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福音分享
「聖誕榮光」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主顯節」詞源來自希臘文的動詞「顯示」(φαίνειν),彰顯天主的臨在,使人朝拜祂。在意大利的聖誕節,其實引進了不少宗教傳統習俗;雖然,今年因疫症不能舉行。每逢主顯節,各個家庭都邀請神父舉行祝褔水和祝褔家庭的禮儀。在祝福家庭時,神父習慣先祝褔粉筆,然後用粉筆在房門上寫(20+C+M+B+21)今年的年份及三個拉丁字,暗指三賢士的名字。但後來有人將此三字解釋為;「基督降福此家」 (Chritus Mansionem Benedicat),此禮儀讓教友家庭,慶祝基督的光照耀整個家庭及世界,使信仰的奧跡更生活化,使家庭成為培育信仰的泉源。
一份謙卑的心
今日在福音中的幾位賢士,他們渴望找耶穌,不單憑他們的學識,而是一份謙卑的心,願意聆聽和觀察,留意星象。相反,身處在一個自我、冷漠的文化當中,耹聽上主的聲音,觀察祂的星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停一停,想一想。反省甚麼事情或關係是最值得我們重視,從而跟隨耶穌?
一份朝拜的心
第二,謙卑培養我們對天主有朝拜的心,中國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如果我們相信上主,整個生活會清楚表達出對天主的敬意。我們生活的態度,自不然會舉心向上,而且關心別人的需要!聖紐曼樞機說:「人的良心是進入信仰的門。」所以,信仰是需要我們生活去回應,特別在這段時間,棄惡揚善,重視人性尊嚴,有助我們調整生活,顯耀主的榮光。
一份慷慨的心
第三,謙卑不是自卑,謙卑幫我們經驗內心的不足,使我們更有慷慨的心分享。賢士把他們擁有的黃金、乳香、歿藥,還有追尋過程之恆心與忍耐。他們學懂奉獻禮物時,也要把自己完全交付。從此,賢士們就由另一條路返回自己的家鄉去了(瑪2:12),用新的方式繼續往後的旅程。我們的家庭和社會經歷高低起跌,有時感到氣餒,或變得軟弱無力;但是仍需要學懂信賴和謙卑,用新的思維重新起行。
所以,在新的一年開始,我們祈求小耶穌幫助我們去懂得成為一個謙卑的人,在謙卑中我們有一份慷慨的心,留意別人的需要。
在羅馬永城,祝各位新年平安!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