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5月30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警惕教會和每一個基督徒,在信仰生活中切莫將自己封閉於法規體系內,卻要騰出空間給有關天主所賜之恩的記憶、先知精神的活力,以及希望的視野。記憶、先知精神和希望是教宗當天彌撒講道的三個關鍵詞。
法律的框架給一切劃定界限,使人自由的先知性氣息則敦促要跨越界限。教宗告誡道,在信仰生活中,過度信賴法規會抑制記憶的價值和聖神的活力。當天彌撒的福音記載,耶穌以惡園戶的比喻向經師和法利塞人解釋了這個道理(谷十二1-12)。一個人把自己的葡萄園培植並整理好後,交給承租的佃戶管理。到了收穫的時節,園主打發僕人來收取他應得的果實,佃戶卻決定造反,毆打,甚至殺害了這些僕人。這起悲劇的高潮在於佃戶殺害園主的獨生子,他們以為這樣就能繼承園主所有的產業。
教宗指出,比喻中的僕人和獨生子象徵了聖經中的眾先知和基督。殺害他們的佃戶象徵了「一個自我封閉的子民;他們不向天主的許諾敞開心門,不期待天主的許諾,既沒有記憶,也沒有先知精神,更沒有希望」。這子民的領袖格外關切加高法律之牆,強化「封閉的法律體系」,對其它的事漠不關心。
「他們對記憶毫無興趣。
至於先知精神:先知最好別來。
而希望呢?每個人自己看著辦。
他們就是透過這種體系使自己合法化:經師、神學家總是走上解答疑難學的道路,容不下聖神的自由;他們不承認天主的恩賜、聖神的恩賜,反倒把聖神關進籠子裡,因為他們容不下希望中的先知精神。」
教宗坦言,「耶穌也曾被誘惑拋下有關自己使命的記憶,不給先知精神騰出位置,以安全感來取代希望」。這就是耶穌在曠野裡受到的三個誘惑的本質。教宗解釋道,「正因為耶穌親身經歷了誘惑,祂才痛斥這些人說:『你們橫跨了大半個地球去勸人改教,當你們找到一個改變宗教信仰的人時,卻將他變成奴隸。』這個組織完善的子民,這個井然有序的教會竟然讓人變成奴隸!因此,我們可以理解保祿論及法律的束縛和賜予恩寵的自由時的反應:子民和教會一旦擁有記憶,給先知騰出位置,不丟失希望,便是自由的。」
教宗強調,整理妥當的葡萄園象徵了天主的子民、教會和我們的心靈;天父總是以「無限的關愛和溫柔」加以照料。惡園戶殺人的行為象徵了反抗天父,這種行為會丟失有關天主所賜之恩的記憶。為了牢記天主的恩賜,避免誤入歧途,我們必須「時常回到根基」。
教宗邀請眾人捫心自問:
「我是否記得上主在我生命中行的奇事?
我是否記得上主的恩賜?
我能否向先知敞開心門?
先知就是那位告訴我『這行不通,必須越過,冒險前行』的人。這是先知的作為,我是否對此敞開心門,或者心生恐懼,寧可將自己封閉在法律的籠子裡?
最後:我是否對天主的許諾充滿希望?如同我們的先祖亞巴郎那樣,他雖不知該往何處去,卻離開故鄉,只因為他對天主充滿了希望。捫心自問這三個問題將對我們裨益良多。」
圖/文: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