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靈修:2023年1月15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神聖鴿子】

常年期第二主日
【若翰又作證說:
「我看見聖神彷彿鴿子從天降下,
停在他身上。】
(若1:32)

聖經中提及過不少動植物:螞蟻代表勤奮、智慧、團結(箴6:6-8);獅子代表勇氣(箴30:30);驢代表刻苦和順從(創49:14);芥菜種子甚至可以比喻天國(瑪13:31)。那麼,天主為什麼會揀選了鴒子代表聖神呢?

今天福音天主以一種有形可見的形態——鴿子,代表聖神,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降臨在耶穌身上,並以此引證耶穌就是要以聖神施洗的人,也是天主的愛子(瑪3:17),我們可以放心大膽跟隨祂。

鴿子在傳統上,即使現在,都是和平、友誼、團結和聖潔的象徵。這些象徵同時也揭示了耶穌和天主的特質。

您又會想起哪些聖經中關於動植物的經文呢?我們也可以嘗試在動植物身上,體現或默想天主。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您以鴒子象徵和平及聖潔代表聖神,臨於降生成人的耶穌身上。求您也幫助我們從您的造物中更認識祢。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十九主日【小小羊群】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
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
(路
12:32)  

耶穌稱祂的門徒,也就是我們,為「小小的羊群」。在浩瀚的宇宙和大自然之中;在時間的長流;在充滿未知、不確定性的生命或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感到自身的渺小。這讓我們不論身體上,或內心,有時候都會有一份不安或不足。  

作為基督信徒,如讀經一和讀經二提醒我們應要常懷著信德,如亞巴郎。我們雖然「小」,卻是依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創1:26),而一切受造物在無限大能的創造者——天主面前,也是祂的「小小的羊群」。祂愛祂所造的一切(智11:27),有如慈父,定會為他的子女安排最好的(路11:11)。  

然而,有信德但沒有行為,是沒有用的(雅2:14)。今天耶穌提醒我們,要過簡樸的生活、服務他人、做好天主委託我們做好管家的角色(路12:42),這也讓人聯想到天主在創世時,命人管理好祂的所造——大自然(創1:26;28)。 

如此一來,當有一天我們要看見天主,我們將被稱為有福的。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在祢面前,讓我們謙遜地承認我們的弱小。求祢賜予我們能力,以信德及愛德去實踐信仰,願他日能夠堪當踏上通往天國的道路。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張心銳神父福音分享-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信任與平安」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我們慶祝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有一位特技員,在懸崖上,他用熟練的技巧再鋼線上行走,他走過一個懸崖,在場的觀眾看到後也用掌聲稱讚他。之後,那位特技員想邀請一位觀眾,給他背起然後一起走過一個懸崖。觀眾們看到懸崖那麼高,又要再綱線上行走那麼危險,沒有人想參與。但是,突然有一位小朋友舉手,願意讓特技買背上在鋼線上行走。最後,整個表演順利完成。及後,有人問這位小朋友:「為什麼你有這個膽量讓特技員背上走鋼線?」然後小朋友回答:「當然!因為那位特技員是我的父親!他是全世界最好的,所以我相信他,讓他背着我走過這個懸崖。」

我相信,信任是很重要的。不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這一份信任和信念是幫助我們越過困難。

今天的福音,耶穌邀請門徒去到每一個家庭的時候跟他們說「願這一家平安」。耶穌是希望祂的門徒首先要成為平安之子、和平之子,所以耶穌有一個比較極端的講法,什麼都不要大,不要帶金錢,不要帶口袋,甚至不要穿鞋,當然這些是一些象徵。其實,耶穌就是希望邀請祂的門徒不要成為一位有威脅的人。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強大的能力,而是要學會成為一個沒有能力的人,就像耶穌一樣去到人群當中,我們很多時候聽到在舊約形容默西亞就與羔羊搬走到狼群中,會被欺負和殺害。

看看今天的社會和香港。此時此刻,香港回歸二十五週年,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就是「平安」。平安從何以來?就是來自一份信任。如果我們人與人之間存在不信任時,就會產生暴力的情況、會發聲、上街遊行,甚至發生大家不想看到的事情。難道拿着武器威脅別人就會得到平安?絕對不是,這只會產生恐懼和使人害怕,這不會帶給社會平安。

我們如何繼續走下去?耶穌邀請我們去分享、交談。耶穌就是一位沒有威脅的人,祂沒有任何預設的條件,就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祈求上主賜給我們平安,讓我們學會信任,而這一份信任是來自天主的,因為天主愛我們每一位,愛每一位有良知的人。最後,雖有很多困難我們不知如何解決,不過我們深信這些問題在上主內會找到答案。終有一天,天主會幫助我們去解決!就讓我們懷着這一份信心和平安繼續找我們的路。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大自然靈修:復活期第六主日【愛的平安】福音經文反省

復活期六第主日
【我給你們的平安,不像世界所給的。
不要讓世事擾亂你們的心,也不要膽怯。】
(若14:27)

今天耶穌在祂的臨別贈言中,提到祂和天父和我們的關係和互動的愛:耶穌愛我們,我們愛耶穌,天父也愛我們。即使祂即將要離開,聖神也會一直跟我們在一起。

也因為耶穌很快就要離開門徒,所以耶穌特別賜給他們平安,並強調祂所賜的不是世俗的平安。

或許我們也曾經經驗過在公園或大自然中,在樹蔭下,乘著涼風,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平靜、平安、滿足的感覺。這種感覺跟用金錢買回來的物質或享受截然不同。如果我們喜歡這種感覺,自然會想更愛惜大自然,而不會只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體驗。

不過耶穌的平安更勝過這種感覺。因為那種平安來自愛,我們一方面接受天主的愛,同時我們也願意去愛祂、愛人,關愛祂的所造。當我們願意這樣去愛,天地人的關係會變得更密切,即使遇到誘惑或困難,我們心裡仍然能夠平安,冷靜面對。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即使我們不能看見祢,願聖神幫助我們時常記起祢的聖子耶穌的話,使我們面對任何境都能得到內在的平安。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張心銳神父福音分享-復活期第六主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我們慶祝復活期第六主日。

有一位同學問我:「神父,你有沒有親眼看到耶穌?」我回答他:「我從來都沒有親眼看到耶穌。」他再問:「那麼,你有沒有夢見衪?」我回答他:「我不記得在夢中有沒有看到耶穌。」

今天的福音,耶穌告訴我們雖然我們看不到祂,但是我們可以聽得到祂的說話。聽到祂的說話而又遵守的,就是耶穌所愛的。所以,耶穌是以另一種方式,讓我們跟祂接觸。

現代人喜歡「看得見」,每樣事情都要「看得到」。以前收音機收音機十分普遍,許多人喜歡收聽,但當電視機出現之後,人們就覺得收音機都不是太滿足。現在,我們喜歡在網絡上觀看影片,好像追求視覺的接觸較聆聽更強。不過,天主就相反,祂希望我們多聆聽,不單是聆聽,還需要我們遵守祂的話。

我們知道天主透過「道」,一個「聖言」已成為人。祂說得出做得到,祂所說的就是來到這個世界,與我們一起,和我們一起生活。所以,我們知道天主的話,是幫助我們進入永遠的生命,一個生命。

耶穌也說明,誰看不見而相信,更為有福。有時候,我們眼睛看到的是表面的,反而說話才能夠表達事實的深度。

我們的信仰,天主教經常被稱為「書的宗教」,不單只是說圖畫,而是文字。因此人要成熟,就需要去閱讀書本。要去閱讀,不是只閱讀雜誌或報刊,為求眼球的刺激就足夠。我們要細聽耶穌的說話,並將他的說話實踐出來,而且耶穌許諾會賜給我們聖神,聖神會護衞我們,使我們所聽到的,所遵守的,都能夠透過我們的榜樣去影響
身邊的人。

各位兄弟姊妹,就讓我們多些聆聽天主聖言,默想天主聖言,把天主聖言實踐出來,去影響我們身邊的人,使我們的行為讓人看到耶穌基督的復活。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大自然靈修:復活期第五主日【如我愛你】福音經文反省

復活期第五主日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
(若
13:34)  

今天的福音收錄了耶穌在離開門徒前的一段說話 – 臨別贈言 – 的其中一段。  

耶穌給我們一新命令:彼此相愛。這個「彼此」就是近人或鄰人的意思。是從家庭、朋友、教會團體內的兄弟姊妹開始,延伸到我們的鄰居甚至鄰國的人。所以那些因著生態災難或家園被破壞的窮人、生態難民也同樣是我們應該關愛的對象。  

這份愛,不以我們的標準,而是以耶穌對我們,對世界的愛作基礎,因為天主以愛創造了萬物(智11:27)。就像聖方濟同樣視天主的創造為兄弟姊妹,大自然也是我們關愛的對象。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愛惜大自然,生態破壞減少,受影響的人和動植物也會減少。這也像讀經二中提到的「新天新地」,一切受造物都得到更新,那裡沒有悲傷,是個絕對和諧的世界。  

當然,關愛自然需要我們犧牲一點方便或享受。不過每次我們為愛德付出的犧牲,都會在我們或天主身上受到光榮,同時也能夠讓別人知道我們就是跟隨耶穌的門徒。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 以祢對世界的愛去學習愛,好使別人能從我們的言行中認識祢,同時期待新天新地的來臨。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復活期第四主日【屬主的羊】福音經文反省

復活期第四主日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
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
(若
10:27
 

在今天福音的前幾節,即24至26節,有一班猶太人希望確認耶穌默西亞的身份,其實耶穌的言行都能為祂作證,但是他們就是不信,因為他們不是屬於耶穌的羊。  

那麼所謂耶穌的羊,是怎樣的羊呢? 羊,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代表著和平、善良、美好、知仁、知義、知禮等美善含意。這不正是耶穌平時所宣講的,和所作的嗎?  

古人雖然未有接觸過天主,不過可能因為透過觀察等,得出以上的印象。其實天主也喜歡藉著祂的創造,作為我們的學習對象,例如螞蟻、岩狸、蝗虫等(箴6:6-8;30:24-28)。  

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聖言中聽到耶穌的「聲音」,也能夠在心裡聽得到聖神的呼喚,也能從大自然中體會天主的存在。聽從並跟隨耶穌的「羊」會跟祂建立彼此認識且更深的關係,復活的耶穌也會帶領羊群走進天國。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使耶穌成為我們的善牧。求主幫助我們這些弱小的羊群,在各種試煉中,緊緊跟隨祢。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張心銳神父福音分享-復活期第三主日

Church of the Primacy of Peter in TabghaIsrael, on the northwest shore of the Sea of Galilee. (Photo: Rodney Leung)

復活期第三主日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我們慶祝復活期第三主日。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兩個片段:第一,是耶穌在海邊顯然給捕魚中的門徒;第二,就是耶穌與伯多祿的對話,耶穌邀請伯多祿做教會的首牧。福音中,耶穌對若望的兒子西滿說:「你餵養我的羔羊」、「你牧放我的羊群」、「你餵養我的羊群」。

本主日的讀經,羔羊甘心情願被宰殺,藉祂的犧牲,祂成為君王,也是我們的牧者。司祭也做了祭品,羔羊成了牧者。我們又如何成為牧者呢?我想跟大家分享三個要點:

在主愛內「捨得」
「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愛」是唯一一條考試題目。伯多祿已不像耶穌受苦前那麼自信了,他回答說:「主,是的,?知道我愛?。」耶穌一連問了他三次,給他機會補償他三次不認師傅的罪。耶穌接納了他三次的聲明,把自己的羊群交託了給他,封他為「善牧第二」,並預言他會為祂捨生。善牧第一怎樣牧養祂的羊群,善牧第二也要一樣:捨棄自己的性命。

聆聽天主
讀經一、宗徒大事錄的片段描寫耶穌的預言怎樣漸漸應驗在伯多祿身上。他對大司祭說「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結果是:「他們鞭打了宗徒們……遂釋放了他們。他們喜喜歡歡地由公議會前出來,因為他們配為這名字受侮辱。」宗徒及教會團體不斷為復活的基督作證:以喜樂、愛德、神貧作見證;也多次在判官前隆重宣認耶穌,彷彿是要求為祂平反,不少也就因此分享了殉道的光榮。

忠信於主
伯多祿在為耶穌的名受侮辱時,也就是履行他牧者的首要責任。對天主的忠信也是現代教友最需要的見證。在天主的計劃裡,「牧者」和「羔羊」已奇妙地成了兩個不能分割的角色。如果我們捨不得放棄自己,要把自己放在中心,或把天主的羊當作屬於自己的羊,那將是一個嚴重的誤會!

讓我們一起祈求上主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好的牧者,不單止是神父、修士或修女,你是每一個有權威的家長和長輩都是「牧者」,都需要聆聽天主,忠信於天主,有一份犧牲的精神,使更多人體會耶穌基督復活的喜樂。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大自然靈修:耶穌苦難主日【唯擁有主】福音經文反省

耶穌苦難主日
【我以前派遣你們的時候,
沒有帶錢囊、口袋及鞋,
你們缺少了什麼沒有?】
(路
22:35
 

今天的福音記載了耶穌由最後晚餐,山園祈禱,被捕受審,到被釘十字架,都讓我們看到耶穌如何貫徹「愛到底」(若13:1)的精神。整個的受難始末,都是祂完全奉獻自己的過程。  

耶穌以大地的產物——麵餅和葡萄酒,作為自己的聖體聖血,每次彌撒我們都見證著耶穌如何奉獻自己,死而復活。透過領受聖體聖事,使我們與祂,也與大地連結起來。以故神學家兼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神父,因為做研究而無法在聖堂舉行彌撒的時候,他以大地作祭台,以天地萬物作為呈獻給天主的聖餅。  

大自然,動物或植物也好,或許牠們都沒有為大自然奉獻的意識,同時牠們看似沒有擁有什麼,只以天主創造牠們的目的生活及以其生命作貢獻,周而復始,維持了大自然的平衡已過億年了。  

就像耶穌派遣門徒不要帶物資出外傳福音,耶穌也從來沒有擁有過什麼。不過,耶穌為貫徹天主愛的旨意,犧牲祂的所有,而完全擁有了天主。  

今天我們擁有很多,習慣了物質豐富的生活,這會否增加了奉獻自己的困難?或者我們還缺少了什麼,以致破壞了整個生態的平衡,造成了今天的氣候生態危機?  

就像耶穌在受難過程中如何將自己交托給天主,其實我們需要的只有一樣,就是天主。包括奉獻時需要的勇氣與決心,都來自祂,因為「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詠23:1)。  

慈悲的天父,你為了給我們一個謙遜的榜樣,使祢的聖子降生成人,並承受了十字架的苦難;求你使我們銘記基督堅忍受苦的教訓,好能堪當分享他的復活。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四旬期第五主日

The Raising of Lazarus, by Duccio, 1310–11

主日福音分享
四旬期第五主日
「我們都是拉匝祿」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是四旬期第五主日,傳統也稱為「苦難主日」【根據傳統禮儀年曆(梵二前),復活節前最後兩星期(即新禮中嘅四旬期第五主日)就踏入「苦難期」(Passiontide),而第一主日係「基督苦難主日」,第二主日為「聖枝主日」】。聖堂中的十字架和聖像都會蓋上紫色的布,幫助我們好好地進入耶穌基督的逾越奧蹟。

跟大家說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在她生日的時候,父親送給她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是一粒種子。小女孩很開心,每天為這粒種子施肥和灌溉,放在太陽下,希望種子可以快點發芽生長。一天一天過去,種子慢慢地生長,長出了藤,這些藤越生越廣,但沒有長出花來,小女孩覺得很灰心。有一天早上,她為這植物灌溉時,突然有一位住在隔壁的婆婆走過來,感謝這個小女孩。感謝她什麼?原來那植物長了花,但是那些花不是長於小女孩的家,而是生長到鄰居那一邊,那些花長得又大又美麗,令到這一位原來很憂悶的婆婆非常開心,當她看到這美麗的花時,充滿了希望。

有時候我們會被自己的雙眼蒙蔽,有些事情我們看不到的,其實原來是有發生的。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去到拉匝祿的墓前,祂不怕黑暗和拉匝祿死後發臭。相反,耶穌去到墓穴前,並且進入墓中復活拉匝祿。

其實,當耶穌來到的時候,拉匝祿的姐姐瑪爾大和瑪利亞都批評耶穌,「我們等了祢很久,這麼久也不來,拉匝祿已經死了!」

回看現在的香港和這個世界,「耶穌,祢快點來拯救我們吧!我們有很多困難,不知如何去解決,疫症、戰爭……」。不過,我們要記得天主是有祂的時間表,我們向天主埋怨和投訴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要知道天主是歷史的主宰,天主是有祂的計劃。

當耶穌去到墳墓的時候,有一件事值得我們留意,「耶穌哭了」,甚至耶穌流淚了。這是一個很美麗的畫面,耶穌體會到我們的痛苦,祂是有感情的。耶穌明白我們面對着黑暗是很辛苦,所以祂與我們一起哭。但是到最後,耶穌願意用祂的生命走進墳墓中,就如走進我們的內心,有時候我們內心也會有黑暗的地方,不想別人看見,不過耶穌有能力去化解,因為祂認識我們,祂愛我們,原來在我們與天主那份關係的最深處,就是我們是祂的子女,天主不會放棄我們,祂創造我們,派遣耶穌救贖我們,我們要深信這份關係,在這關係中,我們體會得到天主的偉大,同時,因為這份愛,我們看到希望和生命。

讓我們在四旬期和聖週中,能夠再次重新體會耶穌對我們最深的愛,在這份愛中,我們知道我們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永遠不會放棄我們,去到最後,祂會對我們說:「拉匝祿!起來!我會把你復活!」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工作。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