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教之佑驛站:將臨期第三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路7:24-30

若翰的使者走了以後,耶穌就對群眾論若翰說:「你們出去到荒野裏是為看什麼呢? 為看一枝被風搖曳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為看什麼?為看一位穿細軟衣服的人嗎? 啊! 那衣著華麗和生活奢侈的人是在王宮裏。你們出去究竟是為看什麼? 為看一位先知嗎? 是的,我告訴你們:而且他比先知還大。關於這人經上記載說:『看,我派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他要在你前面預備你的道路。』我告訴你們:婦女所生的,沒有一個比若翰更大的;但在天主的國內最小的,也比他大。聽教的眾百姓和稅吏,都承認天主正義的要求而領受了若翰的洗禮。但法利塞人和法學士卻沒有受他的洗,在自己身上使天主的計劃作廢。

反省

《因新作風而喜悅》

當有人做事的方法跟我們原本想像的不同,你會怎麼反應呢?如果他做得比較好,你會起反感,還是會開始欣賞呢?若翰一直都認為默西亞應該像一位個性激烈的審判者;他也曾給人們敘述默西亞的功能。然而,耶穌出現時,不但沒有審判任何人,祂更是以寬恕來醫治願意靠近祂的人。耶穌自己形容祂的使命為︰「瞎子看見,瘸子行走,……死人復活,窮苦人得了喜訊」。耶穌的來臨並不是若翰和當時的猶太人所想像的君主式的執行者;耶穌反而給物質和心靈的窮人帶來祝福。當耶穌的新做法挑戰了你我長久所嚴守的理想,我們是否會像若翰一樣,去找耶穌澄清,嘗試了解呢?耶穌那麼欣賞若翰,就是因為他不怕站在舊約和新約的門檻上,不怕新約(耶穌)帶來的新作風。若翰真是一位先知,願意聽從天主在當下所指示的新標記,而在自己裡面先做了悔改的第一步。

主,讓我們因為祢的新作風而喜悅,因祢的新祝福而歡樂。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將臨期第一週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7:21,24-27

不是凡向我說『主啊! 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所以,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並不坍塌,因為基礎是建在磐石上。凡聽了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就好像一個愚昧人, 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就坍塌了,且坍塌的很慘。」

反省

《聆聽及實行主訓》

今天福音就是警惕熱愛批評別人的人,要小心,要悔改,要注意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愛德。或許其動機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想法,造成團體的分裂、越做越自我。天主是愛,而跟隨祂的人會因愛德而越來越像祂。主耶穌提供我們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學習聽祂的話,而努力實行。在「聽」的時候,人學會放下自己,歡迎不同的意見進到心,這就是愛德;在「實行」時,學會信任祂,而信任就是愛德的根本。

主,當我們站在祢面前受審時,求祢讓我們充滿喜悅,因為我們心中的愛德和祢慈悲的面容是一樣的。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七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路11:5-1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去他那裏,給他說:朋友,借給我三個餅罷!因為我的朋友行路到了我這裏,我沒有什麼可以款待他。那人從裏面回答說:不要煩擾我了!門已經關上,我的孩子們同我一起在床上,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他縱然不為了他是朋友的緣故,而起來給他,也要因他恬不知恥地切求而起來,給他所需要的一切。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因為凡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你們中間那有為父親的,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或是求魚,反將蛇當魚給他呢﹖或者求雞蛋,反將蝎子給他呢﹖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在天之父,有不更將聖神賜與求他的人嗎﹖」

反省

《不放棄祈禱》

在比喻中,求助的人所面對的朋友並不友善;他用各種藉口,不想幫助他。對在急需時的祈禱者而言,天主或許也像那無情的人一樣;人怎麼求,都絲毫無用。而且那人不把在門外的人當成是親人,而是外人;他照顧孩子的需要:「我的孩子們同我一起在床上」,卻不理會那人的需要。然而,耶穌說,比喻中不友善的人比較像我們,我們只關心自己人;但天父卻不然,祂把我們每一人,當成是孩子,而且會把好東西給我們:,但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放棄祈禱。讓我們求,但在求當中也學習放手,讓天父做主,以祂用無限的智慧協助我們。

天父,感謝祢聆聽我們,站在我們身邊,輔助、保護我們。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二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路5:1-11

有一次,耶穌站在革乃撒勒湖邊,群眾擁到祂前要聽天主的道理。祂看見兩隻船在湖邊停著,漁夫下了船正在洗網。祂上了其中一隻屬於西滿的船,請他把船稍為划開,離開陸地;耶穌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群眾。一講完了,就對西滿說:「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西滿回答說:「老師,我們已整夜勞苦,毫無所獲;但我要遵照祢的話撒網。」他們照樣辦了,網了許多魚,網險些破裂了。他們遂招呼別隻船上的同伴來協助他們。他們來到,裝滿了兩隻船,以致船也幾乎下沉。西滿伯多祿一見這事, 就跪伏在耶穌膝前說:「主,請祢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西滿和同他一起的人,因了他們所捕的魚,都驚駭起來。他的夥伴,即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若望,也一樣驚駭。耶穌對西滿說:「不要害怕! 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他們把船划到岸邊,就捨棄一切,跟隨了祂。

反省

《划到深處顯信德》

耶穌在西滿最疲憊、想放棄,並覺得現在捕魚是「沒有用」時叫他:「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西滿聽了,雖然感到疲憊不堪,仍選擇相信並服從耶穌且付諸行動。耶穌沒有因為西滿的質疑而放棄他,反而因為西滿願意克服自己的疲憊、不放棄,而給予超乎西滿預期的漁穫!你生活中有哪些狀況也讓你感到挫折呢?今天要學習西滿不要停留在「覺得沒用」的態度和想法中,而是選擇相信和依靠耶穌不願放棄。耶穌會因著我們的謙遜和信德給我們顯示自己的作為。

主,求祢在我們愈困難的時候,願意選擇像西滿一樣依靠著信德行動。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一週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24:42-51

所以,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在那一天你們的主人要來。這一點你們要明白:如果家主知道,盜賊幾更天要來,他必要醒寤,不讓自己的房屋被挖穿。為此,你們應該準備,因為你們不料想的時辰,人子就來了。」究竟誰是那忠信聰明的僕人,主人派他管理自己的家僕,按時配給他們食糧呢?主人來時,看見他如此行事,那僕人才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要委派他管理自己的一切財產。如果那惡僕心裏說:我主人必要遲延,於是開始拷打自己的同伴,甚或同醉漢一起吃喝。正在他不期待的日子,和想不到的時刻,那僕人的主人要來到,剷除他, 使他與假善人遭受同樣的命運;在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

反省

《今天做好今天事》

今天,主耶穌賜予我們這多一天的時間。「今天」就是一個禮物。今天,我們可以做有察覺能力的人,而不允許忙碌、疲憊、煩惱等阻擋我們好好地活今天。若察覺到需要寬恕人,那就趁還有今天,去寬恕他;若察覺到自己有得罪他人的地方或不足之處,那就趁今天去修補。主耶穌不希望我們處在一種「不知道」的狀況下,他反而喜歡我們醒寤著,並且趁今天做好準備。許多事情我們不確定,但有一事必然會發生,那就是,「人子的來臨」,「我們的主人要來」。這是一件可怕的事嗎?讓我們趁自己還有今天,趁自己還有思考、行動、願意愛、可以付出能力時,去察覺自己需要修補的地方,好讓主耶穌來臨時,也能與我們一同歡樂。

主,請幫助我們今天做好今天該做的事。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22:1-14

耶穌又開口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國王,為自己的兒子辦婚宴。他打發僕人去召被請的人來赴宴,他們卻不願意來。又派其他的僕人去,說:你們對被請的人說:看,我已預備好了我的盛宴,我的公牛和肥畜都宰殺了,一切都齊備了,你們來赴婚宴吧!他們卻不理:有的往自己的田裏去了, 有的作自己的生意去了;其餘的竟拿住他的僕人凌辱後殺死了。國王於是動了怒,派自已軍隊消滅了那些殺人的兇手,焚毀了他們的城市。然後對僕人說:婚宴已經齊備了,但是被請的人都不配。如今你們到各路口去,凡是你們所遇到的,都請來赴婚宴。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到的,無論壞人好人,都召集了來,婚宴上就滿了坐席的人。國王進來巡視坐席客人,看見在那裏有一個沒有穿婚宴禮服的人,便對他說:朋友, 你怎麼到這裏來,不穿婚宴禮服? 那人默默無語。國王遂對僕人說:你們捆起他的手和腳來,把他丟在外面的黑暗中; 在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因為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

反省

《欣然赴宴定蒙福》

耶穌今天用了一個誇張的寓言來指出一個令人無法忍受的情形,就是誰會拒絕參加一個完全免費,且是國王辦的盛宴呢?誰會錯過那麼好的機會呢?這寓言就是要點出人對福音的回應,有些不願意去,有些不理會邀請,還有更狠心的把僕人都殺了。在我們當中也可以看到對福音的不同反應;有人會客氣地拒絕,也有人則會嘲笑、會諷刺,也有人用暴力對待基督徒。今天,我們都像是這第二批被邀請的人,原本不屬於以色列選民的我們,竟然有福氣信從福音。看看我們的背景,我們當中有壞人也有好人,但我們都因為回應了耶穌,而能與祂坐在一起吃飯(彌撒)。這是多麼大的福氣啊﹗所以我們在領受祂的聖體之前會說︰「主,我當不起祢到我心裡來…」。

主耶穌,蒙召來赴祢的盛宴的我們的福份,請教我們知福、努力去福傳。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十五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11:28-30

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 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 這樣你們必要找到你們靈魂的安息,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反省

《隨主前行步芳蹤》

今日,主耶穌邀請所有勞苦和負重擔的,都到祂跟前來,獲得耶穌要給的真平安。主耶穌要我們到祂哪裡去,就是要我們離開煩惱的現場—我們可以去教堂,在那裡安靜祈禱。然後,祂說要背起祂的軛。軛是放在水牛的肩上的一個工具,為的是要讓農夫引導它,走對方向。我們肩上的軛是誰在引導的呢?自己嗎?是自己要求自己?還是別人在壓迫我們?主耶穌希望我們選擇祂做師傅,做指引我們前方的導師。我們願意跟祂學習嗎?

主耶穌,和平的賜予者,求祢的手引導我們的軛。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十四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10:7-15

你們在路上應宣講說:天國臨近了。病人,你們要治好;死人,你們要復活;癩病人,你們要潔淨; 魔鬼,你們要驅逐,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你不要在腰帶裏備下金、銀、銅錢;路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兩件內衣,也不要穿鞋,也不要帶棍杖,因為工人自當有他的食物。你們不論進了那一城或那一村,查問其中誰是當得起的,就住在那裏,直到你們離去。你們進那一家時,要向它請安。倘若這一家是堪當的,你們的平安就必降臨這一家;倘若是不堪當的,你們的平安仍歸於你們。誰若不接待你們,也不聽你們的話,當你們從那一家或那一城出來,應把塵土從你們的腳上拂去。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索多瑪和哈摩辣地所受的懲罰,比那座城所受的還要輕。

反省

《學習放手,學習分享》

你和我握緊的是什麼呢?有些是握著有形的,例如錢財,但大部分的人就是握住名譽、他人的評價、地位、面子等。我們為了什麼跟別人爭得你死我活?為什麼跟自己斤斤計較?就是因為放不開。今天,耶穌對我們說:「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福音有另外一句話,特別鼓勵為主服務的人,叫我們不要過分擔心:「不要帶…不要帶…不要帶…不要…不要帶…因為工人自當有他的食物」。只要我們願意對他人張開雙手,分享一切,天主自然會把一切分享給我們,因為祂就是我們主。

主耶穌,祢的教會需要向別人分享;請助我們克服害怕,學習放手,學習分享。願祢的國來臨。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十三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9:1-8

耶穌上船過海,來到了自己的城。看,有人給祂送來一個躺在床上的癱子,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孩子,你放心,你的罪赦了。」經師中有幾個人心裏說:「這人說了褻瀆的話。」耶穌看透他們的心意說:「你們為什麼心裏思念惡事呢﹖什麼比較容易呢﹖是說:你的罪赦了,或是說:起來行走吧!為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起來,拿起你的床,回家去吧!」那人就起來,回家去了。群眾見了,就都害怕起來,遂歸光榮於天主,因祂賜給了人們這樣大的權柄。

反省

《齊寬恕,步向主》

在今日的福音中,那躺在床上的癱子並沒有請求耶穌原諒他,但耶穌看見朋友們的信心,即赦免了癱子的罪。這些朋友們看到癱瘓的需要,認識癱瘓的缺陷與被動,但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看到耶穌對癱瘓的仁慈。其實,我們也能成為寬恕的橋樑,幫助他人體會到耶穌的寬恕。你我就是可見的橋樑,就是和好的使者。主耶穌已寬恕了我們,如今,我們也把這份珍貴的禮物提供給他人。

主耶穌,請潔淨我們的心,讓我們學習寬恕的精神。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十一週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6:7-15

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垂允。你們不要跟他們一樣, 因為你們的父,在你們求祂以前,已知道你們需要什麼。所以,你們應當這樣祈禱:我們在天的父! 願你的名被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債,如同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因為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免你們的;但你們若不寬免別人的,你們的父也必不寬免你們的過犯。

反省

《日用糧》

大部分人對祈禱的態度就是有時間就祈禱,有需要就祈禱,這樣的祈禱來自謙虛的心嗎?我們對主沒有渴望嗎?不渴望與祂花費一點時間嗎?那就求,求祈禱的渴望吧!在天主經中,其中一句就是:「求祢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人會把「日用糧」當成是每天所需要的物質糧食,但它也有心靈的層面;我們需要祈禱才能生活,因為人不僅靠餅生活,而是靠天主口中的每一句話(瑪4:4)。我們每天要祈求天主給我們說話(聖言),餵養我們的心靈,填滿物質所沒有辦法填飽的空虛。

主耶穌,請賜給我們對祢的渴望;我們多次渴望祢的給予。主,請給我們更多的謙遜。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