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讓我們懇請聖母陪伴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進程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5月28日聖神降臨瞻禮,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天皇后喜樂經祈禱活動。他在念經前的講話中指出,復活的主來到聚集在晚餐廳中的門徒們那裡,他們在耶穌死後躲藏在那裡,在「那種害怕和痛苦的情況中」,耶穌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

教宗解釋道:「基督希望門徒們擺脫將自己關在家中的恐懼而走出去,成為福音的見證人和宣講者。因著耶穌的死亡,他們的夢想破碎了,他們的希望破滅了。他們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教宗問道:「我們也將我們自己的心封閉起來嗎?」

「有多少次,由於一些困難情況、一些個人或家庭問題,一些留下痕跡的苦難或著我們周圍的邪惡,我們會慢慢地陷入失去希望和缺乏前進的勇氣的危險嗎?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很多次。然後,就如門徒們那樣,把我們自己封閉起來,躲在擔憂的迷宮中。」

教宗清楚指出:「這種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情況會在最艱困的狀況中發生,我們允許恐懼佔上風。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害怕,害怕自己無能為力,害怕獨自面對每日的事情,害怕冒險及隨後的失望,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

「恐懼阻礙我們,使我們癱瘓,也使我們孤立,比如,對他人的恐懼,對外來人的恐懼,以及對與我們想法不同的人的恐懼。我們甚至會害怕天主:害怕祂懲罰我,害怕祂生我的氣……。如果給這些虛假的恐懼騰出空間,門會關閉:心門、社會之門,以及教會的門!哪裡有恐懼,那裡就有封閉。這非常不好。」

教宗提醒說:「福音給我們提供了復活的主的一劑良藥,即聖神。門徒們在五旬節領受聖神後,他們離開晚餐廳,到世界各地赦免罪過,宣講好消息。藉著聖神,他們克服了恐懼,敞開了大門。這是聖神所做的:祂使我們感覺到天主的親近,如此一來,祂的愛將驅逐恐懼,照亮道路,在逆境中安慰和支持我們。」面對恐懼和封閉,教宗最後說:「讓我們為我們、為教會和整個世界懇求聖神:願新的五旬節能驅逐襲擊我們的恐懼,重燃天主愛的火焰。」

「求聖母瑪利亞伴隨世界主教會議全體大會的第一階段。」

這是教宗方濟各5月28日主日在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後發出的邀請。聖母月即將於5月31日結束,當天世界許多聖母朝聖地將舉行祈禱活動,以支持將於今年10月份在梵蒂岡舉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第一階段,以及將於2024年秋天進行的大會第二階段。

此前,教會會議秘書處發表公告,建議各地方教會於5月31日聖母訪親瞻禮在世界各地聖母朝聖地舉行祈禱活動,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的兩個階段做準備。公告指出,其目的是「提升天主子民對當前進程的重視,呼籲信眾以祈禱來陪伴」,將「教會內整個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進程,尤其是全體大會的工作託付於聖母的特別庇佑」。

舉行祈禱的聖母朝聖地交由各地主教團來選擇。籌備工作應當邀請各種聖召的人,例如平信徒、司鐸和度奉獻生活者,都參與其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聖神降臨節彌撒:聖神帶來和平,惡神則樂見不和

2023年5月28日主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禮儀,慶祝聖神降臨節,5千信友參禮。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著重論述了促進「和諧」是聖神行動的果實。世界則存有太多的不和及分裂,「我們眾人雖然互為一體,卻感到彼此分離,因冷漠而麻木,因孤獨而感到壓抑」。

教宗指出:「在我們順從惡和製造分裂的行動中,存有“那欺騙了全世界的(默十二9)惡神。牠樂於見到對抗、不義和誹謗。面對不和睦的惡,我們的努力不足以建立和諧。上主於是在祂逾越奧蹟的高峰、施予救恩的高峰,向受造的世界傾注了祂聖善的神,以此對抗分裂的神,因為聖神創建和諧,是帶來平安及合一的神。」

關於和諧的特性,教宗闡明這並非同化或一律化,而是尊重和珍視每個人的特恩。教宗說:「聖神不像我們那樣以結構化的計劃開始行動,我們卻經常迷失在自己的計劃中;聖神則不,祂以慷慨施予不求回報和豐厚的恩典為開端。事實上,經上記載在五旬節那天『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宗二4)。眾人都充滿了,教會的生活就是這樣開始的:不是來自於一個確切和清晰的方案,而是源自體驗到天主同樣的愛。聖神就是這樣創建和諧,邀請我們對祂的愛和祂在別人身上呈現的恩典感受到驚奇。」

 教宗自然也談到正在行進中的同道偕行進程,強調這段行程必須在聖神的吹拂下進行。「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不能成為一種議會,提出根據塵世議程的權利和需求,它不是隨風而去的機會,而是順從聖神的氣息的大好時機。」

教宗強調:「藉著賦予生命的聖神,我們蒙受上主的愛,希望獲得了重生。我們要在教會內建立和諧。如果我們願意有和諧,就去尋找聖神,而不是用世俗來填充。沒有聖神,教會就沒有活力,信仰只是一種教義、道德只是一份義務、牧靈只是一項工作而已。」

教宗再次叮囑信友們:「讓聖神來塑造我們,超越我們草率的判斷和對促進修和與共融的抗拒,超越我們一切可能的固執。」教宗也請眾人詢問自己:「我活出信仰的方式是順從聖神,還是固執?固執於文字、固執於僅是一種生活冰冷表達的教義嗎?」

最後,教宗邀請信友們祈求聖神降臨,因為聖神「使被邪惡撕碎、因創傷破裂,以及因內疚而分散的心和諧一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聖愛促使聖方濟各沙勿略前往最前沿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5月1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的要理講授繼續以傳教熱忱為主題,提出了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榜樣。「基督聖愛的力量促使聖方濟各沙勿略前往最前沿,儘管不斷感到疲憊、面對危險,他依然克服挫折、失望和氣餒。事實上,天主聖愛給了他安慰和喜樂,助佑他跟隨、事奉上主,直到最後」。

聖方濟各沙勿略是天主教會的傳教主保。教宗讚許他不論身在何處,都殷切地照顧病患、窮人和孩童。「他緊湊的工作始終伴隨著祈禱,以及與天主的共融」。

教宗指出,不僅為傳教士,而且為年輕人來說,聖方濟各沙勿略都是個好榜樣。這位聖人在貧困中常懷勇氣,「為傳教使命竭盡全力」,作了許多驚人的努力。在讚許聖方濟各沙勿略的同時,教宗也向所有傳教士表示讚賞,他們在基督信仰和基督聖愛的激勵下,一直奉獻自己、幫助他人。「我們在今天的傳教士身上看到這份勇氣。他們雖然沒有搭船,卻搭乘飛機,而且有勇氣走出去」。

聖方濟各沙勿略於1506年出生在西班牙北部落魄的貴族家庭,他之所以在巴黎大學求學,是為了得到報酬優渥的職務,以確保未來生活無虞。然而,他在學校遇見了聖依納爵,從而「活出嶄新且深刻的靈修經驗」。教宗解釋了聖方濟各沙勿略成為耶穌會士,以及被派往東印度福傳的始末。

從那時起,一批批為數眾多的熱忱傳教士準備好承受無比的艱難和危險,前往遠方接觸他們完全不認識其文化和語言的人群。教宗指出,這些傳教士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強烈渴望讓耶穌基督和祂的福音廣為人知。

接著,教宗回到聖方濟各沙勿略的生平:他抵達印度果亞後,並未在那裡停下腳步,而是前往印度南部海岸向貧困的漁民宣講福音,教導孩子們要理和祈禱,施行洗禮,治療病患。某天晚上,聖方濟各沙勿略在宗徒聖巴爾多祿茂的墓前時,感到必須走到更遠的地方。於是,他前往印度尼西亞群島,兩年內在那裡建立了好幾個基督徒團體。聖方濟各沙勿略把要理翻譯成當地語言,以歌唱的方式教導人們。

教宗邀請信眾閱讀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書信,好能明白他的心情。聖人寫道:「危險和苦難,我心甘情願忍受著,只為了愛我們的天主上主,服事祂。這些在極大的神慰上是富饒的珍寶。」(1548年1月20日)

後來,聖方濟各沙勿略去了歐洲傳教士還沒到過的日本。教宗說:「由於氣候、反對和不懂語言的緣故,在日本的三年非常艱苦。」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下,「所灑播的種子將會結出碩果」。教宗指出,在日本,「聖方濟各沙勿略得知,對於在亞洲的傳教使命來說,另一個關鍵的國家是中國」。「因其文化、歷史和偉大,中國實際上在世界的那個地方起主導作用」。

正因如此,聖方濟各沙勿略回到果阿,不久後啟程,希望能進入華夏大地,但是未能如願以償。聖方濟各沙勿略於1552年在上川島安息主懷,年僅46歲。教宗說:「聖方濟各沙勿略在塵世的旅途就這樣結束了。」

在要理講授的最後,教宗讚許這位聖人的榜樣:他勤於祈禱、與基督共融,直到塵世生命的結束。教宗說:「願上主賜給我們大家福傳的喜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主徒會總會長張少麟神父:復活期第六主日講道分享及祝賀兩位新神父

拍攝:Rodney Leung,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復活期第六主日講道
撰文:張少麟神父

各位主內兄弟姐妹,今天我們教會慶祝復活期第六主日。在今天的福音裡,我們聽到耶穌在升天前許諾遣發聖神來到教會,引導我們遵守天父的誡命,並以愛去生活。

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生命就像讀經一中皈依的撒瑪黎亞人一樣,在領洗時,我們也領受了在聖神內的新生命。聖神會一直引領我們的生命歸向基督,愛慕基督,侍奉基督。而我們的態度就是不斷地向聖神開放自己,與天主的恩寵合作,才能結出永恆的果實。

一個擁有在聖神內新生命的人,不只要努力地成為一位好的基督徒,天主的好兒女;更該在信徒生命的成長中,成為基督的門徒,成為基督的見證人。就如在今日讀經二的伯多祿前書中所說的:「如果有人詢問你們心中所懷希望的理由,你們要時常準備答覆」。

今日我們要特別感謝天主召叫了王天偉和王新亮成為神父。他們不但以成為一位好的基督徒,成為天主的好兒女,作為他們人生的目標。他們更加願意為基督踏出多一步,奉獻自己的一生為基督的教會服務,為天主的子民服務。

藉著這個機會,我邀請大家想一想,為何一個人願意為基督奉獻一生,成為神父呢?

我堅信,除了天主的召叫與恩寵,很關鍵性的一點,就是他們在生命中經驗到天主的愛。這個在聖神內所經歷天主愛的經驗,可以改變我們整個人的生命,整個人生的方向。這個在聖神內與天主的愛相遇的經驗,也能幫助我們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去為愛天主度一個以愛還愛的生活。

首先,讓我們注視耶穌基督。耶穌以愛克服了痛苦與死亡,給我們帶來更豐盛的生命。

聖若望福音告訴我們:「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 得永生」(若三16

當聖奧斯定體驗到天主對他的愛時候,他說:

「主呀,我愛你愛得太遲了,太遲了。」

「主啊,我們是因你而受造的,除非氣息在你內,我們的心靈將不得安寧。」

今日我們很有福氣,見證了王天偉神父和王新亮神父,在他們的生命中聽到耶穌對他們說:「你愛我嗎?」而他們一起回答了:「主,你知道我愛你」,而奉獻了自己,成為神父。與此同時,他們的父母,也一樣聽到了耶穌對他們說:「你愛我嗎?」而他們也一起回答了:「主,你知道我愛你」,而奉獻了他們心愛的兒子給天主,為天主的教會服務。我相信,此時此刻,耶穌也在問我們每一個人,「你愛我嗎?」

各位主內兄弟姐妹,如果今天或明天你發現了天主在你生命中的愛,也感受到天主對你的愛,我鼓勵你,勇敢和大方的去回應天主對你的召叫,為教會的益處奉獻自己,成為神父,終身執事,修女和修士。在我們當中,或者會有人說,我已經結婚了,沒有機會了。但耶穌卻邀請我們可以奉獻我們的孩子,為孩子的聖召祈禱。

讓我們為王天偉和王新亮兩位神父祈禱,使他們成為天主得力的助手,傳揚天國的福音;成為好的牧者,牧養天主的子民。在他們鐸職的生活裡,時時默想主的誡命,信仰所宣讀的聖道、教導所信仰的、實踐所教導的。

按此閱覽主徒會相關資訊

左二:王天偉神父;右二王新亮神父 (拍攝:Rodney Leung,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拍攝:Rodney Leung,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拍攝:Rodney Leung,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進教之佑驛站:中華聖母紀念日 福音反省

若 19:25-27

在耶穌的十字架旁,站著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裏。

反省

《把我們的母親接到心裏》

今天,教會邀請我們慶祝中華聖母,感激這位好母親,在無時無刻都在照顧、光照、在天主台前為我們代禱。特別是當我們經歷困境時,聖母更是細心地陪伴;她站在我們身邊,用她穩固有溫柔的雙手抱著我們,以免我們在壓力之下垮下來。她是站在苦架旁的母親,所以她也會教導我們在面臨痛苦時,也學習在信德中站立。今天,耶穌呼籲我們:「看,你的母親!」好好用全新的眼光,信德和愛德的眼光看你的母親,學習放下各種沒有被滿足的期待,學習看在你眼前的那位女性,願意把祢生下來的女性,也就是天主所疼愛的女兒。我們常需要聖母,讓我們常把聖母「接到自己家裏」,接到自己的心裏,祈求這位好母親教導我們如何愛,愛到十字架旁。

主﹗感謝祢給我們母親,讓我們知道我們是因為被接納而有機會生存。請讓我們多關心我們地上的和天上的母親,把她倆都接到我們心中來。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歡迎科普特正教會宗主教:您的來訪增進共融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5月1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與科普特正教會宗主教塔瓦德羅斯二世相會,先是予以擁抱,再來是親吻宗主教的聖牌,接著在翻譯人員的協助下寒暄問暖。然後,這兩位領導人一同走向安置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的座位,並肩而坐。在陰雨綿綿的早晨,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領受了教宗方濟各和宗主教塔瓦德羅斯二世的降福。

恰恰在十年前,貝爾格里奧剛當選伯多祿繼承人時,塔瓦德羅斯宗主教前來梵蒂岡拜訪教宗方濟各。如今,他們兩人再次在梵蒂岡舉行會晤,而且相遇的日子不僅落在他們兩位領導人首次會面的十週年紀念日,也適逢他們的前任、保祿六世與謝努達三世宗主教歷史性會面的五十週年紀念日。半個世紀前,這兩位教會領導人正是在5月10日這一天簽署了有關基督論的聯合宣言。

為此,教宗方濟各當天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沒有講授要理。他開門見山地說:「親愛的朋友、弟兄,我感謝您接受了我在這雙重紀念日上的邀約。我懇求天主聖神的光照亮您在羅馬的訪問,您將在這裡舉行的重要會晤,特別是我們的個人談話。」

教宗由衷感謝宗主教「致力於增進科普特正教會與天主教會之間的友誼」。他回憶起2013年的首次會晤:當時塔瓦德羅斯宗主教提議於每年5月10日慶祝「科普特信友與天主教徒的友誼日」。教宗放下稿件,說:「從那時起,我們年年慶祝這日子,互通電話、表達問候。我們一直是很好的弟兄,從來沒有吵架。」

接著,教宗邀請主教、信友、科普特正教會代表團和所有的人,同心合意地懇求全能的天主,「懇請科普特教會諸位聖人和殉道者的轉禱,好使我們獲得助佑、增進共融,在唯一且聖善的信望愛三德的關係上成長」。教宗說:「我籲請在場眾人祈求天主祝福塔瓦德羅斯宗主教在羅馬的訪問,護佑整個科普特正教會。」

在這個慶祝相遇的日子,教宗也不忘「數年前在利比亞海灘的殉道者」。2015年,21名基督徒在利比亞海灘上被自稱為「伊斯蘭國」的聖戰分子斬首,他們臨死前低聲呼喚著基督的名字。教宗說:「科普特教會的殉道者,就是我們的殉道者。」

塔瓦德羅斯宗主教以阿拉伯語發表了致詞。他向教宗轉達了神聖主教會議成員和科普特正教會所有機構的問候。宗主教讚許教宗「在這段服務期間在所有領域為全世界做的一切,並祈求基督保佑教宗健康長壽」。

除了十年前在梵蒂岡的會面以外,塔瓦德羅斯宗主教也提到教宗方濟各2017年對埃及的訪問。宗主教稱之為對整個國家的「莫大祝福」。「我們在生命的道路上攜手同行。雖然我們有所不同,但是在我們內都有基督的愛,在我們身邊都有我們的宗徒前輩和諸位聖人引導我們前行」。

隨後,教宗問候了講不同語言的朝聖者,敦促信友們在聖母月時常懇求聖母代禱,並將「飽受磨難的烏克蘭」託付於聖母。

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教宗邀請在場眾人與塔瓦德羅斯宗主教一同誦念《天主經》。最後,教宗與宗主教先後頒賜了降福。

圖片: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2023年多倫多華人天主教教會【5月-聖母月】活動

圖片:csjblebbe.org

花地瑪聖母巡遊加冠禮

耀漢小兄弟會多倫多真福院將於2023年5月13日,花地瑪聖母紀念日,上午11時,在去年2022年11月落成的聖母花園舉行舉行「花地瑪聖母巡遊加冠禮」。當天他們會為從葡萄牙族裔聖堂請來的花地瑪聖母聖像加冠和獻花。活動也包括:為世界和平誦念玫瑰經及奉獻家庭予聖母彌撒。歡迎大家到現場參與或收看網上直播。

地址:2423 Boag Road, Queensville, ON L0G 1R0

圖片提供:郭詠觀醫生

嘉模聖母堂
瑪利亞、家庭之母聖母遊行

2023年5月28日 (五旬節) 為慶祝聖堂建堂156週年及嘉模聖母堂華人堂區成立56週年舉行「瑪利亞、家庭之母聖母遊行」紀念活動。詳情如下:

天主教救世主堂
敬禮聖母之「默存心中 – 聖母沉默的顯現」

5月聖母月,堂區於56日星期六晚上8時正,舉行敬禮聖母之「默存心中 – 聖母沉默的顯現」,內容介紹聖母三個沉默的顯現、恭唸玫瑰經和向聖母獻花,藉敬禮感謝聖母對我們的照顧和守護。

聖母晚餐廳祈禱會及慈悲耶穌敬禮

地點: 救世主堂 – 小聖堂,
30 Bristol Road West, Mississauga,
Ontario L5R 3K3

日期: 每個月第二個星期日, 下午1時

天主教聖曹桂英堂
早上平日彌撒後,誦念玫瑰經

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早上8時

地址:2130 Rodick RdMarkham, ON L6C 1S7

 

誦念玫瑰經

九日敬禮

更多聖母資訊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期第四周 星期五 福音反省

若 14:1-6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訴了你們。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裡的路。」多默說:「主!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耶穌回答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

反省

《路· 向》

耶穌在若望福音中給予門徒們的訓勉是「路」和「向」,路就是道路,向就是方向。

首先耶穌指出門徒們切記不要心煩、意亂,因為如果在慌忙失措之旅,很容易會迷路,失去了方向感。

主說回家路上乃設有很多地方,原來他上路的本意就是給大家準備去的路向和地方。多默再不厭其煩地問主他要走的什麼路,也求主指引路,主於是再指點迷津,並細明要通過他,才可到父那裡去。

最近在南華早報的一條電視新聞中報導:在中國某省份的一所中學,一天早上上課時,有一位女同學回到課室,竟然無精打采地伏在桌子上飲泣,同學們見狀也不敢過問她。後來被一位女老師發覺了,便趨前問過究竟,才得知她的父親剛剛去世,悲痛欲絕。於是,老師情不自禁連忙給予這同學擁抱,其他所有同學也前來向她擁抱慰問,這同學對大家的支持感到非常激動。後來,這位老師說:「這個孩子失去父親,就如自己失去父親大人一樣,所以我們應該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和勉勵才是。」這位老師的言行引起社會很大的迴響,因為此舉充份表現出耶穌的真精神,不但影響同學們,更在今日人與人之間散發出一種正能量。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14:6)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公開接見:在搭建人性的橋樑時絕不要忘記基督信仰之根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5月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上個星期對匈牙利的牧靈訪問,向聚集的人群特別講解了匈牙利人民及其國家生活的兩個重要方面:根和橋樑。

基督信仰的根源

教宗強調:「在他的匈牙利使徒牧靈之旅中,看到如此多謙遜和勤勞的人自豪地珍惜與他們的根源的紐帶,在這些根源中,最重要的是聖人:是那些為人民獻出生命的聖人;見證愛的福音的聖人,以及那些在黑暗時代帶給人光明的聖人;許多歷史中的聖人在如今敦促我們要克服失敗主義的危機和對明天的恐懼,謹記基督是我們的未來。」

接著,教宗指出,匈牙利人民基督信仰的根基在歷史中經受了考驗。他說:「他們的信德經過了烈火的考驗,在上世紀無神論政權的迫害時期,基督徒遭到暴力鎮壓,主教、神父、修會會士和平信徒被殺害或被剝奪自由。」教宗說:「儘管有要砍倒信仰之樹的種種企圖,但根卻完好無損:一個躲藏起來的教會仍然堅定不移,許多神職人員被秘密祝聖,他們在工廠做工為福音作見證,而祖父母們則在家庭和社會中默默傳播福音。」

建設橋樑

隨後,教宗講到匈牙利人民及其國家的第二個方面:橋樑。教宗指出:「布達佩斯以三座跨越並連接城市各個部分的橋樑而聞名。他提到他在匈牙利是如何強調“歐洲的使命,即被稱為『和平的橋樑』的使命,就是去包容分歧並接納那些敲門的人。」他說:「從這個意義上講,為許多來自鄰國烏克蘭的難民搭建的人道主義橋樑是多麼美好啊,使我有幸能見到他們,並讓我欽佩匈牙利教會的巨大仁愛慈善網絡。」

教宗還指出:「匈牙利人民也非常致力於為明天建造橋樑,並關註生態。教會蒙召去建設更多的橋樑,因為基督的宣講不能只是重複過去,而總是需要更新,以幫助我們這個時代的男女重新發現耶穌。」

最後,教宗將匈牙利託付於「匈牙利之后」及「和平之后」聖母瑪利亞,並提醒所有在場的信眾: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也在日常生活中建設橋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專頁

進教之佑驛站: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宗徒慶日 福音反省

若14:6-14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必然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斐理伯對他說:「主!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耶穌回答說:「斐理伯!這麼長久的時候,我和你們在一起,而你還不認識我嗎?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把父顯示給我們呢?你不信我在父內,父在我內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我自己講的;而是住在我內的父,作他自己的事業。你們要相信我:我在父內,父也在我內;若不然,你們至少該因那些事業而相信。「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業,他也要做,並且還要作比這些更大的事業,因為我往父那裏去。你們因我的名無論求父什麼,我必要踐行,為叫父在子身上,獲得光榮。你們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必要踐行。」

反省

《路向 · 定位· 篤守》

今天若望福音就是耶穌給予門徒的啟示,原來他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竟成了門徒們的路向、指標,繼而遵循方向指引,就可篤守踐行,完成父的大業。

「路向」是耶穌指向天父,認識子才能認識父,子為使人也認識他的父。

「定位」就是時間和空間。原來,斐理伯在開始的時候,便懇請耶穌給予他和同伴時間認識耶穌,務求心滿意足。

耶穌的回應就是「篤守」,加強彼此認識和建立關係,正如父在子內,子在父內,乃互相呼應,講話互通,心靈呼氣一脈相傳,自然完成事業。

記得有一位天主教中學的學生,在他身上校服的校徽掛有 “Alpha” 和 “Omega” 的記號,人們問他何解,他說是拉丁文而不大清楚,原來就是「開始」與「終結」,教喻同學追求真理,矢志不渝。同樣地,我們作為主門徒的,乃效法今天的斐理伯和雅各伯宗徒,遵照主的路向、定位和一生篤守實踐主旨,以完成父業才是。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