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擢升13位新樞機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10月5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公開御前會議,擢升13位新樞機。來自五大洲的代表團出席了這項隆重典禮。教宗向新樞機們表示:「讓我們祈求懷有憐憫心腸的恩寵,成為以慈悲注視我們那一位的見證人。」

教宗在禮儀講道中以耶穌的「憐憫」為核心,闡述教會牧人應有的態度。

教宗說:「憐憫是《福音》的關鍵詞,它銘刻在耶穌的心中。我們越是誦讀、默想《福音》中耶穌憐憫受苦者的事跡,我們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憐憫並非偶發行為,時有時無,而是從不間斷。因此,憐憫是耶穌的心態,是天主慈悲的體現。」

接著,教宗舉出耶穌憐憫受苦者的具體實例:「耶穌開始在加里肋亞宣講天國,驅除魔鬼,有一個癩病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求祂說:『祢若願意,就能潔淨我。』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向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罷!』(谷1:40-42)。在耶穌上述的言行中蘊含了祂救贖人類的使命,祂是憐憫慈悲的救主。耶穌承行天主的旨意,潔淨人類因罪惡而患的癩病;祂是‘天主伸出的手’,祂撫摸我們患病的肉身,以這行動填平那使我們分離的深淵。耶穌去尋找被丟棄的人,那些已經失去了希望的人。」

教宗指出:「天主在救恩史上總是施予憐憫,因為憐憫已銘刻在天父的心中。天主對子民的愛總是充滿著憐憫,在祂與子民的盟約關係中,凡是憐憫的行為都來自天主,而人似乎總是缺乏和遠離憐憫。天主對子民說:『厄弗辣因!我怎能捨棄你?我的心已轉變,我的五內已感動;因為我是天主而不是人,是在你中間的聖者,而不是伏於城門的仇敵』(歐11:8-9)。」

「然而,耶穌的門徒卻經常表現出缺乏憐憫,面對飢餓的群衆就是一例。他們實際上在說:『他們應自己想辦法』。這是我們衆人的普遍態度,我們宗教人士,甚至舉行祭禮的人也如此。我們不可像那個司祭和那個肋未人那樣,看到被丟在路旁半死不活的人便從旁邊走過去(參閲:路10:31-32)。他們心中可能說:『這不關我的事。』」

教宗由此反省道:「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首先成了天主憐憫的對象?這種意識並非一件可選擇的事,而是基本的要求。如果我感受不到自己是天主憐憫的對象,我就無法懂得祂的愛…如果我感受不到這個事實,我怎能傳播、見證和施予憐憫?具體而言:我是否憐憫那個弟兄、那位主教、那個司鐸?…或者我總是以譴責、冷漠的態度來摧毀他們呢?」

教宗最後勉勵在場的樞機們要活出這個意識,因為他們是否能真誠對待自己的牧職也有賴於此。他表示:「樞機紅色長袍的顔色代表他們樂於隨時準備傾灑自己的鮮血,一位樞機如果能意識到自己蒙受天主的憐憫,而且也能懷有憐憫之心,這種甘願奉獻的精神就會牢不可破。否則,他就無法真誠對待自己的牧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