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屆世界傳播日文告摘要
(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提供)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為了查明事實,並能以親身經歷、與人相遇的基礎來報導,我們去年默想了「來看一看」的必要性。現在,我想順著這個脈絡繼續關注另一個動詞:「聆聽」,它不但是溝通的關鍵,也是真實對話的條件。
其實,不論是在日常的人際關係當中,或是在討論公民生活的重大議題時,我們面對自己眼前的人,都漸漸失去了聆聽的能力。與此同時,在資訊傳播的領域中,聆聽的模式正在經歷一種重大的全新發展,各式各樣的播客(podcast)和音訊平台(chat audio)證實了:聆聽,仍然是人際溝通的本質。
曾經有人請教一位受人敬重,且擅於治療心靈創傷的醫生:「人最大的需求是什麼?」他回答說:「是能夠不斷地被聆聽。」這份渴望時常不為人知,卻又挑戰著每位受召成為教育人員、培訓導師,以及那些擔任溝通角色的家長和老師、牧者與牧靈工作者、資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或政治工作者。
⽤內⼼的⽿朵去聆聽
我們從聖經中學習到,聆聽的意義不僅是聲音的感知,在本質上更是人類與天主對話的關係。「以色列!你要聽(Shema Israel)」(申六 4),梅瑟法律的第一條誡命就是以這句話開始的,且在聖經中一直反覆出現,以至於 連聖保祿宗徒都肯定說:「信仰是出於聆聽」(參閱:羅十 17)。其實,最初是天主主動向我們說話,而我們的回應,就是去聆聽祂。歸根究柢,這種聆聽也是來自祂的恩寵,就如新生兒也是這樣去回應父母的目光與聲音。在五種感官裡,天主似乎特別喜歡聽覺,也許是因為它比較沒有侵略性,比視覺更沉穩,因而使人感到自在。
「聆聽」符合天主謙遜的作風。天主是藉著言語創造人類為祂的肖像,並藉著聆聽視人類為談話的對象。天主愛人,因此向人傳達祂的聖言,也因此「側耳」俯聽人。
可是,人類為了不要聆聽,反而寧願逃避關係、置身事外和「塞住耳朵」。拒絕聆聽的後果,就是時常會對他人產生敵意,就像那些聽到聖斯德望執事說話的人,他們掩住自己的耳朵,一起向他撲過去。(參閱:宗七 57)
然而,天主總是無條件地向人溝通來自我啟示,而人也需要與天主同調,好能準備好去聆聽。上主明確地召叫人類與祂建立一個愛的盟約,好使人在聆聽、接納及給予他人空間的能力上,成為真正的自己:天主的肖像與模樣。其實,聆聽就是愛的一種面向。
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要祂的門徒們去檢查他們聆聽的素質。「你們應當留心要怎樣聽」(路八 18)。這是祂在講完撒種的比喻之後對他們的勸戒,要他們明白:只有聽是不夠的,還必須要用心地聆聽。只有那些以「善良和誠實」的心來傾聽並忠實地遵守聖言的人,才會結出生命和救恩的果實(參閱:路八 15)。我們所聆聽的對象、聆聽的內容,以及聆聽的方式,這一切都要注意,才能在溝通的藝術上有所成長,其關鍵不在於理論或技巧,而是在於心靈的開放,使人的關係得以拉近。(參閱:《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171)
我們都有耳朵,但是很多時候就算是那些聽力健全的人,也無法聽到其他人的聲音。其實,有一種內在的失聰,比身體上的失聰還要糟糕。聆聽不僅關乎聽覺,更是關乎整個人。聆聽真正的位置,是在內心。撒羅滿王雖然非常年輕,卻能展現出他的智慧,因為他向上主求的是一顆「聆聽的心」(參閱:列上三 9)。聖奧思定曾鼓勵要用「心」去聆聽(corde audire),不要靠外在的耳朵來聆聽,但要以心神中的耳朵聆聽:「你們的心不要在耳 朵裡,但耳朵要在心裡。」1 聖方濟‧亞西西勸勉他的弟兄們要「在心中垂耳傾聽。」2
因此,在追求真正的溝通時,要重新發現的聆聽,就是去聆聽自己、聆聽自己最真實的需要──那些銘刻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需要。而我們若要重新開始,就要聆聽自己心中想要與他人和與天主建立關係的渴望──這渴望使我們在受造物中獨一無二。我們受造,不是為了像原子一般地生活,而是為了生活在一起。
聆聽作為良好溝通的條件
有一種聽覺的運用方式,不是真正的聆聽,正好相反,是竊聽。事實上,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他人,竊聽和偷窺的誘惑一直都存在,而在這個社群網路的時代似乎更變本加厲。然而,真正能使溝通更美好和更有人情味的,就是去面對面地聆聽我們眼前的人,懷著坦誠、信任與正直的心去聆聽對方。
缺乏聆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經驗到的情況,遺憾的是,在社會生活中顯然也是如此,我們不但沒有互相聆聽,還時常「各說各話」。會產生這種癥狀,就是因為比起真理與良善,我們更加追求共識;比起聆聽,我們又更加在意聽眾本身。然而,良好的溝通不求譁眾取寵,也不以嘲弄對方為目的,而是去注意到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理解事實的錯綜複雜。可惜的是,即便在教會還是會產生意識型態、使得人們不再聆聽,只剩下言詞空洞的對立爭論。
事實上,我們在許多的對話中都沒有真的在溝通。我們只是在等別人把話講完,然後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對方而已。這些情況正如哲學家卡普蘭所言,3 對話成了一種對白:兩人各自進行獨白。然而在真實的溝通中,「我」和「你」兩個主體都在「走出自我」,通往彼此。
因此,聆聽是對話及良好溝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沒有聆聽,就不會有溝 通;沒有傾聽的能力,也不會有優質的新聞媒體。如果要提供扎實、周全而完整的資訊,就需要有長時間的聆聽。不論是報導一則事件或是在新聞中描述一段經歷,都必須懂得聆聽,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放下自己的預設立場。
誠然,只有放下自己的獨白,才能夠讓不同的聲音達到和諧,從而保證真實的溝通。正如專家教導我們:「不要滿足於當下的情況」。聆聽不同的訊息來源,可以確保我們所傳遞的訊息是可靠而慎重的。我們若能聆聽不同的聲音,而弟兄姊妹們在教會裡也彼此聆聽,我們便得以發揮分辨的藝術,常能在交響樂的不同聲音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但是,為什麼要致力去聆聽呢?聖座的一位大外交官,卡薩羅利(Agostino Casaroli)樞機曾提到過一種「在忍耐中的殉道」。為了在自由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獲取最大的益處,在與最難協商的談判者對話時,不但需要去聆聽,也需要被聆聽。即使情況不那麼棘手,但聆聽終究要有耐心這一美德,以及讓自己被真相震驚的能力,即使我們正在聆聽的對象所講的真相只有一小部分,也是如此。只有驚奇才使人獲得知識。我想到孩子們那無窮的好奇心,他們睜大眼睛去觀看自己周遭的世界。以這種心態──在成人的意識中帶有孩童的好奇心──去聆聽,總能使人獲益匪淺,因為不論有多瑣碎,總是有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從他人身上學習到,並在自己生命中結出果實的。
在飽受疫情重創的這段漫長時間裡,我們聆聽社會大眾的能力,比以往更富有意義。眾人對於「官方資訊」積累的許多不信任,已經釀成了一種「資訊流行病」(infodemic),此種情況使得資訊的世界越來越失去可信度、越來越不透明。在面對很多經濟活動的停止與衰退所造成社會大眾的焦慮時,我們特別需要去側耳細聽。
被迫移民的現實也是個複雜的議題,誰都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我要重複:為了克服對移民的偏見,也為了讓我們堅硬的心變得柔軟,我們必須試著去聆聽他們的故事。我們要讓他們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故事。有很多勇敢的新聞工作者已經這樣做了。很多其他的人,只要能夠這樣做,都會願意的。我們要鼓勵他們!我們要聆聽這些人的故事!如此一來,每個人就都能在自己的國家中,自由地去聲援他們認為最合適的移民政策。但無論如何,我們眼前看到的不再是數字,不再是危險的侵略者,而是我們可以去聆聽的活生生的一眾男女、他們的面貌與故事、他們的目 光和他們的期待與痛苦。
在教會內彼此聆聽
在教會內也是如此,非常需要去聆聽和傾聽別人。這就是我們能給予彼此最珍貴,也最富有動力的禮物。「基督徒已經忘記,聆聽的職分已託付給了他們,而將之託付給他們的那一位,祂自己就是最偉大的聆聽者,他們要分擔的正是祂的工作。我們必須以天主的耳朵去聆聽,我們才能說出天主的話語。」4 因此,基督教的神學家迪特里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提醒我們:「在共融當中,我們應該為他人做的首要服務,就是去聆聽他們。如果有人不懂得聆聽自己的弟兄,那他很快就會失去聆聽天主的能力。」5
在牧靈關懷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耳朵的使徒工作」──先聆聽,再說話;正如雅各伯宗徒所勸戒的:「每人都該敏於聽教,遲於發言」(雅一 19)。自由地給出一些時間來聆聽他人,就是愛德的第一個行動。
共議性的歷程才剛剛開始。我們祈願這能成為一次互相聆聽的莫大機會。其實,共融並不是策略和計畫的結果,而是建立在弟兄姊妹之間的互相聆聽。在一個聖詠團當中,整體的聲音並不是完全一樣或單一的聲部,而是各式各樣的聲音,是多聲部音樂。如同聖詠團在歌唱時,每個人都聆聽其他人的聲音,使彼此得以達致整體的和諧。這種和諧是作曲家所構想出來的,但若要體現,卻是要倚賴每一個人的聲音所交織出來的和聲。
若懷著這樣的意識去參與一個先於我們並包含我們的共融,我們就能重新發現一個猶如交響曲的教會,裡面的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聲音來歌唱,去接納別人的聲音,就像接納一份禮物一樣,從而展現天主聖神所創作的整體和諧。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2 年 1 月 24 日,聖師方濟‧沙雷主教紀念日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Nolite habere cor in auribus, sed aures in corde」。(道理 380,1:Nuova Biblioteca Agostiniana 34, 568)。
2 致修會全體的信函(Lettera a tutto l’Ordine):《方濟大全》( Fonti Francescane),216。
3 參閱:《對話的人生》(The life of dialogue),J. D. Roslansky 編輯,《溝通--諾貝爾會議中的討論》(Communication. A discussion at the Nobel Conference)。阿姆斯特丹,北荷蘭出版社,1969,第 89~198 頁。
4 迪特里希‧潘霍華,《共同的人生》(La vita comune),Queriniana,Brescia,2017,76。
5 參閱:同上,75。
按此下載
第56屆世界傳播日文告【摘要】簡報
閱讀英語全文
來源:
vatican.va
天主教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