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8:27-33

耶穌和他的門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附近的村莊去;在路上問自己的門徒說:「人們說我是誰﹖」他們回答說:「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些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他。耶穌便開始教訓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耶穌明明說了這話。伯多祿便拉他到一邊,開始諫責他。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著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 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

反省

《有誰明主的大愛》

耶穌是誰呢?祂是給人利用的,還是給我們認識的?祂快要走向祂的苦難,但門徒們還是對祂一知半解。伯多祿的舉動無非是出於關心,他不希望耶穌有這樣的結局。然而,伯多祿沒有聽到的是耶穌也講到復活,他只聽到十字架的部份。沒有人喜歡受苦,我們更不喜歡受到侮辱、毀謗和排擠。但是耶穌就是要讓我們看到天主全面的愛;祂不只是在光榮中愛著我們,祂也更是在最大的痛苦中愛著我們。其實,主耶穌並沒有向我們要求什麼,祂想讓我們認識祂的真面目,希望我們被這份奇妙的愛吸引住。

主耶穌,請讓我們有興趣和渴望去認識祢。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三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8:22-26

那時,耶穌和門徒來到貝特賽達,人們帶了一個盲人來,求耶穌摸摸他。耶穌拉著那盲人的手,領他走到村外。祂在盲人的眼上吐唾沫,並為他覆手,問他說:「你有沒有看見什麼?」那人抬頭一看,就說:「我看見人!他們好像樹,在走來走去。」耶穌再次雙手按在他的眼睛上,那人定睛一看,就復原了,能清楚地看見一切。耶穌叫他回家,並說:「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

反省

《明 · 目》

從瑪爾谷福音中,可以見到這個瞎子雖然是眼睛盲而不見,但他心目清楚,目標準確地注視耶穌,希望有機會見到他,懇切地哀求他,並期望他給予自己痊愈。所以「明」,就是清楚看見自己的能力和需要,「目」就是看到自己的來龍去脈,和遠視自己的將來。

所以機會來了,人們為了憐憫這個瞎子,便帶領他見耶穌,耶穌於是用了有形的記號,給予這盲人看到的恩典。

果然,這個瞎子在「開眼」以來,從末觸碰過任何人,也難以嘗到耶穌給予的那份人情味。他在回應恩主耶穌時,便形容所見到的人為「行走的樹木」一般。

原來,世間上有些人可以明目張膽,作出任何勾當或為所欲為,失去一切的辨事和識別善惡的心;也有些人可目明養神,修心養性,對世事明辨是非。前者可能如此下去會弄到自己有眼無珠,視覺視頻也模糊不;後者卻對人對事也是心靜如水,具有炯炯的目光看見天主和其他的人。

「你們應按這聖言來實行,不要只聽,自己欺騙自己;因為誰若只聽聖言而不去實行,他就像一個人,對著鏡子照自己生來的面貌,照完以後,就離去,遂即忘卻了自己是什麼樣子。」(雅1:23-24)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二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8:14-21

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當我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瞭解嗎﹖」

反省

《行奇跡實顯身份》

今日福音最重要的字是「餅」:門徒們忘了帶餅;他們彼此議論沒有餅了;耶穌的解釋也是針對餅。耶穌利用「沒有餅了」的事實啟示門徒更深的真理,祂行了「增餅奇蹟」,藉此啟示祂自己的身份。行奇蹟的能力說明耶穌來自天主,祂自己就是天主子,因此有耶穌就有餅,沒有耶穌就沒有餅,這是耶穌要求門徒們理解的、更深層的事實,但是直到目前他們都沒有明白這個真理。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就能瞭解耶穌關於「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的囑咐:法利塞人和黑落德,一個偽善,一個世俗,都是耶穌福音的敵人,會導致耶穌和祂的福音-即我們真正的食糧 ─ 發酵而變質。

主,當我們感到匱乏時,求祢幫助我們,支持我們。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一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8:11-13

那時候,法利塞人出來,開始和耶穌辯論,向他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想試探他。耶穌從心裏嘆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他就離開他們,再上船往對岸去了。

反省

《夫復何求》

耶穌斷然拒絕法利塞人對祂的挑戰和試探,慨嘆他們冥頑不靈,心硬無信。法利塞人雖曾見識過耶穌驅魔治病、復活死人和增餅等奇蹟,仍拒絕相信耶穌是天主子,只唯恐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威脅,於是設法留難和誣捏耶穌。面對這些缺乏信德和圖謀不軌的人,耶穌反問他們為什麼要求徵兆?徴兆的真正意義為何?

耶穌基督顯奇蹟並非要顯示威能,而是祂對人的憐憫和愛護,並透過與人的信德相遇時展現出來,彰顯天主深愛世人的標記。最偉大的奇蹟是天主子降生成人、是為救贖我們死而復活的基督、是彌撤聖祭隱藏在餅洒的基督體血,親臨聖體聖事至愛的標記。

感謝天主,我們已在祢恩賜的奇蹟中生活,夫復何求?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五周 星期六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8:1-10

當那些日子,又有一大群人,沒有什麼吃的了。耶穌叫過門徒來,給他們說:「我很憐憫這批群眾,因為他們同我在一起已經三天,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我若遣散他們空著肚子各自回家,他們必要在路上暈倒;況且他們中還有些是從遠處來的。」門徒回答說:「在這荒野裏,人從那裏能得餅,使這些人吃飽呢﹖」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耶穌就吩咐群眾坐在地上,拿起那七個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的門徒,叫他們分開;他們就給群眾分開。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福後,也吩咐把這些小魚分開。人都吃飽了,把剩下來的碎塊收集了七籃子。人數約有四千;然後耶穌遣散了他們,即刻同門徒上船,來到了達瑪奴達境內。

反省

《樂於慷慨並分享》

從福音中,我們看到門徒的不足對耶穌來說並不是一個問題,祂不但不嫌棄他們有的少,還鼓勵他們把自己僅有的一切拿出來,讓祂祝福及分配給大夥兒。同樣的,耶穌讓我們看到別人的需要,我們也不必因為擔心或嫌棄自己有的很少,而不願意拿出來分享。相反的,我們應該提醒自己,我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天主,並謙虛、大方的把自己擁有的交回給祂,讓祂分開並祝福。相信這樣我們也會像福音中一樣看到奇蹟。福音中原本只有七個餅, 最後卻剩下「七籃」。這表明了天主那慷慨大方的風格,以及祂的無限圓滿。因此,我們越是願意相信祂、配合祂的引導,祂越是會慷慨賞報我們,讓我們在生活中看到奇蹟。

耶穌,請賜給我們一顆慷慨大方的心,願意把自己擁有的一切分出來給大家分享。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五周 星期五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馬爾谷福音 7:31-37

耶穌從提洛境內出來,經過漆冬,向著加里肋亞海,到了十城區中心地帶。有人給他帶來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求他給他覆手。耶穌便領他離開群眾,走到一邊,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裏,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然後望天嘆息,向他說:「厄法達!」就是說:「開了吧!」他的耳朵就立時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耶穌遂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但他越囑咐他們,他們便越發宣傳;人都不勝驚奇說:「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叫啞巴說話。」

反省

《打通經脈》

從馬爾谷福音紀載中,可以明白這位聾啞人士想要獲得耶穌醫治的迫切性。於是,耶穌因應他的需求,引領他遠離群眾,並為這人的舌結和耳聾進行祈禱及覆手。

耶穌用手探進病人的耳,用唾沫抹他的舌頭,乃是外表的接觸,並「望天嘆息」,為那人說了「厄法達」,意即開了罷。表示耶穌祈求天父,打發聖神給予這人聽覺和說話的能力。果然,這人可以聆聽和說話了,不但使他和群眾們驚奇不已,並把這事傳出去。

今天我們面對疫情嚴重,很多地方使人們接受不了,在人、地、事物方面的諸多限制和局限,導致各種人性或心理的誤會,失卻互相了解、彼此信任和忍耐,更談不上彼此相愛。正在此時此地,我們更加需要主耶穌的眷顧和聖神的治療,好能打通我們的經脈,使我們茅塞頓開,走出這個困境才是。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五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7:24-30

耶穌從那裏起身,往提洛和漆冬境內去了。他進了一家,不願任何人知道,但是不能隱藏。當下就有一個婦人,她的女兒附了邪魔,一聽說耶穌,就來跪伏在他腳前。這婦人是個外邦人,生於敘利腓尼基;她懇求耶穌把魔鬼從她女兒身上趕出去。耶穌向她說:「應先讓兒女們吃飽了,因為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那婦人卻回答說:「主!是啊! 可是小狗在桌子底下,也可吃孩子們的碎屑呢!」耶穌對她說:「為了這句話,你去罷! 魔鬼已從你女兒身上出去了。」她一回到自己的家裏,看見孩子躺在床上,魔鬼已出去了。

反省

《接受信仰的挑戰》

當我們的信德受到考驗時,我們能轉個角度看事情嗎?能保持對天主的信心嗎?仍然相信只要是屬於天主的家就可以了,無論做小狗也好,做兒女也好,都還是吃得到祂所施予的恩寵。人常因為驕傲而無法嘗試到天主的善,我們無法承受任何挑戰,而被打敗了。不過,當心中常懷著感恩,思念著「人算什麼?你竟對他懷念照顧周詳」,這時候,無論面對怎麼樣的挑戰,尊嚴是不能被打倒的,信心也依舊站立著,乘風破浪。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是天主,而非你我。

主耶穌,感謝祢照顧我們和我們所關心的人,我們願意接受祢將要給我們的任何挑戰。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五周 星期三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7:14-23

那時,耶穌又召集群眾過來,對他們說:「你們眾人都要聽我說,也要明白:沒有什麼從外面進入人裡面的,能使人污穢。而是那些從人裡面出來的,才使人污穢。誰若有耳能聽的,聽吧!」耶穌離開群眾,回到屋裡,祂的門徒就問祂這比喻的意思。祂對他們說:「這樣,連你們也不明白嗎?難道你們不瞭解:凡是從外面進入人裡面的,不能使人污穢嗎?因為這些東西不是進入他的心,只進入腸胃,又排泄出去。」這是說明一切的食物都是潔淨的。祂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才會使人污穢。因為從人內心發出的各種惡念,比如:邪淫、偷盜、凶殺、姦淫、貪財、惡毒、詭詐、放蕩、嫉妒、譭謗、驕傲和愚妄。這一切惡事都是從裡面出來,並使人污穢。」

反省

《內化真精神》

今日從馬爾谷福音中,耶穌提醒法利塞人及經師們切勿離經叛道,為了安息日、納稅及洗手等問題,卻忘記天主,和孝敬父母,以及猶太人的真正文化遺產。原來他們認為處事待人祇著重形式,單從外表看起來恪守規誡,便是盡善盡美,沒有深入內心。他們祇是為守而守,在原則上簡直缺乏了基本的愛。

所以耶穌痛斥他們的表面工夫,「從人外面進入他內的,能使人污穢」,即一切惡毒的事,諸如惡念、邪淫、盜竊、兇殺、姦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嫉妒、毀謗、驕傲及愚妄。如果剖析一切,這一切都是應運而生,從人外面而侵佔到人內心裏面,絲毫沒有誠意、憐憫之心,談不上從愛主愛人的出發點。

如此這般,人在外面沾染到這些污穢的話,自自然然影響到人的內心,使它變得更加污煙漳氣,俗不可耐。反之,人由內心發出,淨化自己,立己立人,己達達人可以。這個內化精神就是愛的滿全。

「洪流不能熄滅愛情,江河不能將它沖去,如有人獻出全副家產想購買愛情,必受人輕視。」(歌8:7)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五周 星期二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7:1-13

法利塞人和一些從耶路撒冷來的經師, 聚集到耶穌跟前。他們曾看見他的幾個門徒用不潔的手,就是用沒有洗過的手吃飯──原來,法利塞人和所有的猶太人,都拘守先人的傳授: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從街市上回來,若不先沐浴,也不吃飯;還有其他許多按傳授應拘守的事:如洗杯,洗壺,洗銅器等──法利塞人和經師們就問耶穌說:「你的門徒為什麼不遵守先人的傳授,而用不潔的手吃飯﹖」耶穌對他們說:「依撒意亞論你們這些假善人預言得真好,正如所記載的:『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他們恭敬我,也是虛假的,因為他們所講授的教義,是人的規律。』你們離棄天主的誡命,而祇拘守人的傳授。」又向他們說:「真好啊! 你們為拘守你們的傳授,竟廢除了天主的誡命。梅瑟原說過:『你該孝敬你的父親及你的母親;』又說:『咒罵了父親或母親的,應處以死刑。』你們卻說:人若對父親或母親說:我所能供養你的,已成了「科爾班」,即「獻儀」,那麼就允許那人不必再為父母做什麼了:這樣你們便為了你們所傳授的遺教,廢棄了天主的話;並你們且還行了許多其他諸如此類的事。」

反省

《放棄俗世態度》

在福音中,耶穌卻邀請猶太人看到一個更高的原則,那就是先知的話︰「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要與主相遇,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重要的不在是聖殿,因為人的身體就是聖神的聖殿;重要的不是洗手,因為耶穌的寶血已洗淨了我們,使我們與天父和好。你的心健康嗎?你可以感受到天主的愛和平安嗎?有什麼阻礙了你呢?我們是否允許耶穌淨化我們的心,清除心中的偶像和世俗的態度呢?

主耶穌,請快來用憐憫潔淨我們,使我們能與祢如朋友般的相處。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五周 星期一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6:53-56

那時,耶穌和他的門徒渡過了海,來到革乃撒勒,就靠了岸。他們剛一下船,人立刻認出他來,便跑遍那全地域。開始用床把有病的人,抬到聽說耶穌所在的地方去。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莊,或城市,或鄉間,人都把患病的人放在街道上,求耶穌容許他們,至少摸摸他的衣邊;凡摸到他的,就都痊愈了。

反省

《懇切尋求》

耶穌驅魔治病的大能,口耳相傳,聲名遠播,所到之處,吸引大批群眾追訪,尋求耶穌醫治各種頑疾。耶穌憐愛世人,垂允請求,即使廢寢忘餐,也在所不辭。耶穌不但康復患病者的身體,更治癒他們的心靈,免除罪惡的枷鎖和魔鬼的勞役,恢復人的尊嚴和自由,恢復人與人、人與天父的關係。

耶穌説:「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0:28)誠然耶穌的許諾從不落空,今天祂以聖洗、堅振、修和、聖體和傅油等聖事,保守我們身心靈康健,免受魔鬼操弄。當然還有感恩聖祭、誦讀聖言、祈禱和默想等途徑,幫助我們更能走近天主。但我們是否勤領、善領聖事?是否願意藉著彌撤、讀經和祈禱與主相交?有否像當時福音中的群眾,懇切尋求耶穌醫治?會否像癩病人、癱子及友人、患血漏的婦人(參閱谷1:40;2:5;5:28)滿懷信心懇求治癒?

「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瑪7:7)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