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第 58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人工智能與人心智慧: 邁向圓滿人性的傳播」

圖片: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教宗方濟各
第 58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
「人工智能與人心智慧: 邁向圓滿人性的傳播」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按此下載中文版PDF文件檔

按此閱覽英語文告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我在 2024 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及的人工智能系統的發展,徹底影響 了資訊界和傳播界,也因而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某些基礎。這些改變影響所 及,不僅僅是在這些領域中的專業人士,而是每一個人。傳播快速又令人 瞠目結舌的各種發明,其運作和潛能超出了大多數人所能夠理解的範圍, 這些發明雖令人興奮,卻也使人無所適從。這現象必定會引領我們想到更 深的問題:人到底是什麼?人類有什麼獨特性?以及在人工智能時代中, 我們這被稱為「智人」(homo sapiens)的人類有什麼未來?我們要如何繼 續保存人性的完整,並導引這文化上的轉變日臻完善?

從「心」開始

首先,我們必須拋開那些預測災難文章的言論,以及受到它們令人癱瘓的 影響。一個世紀之前,羅馬諾.郭迪尼(Romano Guardini)神父就已省思 「科技與人性」,他敦促我們不要為了「保護那注定會消失的美麗世界」而 排斥「新事物」,同時,也像先知般警告大家:「我們不斷地在變化的過程 中。我們每個人必須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這過程,要秉持開放的態度,但也 要敏於注意其中具毀滅性和不合人性的一切。」他的結論是:「這些是技術、 科學和政治問題,但這些問題,除非由我們的人性出發,否則是無法解決 的。一種新的人類必然形成,賦予更深度的靈性,以及新的自由及內在。」 1

此刻,我們在人類歷史面臨的風險是,科技越發豐富,人性卻越發貧乏, 因此,我們的反思應該從人的內心開始。2 只有以靈性的方式來看待現實、 只有再度找回人心的智慧,我們才能面對並解釋這個時代的新事物,並重新發現走向完全人性化的傳播途徑。在聖經記載裡,人的心被視為是自由及作決定的地方。人的心,象徵的是氣節和一體性,但也涉及到我們的感 情、渴望、夢想;更重要的是,人心是我們內在與天主相遇的地方。因此, 人心的智慧是一種德行,能使我們整合整體及其各部分、我們的決定和其後果、我們的卓越及脆弱、我們的過去與未來、我們在團體中「我」及「我 們」的身分。

人心的智慧,尋求她的人會找到她,讓愛慕她的人看見她;她會先臨於渴 望她的人,也去尋找那些配得擁有她的人(參閱:智六 13~17)。她會伴隨 那些虛心受教的人(參閱:箴十三 10),即那些心地溫良並有心聆聽的人 (參閱:列上三 9)。這是聖神的恩賜,使我們能以天主的眼光看待事物, 看到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處境、事件,並發現它們真正的意義。若缺少 這樣的智慧,生命將變得平淡乏味,因為能賦予生命滋味的,正是智慧, 而「智慧」一字的拉丁字根「sapientia」,意思就是滋味(sapor)。

契機與危機

這種智慧無法由機器取得。雖然「人工智能」一詞如今已取代科學文獻中 使用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一詞──後者其實較正確──「智能」一詞則有誤導性。在儲存和關聯數據上,機器的能力無疑遠遠超過人 的能力,但唯有人類才能解讀那些數據的意義。這意味著,重點不在於使 機器看起來更像人類,而是要將人類從無所不能的妄想中喚醒──誤以為 自己是完全自主且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的主體,遠離所有社會連結, 並忘了自己的受造物身分。

事實上,人類一直體驗到自己無法自給自足,因而利用各種可能的方法來 克服自身的脆弱。最早期開始,用來作為手臂延伸的史前古器物,然後是 作為語言延伸的媒體,一直到今日,我們有能力創造高度精密的機器,作 為思想的助手。然而,這些事實都可能被那原始的誘惑──妄想肖似天主,心中卻沒有天主(參閱:創三)──所扭曲;也就是說,想要憑自己的力 量去獲得那原本應該是天主白白賜予,透過與他人的關係共享的那些事物。

我們所能接觸的每一件事物,都會依我們的心之所向,成為一個契機或是一種危機。我們的身體是為溝通和共融而受造的,卻可能成為攻擊的工具。 同樣,人的每一種技術性的延伸,都可能成為愛的服務工具,或是成為具 有敵意的支配方式。人工智能系統有助於克服無知,並促進不同民族和世 代之間的資訊交流。例如,過去多少年代留下來的書寫遺產,人工智能可 幫助我們接觸並了解它們,或令語言不同的人士能彼此溝通。然而,它同時也會成為「認知污染」(cognitive pollution)的來源,也就是會用部分或 完全虛假的敘述來扭曲事實,讓其他人信以為真並傳播出去。我們只要想 想長期存在的假訊息問題,3 今天可稱之為「深度偽造」(deepfakes),也就是製作並傳播那些似是而非、實則為虛假的影像(我自己也曾經是被製 造的虛假影像),或是假造某人的聲音,傳播別人從未說過的話。在這些程 式後面的模擬技術,在某些特定的領域中是有用的,但倘若扭曲了我們與 他人及現實的關係時,那就變成了邪門歪道。

從社群媒體這第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我們就明白到了它的利害關係:它 既帶來契機,但也帶來危機以及相關的病變。當然,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第二層級,代表了「質」的飛躍。所以, 了解、重視並監管這些工具非常重要,因為如果落在不適任者手上,可能 會引起令人不安的情況。與其他所有的人工智能和技術產品一樣,演算法 不是中性的。因此,必須提出道德規範,好能加以防範,為抵擋人工智能 系統有害的用途,產生有歧視性及違反社會正義的影響,也為防止人工智 能系統被使用來限制多元化、使民意兩極化或創造出各種形式的群體迷 思。我再次呼籲國際社會,要「共同合作,以制定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 定,來規範各種形式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和使用。」 4 然而,正如每一種人 類情境一樣,規範本身是不夠的。

人性的成長

我們都蒙召,要在人性中且以作為人類共同成長。我們面對的挑戰是要在 「質量」上突飛猛進,好成為一個縱橫交錯、多民族、多元、多宗教,以及多文化的社會。我們應要好好探討這些傳播和知識的新工具在理論上的 發展及實際上的運用。巨大的良機,也都有危機伴隨著,即:把一切都轉 變為抽象的計算,使個人淪為數據,思想成為機械化的過程,而經驗則成 為孤立的事件,美善變成利潤;更重要的是,否定每一個人以及其一生故 事的獨特性,導致具體的現實在一大堆統計數據中消失無蹤。

數位(數碼)革命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大的自由,但前提是我們不能被困在今日所說 的「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s)模式中。在這樣的情況下,並沒有增加 資訊的多元化,反而在混亂的泥淖中漂流,成為市場利益或權力的犧牲品。 濫用人工智能,來導致團體迷思,收集未證實的數據,誤導集體評論的失 職等等,是我們不能接受的。雖然大數據中所代表的現實,對操作機器有 所幫助,但最終還是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阻撓了人與人的溝通,也危害著 我們的人性。資訊與生活中的種種關係是分不開的,所涉及的,是人的身 體和需要人投入的現實世界;不僅必須要有人與數據之間的關係,也必須 要有人與經驗之間的關係;除了共享以外,也必須要有人的面孔、眼神和 憐憫之心。在此,我想到有關戰爭的報導,以及因著假訊息宣傳而產生的 平行戰爭(parallel war)。我又想起那些記者,為了讓我們看到他們親眼目 睹的情景,在執行任務時受傷,甚至喪生。只有直接接觸到那些孩童及一 眾男女的痛苦,我們才能了解戰爭的荒謬。

人工智能的運用,只要它不淘汰記者實地報導的角色,反而能加以支持, 對傳播領域可以有積極的貢獻。同時,它也要能重視專業的傳播精神,使 每一位通訊業者能更意識到他們的責任,並使所有人在傳播工作上都能 夠、也應該成為有思考能力的參與者。

今日及未來的問題

關於這方面,許多問題會自然出現。在資訊和傳播界,我們如何維護資訊 及傳播領域工作者,以及全世界使用者的專業精神與他們的尊嚴?我們如 何確保資訊平台的互通性?我們如何讓發展數位平台的企業,能像傳統的 傳播媒體編輯一樣,承擔起內容和廣告上的責任?我們如何讓演算法的標 準,在導入索引和移除索引,在搜尋引擎顯露或隱藏人物、觀點、歷史及 文化等方面的運作,更透明化?我們如何保證資訊處理程序的透明度?我 們如何指認某一作品的創作者及其來源的出處,以防止匿名的做法?我們 如何能明白一個影像或影片,是描繪一個事件或是虛擬一個事件?我們如 何防止許多訊息被局限於一個來源,避免由演算法發展的單一思考模式? 我們要如何推動一個適合保存多元化又能描繪出真實世界的多姿多采環境?我們要如何讓如此強大、昂貴且耗能的科技能夠永續發展?我們要如 何讓它也能夠推廣到發展中的國家呢?

在回答這些及其他的問題時,我們便會明白,人工智能到頭來是否在資訊 平台上造成階級之分,使新的剝削及不平等形式產生;或反而使人們因為 覺察到人類正在經驗一個劃世代的改變——我們能在一個結構良好且多元 化的資訊網內,聆聽許多個人及人民的多樣需求——因此要傳達正確的資 訊,來促進社會大眾的平等。此外,我們是否一方面瞥見新的奴役形式的 陰影出現,而另一方面卻想獲得更大的自由;讓一少數人有機會控制其他 人的思想,或讓所有人都能參與人類思想的發展。

這些問題的解答不是預先確定的,而是要取決於我們。人類要決定自己是 要成為演算法的素材,或是選擇要滋養人心的自由:沒有人心的自由,人 類就無法在智慧中成長,因為人心中的智慧是從時間學習,並接納人類的 脆弱而變得成熟,藉著世世代代的相傳成長——在記得過去並展望未來的 那些人心中成長。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提升分辨及警醒的能力, 以及從事情的結果來看待事情的能力。為避免我們的人性誤入歧途,讓我 們尋找那在萬物之先就已存在的智慧(參閱:德一 4),她必定會幫助我們 把人工智能系統用在完全人性化的傳播上。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 年 1 月 24 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1 1994 年出版,《發自科莫湖的信函(Letters from Lake Como)》。

2 2024 年〈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主題貫連前幾屆的文告主題:「你來看一看吧!與眼前的人相遇, 與真實的人溝通」(2021 年)、「用內心的耳朵去聆聽」(2022 年)、「用『心』發言,在愛德中 持守真理」(2023 年)。

3 參閱:第 52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若八 32):假新聞與維護和 平的新聞工作」。

4 2024 年 1 月 1 日,第 57 屆〈世界和平日文告〉:「人工智能與和平」,8。

教宗方濟各第56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用內心的耳朵去聆聽」

圖片:vatican.va

第56屆世界傳播日文告摘要
(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提供)

教宗方濟各
第56屆世界傳播日文告

「用內心的耳朵去聆聽」

按此下載PDF文件檔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為了查明事實,並能以親身經歷、與人相遇的基礎來報導,我們去年默想了「來看一看」的必要性。現在,我想順著這個脈絡繼續關注另一個動詞:「聆聽」,它不但是溝通的關鍵,也是真實對話的條件。

其實,不論是在日常的人際關係當中,或是在討論公民生活的重大議題時,我們面對自己眼前的人,都漸漸失去了聆聽的能力。與此同時,在資訊傳播的領域中,聆聽的模式正在經歷一種重大的全新發展,各式各樣的播客(podcast)和音訊平台(chat audio)證實了:聆聽,仍然是人際溝通的本質。

曾經有人請教一位受人敬重,且擅於治療心靈創傷的醫生:「人最大的需求是什麼?」他回答說:「是能夠不斷地被聆聽。」這份渴望時常不為人知,卻又挑戰著每位受召成為教育人員、培訓導師,以及那些擔任溝通角色的家長和老師、牧者與牧靈工作者、資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或政治工作者。

⽤內⼼的⽿朵去聆聽

我們從聖經中學習到,聆聽的意義不僅是聲音的感知,在本質上更是人類與天主對話的關係。「以色列!你要聽(Shema Israel)」(申六 4),梅瑟法律的第一條誡命就是以這句話開始的,且在聖經中一直反覆出現,以至於 連聖保祿宗徒都肯定說:「信仰是出於聆聽」(參閱:羅十 17)。其實,最初是天主主動向我們說話,而我們的回應,就是去聆聽祂。歸根究柢,這種聆聽也是來自祂的恩寵,就如新生兒也是這樣去回應父母的目光與聲音。在五種感官裡,天主似乎特別喜歡聽覺,也許是因為它比較沒有侵略性,比視覺更沉穩,因而使人感到自在。

「聆聽」符合天主謙遜的作風。天主是藉著言語創造人類為祂的肖像,並藉著聆聽視人類為談話的對象。天主愛人,因此向人傳達祂的聖言,也因此「側耳」俯聽人。

可是,人類為了不要聆聽,反而寧願逃避關係、置身事外和「塞住耳朵」。拒絕聆聽的後果,就是時常會對他人產生敵意,就像那些聽到聖斯德望執事說話的人,他們掩住自己的耳朵,一起向他撲過去。(參閱:宗七 57)

然而,天主總是無條件地向人溝通來自我啟示,而人也需要與天主同調,好能準備好去聆聽。上主明確地召叫人類與祂建立一個愛的盟約,好使人在聆聽、接納及給予他人空間的能力上,成為真正的自己:天主的肖像與模樣。其實,聆聽就是愛的一種面向。

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要祂的門徒們去檢查他們聆聽的素質。「你們應當留心要怎樣聽」(路八 18)。這是祂在講完撒種的比喻之後對他們的勸戒,要他們明白:只有聽是不夠的,還必須要用心地聆聽。只有那些以「善良和誠實」的心來傾聽並忠實地遵守聖言的人,才會結出生命和救恩的果實(參閱:路八 15)。我們所聆聽的對象、聆聽的內容,以及聆聽的方式,這一切都要注意,才能在溝通的藝術上有所成長,其關鍵不在於理論或技巧,而是在於心靈的開放,使人的關係得以拉近。(參閱:《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171)

我們都有耳朵,但是很多時候就算是那些聽力健全的人,也無法聽到其他人的聲音。其實,有一種內在的失聰,比身體上的失聰還要糟糕。聆聽不僅關乎聽覺,更是關乎整個人。聆聽真正的位置,是在內心。撒羅滿王雖然非常年輕,卻能展現出他的智慧,因為他向上主求的是一顆「聆聽的心」(參閱:列上三 9)。聖奧思定曾鼓勵要用「心」去聆聽(corde audire),不要靠外在的耳朵來聆聽,但要以心神中的耳朵聆聽:「你們的心不要在耳 朵裡,但耳朵要在心裡。」1 聖方濟‧亞西西勸勉他的弟兄們要「在心中垂耳傾聽。」2

因此,在追求真正的溝通時,要重新發現的聆聽,就是去聆聽自己、聆聽自己最真實的需要──那些銘刻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需要。而我們若要重新開始,就要聆聽自己心中想要與他人和與天主建立關係的渴望──這渴望使我們在受造物中獨一無二。我們受造,不是為了像原子一般地生活,而是為了生活在一起。

聆聽作為良好溝通的條件

有一種聽覺的運用方式,不是真正的聆聽,正好相反,是竊聽。事實上,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他人,竊聽和偷窺的誘惑一直都存在,而在這個社群網路的時代似乎更變本加厲。然而,真正能使溝通更美好和更有人情味的,就是去面對面地聆聽我們眼前的人,懷著坦誠、信任與正直的心去聆聽對方。

缺乏聆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經驗到的情況,遺憾的是,在社會生活中顯然也是如此,我們不但沒有互相聆聽,還時常「各說各話」。會產生這種癥狀,就是因為比起真理與良善,我們更加追求共識;比起聆聽,我們又更加在意聽眾本身。然而,良好的溝通不求譁眾取寵,也不以嘲弄對方為目的,而是去注意到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理解事實的錯綜複雜。可惜的是,即便在教會還是會產生意識型態、使得人們不再聆聽,只剩下言詞空洞的對立爭論。

事實上,我們在許多的對話中都沒有真的在溝通。我們只是在等別人把話講完,然後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對方而已。這些情況正如哲學家卡普蘭所言,3 對話成了一種對白:兩人各自進行獨白。然而在真實的溝通中,「我」和「你」兩個主體都在「走出自我」,通往彼此。

因此,聆聽是對話及良好溝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沒有聆聽,就不會有溝 通;沒有傾聽的能力,也不會有優質的新聞媒體。如果要提供扎實、周全而完整的資訊,就需要有長時間的聆聽。不論是報導一則事件或是在新聞中描述一段經歷,都必須懂得聆聽,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放下自己的預設立場。

誠然,只有放下自己的獨白,才能夠讓不同的聲音達到和諧,從而保證真實的溝通。正如專家教導我們:「不要滿足於當下的情況」。聆聽不同的訊息來源,可以確保我們所傳遞的訊息是可靠而慎重的。我們若能聆聽不同的聲音,而弟兄姊妹們在教會裡也彼此聆聽,我們便得以發揮分辨的藝術,常能在交響樂的不同聲音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但是,為什麼要致力去聆聽呢?聖座的一位大外交官,卡薩羅利(Agostino Casaroli)樞機曾提到過一種「在忍耐中的殉道」。為了在自由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獲取最大的益處,在與最難協商的談判者對話時,不但需要去聆聽,也需要被聆聽。即使情況不那麼棘手,但聆聽終究要有耐心這一美德,以及讓自己被真相震驚的能力,即使我們正在聆聽的對象所講的真相只有一小部分,也是如此。只有驚奇才使人獲得知識。我想到孩子們那無窮的好奇心,他們睜大眼睛去觀看自己周遭的世界。以這種心態──在成人的意識中帶有孩童的好奇心──去聆聽,總能使人獲益匪淺,因為不論有多瑣碎,總是有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從他人身上學習到,並在自己生命中結出果實的。

在飽受疫情重創的這段漫長時間裡,我們聆聽社會大眾的能力,比以往更富有意義。眾人對於「官方資訊」積累的許多不信任,已經釀成了一種「資訊流行病」(infodemic),此種情況使得資訊的世界越來越失去可信度、越來越不透明。在面對很多經濟活動的停止與衰退所造成社會大眾的焦慮時,我們特別需要去側耳細聽。

被迫移民的現實也是個複雜的議題,誰都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我要重複:為了克服對移民的偏見,也為了讓我們堅硬的心變得柔軟,我們必須試著去聆聽他們的故事。我們要讓他們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故事。有很多勇敢的新聞工作者已經這樣做了。很多其他的人,只要能夠這樣做,都會願意的。我們要鼓勵他們!我們要聆聽這些人的故事!如此一來,每個人就都能在自己的國家中,自由地去聲援他們認為最合適的移民政策。但無論如何,我們眼前看到的不再是數字,不再是危險的侵略者,而是我們可以去聆聽的活生生的一眾男女、他們的面貌與故事、他們的目 光和他們的期待與痛苦。

在教會內彼此聆聽

在教會內也是如此,非常需要去聆聽和傾聽別人。這就是我們能給予彼此最珍貴,也最富有動力的禮物。「基督徒已經忘記,聆聽的職分已託付給了他們,而將之託付給他們的那一位,祂自己就是最偉大的聆聽者,他們要分擔的正是祂的工作。我們必須以天主的耳朵去聆聽,我們才能說出天主的話語。」4 因此,基督教的神學家迪特里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提醒我們:「在共融當中,我們應該為他人做的首要服務,就是去聆聽他們。如果有人不懂得聆聽自己的弟兄,那他很快就會失去聆聽天主的能力。」5

在牧靈關懷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耳朵的使徒工作」──先聆聽,再說話;正如雅各伯宗徒所勸戒的:「每人都該敏於聽教,遲於發言」(雅一 19)。自由地給出一些時間來聆聽他人,就是愛德的第一個行動。

共議性的歷程才剛剛開始。我們祈願這能成為一次互相聆聽的莫大機會。其實,共融並不是策略和計畫的結果,而是建立在弟兄姊妹之間的互相聆聽。在一個聖詠團當中,整體的聲音並不是完全一樣或單一的聲部,而是各式各樣的聲音,是多聲部音樂。如同聖詠團在歌唱時,每個人都聆聽其他人的聲音,使彼此得以達致整體的和諧。這種和諧是作曲家所構想出來的,但若要體現,卻是要倚賴每一個人的聲音所交織出來的和聲。

若懷著這樣的意識去參與一個先於我們並包含我們的共融,我們就能重新發現一個猶如交響曲的教會,裡面的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聲音來歌唱,去接納別人的聲音,就像接納一份禮物一樣,從而展現天主聖神所創作的整體和諧。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2 年 1 月 24 日,聖師方濟‧沙雷主教紀念日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Nolite habere cor in auribus, sed aures in corde」。(道理 380,1:Nuova Biblioteca Agostiniana 34, 568)。

2 致修會全體的信函(Lettera a tutto l’Ordine):《方濟大全》( Fonti Francescane),216。

3 參閱:《對話的人生》(The life of dialogue),J. D. Roslansky 編輯,《溝通--諾貝爾會議中的討論》(Communication. A discussion at the Nobel Conference)。阿姆斯特丹,北荷蘭出版社,1969,第 89~198 頁。

4 迪特里希‧潘霍華,《共同的人生》(La vita comune),Queriniana,Brescia,2017,76。

5 參閱:同上,75。

按此下載
第56屆世界傳播日文告【摘要】簡報

閱讀英語全文

來源:
vatican.va
天主教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