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主教團協會新任執行秘書:AI只是工具,傳播的核心始終是人

圖片提供:亞洲真理電台

【鹽與光傳媒資訊】《亞洲主教團協會》(Federation of Asian Bishops’ Conferences, FABC)於2025年312日任命米申神父(Fr. John Mi Shen)為其社會傳播辦公室執行秘書(Office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OSC),任期由2025年11日至20281231日。米申神父於1980年在中國內地出生,2010年6月18日在中國趙縣教區晉鐸,之後在趙縣教區服務。他於2012年至2018年擔任菲律賓《亞洲真理電台》(Radio Veritas Asia, RVA)中文部主任。2024年,他在菲律賓馬尼拉聖多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UST])取得神學博士學位,研究社會與牧民傳播課題,並擔任該校副講師。米申神父自2024年8月起擔任《亞洲真理電台》節目總監。

早前,米神父接受天主教香港教區的英文公教報《Sunday Examiner》訪問時,他分享了自己在媒體工作上的旅程、針對《亞洲真理電台》近期爭議的反思、亞洲天主教媒體之間合作的希望,以及人工智能(AI)帶來的倫理挑戰與可能性。

以下是訪問的中文內容:

問:米申神父,請談談您進入傳播領域的旅程,以及如何走進亞洲真理電台?

答:我與《亞洲真理電台》(RVA) 的緣分,遠早於我進入媒體工作的時候。五歲時,我就常在爺爺懷裡收聽《亞洲真理電台》的普通話節目。這樣的日常習慣為我後來對信仰與教會的理解打下了基礎。當我進入修院時,發現很多同學也有相似的回憶——《亞洲真理電台》在無形中塑造了我們的信仰。

多年後,在我就讀聖多瑪斯大學期間,我第一次參觀了位於奎松市的《亞洲真理電台》園區,那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時刻。我很快便開始在普通話服務中擔任義工,協助報導教會新聞。2012年,我成為來自中國大陸的首位普通話節目協調員,這對《亞洲真理電台》而言既具象徵性,也具有歷史意義。2024年,我被任命為節目總監。如今,身為《亞洲主教團協會》(FABC) 社會傳播辦公室執行秘書,我認為這是我以媒體服事教會使命的延續,我滿懷感恩與信心。

問:《亞洲真理電台》、《菲律賓主教團》、《亞洲主教團協會》之間近期出現磨擦,引起社會關注。發生了什麼事?未來的方向如何?

答:就像許多處於轉型期的教會機構一樣,《亞洲真理電台》也經歷了某些張力與變革。這次事件的核心,是不同的願景和溝通上的落差,這在跨文化及不同領導結構之間很自然會發生。但我並不視之為危機,更是一次反省與更新的契機。

我將《亞洲真理電台》視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網絡平台,讓亞洲各地的故事與經驗得以分享與欣賞。

這次經歷提醒我們,我們的使命不在於職位或機構,而是在於以清晰、有同理心與創意的方式,為亞洲教會服務。當前的關鍵是傾聽與對話。我對未來充滿希望。許多人渴望建立一個以謙卑與共議精神為基礎的信任與合作新局面。《亞洲真理電台》的未來,必須是與亞洲主教團協會》更深的共融,忠於我們作為媒體使徒工作的身分,服務整個亞洲教會。

按此閱覽相關事件(1)  按此閱覽相關事件(2)

問:您對《亞洲真理電台》未來幾年的發展有何期待?

答:我希望《亞洲真理電台》能成為一個充滿動力的網絡平台,讓亞洲各地的故事與經驗彼此連結。我們亞洲是一個多元文化、語言與處境交織的大洲,需要的是能促進連結的平台,而不是分裂。

我也希望《亞洲真理電台》成為一個既能提供可信的天主教新聞、又能培育年輕傳播人才的基地,這些人才需根植福音價值,並具備應對數位世界的能力。媒體不只是廣播,它也是陪伴、指導與賦能的過程。

最終,我夢想《亞洲真理電台》成為真正的數位(數碼)傳教團體,一個願意聆聽、參與並同行的媒體社群。

問:面對人工智能(AI)的興起,您如何看待它對《亞洲真理電台》和教會傳播的影響?

答:AI是一份禮物,如同所有的傳播工具,它可以用來宣揚真、善、美。它在實際層面已幫助我們很多,例如翻譯、抄錄、歸檔、內容生成。對像《亞洲真理電台》這樣的多語平台而言,是一項祝福。

然而,AI只是一種工具。傳播的核心始終是人。人際關係、分辨力與真誠是無法被自動化的。我們必須負責任地使用AI。如果過度依賴,就可能失去教會應有的個人聲音。為《亞洲真理電台》,我們的目標是讓AI服務於使命,而非使命被AI操控。教會需要的是既熟悉科技又靈修根基穩固的傳播者。

問:您是否看到《亞洲主教團協會》媒體夥伴之間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答:我懷著喜樂地說:不只是可能,而是必要!在亞洲各地,有無數創意且充滿奉獻精神的天主教傳播者,在不同的處境中服務。試想我們若能合作:聯合培訓、共同製作內容、區域媒體論壇……亞洲的多元不是障礙,而是我們的寶藏。

我相信《亞洲真理電台》可以成為這樣的匯聚點,一個讓思想、故事與夢想交會的平台。亞洲主教團協會》具備良好條件來引領這項使命,這也是社會傳播辦公室的重要任務之一。懷著共議精神,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更具連結、願意傾聽的教會,在媒體使徒工作中合而為一。

合作不只是策略,更是共融的徵兆。這讓我對亞洲教會充滿希望。

英語原文:Sunday Examiner

天主教媒體《亞洲真理電台》在疫情中顯愛心

2020年4月7日,上午10時,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在菲律賓電台總部為救助窮人舉行了善款捐助儀式。出席這次儀式的有電台的總經理 Victor 神父、節目部經理 Bernard 神父、中文部主任劉神父,中文部前主任米神父,以及來自不同被捐助的團體代表 Payatas 「垃圾山貧民窟」堂區主任 Peter 神父、遣使會代表、Kalinga中心主任 Flavi 神父以及聖母愛子會窮人互助團體(Claret Solidarity Group)負責人 AlexGobrin 神父等。

Payatas堂區,為中國教友所熟知的「垃圾山貧民窟」,那裡居住著數千戶以靠揀垃圾為生的貧民。遣使會會士負責這個地區。 Kalinga中心為救助無家可歸者中心,主要服務於流浪街頭,無人照顧的人。 Claret Solidarity Group 是聖母愛子會,為農村貧困者服務的團體。此次除了這些團體參與外,還邀請了 Novaliches 教區,由於一些原因,他們未能出席。

捐助儀式上大家首先分享了彼此團體的服務使命及目前的狀況,以及對於接受捐助後這筆善款的使用計劃。同時,中文部主任劉神父和前主任米神父介紹這筆善款的來歷,以及使用要求。最後由總經理 Victor 神父總結並把捐助善款交與各個被資助團體。

此次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之所以舉行善款捐助儀式,仍是為了更好地使用由大陸教會捐助菲律賓窮人的資金,使更多的貧困家庭,得到幫助。中文部作為一個僑居外國的機構,要想幫助菲律賓當地窮人,是離不開當地教會團體的協助的。因此,亞洲真理電台,把目前得到的國內善款,除了購買大米,救助能力範圍的貧困家庭外,也把一些捐助分享給不同的窮人救助團體,讓這些善款幫助到更多的貧困家庭。

目前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接收到國內教會善款約60多萬元人民幣,其中最大資助來自溫州教區,另外還有來自廣州團體、天津禁食團體、福州團體及其它神父、修女、教友和聽眾等的捐助。中文部除了在當天分享出去的約30萬人民幣(210萬菲律賓比索)善款外,已用這筆善款購置45噸大米,資助家庭四千多戶。這些大米不但幫助了電台附近的貧民區家庭,中文部也聯繫了不同團體,對不同區域的貧困家庭,給予了幫助。大米尚未用完,救助還在進行中。

據菲律賓當局消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2020年4月7日再次宣布延長封城日期至4月30日。而這一舉措,又將使更多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因此,再一次邀請大家為菲律賓及全球各地的疫情祈禱。

來源:真理文化

教會透視:真理電台中文部慶祝成立四十週年

blog_1468678768

最新內容:
﹣聖座新聞室公布新任正副主任
﹣真理電台中文部慶祝成立四十週年
﹣波蘭克拉科夫世青香港教區派遣禮
﹣加拿大華裔世青參加者專訪

張汝南執事介紹亞洲真理電台聖經播放器

blog_1438401887

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北美代表張汝南執事親自向您介紹該電台推出的「聖經播放器」。「聖經播放器」有英語、粵語和普通話三種語言功能,其內容豐富,包括: 新約、舊約、聖經故事、聖人故事、神學與哲學分享、聖歌等等。

查詢購買詳情,請電郵致:

北美地區 – 張汝南執事(Deacon Robin Cheung): [email protected]

全球地區 – 亞洲真理電台(Radio Veritas Asia): [email protected] [Read mor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