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週 星期三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3:1-6

那時,耶穌來到會堂。那裡有一個人,他的一隻手枯萎殘廢了。有些人監視耶穌,看祂會不會在安息日治好這個人,他們好能告發祂。耶穌對那有一隻枯手的人說:「你起來,站到中間!」然後祂問他們:「在安息日,符合法律的是行善或作惡?救人或殺人?」他們一聲不響。耶穌怒目看著他們每個人,心中非常難過,因為他們冷漠無情。於是祂對那人說:「伸出手來!」那人伸出他的手,手就痊癒了。法利塞人一出去,立刻和黑落德黨人商議怎樣陷害耶穌,要消滅祂。

反省

《慈 · 悲》

今日馬爾谷福音中提及的枯手人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夾心人」,基本上,他失去一切權力和地位,在人前沒有任何自由和自主,如今遇到主耶穌,原本是他莫大的福音,豈料也要面對現實,可謂困難重重。

誠然,耶穌是天主所派遣的,應該在猶太人中有至高的權威。可是,他卻能放下身段,不講求階級和局限而體察民情,向這位牯手人招手和施以憐憫之心。

反之,法利塞人的領袖們卻以階級為重及制度為準,以事言事,竟然對這個「傷健人士」毫不動情,反而以理性冷血的理由批判耶穌。他們的深謀遠慮,祇是假借安息日為題而想陷耶穌於不義。

這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耶穌就當眾人面前「含怒環視他們,見他們的心硬而悲傷」,一個是「慈善」的象徵,另外一個是「悲哀」的象徵。

試想這樣的「慈」與「悲」對立面,會不會在今天的社會、教會、公司等機構中繼續呈現出來?而一個領袖不願釋除自己任何階級而成為「眾僕之僕」?他們會不會再次被耶穌形容為:「漆白的墳墓」,或「狡猾如蛇蠍」?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一週 星期三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1:29-39

那時,耶穌同雅各伯和若望進了西滿和安德肋的家。西滿的岳母病了,躺在床上發燒;他們立刻把她的病情告訴耶穌。耶穌過去看她,握著她的手,扶她起來,燒就退了。她便開始服侍他們。到了傍晚,人們就把所有患病和附魔的人都帶到耶穌面前,全城的民眾都聚集在門口。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疾病的人,也驅逐了許多魔鬼。祂不許魔鬼說話,因為它們知道祂是誰。

清晨,天還未亮,耶穌起身到荒野的地方,在那裡祈禱。西滿和同伴們出去尋找祂,找到了祂,就對祂說:「大家正在找祢呢!」耶穌說:「我們走吧!到鄰近的村莊去,我也好在那裡宣講。因為我正是為這事來的。」於是,耶穌走遍了加里肋亞地區,在每個會堂裡宣講,也驅逐魔鬼。

反省

《款 · 待》

今天瑪爾谷福音記載耶穌作西滿和安德肋的家訪,西滿為了盛意拳拳的款待師傅,當然希望舉家出動,尤其是岳母大人也能獨當一面,做到侍奉之禮,豈料她患病不能起床,然而耶穌穌給她治療,使她也可以禮待人,西滿伯多祿對耶穌之禮可稱得上為「約之以禮」(Make Room)。

耶穌作驅魔治病,使魔鬼退去,叫他們不要出聲,認真的使他們不能左右主替天行道,此乃成功地使他們「讓路」(Make Way)。

再者,耶穌每次作主的事工前,必先行退到曠野祈禱,進行辨識,務使事事吻合主旨,此乃「遵旨」(Make Sense)。

最後,耶穌願意村過村,鎮過鎮的四處宣道,因為他就是為此而來,好使人人能「臻於至善止於至善」,這就是(Make Difference)。

事實上,人在世間的「款」與「待」,就是充份準備天父將來迎接我們的「款待心」。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