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在雅典為天主教會團體舉行感恩祭

圖片:vatican.va

教宗方濟各12月5日下午在雅典音樂廳為當地天主教會團體主持了感恩祭,這是他在希臘第二天訪問的一項活動。為了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社交距離,大約2000名信友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大廳參禮。教宗於當天上午探訪希臘萊斯沃斯島上的難民和移民後,幾個小時前才返回雅典。

圖片:vatican.va

教宗在將臨期第二主日的彌撒講道中,對主日福音關於洗者若翰在荒野中呼喚人民悔改的事跡進行了省思。教宗闡明:「荒野的圖像讓我們意識到得救之路並非始於世俗權力所在之處,雖然這是我們會渴求的地方,而得救卻從荒野、從貧窮和單純開始,矛盾的是,這個地方難以進入,而且危險。」

「然而,正是在空曠無際且乾旱的荒野中,上主的光榮顯露出來。這對於人類的期盼是一個驚喜,也是值得領會的一個美好訊息,因為上主看重微小和卑微的事物,要求我們內心貧窮,不驕傲,一如荒野是貧瘠的那樣。」

洗者若翰在荒野中準備基督的來臨,宣講悔改的必要性。教宗指出:「就如當初那樣,如今天主將目光轉向悲傷和孤獨所佔據的地方。我們在生命中能體驗到:我們在喝彩中和只顧自己的時候,祂往往無法來探訪我們;祂尤其在我們經歷考驗的時刻來探訪我們。在我們處於困境、給祂騰出空間的空虛時刻,以及我們存在的荒野中,祂來探訪我們。」

圖片:vatican.va

教宗表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迷失在荒野中,正是在那裡,上主讓我們感受到祂的臨在,只要我們不驕傲,不認為單憑自己的能力就能解決問題,我們就能接納祂的臨在。天主以親近、憐憫和溫柔的話語來探望我們,若翰在荒野中的宣講傳達了這一訊息,那就是天主沒有不願去探訪的地方。天主進入我們的渺小,那是祂鍾愛的地方;天主進入我們的乾涸,那是祂想要解的渴。」教宗向在場參禮信友强調:「不要擔心自己的微小或是少數人團體,更重要的是向天主和他人敞開心扉。」

教宗指出:「洗者若翰在宣講中強調悔改,這在起初可能會讓我們感到不安,因為我們意識到改變我們的方式是多麼困難和沮喪啊,這是因為通常我們只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待悔改,認為悔改只是我們自己努力的結果。」

教宗說:「我們的問題在於,認為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們需要查看『悔改』的原意,它源自希臘文 “metanoeίn” ,而希臘文也是《福音》書使用的文字。“metanoeίn” 的字面意思是『超越思維』,因此『悔改』是要我們超越我們已經習慣的思考方式,超越我們慣常的思維框架。」

教宗解釋道:「這意味著應放棄我們的自負,或只考慮我們自己和我們做事的方式。若翰勸勉我們悔改,邀請我們越過去,不要停留在同一個地方,因為現實情況是天主更偉大。」

「那麽,悔改就意味著懂得天主始終臨在,我們必須信賴祂,因為祂就是我們的超越,我們的力量。我們只需要向基督敞開大門,讓祂進來在我們身上行祂的奇事,就如只需荒野和若翰的宣講,祂就能來到世界上那樣。」

最後,教宗:「祈求恩典,使我們都能相信有了天主,事情就真的能改變,因為祂消除我們的恐懼,治癒我們的創傷,『使乾地化為噴泉』(依四十一18)。我們也要祈求望德的恩典,因為它激發信德,喚起愛德。因為世界的荒野今天所渴求的正是希望。」

圖片:vatican.v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圖閱覽電視及網上節目播放詳情

教宗在希臘會見主教、司鐸、男女會士、修生和要理教員

圖片:vatican.va

教宗方濟各12月4日在希臘雅典聖雕尼削主教座堂會見了主教、司鐸、男女會士、修生和要理教員。希臘主教團主席、雅典榮休總主教羅索拉托斯(Sebastianos Rossolatos)向教宗致辭時,提到希臘天主教會的狀况,以及基督徒和正教徒的關係。

羅索拉托斯總主教問候教宗後,來自阿根廷的瑪利亞(Maria Virgen del Prado Bravo)修女在教宗面前作了見證。她是聖言降生成人大家庭的上主和瑪塔拉聖母婢女會的修女,在不同的使命和服務中奉獻自己的使徒工作,為福音作見證。

圖片:vatican.va

瑪利亞修女講述說,她在14歲時蒙天主的召叫度奉獻生活,她確信這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來自天主,她不能向天主說不,而且這給她帶來平安。2017年,瑪利亞修女在意大利接受培育時,在那裡選定她的使徒工作目標,就是在希臘蒂諾斯島建立一個團體。修女坦言:「那時我對那個地方知之甚少,不懂那裡的語言、文化,也不瞭解當地的人」。

後來,瑪利亞修女與另外3位修女來到蒂諾斯島,在弗里西(Vrysi)聖母朝聖地服務,並幫助教區的傳教工作。修女們剛到希臘時,令她們印象最深的是人們的熱情款待和對天主的渴望。瑪利亞修女見證說:「作為聖言降生成人大家庭,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極大的恩寵,為此我們將永遠感謝天主,能够不斷地在蒂諾斯島為奉獻生活作見證。」最後,瑪利亞修女談到修會團體時說:「我們願意為希臘奉獻自己的生命、為人靈和為天主的光榮而效力,為降生成人的聖言作見證。」

圖片:vatican.va

之後,平信徒羅科斯(Rokos Delatolas)也與教宗分享了自己在教會中的經歷。他從蒂諾斯島搬到雅典,在日常生活中體驗了同東正教徒的和睦共處與合作。羅科斯見證說,他的妻子是正教徒,他們的孩子上天主教學校,跟著他參加主日禮儀,並且領受了聖事。但是在孩子們17歲時,情况發生轉變,他們遠離了信仰生活。

羅科斯說:「每次我提出問題,得到的是卻冷漠和冷嘲的答覆,有時令我非常煩惱。」儘管如此,羅科斯仍不斷祈禱,保持自己的信仰,他聽取了告解神師的建議,就是與孩子們交談。正是在交談中顯出了兩個孩子的心境,他們說:「父親,我們相信。但是時代變了,我們向教會要求的還有其它的東西。不用怕,我們與你在一起。正如你教導我們的,我們是一體的。每個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這才建立了一種平衡狀態。」

隨後,教宗發表了講話。他說:「很高興來到這片被稱為恩典和人類遺產的土地。」

「我們幾乎都是你們國家的兒女和受惠者:若沒有在這裡發展出的詩篇、文學、哲學和藝術,我們就無法了解人類存在的方方面面,也無法滿足許多關於生命、愛情、痛苦和死亡的內心詢問。」

「正是在這富饒遺產的河床上,初期的基督信仰建立了推動信仰本地化的『實驗室』。保祿宗徒在雅典綜合兩個世界,促使最初的基督信仰與希臘文化相遇。」

教宗邀請在場衆人學習這位宗徒的態度:「這有益於我們當前的信仰實踐。」

第一種態度是「信賴」。「保祿宣講,幾個哲學家稱他為『饒舌多言的人』(宗十七18),讓他受到冷遇,把他當作不速之客。總之,這並不是保祿的凱旋時刻。我們也感到艱難,有時甚至感到沮喪,因為這是一個小團體,或者是一個以微薄的力量在總是不利的環境中運作的教會。」

「保祿在雅典的經歷對我們有幫助,他隻身一人,處於少數地位,缺乏成功的機會,但他沒有灰心,沒有放棄使命。他沒有隨從抱怨的誘惑……。要當心怨言!」教宗說:「懷著信賴前行,寧願有意外情況的不安,也不循規蹈矩,這才是真正使徒的態度。」

教宗勉勵希臘天主教會持有這同樣的信賴,説明:「這小小的教會使我們成為福音的有力標記,耶穌選擇不起眼的人和窮人來宣講天主的福音,祂以卑微者的單純舉動改變了歷史。作為教會,我們不需要有征服和戰勝的精神,不需要人數眾多的輝煌,不需要世俗的光彩。這一切都是危險的。 這是凱旋主義的誘惑。」

因此,教宗勉勵在場衆人應感激這個微小並接納它。教宗說:「在整個世界中,教會是少數人團體,作為少數人並非無足輕重,而是要走在上主開闢的道路上,那就是倒空、低調,以及隨和的道路。」

第二種態度是「接納」。教宗勉勵希臘教會絕不失去服務的熱情,保持接納的態度。他解釋道:「接納並不是要佔據他人的空間和生活,而是在他已經存在的土壤中傳播喜訊,首先學習接納和認出,在我們來到之前天主就已在他心中撒下的種子。」

教宗指出:「天主總是在我們播種之前就行動。傳福音不是裝滿一個空容器,而首先是把天主已經開始完成的事揭示出來。保祿在阿勒約帕哥沒有說『你們全都錯了』,或者『現在我告訴你們真理』,而是以接納他們的信仰情懷為開端。他並不勸人改變信仰,而是依照耶穌的溫良,以一種不强迫而是建議的態度,承認交談者的尊嚴,接納他們的宗教情感。」

教宗强調:「我們今天也需要這種接納的態度,那是一種款待的風範,一種渴望在不同的人、文化和宗教之間建立共融的心懷。一起培養這樣的熱情是項挑戰,這熱情帶領我們,即天主教徒、正教徒,以及其它宗教的兄弟姐妹彼此聆聽、共同夢想和努力,培養兄弟友愛的神秘主義。」

教宗最後説道:「過去的歷史仍是這友善對話道路上留下的創傷,但我們要勇敢地接受今日的挑戰!」教宗在離開時說:「O Theós na sas evloghi!願天主降福你們!」

教宗當天下午會見的人中也有要理教員。他講完話後,在誦念《天主經》前,一名多年來自願擔任要理教員的察伯錫安(Maria Tsabasian)代表所有要理教員感謝天主,感謝祂賜予他們的恩典,讓他們成為要理教員。

圖片:vatican.v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圖閱覽電視及網上節目播放詳情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