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與光傳媒資訊】由於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的人數激增,魁北克省政府在2021年12月30日宣布,除舉行葬禮外,宗教場所一律關閉。在這種情況下,只可最多25 人在室內參加葬禮。此外,允許在戶外舉行宗教儀式,但不去超過250人。
無論是有多寒冷還是下大雪,都無阻在魁北克的信友參加彌撒的決心。2022年1月9日(主受洗節),位於加拿大魁北克三河市的 “Sanctuaire Notre-Dame Du Cap” (Our Lady of the Cape Shrine,海角聖母朝聖地),該朝聖地透過 Facebook 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他們這樣寫道:
「我們今天上午 10 時有戶外彌撒!彌撒是與 Paroisse Père Frédéric (真福菲特神父堂) 聯合進行的。大約有 120人站在戶外(還沒有包括在車裡的忠實信友)。我們很高興能一起經歷這個美好的慶禮。感謝真福菲特神父堂區和 Gilles Roberge 神父的這項美好倡議。感謝信徒們不論在好天氣,壞天氣也到來參與。」
(圖片:Le Bon Père Frédéric Janssoone Facebook)
真福菲特‧楊搠奈神父
Blessed Father Frederic Janssoone
生平簡介
1838年11月19日,菲特‧楊搠奈出生法國的吉維爾德。父親伯鐸.安多尼,母親瑪利亞‧依撒伯。兩次相繼成功的婚姻,瑪利亞‧依撒伯共生育了十三個兒女,她把他們全都奉獻給聖母,並渴望她的兒子能成為神父。康布雷總主教牧訪了這家人後,嘗道:「在今天,我想很難找到如此熱心獻身的家庭了。」
1848年伯鐸‧安多尼‧楊搠奈因胃癌去世;死前用氣若游線的聲音向家人道別說:「願萬善的天主保守你們!」當時十歲的菲特.楊搠奈向母親表示,將來要當神父。
雖然上學的費用非常昂貴,但瑪利亞‧依撒伯仍願意多犧牲,讓兒子菲特能有上學的機會。可惜瑪利亞因體弱多病,終於菲特要輟學謀生。
母親瑪利亞‧依撒伯於1861年病逝,菲特‧楊搠奈以半工讀的形式過活,在1864年6月,他進入位於阿緬的方濟會修院,1870年在布爾日晉鐸,年三十二歲。
1876年菲特神父獲准到聖地;甫抵步,他在聖墓修院做了四個月的退省。
在聖地期間,菲特‧楊搠奈神父使耶路撒冷信眾,恢復拜苦路善功,監督建造伯冷的聖嘉琳堂和耶路撒冷的神聖救主堂。1881年8月,菲特神父來到加拿大,宣講聖地的教務。1882年,他協助不同的基督教派系,制定如何輪替使用耶路撒冷的聖墓大殿,和伯冷的聖誕大殿。
1888年4月,菲特‧楊搠奈神父被委為駐加拿大的聖地專員,負責尋找所有需要的資源,以保障及改善在巴肋斯坦聖地的安全運作。他為此講道、收集捐獻,和組織朝聖活動。
1888年6月22日,菲特‧楊搠奈神父為一尊聖母像加冕 ── 該尊聖母像被恭奉於一所建在1720年、位於聖羅倫斯河畔、瑪達琳海角的小堂;他當時預言瑪達琳海角聖母堂,會是加拿大聖母堂的朝聖熱點。
當天下午約七時,菲特‧楊搠奈神父、本堂主任迪席力神父和行動不良的伯鐸‧勒罣神父在小堂內祈禱;突然看到聖母聖像原是下垂的雙目,抬高睜開直視他們,神情嚴肅及哀傷,維持了五至十分鐘。自此,熱心推動到瑪達琳海角聖母堂朝聖。
菲特‧楊搠奈神父的宣講,觸動很多信友悔罪,辦修和聖事;他又逐家逐戶尋求捐款、出售聖書,設法把福音訊息帶到每一戶人家。達到七十二歲的他,一整個月每天花上十二小時作家訪。晚上還寫作文章。在加拿大,菲特.楊搠奈神父建造了三處苦路。
1916年,在一次朝聖活動中,菲特‧楊搠奈神父暈倒,被證實患了胃癌;同年8月4日逝世。1988年9月25日,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把他宣福。
真福生平故事來源:bccatholi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