程前來,表達對我們已故聖父的敬愛、崇敬與敬意。

這幾天來,我們目睹了教宗方濟各駕返天鄉後,全球所湧現的深情懷念,顯示出他的深刻牧職如何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靈與思想。

留存在我們記憶中最後的影像,是上主日復活節的那一幕:儘管健康狀況惡化,教宗方濟各仍堅持從聖伯多祿大殿陽台為眾人降福,隨後乘敞篷教宗車親臨廣場,向參加復活主日彌撒的廣大群眾致意。

在我們的祈禱中,我們將摯愛的教宗靈魂託付於天主,願祂在祂那無限慈愛的光榮注視中,賜與教宗永遠的幸福。

今日,我們聆聽到福音片段中基督親口所說的話,祂詢問首位宗徒:「伯多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伯多祿立刻且真誠地回答:「主啊,你無所不知,你知道我愛你!」於是耶穌將偉大的使命交付於他:「你餵養我的羊。」這使命成為伯多祿及其繼任者們不變的職責——在基督、我們的師傅與主的足跡中,以愛心服務眾人,因為祂「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且捨命,為大眾作贖價」(參閱馬爾谷福音10:45)。

儘管晚年多有病苦與衰弱,教宗方濟各仍選擇走上奉獻自我的道路,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日。他追隨善牧基督的腳步,愛護羊群,甚至為羊群捨命。他以堅韌與安然的精神,親近上主的羊群——天主的教會,並常銘記耶穌藉聖保祿宗徒所說的話:「施比受更有福」(宗徒大事錄20:35)。

當樞機團於2013年3月13日選出貝爾格里奧樞機繼任本篤十六世教宗時,他已經擁有多年在耶穌會中的修道生活經驗,並以二十一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牧職經歷(先後擔任輔理主教、助理主教及總主教)作為豐厚的牧靈遺產。

他選擇以「方濟各」作為教宗名號,即明確揭示了其牧職計畫與風格——以亞西西聖方濟的精神為靈感來源。

他以堅定的個性,在教會治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以直率親切的方式,與個人和群體建立了直接聯繫,尤其關懷困苦者,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特別是對最弱小者。他是一位屬於人民的教宗,擁有開放的心懷,向所有人敞開。

他敏銳地洞察時代的徵兆,傾聽聖神在教會內激起的新意向。

以富有形象性和隱喻性的語言,他不斷嘗試以福音的智慧照亮當代世界的問題,引領我們在挑戰與矛盾中活出基督徒的生命。他常形容我們所處的時代為「時代變遷的轉折點」。

他與人交談時自然而真誠,即使面對與教會疏遠的人群亦能親切對話。

教宗方濟各深具人情味,敏銳體察當代的種種挑戰。他用直接、即時觸動人心的訊息,分擔了全球化時代人們的焦慮、痛苦與希望。

他的接納與傾聽的魅力,加上符合當代感受的行為方式,觸動了許多心靈,喚醒了人們的道德與靈性敏感度。

福傳始終是他牧職的中心指導原則。他以清晰的傳教視野,傳播《福音的喜樂》,這也是他第一份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的主題——這喜樂充滿了那些以信賴和希望交託於天主之人。

他的使命也堅信:教會是所有人的家園,是永遠敞開大門的家。他常以「戰地醫院」來比喻教會——在受傷累累的人群中施予照顧與療癒,不分信仰、種族或社會條件。

教宗方濟各關懷難民與流離失所者的舉動不勝枚舉。他始終強調:貧窮人應是我們工作的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他首次牧靈出訪選擇了蘭佩杜薩島——象徵移民悲劇的地方。此後,他亦前往希臘萊斯博斯島,並在墨西哥與美國邊境舉行彌撒,表達對移民困境的深切關懷。

他47次艱辛的國際使徒之旅中,2021年赴伊拉克之行尤其令人難忘,冒著風險,為飽受恐怖主義摧殘的伊拉克人民帶來撫慰與希望,也彰顯了跨宗教對話的重要。

2024年,他的亞太四國之行,更將福音的光芒帶到了世界最偏遠的角落。

教宗方濟各將慈悲福音置於中心。他不斷強調,天主永不厭倦寬恕人,不論人的情況如何,只要懺悔歸向天主,必蒙赦免。

因此,他召開了「慈悲禧年」,以彰顯慈悲乃是「福音的核心」。

慈悲與福音的喜樂,是教宗方濟各牧職生涯中兩個關鍵詞。

面對「丟棄文化」,他提出「相遇文化」與「團結文化」。以兄弟情誼為核心,他在《眾位弟兄》通諭中呼籲全球復興人類共融的渴望,強調我們皆為天父的子女。

2019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教宗與伊斯蘭教領袖共同簽署了《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生活人類兄弟情誼文件》。

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他指出我們有責任共同守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強調「沒有人能獨自得救」。

面對近年來席捲全球的戰亂與人道災難,教宗方濟各不斷呼籲和平,強調戰爭只帶來死亡、破壞,並讓世界變得更糟,戰爭永遠是人類痛苦而悲劇性的失敗。

他常勸勉:「搭建橋樑,而非築起高牆。」作為伯多祿宗徒的繼任者,他的信仰服務總是與為整個人類服務密不可分。

今日,懷著靈性上的合一,我們眾多信友聚集於此,為教宗方濟各祈禱,祈願天主以祂浩瀚的愛接納他。

教宗方濟各常以這句話作結:「請不要忘記為我祈禱。」

親愛的教宗方濟各,現在,請您在天上為我們祈禱。請您降福教會,降福羅馬,也降福整個世界,正如您上主日在聖伯多祿大殿陽台上,最後一次擁抱天主子民,擁抱那真心尋求真理,並高舉希望之火的人類。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教宗方濟各殯葬彌撒及送葬儀式【中文直播】

圖片:Vatican Media

國語

廣東話

教宗方濟各的殯葬彌撒將於羅馬時間4月26日週六上午10時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舉行,隨後教宗的靈柩將送往聖母大殿下葬。梵蒂岡新聞網將實況播送這項禮儀,並有中文解說。屆時鹽與光傳媒也會在本台網站同步轉播。

此外,為方便教友參與,
天主教香港教區羅國輝神父已翻譯禮儀書成為中文。
按此下載

按此下載意大利文禮儀書

直播時間

北美東岸:清晨4時

北美西岸:凌晨1時

中港台澳:下午4時

由於教宗葬禮時間較長,梵蒂岡新聞網於北京時間每週六晚上舉行的中文主日彌撒,本週將暫停一次。

週六殯葬彌撒的流程

殯葬彌撒的流程將於25日公布。週六晚上,在聖母大殿的公念玫瑰經活動將在大殿前的廣場舉行,而非在大殿內,以便於入土儀式的進行。教宗方濟各的安葬過程既不會向公眾開放,也不會實況播送。然而,觀眾可以在梵蒂岡媒體的頻道上即時收看教宗靈柩從聖伯多祿大殿到聖母大殿的送葬路程,靈柩進入聖母大殿時結束直播。

墓前悼念開放時間

從4月27日主日上午起,信眾可以在聖母大殿內教宗方濟各的墓前悼念。

誦唸玫瑰經

自4月23日起,直至星期六,羅馬時間每晚9時,將於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舉行誦唸玫瑰經,為教宗方濟各祈禱。

4月24日的玫瑰經祈禱將由塔格萊樞機 (Luis Antonio Tagle) 帶領;4月25日的玫瑰經則由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皮扎巴拉樞機 (Cardinal Pierbattista Pizzaballa) 主持;4月26日的玫瑰經將由聖母大殿助理總鐸馬克里卡斯樞機 (Cardinal Rolandas Makrickas)主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靈柩封棺儀式

圖片提供:Vatican Media

【鹽與光傳媒資訊】羅馬時間2025年4月25日晚上8時,於聖伯多祿大殿之在宣信祭台(Altar of the Confession),依照先前公告,舉行了羅馬教宗的封棺儀式。

禮儀由羅馬聖教會總司庫(Camerlengo)法雷爾樞機(Cardinal Kevin Farrell)主禮。禮儀中,主禮宣讀了「封棺文書」,並於禮成時將該文書置入棺中。

除了教宗禮儀處通告中所列人員外,數位已故教宗的家屬亦出席了本次儀式。

整個禮儀按(《教宗殯葬禮儀規程》 Ordo Exsequiarum Romani Pontificis)的規定進行,並於晚上九時圓滿結束。

夜間,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參議會 (由教宗任命的一個司鐸團體組成) 將持續守靈與祈禱,直到明日清晨舉行聖祭彌撒的各項準備工作展開為止。

早前,教宗禮儀處指出,參禮者包括:樞機團團長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司鐸級樞機馬洪尼(Roger Michael Mahony)、執事級樞機首席樞機曼貝蒂(Dominique Mamberti)樞機,以及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總鐸甘貝蒂(Mauro Gambetti)樞機。

其他參禮者是聖座國務院前任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教宗羅馬教區代理主教雷納(Baldassare Reina)樞機,以及教宗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Konrad Krajewski)樞機、聖座副國務卿佩納(Edgar Peña Parra)總主教、羅馬聖教會副總司庫蒙塔納里(Ilson de Jesus Montanari)總主教、教宗府副總管薩皮恩扎(Leonardo Sapienza)蒙席、聖伯多祿大殿參議會詠禱司鐸、該大殿聽告解司鐸、教宗的秘書,以及教宗禮儀長拉韋利(Diego Ravelli)總主教准許的其他人員。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宗座出缺期:梵蒂岡舉行第四場樞機團會議

圖片:Vatican Media

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向記者們介紹樞機團第四場會議的內容。本次會議於4月25日上午在梵蒂岡世界主教會議新廳舉行。

149位樞機參加了本次會議。這是在宗座出缺期治理普世教會的機構。當天的會議於上午9時10分在祈禱中展開,一直到中午12時20分結束。樞機們就教會和世界的主題進行了33次發言。

會上繼續宣讀《主的普世羊群》宗座憲諭Universi Dominici Gregis),唸到第32條。會議結束之際,教宗禮儀長拉韋利(Diego Ravelli)總主教向樞機們解釋了教宗方濟各的葬禮事宜,強調這將是一位牧者、而非君王的葬禮。總主教指出,已故教宗的遺體不會放在追思台或高台上展示。

在26日的殯葬彌撒上,來訪政要的座位次序將依照外交禮節進行安排:教宗的故鄉阿根廷的總統,以及意大利總統將坐在第一排,然後王室成員和其他總統將按照國名的法文拼音順序依次就座。

4月25日週五下午將公布完整的代表團名單。

布魯尼表明,教宗的靈柩將由靈車載往聖母大殿,從梵蒂岡的佩魯吉諾門離開,而不從聖伯多祿廣場啟程。前往聖母大殿的送葬儀式時長約半個小時,沿途民眾將能看見教宗的靈柩。已故教宗安葬於聖母大殿的入土儀式將不對公眾開放。

4月27日主日下午大約4時,樞機們要前往聖母大殿,跨越聖門並在教宗方濟各的墓前弔唁。隨後,他們會聚集在保祿小堂,也就是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的所在地。他們將一起誦念晚禱。

布魯尼表示,截至羅馬時間4月25日中午12時為止,已有大約15萬人進入聖伯多祿大殿向已故教宗致敬。當天晚上,大殿將於7時關門,最後排隊入場的時間是傍晚6時。

從羅馬時間4月23日(星期三)上午11時至截至4月25日下午7時,約有25萬人進入聖伯多祿大殿向已故教宗致敬。4月25日晚上,大殿於7時關門,最後排隊入場的時間是傍晚6時。

晚上8時,羅馬聖教會總司庫法雷爾(Kevin Farrell)樞機將主持封棺儀式。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歡迎下載:《為教宗方濟各的逝世祈禱》祈禱咭

《為教宗方濟各的逝世祈禱》祈禱咭

歡迎下載

按此下載中文
Download – English File

《為教宗方濟各祈禱》

天主,你揀選了你的僕人,我們的教宗方濟各,
繼承宗徒之長伯多祿的職位,
作你教會的首牧。
他在世時既忠信地追隨基督,履行使命,
求你賜他在天上,得享忠僕的賞報。願善牧基督迎接他,
使他與眾宗徒一起,永遠享見你光輝的聖容。
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亞孟。

主啊,請賜給他永恆的安息,
讓永恆的光芒照耀他。
願他安息。
亞孟。

願他的靈魂和所有已故信徒的靈魂,
蒙受上主的憐憫。
願他安息。
亞孟。


聖詠121 求一路平安

我舉我目向聖山瞻望,我的救助要來自何方?
我的救助來自上主;他創造了天地宇宙。
他決不讓你的腳滑倒;保護你的也決不睡覺。

看,那保護以色列者,不打盹也不會睡着。
上主站在你的右邊,作你的護衛和保安。
白天太陽必不傷你,黑夜月亮也不害你。
上主保護你於任何災患,上主保護你的心靈平安。
上主保護你出外、保護你回來,從現在起一直到
永遠的世代。


西默盎讚歌(路2:29-32)

主啊!
現在可照你的話,放你的僕人平安去了!
因為我親眼看見了你的救援;
即你在萬民之前早準備好的:
為作啟示異邦的光明,你百姓以色列的榮耀。


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

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Catholic Way 公教頻道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