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週五網上避靜:耶穌的愛【國語】

耶穌的愛

我們知道,教會真正的魅力是耶穌。而耶穌的魅力就是他的愛,他的不帶條件,不計代價的,一個恢弘的那麼一種愛。在耶穌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當中,我們都可以看見愛的影子。在這裡歸納了十五個方面。

一:赦免的愛

耶穌聖言降生成人將天主的大愛,彰顯在我們這些不可愛,不配愛的罪人身上!他愛一切被罪轄制,被法律控告,被他人輕蔑,也被自己的罪疚感折磨的可憐人。罪人本是應該定罪的,但是耶穌卻無條件地赦免他們。

二: 饒恕的愛

伯多祿曾經問耶穌說:我弟兄得罪我,我要寬恕他多少次?七次,可以嗎?瑪18:22 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

三: 擔當的愛

就是耶穌擔當我們的罪,擔當我們的死。當耶穌將各式各樣的罪人們,這些罪人都是被法律所追討的罪人,一個個都攬在自己懷裡的時候,法律的強大火力,就全部集中在耶穌身上。

四:捨命的愛

耶穌擔當到一個地步,他可以為我們捨命。當時他被掛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猶太人嘲笑他,說你救了別人,救你自己吧。他正是因為他要救別人,所以他不能救自己。

五:憐憫的愛

雅各伯2:13憐憫必得勝審判。意思就是說,該判你罪,判你刑,判你死的時候,卻因著憐憫不判你了,這就是憐憫必得勝審判。

六:包容的愛

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有一個村子拒絕接待耶穌,門徒說,要不要我們吩咐天火降下來燒了他們。耶穌這個時候不但不誇他們,而且責備他們,你看看耶穌這個包容,一點都不計較。

七:服侍的愛

谷10:45 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 」

八:體貼的愛

當耶穌臨近耶路撒冷的時候,遠遠地眺望它的時候,他心裡所體貼的不是自己,而是耶路撒冷。

九:理解的愛

在最後的晚餐上,耶穌也知道伯多祿會三次不認他,三次跌倒,但卻一點也沒有責備伯多祿,反倒鼓勵他。

十:忍耐的愛

到底有多大的愛心才能支撐他這麼超常的忍耐!被毒打,被唾棄,被嘲笑,被誣陷,被扒光衣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他從頭到尾,沒有用自己的大能保護過自己一次,沒有反擊過一次,沒有傷害過敵人一次。

十一:應允的愛(祈求的愛)

瑪7:8 因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

十二: 告誡的愛

天主從來都是把前因後果都告訴你了,聖經從來都是這樣,你查聖經你發現,天主說一件事的時候,他會把後果告訴你,把答案告訴你。

十三:根本的愛(信我)

耶穌是抓住根本,從根本上愛我們,就是說,你們要信我,不要跌倒。

十四:絕對的愛

耶穌一些似乎不是愛的言詞,實際上是在表達一種絕對的愛,或者是在表達愛的絕對性。抵擋耶穌的愛,就是抵擋天主,與耶穌的愛為敵,就是與天主為敵。沒有耶穌的愛,就是沒有天主。

十五:永恆的愛

我覺得對地球上這些人生的跋涉者,對我們這些找不到出路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耶穌得永生的承諾更能安慰我們。有些人不怎麼關心永生這件事,我相信這不是真的不關心,只是絕望的太久,麻木了,放棄了。耶穌臨走之前,留下一份永生的承諾,就好像硬往每個人懷裡塞了一份美好的盼望!

通過以上的分享:讓我們領悟到基督的愛是怎樣的寬、廣、高、深。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常年期第四主日

主日福音分享
常年期第四主日
「耶穌的愛心」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兄弟姊妹大家好,本主日我們慶祝常年期第四主日。

在福音中,我們看到群眾對耶穌的態度感到很憤怒。其實,人感到憤怒係一件很自然的事,我們廣東話俗語都有句「火遮眼」(意即:憤怒掩蓋了理智)。不過有時候有些事明顯不應該做的,因為人的憤怒而做出那些事情,從而發洩這憤怒的情緒。

為什麼群眾會這麼憤怒呢?因為他們聽到了耶穌說兩件事。

第一,就是在厄里亞時代發生旱災,那時候厄里亞沒有去到猶太人的寡婦哪裏,相反,他到了外邦人的家中。

第二,就是厄里亞的徒弟厄里叟,那時候他行了一個奇蹟, 醫生治好痲瘋病人,那時患了絕症的,而這個病人並不是猶太人。

所以,耶穌說了這兩件事正正就是想顯示出天主的救恩不是只為猶太人,而是為所有人。因為所有人都是天主的子女,不論是猶太人與否,天主愛每一個人,所以都會揀選他們,這個揀選是沒有分先後,也不計算他們的能力。

因此,我們要效法耶穌,並將耶穌來到我們當中, 使這一份愛提升我們自己,讓我們有力量來成長和接納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是天主的子女。

1月31日是慶祝鮑思高神父的瞻禮。鮑思高神父在意大利的華道角時,他召叫了第一位青年祿茂.夏來理(Bartholomew Garelli)。這位青年再祭衣房中不斷偷望鮑思高神父,而鮑思高神父當時在祭衣房準備主持彌撒。當時,有位負責管理祭衣房的修士想趕走那為青年,鮑思高神父一見到這樣,他就說:「這個是我的朋友!」然後開始了第一個服務青年的使命,去關心者為青年,教授他道理,培育他,給他教育,讓他可以讀書。鮑思高神父這一份愛心,我相信在今天仍然在每一位慈幼會會士和其他使命夥伴身上都會發現。

讓我們一起懷着耶穌的愛心,千祈不要讓耶穌離開,昔日,群眾讓耶穌離開了,今天,我們要讓耶穌留下來,因為祂這一份愛,我們都會有力量去關心青年人,就如聖若望鮑思高神父一樣。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工作。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