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見南蘇丹主教、司鐸、執事、度奉獻生活者和修生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2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南蘇丹牧靈訪問的首項活動是在朱巴主教座堂與主教、司鐸、執事、度奉獻生活者和修生會晤。教宗在講話中提醒,他們的責任是回應天主的召喚,成為人民“救恩的工具”,不要轉面不顧人民的苦難,要在國家發展的歷史中扮演先知性的角色。

教宗以穿越該國的尼羅河的圖像展開他的講話,指出在聖經中經常把水與天主解救祂的子民的行動聯繫在一起。如今在這水域中“流淌著人們的眼淚,他們遭受暴力的折磨,處於苦難和痛苦中”。教宗說:“大河的水將我們帶回到梅瑟的歷史,因此,這是釋放和救恩的標誌:梅瑟從尼羅河水中獲救,並帶領他的人民跨越紅海,成為獲得自由的工具,和天主救援的象徵。”

於是,教宗邀請眾人反省,在經歷戰爭和貧困的歲月中,“成為天主的使者意味著什麼?”教宗建議在場的人省思梅瑟的兩種態度:即是順從與代禱。

那時,梅瑟發現了自己的身份並被人民的苦難所震撼,決意“獨自伸張正義”,殺死一個埃及人。但隨後他經歷了失敗和“一種內心的荒漠”。他僅憑自己的力量,並以暴制暴。教宗解釋道:“有時,類似的事情也會發生在我們神父、執事、修會會士和修生的生活中:其實,我們在內心認為自己是中心,即使不是在理論上,至少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幾乎只仗持自己的才幹;或者,作為教會,憑藉金錢、計謀、權力等人性工具,為人們的苦難和需求尋求答案。相反地,我們的使命卻來自天主,我們蒙召成為祂手中溫順的工具。”

教宗繼續講到梅瑟,當梅瑟看到在燃燒的灌木叢中顯現的天主時,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順從上主的引領。正是溫順使我們“以新的方式活出使命”,其中心不再是自己的意願,而是上主的聖言。教宗指出:“在耶穌善牧面前,我們明白我們不是部落首領,而是富有同情及慈悲的牧者;不是民眾的主人,而是屈膝彎腰為兄弟姐妹洗腳的僕人;不是管理世上財物的世俗機構,而是天主子女的團體。”

從梅瑟的順從,教宗又講到他的代禱態度。教宗解釋,代禱不僅意味著“為某人祈禱”,而且也“置身於一種境況中”。事實上,梅瑟就是將自己置身於他人民的歷史之中,成為天主與他人民之間的橋樑。教宗解釋:牧者首要的職責不是成為一個組織完美的教會,而是以基督之名生活於人民的苦難中並弄髒自己的雙手。我們履行職責絕不是為了追求宗教和社會聲望,而是置身於民眾當中,與他們一起行走,學習聆聽和對話,牧者與平信徒攜手前行。”

反觀梅瑟為他人民代禱的形象,教宗指出,聖經描述他的三個舉動:“手持木杖、伸出雙手,舉手向天”。教宗告誡,當今的教會必須警惕因擔心“失去特權和利益”而“安於現狀”的誘惑。“兄弟姐妹們,若我們願成為代禱的牧者,我們就不能在不義和暴力造成的痛苦面前保持中立,因為當一個女人或一個男人的基本權利受到傷害時,基督就被傷害了。”

伸出雙手的梅瑟是“天主關懷”的象徵。教宗繼續說道:“我們也有這個任務:伸出援手,扶起我們的弟兄,提醒他們天主信守祂的應許,鼓勵他們繼續前進。我們的雙手有“聖神的傅油”,這不僅是為了舉行神聖禮儀,也是為了鼓勵、幫助、陪伴人們擺脫使他們麻痺、封閉和恐懼的羈絆。”

隨後,教宗指出:“許多神父、男女會士(……)是暴力和襲擊的受害者,他們為此獻出生命。他們給我們留下了關懷弟兄姐妹的美好見證,並邀請我們繼續他們的旅程。

最後,教宗引用在非洲傳教的偉大傳教士聖金邦尼(St Daniel Comboni)的話“需要有勇敢和慷慨的心靈,讓這樣的心靈懂得為非洲受苦和犧牲”。教宗在結束講話時,期許所有在場的主教、司鐸、執事、度奉獻生活者和修生們成為“聖善的牧者和慷慨的見證人”、“具有先知性的關懷者”和“舉起雙臂”為人民的代禱者。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
教宗方濟各剛果及南蘇丹
使徒之旅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