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屆國際聖體大會在布達佩斯揭幕

圖片:iec2020.hu

第52屆國際聖體大會於2021年9月5日在布達佩斯揭幕,歐洲主教團委員會主席巴尼亞斯科(Angelo Bagnasco)樞機主持了開幕彌撒,匈牙利首席主教、埃斯泰爾戈姆-布達佩斯總主教埃爾多(Péter Erdő)樞機則在彌撒開始時致詞。他說:「上主天主恩賜我們能在這幾天感受到基督在聖體聖事中與我們同在。祂不會讓教會、各民族和人類陷於孤獨。」

彌撒當中宣讀了歐洲主教團委員會主席巴尼亞斯科(Angelo Bagnasco)樞機的講道詞。樞機强調:「聖體聖事超越各種孤獨、各種隔離和各種冷漠。」樞機邀請處在困境和不義狀況的人鼓起勇氣,因為上主臨在於與祂接近的人的心中。「除了耶穌基督外,教會沒有其它可宣講和朝拜的名字。你們應牢記:耶穌的面容乃是福音,祂的臨在乃是聖體聖事」。

本屆聖體大會揭幕前,埃爾多樞機向梵蒂岡新聞網介紹了這次大會的内容。首先,大會的主題「我的一切泉源都在你内」取自《聖詠》第87篇,是4位聖史傳遞福音喜訊的圖像;徽標由麵餅和聖爵組成,裡面印有十字架,這也是在祭壇上舉行的基督祭獻的象徵。大會期間,除了彌撒聖祭、祈禱、見證和演講會外,也有受邀的宗主教和大公運動領袖們的發言,以及音樂會。

本屆大會原本定於去年2020年召開,因新冠疫情而推遲了一年。全世界所有教會的代表都聚集在布達佩斯,也有處在衝突地區的代表前來參加。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12日主日前往匈牙利首都,在英雄廣場主持感恩祭,為本屆聖體大會拉下帷幕。「在一年半的疫情後,教宗的蒞臨是希望的重大標記」,埃爾多樞機如此導出了匈牙利教會和人民的心聲。

樞機說:「伯多祿繼承人的蒞臨是開放、重生的標記,也是天主上智的安排不讓我們陷於孤獨的標記。因此,這將是一件喜樂的盛事。聖父教宗舉行的慶典將是一場會衆的聚合,即聖體大會,這台彌撒象徵性地接納、聚集及聯合全體基督的教會,表達我們的合一。這將是圍繞在耶穌基督和聖伯多祿繼承人周圍的重要象徵。」

埃爾多樞機樞機最後也談到大公運動代表的出席。他說:「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將出席9月11日在國會前舉行的彌撒,以及聖父教宗9月12日主持的彌撒。在11日的慶典中,也將强調匈牙利人民與聖體聖事和基督信仰的關係。」

「巴爾多祿茂宗主教將會談到這個關係,正是他於2000年把我們的首位聖王斯德望也冊封為東正教會的聖人。聖王斯德望是匈牙利人民的使徒,他使全國接受了洗禮。因此,這讓我們回憶起東方和西方基督信仰曾在合一時的共同根基。這也是為教會合一祈禱的時機。」

【聖體出遊】
日期:9月11日
中港台澳時間 23:00-03:00
北美東岸 11:00 – 15:00
北美西岸 8:00 – 12:00
點擊收看

【閉幕彌撒】
日期:9月12日
中港台澳時間 17:00-19:30
北美東岸 05:00 – 07:30
北美西岸 02:00 – 04:30
點擊收看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第52屆國際聖體大會

國際聖體大會將延至2021年舉行

圖片: iec2020.hu/en

匈牙利國際聖體大會官方網頁

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重要的國際盛事需要重新考慮其舉行的時間。繼2022年里斯本普世青年節和2021年羅馬世界家庭會議均延期一年舉行後,原定於今年9月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國際聖體大會也將延至2021年。

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4月23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目前的衛生狀況和朝聖者移動與聚會帶來的後果,教宗方濟各與負責籌辦聖體大會的委員會和匈牙利主教們決定,將《第52屆國際聖體大會》推遲到2021年9月舉行。」

宗座國際聖體大會籌委會主席馬里尼(Piero Marini)總主教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時,對於如何促成這項決定做出了回應,他說:「我們不僅與梵蒂岡,也與國際醫療衛生方面的負責人進行了評估。他們現在無法保證9月份能完全恢復正常,其中包括航班和其它交通工具,因為這是一項國際盛會,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到目前為止,已有6萬人報名參加。所以,在不確定各國是否脫離疫情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安全的舉行聖體大會。」

馬里尼總主教也表示:「推遲舉行聖體大會對當地的籌委會多少帶來一些困難,因為他們要重新與報名者、被邀請參與神學專題討論的人士聯繫。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多出的一年時間則提供機會來更好地做準備,深入了解大會的主題。」

總主教接著說:「我參加過在魁北克、都柏林和宿霧舉行的聖體大會,但是到目前為止從未見過信友對聖體大會有如此熱烈的興趣,也從未見過這麽多人報名。」

本屆國際聖體大會選擇的主題為「我的一切泉源都在祢内」。馬里尼總主教說:「這主題取自聖詠八十七篇第7節。顯而易見地,這表達出一切泉源的根源是天主,這泉源也在聖體聖事中。」

聖體大會延期舉行,馬里尼總主教特別向匈牙利教會表示:「這是一個更好準備2021年聖體大會的時機。我可以這麼說,無論是在國際層面或當地教會層面,一切都可以籌備得更好”。總主教最後指出,聖體大會無論對匈牙利、對歐洲,以及對反思自己的根源都很重要。我祝願明年舉行的聖體大會是教會和社會做出反省的時刻。至少對我們天主教徒和信徒來説,一切都源於聖體聖事。耶穌的話語已成為我們的福音,耶穌的舉動已成為我們的聖事。在舉行國際聖體大會中看到這一點,這對我們來説十分重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宿霧國際聖體大會華人參與者: 在聖體聖事中與耶穌共融

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於1月24日至31日在菲律賓宿霧召開,主題為「基督在你們中作了你們得光榮的希望」(哥一27)。本屆聖體大會的與會者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其中也有許多華人。

梵蒂岡電台特派員在大會期間採訪了河北司鐸培育協調人崔神父,請他談談對參加這次聖體大會的感觸,他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聖體大會,讓我第一次真的感受到我們普世教會不同國家的人能聚在一起。我們聚在一起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體的臨在還有祂的慶祝,讓我們每一個人分享同一個麵餅、同一個飯桌。我最大的感觸一個是共融,再一個就是我這幾天一直在問的:這個大會結束以後,我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

崔神父在訪談中提到兩個關鍵詞,即祈禱和聖體。他說:「最近這兩天有兩個字不斷在我腦海裡出現,一個是祈禱,再一個就是聖體。祈禱就像我們第一天一個主教講的那樣:祈禱是我們傳教的一個肺,就是必須祈禱,沒有祈禱我們的傳教生活可能就成為工作了,就不是傳教了。第二個就是聖體,我們說聖體是教會慶祝的最高峰,也是我們教會所有慶祝的泉源,能讓我感覺到作為一個剛升的神父,我是怎樣慶祝聖體聖事的,我與聖體又有怎樣的一種關係?我就告訴自己,我真的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每天朝拜聖體,花更多的時間去與耶穌在一起,因為那是個泉源。」

至於司鐸生活與聖體聖事的關係,崔神父如此表示:「如果沒有花時間通過拜聖體與耶穌建立友誼的話,我想我的司鐸生活接下來一個會很困難,另一個可能我就是為我而工作,而不是為耶穌而工作。我也期盼通過這次聖體大會,我自己不僅能夠得到信仰重新的充電,同時也能讓自己有一個新的方向。我也面臨一些挑戰,因為作為一個神父真的時間不由自己。我們要隨時隨地都要做好服務的準備,但是在隨時隨地做好服務的準備的同時,我自己也要騰出一些時間學會照顧自己的靈魂與肉身,特別是在拜聖體這一段時日,這個練習、這個方式能夠使我自己更好地去做一個天主的牧者,去做一個天主的工具。」

本屆聖體大會中有512名與會者來自台灣,與會的台灣地區主教團工作人員吳女士向本台特派員分享說:「我們來到這個地方真的很開心,看到了來自全世界不同的人,希望我們能夠從這裡帶回一個和耶穌更親近的訊息,也能夠在聖體聖事中和耶穌更加地融合在一起,並且把這份愛,這份跟耶穌在一起的愛分享給別人。這次我們邀請台灣的朝聖的人來到這個地方,也把這樣美麗的訊息帶回到台灣教會裡面,好讓每個人能夠體會到天主的慈悲,在聖體聖事當中領受到天主的愛。」

關於台灣教會推廣聖體敬禮的計劃,吳女士說:「我們的計劃是回去之後到每一個教區,在每個教區裡面再推動聖體敬禮。去年我們從神父開始,這一次這麼多人來到這裡,希望我們可以從教友們培育,然後使他們更加認識聖體聖事,更熱愛和耶穌的親近。」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世界乃福傳之場所

【中文譯本,譯自英文原文
下載中文 PDF 版本

〈世界乃福傳之場所〉

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神學研討會」
菲律濱宿務(2016年1月22日)

巴西略會士多默‧羅思家神父(Fr. Thomas Rosica, CSB)之講詞

樞機們、
主教們、
主內的弟兄姊妹:

我感謝有這難得的機會,能在這個於宿務舉行的「第51界國際聖體大會」中的「神學研討會」中發言。您們邀請我以「在俗世中福傳」為主題作反思,這題目的確是本人三十年鐸職的中心。正因為我是一位學生、老師和《聖經》的愛好者,我會用《新約》的眼光去研究這題目。《新約》為我的鐸職帶來了視野、能源、動力和圖像。

為什麼現今福傳是這麼具有挑戰性的?為何我們時常遇到對耶穌基督之信息的這麼巨大的無知或漠不關心?為何我們社會和文化層中,許多人把天主擱置在一旁?我們有時會想,為何人們不會對我們的故事及服務感到興奮,為何青年人對我們或我們所做的事感到興趣。我們有否停下來想一想,是否我們講故事的方法不正確,甚至我們沒有講呢?我們有沒有以救恩史和聖經歷史出發,去看待自己的生命?我們怎樣可以重獲天主聖言的寶藏和動力?我們怎樣能夠權威性地說出天主聖言?若要《聖經》中天主聖言的威力能在教會的生活和使命感受到,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以確保聖經處於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最基本的位置。

我相信,我們在努力傳福音時感受到的一大挑戰,是對聖經的無知。聖熱羅尼莫這位早期教父和聖師這樣說,「誰不認識聖經,就是不認識基督」。這種對聖經的無知或文盲,對我們向我們文化作福傳的努力有直接關係。我們怎能讓聖經,再次成為世界中福傳努力的核心?已復活的上主懇求人們去接觸祂的話,去被這些話深深感動,而人們的心可以怎樣被祂變得火熱呢?以往每次我談及「福傳」,我都聽到從許多天主教徒的恐懼,這可成為我們變成一個福傳的教會的障礙。首先,當人嘗試「有禮貌」,及被一種虛假的基督徒合一或跨宗教對話所影響,便會不想去加之於人,或暗示他們是在某方式優勝於他們。

第二,很多教徒對「福傳」這詞感到害怕,因為他們害怕不懂得怎樣回答他人的問題。要克服這障礙,便要學習基督的知識、聖經和教會的教導、和歷史及豐富的傳統。

第三個障礙是「對聖經不了解」的危機。福傳是去傳揚《新約》中耶穌的福音。如果目標受眾不懂得福音中的詞彙、語言及象徵,那麼我們怎能去傳揚福音?

2008年,在梵蒂岡舉行主題為「天主聖言作為在教會的生命與使命」的世界主教會議常會中,這一點經常被提到。我也是這教會盛事的見證人,我當時擔任這世界主教會議的英語媒體專員。沒有人比前芝加哥總主教方濟‧喬治樞機(Cardinal Francis George)對這點講得更清楚。在他簡短但精要的發言中,喬治樞機說道:「遺失這聖經中的象徵的背後,天主作為人類歷史行動者的意識與形像也同樣遺失了…… 在聖經中,天主同時是主要的作者及主要的行動者。在聖經中,我們遇到活生生的天主,亞巴郎、依撒格及雅各伯的天主,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親……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這天主眷顧下的世界,而並非自信地生活在聖經的世界中,那世界有天使、魔鬼,會尋求天主的旨意和意向……聖經變成屬於奇幻小說的種類,而聖經世界則變成一個無法居住的尷尬。」

我也相信我們缺乏對我們的使命的緊迫感,而向懷舊讓步。在此講話稍後,我將解釋這些要點。

以耶穌作考慮

我邀請您們去以耶穌作考慮,這卓越的福傳者。祂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宣講和活出福音的行之有效之方法。祂是一位教師專家,一位完美的溝通者。祂為所有希望傳播喜訊及向我們的文化傳福音的所有人,提供一個模範。耶穌透過比喻去教導最重要的事情。透過比喻,耶穌嘗試去傳達一個充滿愛心和仁慈天主的真本性。這些奇妙的故事,見證著一個聽到了窮人的哭聲和維護孤兒、寡婦和移民的天主。聖經中的天主與人民一起受苦。天主以一個脆弱的嬰兒來到我們當中,與無家可歸者一起,過著移民及難民的生活,與被遺棄的人有聯繫,用迎接一名小孩去比喻天國。這天主然後被處決,葬在一個借出來的墓穴裡。比喻的間接性,使敵對祂的只從文字上考慮的人不能明白祂的智慧。耶穌透過比喻去回答門徒們及宗徒們的棘手問題,這些問題包括關於天主的存在,他們與祂生活的問題,及他們以祂的名字行事時的挑戰和危機。

撒種者的比喻

福音中很多故事裡,耶穌也會周圍看,去尋找些東西去說明祂的信息。其中一個這樣的故事,就是撒種者的比喻,這是一個充滿對比的比喻。對於耶穌的加里肋亞聽眾,撒播種子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影像。這個比喻從很多角度也是令人吃驚的。首先,它描繪了一個顯然不小心的撒種者。他魯莽地把種子撒播到那些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成長的地方。第一粒種子落在路上,沒有機會生長。第二粒種子跌落在石頭地上,成長快速,但也快死。第三粒種子落在荊棘裡,被強大的力量淹沒了生命。最後,第四粒種子落在好的泥土上,生出果實,至令人驚訝和無法想像的地步。在一個好的年頭,正常的收成可能有七倍,但從來沒有三十或六十倍,更不用說百倍!種子的生命力是超乎想像的!最終的收成是天崩地裂的!最後,這個比喻描繪撒種者的闊氣和大方,而不是愚蠢和浪費。
我希望把重點放在《瑪竇福音》的撒種者比喻(瑪十三1-23)。在比喻的解釋中(18-23),重點是種子跌落於不同種類的泥土上,即耶穌講道時人們的接收態度(參谷四14-20、路八11-15)。四種接收訊息者是:一、那些從未接收過天國的話(瑪十三19);二、那些相信一段時間,但因為迫害而跌倒的(瑪十三20-21);三、那些相信但有世俗的焦慮和財富的迷惑的(瑪十三22);四、那些聽了話又結實的(瑪十三23)。

馬竇取了馬爾谷的版本,但加入了自己的觀點。馬竇的解釋版本中有一個驚人的句子。門徒被耶穌講的故事所困惑,所以叫祂解釋。祂說:「田就是世界;好種子就是天國的子民,莠子就是邪惡的子民。」天主在世界中工作,不單在教會內。世界是一個混合的現實,有好有壞,但團體不能從雜草獨善其身。只有在末日時,才會完成從邪惡拯救出來,正如比喻說「義人會發光如同太陽」。在此期間,團體恰恰處於世界上,在雜草和小麥的中間。

馬竇的團體對自己的定義有掙扎,當時猶太人基督宗教和巴勒斯坦猶太教充滿著災難性的變化,隨著公元七十年猶太人對羅馬的起義及之後的毀滅性鎮壓。馬竇就是為這陷入歷史性海嘯的猶太人基督徒團體寫他的福音,他們為猶太教的神聖歷史根源而擔心,為一個承諾實質性甚至是災難性變化的未來而抖震。

在《瑪竇福音》中,耶穌開始祂的講道生涯時,堅持祂的使命只是為了以色列迷失的羊。但是,耶穌開始預見到一個轉折點,從只關注以色列,至一個對猶太人和外邦人有包容性的使命。這是當祂遇到可說是被強行上了福音舞台的外邦人!我們其實可從觀星和尋找默西亞的聖誕賢士中,看到這被擴大的使命;或者,葛法翁的的羅馬百夫長懇求耶穌醫治他的患病僕人,他帶出了耶穌超出以色列邊界的未來使命。我們又怎可忘記那位為她患病的女兒去堅持地懇求耶穌的女子,或那個耶穌抵達十城區岸邊後遇到那個附了魔的革辣撒人?在這種充滿刺激的故事中,生命遇到被束縛在墓間的死亡。

《瑪竇福音》提醒我們,天主給我們的命運不單在教會裡發生,而是在世界中發生。聖神活在世界中,那裡是野草和小麥的混合。一次又一次,戲劇性的聖經表明,我們可以稱世俗的事件為可怕的、痛苦的和破壞性的,但這些事情讓歷史前進,也是天主啟示的場所。世界就是這場所,而聖經中以色列的邊緣及外圍的奇怪人種,進入了福音的場所,變成了耶穌的使命之一個重要部分。當種子落在難以預測的世界上,而不在教會裡時,這樣事情就會發生。

我的同事及導師——耶穌苦難會唐納德‧塞尼奧神父(Fr. Donald Senior, C.P.)——在他的文章《辨別「我們是誰」和「我們往哪裏去」的聖經反思》上精闢地指出:

「以色列並不是從一個密封的真空中產生,而是藉著與迦南和其他古代中東文化的互動而產生了雛形。與那些文化互動,令以色列得到她的語言、文化、宗教標記及儀式、建築風格和政府模式。基本的直覺及象徵變成了聖經信仰的語言,這些是從以色列自己的歷史經驗的中心產生的:壓迫的創傷、建國的願望及一個統一的政治結構、一個首府的產生及一個中央聖殿、失敗及流亡的悲劇、終極的和平與安全性的堅韌希望。」

塞尼奧神父繼續說:「所以,許多耶穌自己用的宗教標記,是從猶太教中取得的,都是聚集及治療、修和及寬恕、更新及難以抑制的希望,在極大痛苦中的隱喻。找到迷失的羊,召喚罪人及被遺棄者,治療破碎的的病人,寬恕敵人,死人重生,宣布天主王國將臨:所有這些,都是反映在世界中逐漸發生的戲劇,與及關於耶穌及祂的時代的歷史。」

世界就是這場所,要去天主為我們準備的未來,我們必須不單止在教會的傳統和智慧中沉浸,而也要對聖神活在的世界及其戲劇保持警覺。事實上,我們必須要小心,不要在教會的生活中過份陶醉,而要讓我們面向世界、我們在世界的位置與及我們對它的責任。世界就是這場所,不僅是歷史上基督徒傳教的對象,也是聖神喚醒教會的意識的催化劑。

逼切性

教宗方濟各邀請我們成為世界的見證人、傳教士及門徒。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傳福音的使命。這不是新鮮事物。他給予這使命一種新的逼切性、新的熱情、新的真實性和透明度。對於教宗方濟各,真實的權力就是服務。他每天都在提醒我們,傳福音既不是社會服務,也不是屬神服務,而是兩者皆是。我們越表現出真正的關心和有效的行動,以減輕社會弊病和解放窮人,福音越會變得更可信。相反地,當宣講福音與行動和關注並肩進行,社會服務才會超越本身。

若我們決定等待我們的教會和整個天主教團體處於一個模範性的屬神狀態——例如:所有問題及疑惑能已解決、所有醜聞已沒有、所有為我們的計劃和學校必需的資金已安全地存放在銀行、所有的爭論已結束、所有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完全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那麼任何東西都不可做到。

基督創立教會,並非為了聖人和天使,而是為了罪人,像我們追求美善及偉大,但知道心靈願意但肉體軟弱的這些人。超過兩千年來,我們沒有完美的秩序,我們將來永遠都不會!當基督告訴我們去宣講希望、解放及救恩的喜訊時,祂告誡我們,醜聞總會困擾著我們的腳步(路十七1-2)。在聖保祿書信當中,他講及的罪及暴行並非由異教徒所犯,而是由早期基督徒犯的。教會從來也是「功能失調」的!我們罪人須要皈依。上主與我們同行,這真是令人安慰。祂與我們同在船上,儘管祂看似睡著。祂沒有遺棄我們。

懷舊

教宗方濟各時常提及,在厄瑪烏路上兩位門徒的基督復活後的敘述(路廿四13-35)。我用了這篇精彩的章節去寫我的論文,但時常也會想,為何路加花那麼多時間去敘述厄瑪烏的事件,而只有他的福音才有收錄這事件。講這故事的原因,最可能是因為耶穌在歷史上繼續地不存在,令耶穌的跟隨者感到痛失。故事的主題是真正地認出上主,不單認出祂的外貌,而是祂在聖經中的有力臨在,及在分餅時的行動。這就是公元八十年時,路加所用的故事去教導他的讀者。可能他們會說:「五六十年前人們真的有福,因為他們能用雙眼看見復活的上主。」「如果今天上主與我們同在,那真好!」雖然我們也可以明白,那兩名門徒很容易地跌入了教會性的懷舊中!

懷舊會令人說,如果以前曾經到過那裡,現在的思想及信念便會有轉變!但是,路加說,儘管那些人曾經在那裡的人也不能認出耶穌,直至「開啟」聖經和分享「感恩」聚餐。底線是這樣的:過去遇到復活的耶穌的一代,並不比沒有見過祂的一代更幸福!對於耶穌的信德,是超越所有歷史、空間及時間。路加及我們的時代的基督徒,也擁有同樣的基本要素去認出上主。這些要素就是聖經及聖體。

耶穌怎樣活著,在我們之間祂怎樣臨在?我們的心是否為上主而火熱起來?我們是否允許他人的心為耶穌而火熱?或者,我們被派往別人時,我們是否成為他們心的火熱?人們會否因我們的冷淡而迴避我們?當我們在感恩祭或私人祈禱時聆聽天主聖言,我們何時曾經體驗到那種奇怪且奇妙心火熱的感覺?在我們個人及教會的信仰生活中,我們何時曾跌入懷舊當中?我們與基督的朋友關係是否有感染力?我們是否真正相信,祂與我們行走每段道路,在我們的歷史中一起度過所有高低潮?

2015年9月23日,教宗方濟各於華盛頓向美國主教講道時,以這番說話去結束:

「所以,只有一個能聚集家庭在火旁的教會,才可吸引人。不是任何的火,而是復活節清晨篝火旁。在眾多弟兄姊妹的靜默懇求中,已復活的上主繼續向教會的牧者作出挑戰:『你們有東西吃嗎?』我們需要認出上主的聲音,正如宗徒在提庇黎雅海邊一樣(若廿一4-12)。我們須要更緊迫地去肯定,因祂的苦難之火燃燒,祂存在的餘燼在我們之前,也永遠不會熄滅。每當這肯定減弱時,我們變成了灰燼的看守人,而不是令我們的心火熱起來的真光及溫暖的守護人及分配人(路廿四32)。」

慈悲

2015年3月,當教宗方濟各宣布慈悲禧年,令世界感到驚訝,這禧年已於過去的十二月正式開始了。方濟各希望,這禧年能在靈修上更深入,令基督徒向世界對慈悲的見證能有深遠的接觸。慈悲是教宗方濟各的一個很親愛的題材,正如他選擇了「miserando atque eligendo」作為他的牧職座右銘,意思即是「因仁愛而被揀選」。當方濟各當選為伯多祿繼位人後舉行第一次「三鐘經」時,他說道:「感受到慈悲後,這詞就會改變一切。這是我們能夠感覺到最好的事物:它能改變世界。只要些許仁慈,就能使世界少一點冷漠、多一點正義。我們需要更正確地明白天主的慈悲,這慈悲既耐心的天父。」(2013年3月17日三鐘經)

在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英語版中,「慈悲」這詞出現過三十二次。2015年1月11日的三鐘經講話中,他說:「今天非常需要慈悲,平信徒生活出慈悲,將之帶入不同社會環境中,這是重要的。前進吧!我們生活在慈悲的時代,這就是慈悲的時代」。

2015年四旬期文告中,教宗表示:「我多麼渴望,凡是有教會的地方,尤其是我們的堂區和教會團體,在這冷漠的汪洋大海中,都能成為慈悲之島!」他重複這觀點:「慈悲不只是一個牧民的態度,而是福音中的實質內容。」

教宗方濟各希望,首先從樞機、主教、司鐸、獻身人士開始,帶領整個教會往對天主的慈悲持開放態度,去尋找實質及創新的方式,將慈悲應用於他們的牧民職務中。作為羅馬主教,他熾熱地以言以行,顯示慈悲對於窮人、無家可歸者、囚犯、移民、病人和受迫害的人意味著什麼。對他而言,他們是「基督的血肉」。2015年2月15日,教宗對新擢升的樞機的講道中說道:「教會的路,自耶路撒冷會議開始,就是耶穌的路,慈悲及復原的路。」這代表「歡迎懺悔的浪子、用勇氣和決心去治癒罪的創傷、捲起衣袖去避免站在一旁,被動地去觀看世界的苦難」。

兩星期前,教宗方濟各的個人書籍《天主的名字是慈悲》,在世界各地同時發放。這書的主題是慈悲,以及宣佈慈悲聖年的原因。方濟各說,慈悲的核心性是「耶穌最主要的訊息」。慈悲是必要的,因為所有人都是罪人,都需要天主的寬恕及恩惠,而這是現今特別需要的,在這「受了傷及受著因第三個千年許多奴隸制度而痛苦的人類」的時代——不單只有戰爭、貧窮及社會排斥,而且更有宿命論,心硬及自以為是。

慈悲的主題更為教宗方濟各提供了一個比喻,闡明了他震撼整個羅馬天主教會更廣泛的目的。這比喻可在於2013年11月頒佈的《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中找到。

「教會譴責罪,因為她要轉發真理:『這是罪』。但同時,她擁抱承認自己是罪人的人,歡迎他,對他說出天主的無限慈悲。耶穌甚至原諒那些釘祂在十字架上,並嘲笑祂的人。」

「要跟隨上主的方式,教會被呼籲去把她的慈悲發放,給那些承認自己是罪人的人、那些為他們犯罪而承認責任的人、那些覺得需要寬恕的人。教會不是為譴責人而存在,而是為了讓人遇到天主慈悲的愛。」

教宗方濟各對現在的重大事件、危機及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更不會試圖把答案和解決方案強加於人。他清楚地明白,福傳的場所便是我們所居住在的世界,天主寵愛的世界。他希望創造一個文化及流程,讓我們更好地辨別聖神給這些問題的答案,不一定是一個絕對的方法,但在某種程度上在這時代中有道理的答案。

膽量

《宗徒大事錄》第4章31節中,我們遇到早期教會面對福傳的其中一個最早的危機,及聖神怎樣臨在所有人當中。伯多祿及若望被逮捕,被帶到官員面前,被審問,被恐嚇,被下令不許再以耶穌上主之名說話。獲釋後,伯多祿及若望回到團體,那時團體念了一段非凡的禱詞。祈禱的時機不是因為對信眾的實際傷害,而是因為天主聖言受到鎖著、強行阻礙、威脅及窒息。當他們祈禱後,他們聚集的地方突然發生震動,他們充滿著聖神,有膽量地說出天主的話。可謂「膽量」?

《新約》中的用詞是「parresia」,而並非代表基督末世再來的「parousia」。「parresia」是膽量,是勇氣的果實。儘管受到威脅,儘管面臨挑戰,儘管困難重重,儘管失去性命,我們絕不能再把天主聖言鎖著,而要勇敢地、有膽量地說出天主的話。

宣講及活出福音,並沒有任何政治正確性。事實上,福音的信息,對於視覺及世界的方法,有時完全不正確!耶穌基督的福音是要以膽量及勇氣宣佈的。這膽量並非壓倒性的,並非粗暴,並不會欺壓,從不會不尊重的,從不炫耀或標榜自己收到的恩賜。聖神已經如此大方地灌注給個人和信仰團體,所以教會有義務去大膽地宣講耶穌基督,沒有任何辯解和掩飾。我們須要有膽量及創意,去為青年人作牧民工作。有膽量地說出天主的話,是福傳工作的先決條件。

福音的喜樂

在《福音的喜樂》中,教宗方濟各邀請並挑戰我們所有人,去離開我們「已經熟悉的安全環境」。他要我們要熱情、要歡迎及寬恕。他要我們與稅吏和罪人共餐;他希望我們去寬恕被捉姦的婦人(同時告誡她不再犯罪);他要我們歡迎並尊重外國人(甚至我們的敵人),並首先不要判斷別人。他曾簡單地、有力地和漂亮地,講及返回失去了團結,渴望實現已失的圓滿,邀請他人簡單地一起見證基督的愛之美。他要建立橋樑,令每人都可以跨過。他特別記起窮人及被邊緣化的人,被社會遺棄在社會邊緣的人。關於傳福音所需要的喜樂,方濟各寫道:「有些基督徒過的日子就如沒有復活節的四旬期。……福傳者絕不能像剛奔喪回來般的樣貌。」

對於要接近人群,他寫道:「從事福傳的團體,以言以行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為人際距離搭橋,必要時甘願放下身段、自謙自卑,好能泛愛眾生,並在他人身上接觸基督受苦的血肉。」

他說:「一個『外展』的教會必大開門庭……很多時候,寧可拖慢步伐,切勿心急,好能觀察和聆聽他人;行事切勿匆忙,一件又一件,但要留下來陪伴某個在路上躊躇不前的人。」

教會需要宣講救恩,而非教理。當教會「宣講法律比恩寵多,教會比基督多,教宗比聖言多」的時候,便不成比例了。

教宗表示,福傳需要好像一個去回應天主的愛及尋找他人美好的邀請。「如果這邀請不能強勁地、具吸引力地閃耀光芒,那麼教會倫理訓導的大殿會有風險變成紙牌屋,這是我們最大的危險。這將意味著我們所宣講的不是福音,而是出自特殊意識形態的抉擇所衍生的一些信條或倫理觀。」

關於需要開啟聖事之門,他寫道:「聖體聖事,儘管它是聖事生活的圓滿,但不是完美者的獎品,而是弱者的特效藥和營養品。」

教會的「內部戰爭」——成立「菁英團」,強行施加某些想法,甚至就如真實的追獵女巫一樣的傾向——所有都是福傳的反見證。「如果我們的態度真的這樣,又可向誰傳福音呢?」

於2015年7月7日在厄瓜多爾基多的二百週年紀念公園,教宗舉行了「萬民福音之彌撒聖祭」,講道中特別專注於團結及獨立的主題。教宗提及到耶穌在最後晚餐中為團結的呼喊,以及拉丁美洲為獨立的呼喊。禮儀更是在為紀念後者而命名的公園中舉行的。他說道:「我希望看見這兩呼喊,在福傳的美麗挑戰下,連結在一起……我們不是用華麗的說話去福傳,或者用複雜的概念,而是用『福音的喜樂』。」

「福傳是渴望合一、重視合一、夢想合一,甚至幻想合一的傳播工具。我們相信此事,我們為此而呼喊。我曾說過:『在我們世界上,特別在一些國家,不同形式的戰爭和衝突正再度湧現,而我們基督徒堅定不移地秉持尊重他人、治癒傷痛、搭建橋樑、加強關係、並彼此協助背負重擔的意願。』(《福音的喜樂》67)」

《願祢受讚頌》:福傳的工具

《願祢受讚頌》是在現世福傳的一個優越工具,因為它嘗試解答,天主啟示在祂的受造物及天主教的教導中,有關生態及環境的深層次問題。在這歷史的重要時刻,最重要的不只是我們對生物多樣性的尊重,而是我們本身的求存。科學家計算出,那些最受未來全球暖化危害的,是那些最脆弱及被邊緣化的人。人的尊嚴及權利,與地球的美麗及權利息息相關。畢竟,誰敢為我們的地球之無聲資源發聲?誰會加強保護沉默的多樣性物種?試問我們這一代人會接受推我們環境至臨界點的責任?

《願祢受讚頌》第160段的中心是這問題:「我們希望留給後人及成長中的孩子們一個怎樣的世界?」教宗繼續寫道:「這問題不是單獨為環境的問題,需要一併處理。」(《願祢受讚頌》160)這令我們詢問自己有關存在的意義,及社交生活的基本價值觀:「我們在這世界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何在此地?我們的工作及我們全部的努力的目標是什麼?地球需要我們什麼幫忙?」(《願祢受讚頌》160)
閱讀《願祢受讚頌》時,這不僅是天主教社會教導,也是初福傳及新福傳的一件有效工具,以及對基督徒合一及跨宗教對話的見證。教宗方濟各的通諭反映了深厚的信心、與向全世界的開放。他引用了基督徒合一及不同範疇的專家——從科學家、聖人、神學家,至國際組織;從其他世界宗教領袖,至幾位前教宗及各大洲的天主教主教團,甚至在其中一個腳註中引用了一位蘇菲神秘家。

教宗方濟各的基調是充滿激情的、個人的、迫切的。他為這重大通諭起草,用了耶穌一名門徒的心智,及一名看見了及個人經歷了地球上人能夠產生之嚴重不公義和醜陋的先知的筆及聲音。

《願祢受讚頌》是一個教會最高層明白到現今世界,與世界作深層對話,及以新的方法去重申古老的救恩信息的一個完美例子。《願祢受讚頌》是我們時代中的具體現實。一些人批評教宗,只在這篇長文件的第一萬三千字時才提及耶穌的名字。但是,儘管上主的名很少被提及,但「耶穌的注視」是教宗在《願祢受讚頌》裡的中心。透過《願祢受讚頌》,教宗方濟各為一個新的基督徒人本主義奠定了基礎,紮根於教宗為世界推介之耶穌的簡單且漂亮形象上。到底,這是教宗以納匝勒耶穌的名及使命,發出皈依的呼籲——一個向我們每人引人注目的邀請,去用耶穌基督的關愛眼及心,去看看地球及所有受造物。這顯然是一種為那些首次接觸耶穌的初福傳,一種為那些已認識耶穌但離祂而去的新福傳。透過《願祢受讚頌》,我們學習去珍惜天主那麼鍾愛的世界,以及去敬拜天父賜予我們的聖子。

總結

如果我們希望成為現今世界裡,《喜樂及希望》(《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之訊息使者、《福音的喜樂》之象徵,及《願祢受讚頌》之先鋒,我們便必須與納匝勒耶穌有直接聯絡,祂是「阿耳法」和「敖默加」,人類家庭的喜樂及希望。我們必須與祂有一份關係。我們在教會內、在聖事中、在禮儀中、在天主的奇妙受造物中,遇到耶穌。請謹記教宗方濟各致聖座外交學院的未來宗座大使的話(2015年6月25日):

「要代表他人,但不去反映他們的特點,沒有勾起他們的面容,是不可能的。」

「不要忘記祂的面容,祂是你們旅途的起點。」

「我勸喻你們不要期望有可播種的地,而是要需要勇氣和你自己雙手去耕地——沒有拖拉機或其他更有效的工具,我們不能肯定有這些。你們自己要作準備去撒種,以天主的耐心去等待收成,這收成可能對你們沒有益處;不要在水族館打魚,或在農地上耕種,而要勇敢地前往已知的安全範圍,將網及魚竿往難以估計的地方裡拋去。不要習慣食已包裝的魚。」

「教人祈禱時,要祈禱;宣講信仰時,要信;以生活作見證!」

讓我用這點作總結,由外邦人的偉大宗徒,塔爾索人保祿所啟發。在保祿致格林多前書中,他嘆道:「我若傳福音,原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格前九16)

保祿並不是說,若不傳福音便「有禍」。我們須要明白,在聖經中其他先知言論關於「有禍」的背景(參依四十五9、歐七13;再參瑪廿三13-36)。這禍是受苦及懲罰之禍。保祿若不傳福音,或推動他傳福音的責任,他就為自己召喚悲傷。「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保祿向我們每人作挑戰,去明白被召選、被派去為天主及鄰人服務、每天傳福音的意思。

對於保祿,傳福音真是一項有需要的、義務的、作為宗徒勢在必行的事情。這福音是為所有人,也令他去接觸猶太人及外邦人、那些在法律下負擔掙扎的人、那些在黑暗中吹口哨及對福音充滿無知的人。對於保祿,這兩種人也需要福音,福音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一樣東西。

對於那些自認是福傳者或那些希望去福傳、講道及生活出天主聖言的我們,我們須要問自己,究竟什麼驅使我們與保祿作為夥伴去宣揚福音。這動力一定要是喜樂,而非憤怒、指責、譴責、敵意、傲慢、卑鄙或苛刻。它必須是在耶穌內的喜樂,令保祿活躍起來的喜樂,令教宗方濟各活躍的喜樂。教宗真是現今世代新福傳的代表者。

已過世的瓦特·柏格特神父(Fr. Walter Burghardt),一位來自美洲的偉大耶穌會士,曾經在華盛頓喬治城大學於四旬期第一主日講道。他引用了弗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一句著名評語:「那些基督徒不看似已經被救贖」。柏格特神父這樣結束講道:「為了你的補贖,要看似已經被救贖。」這是我們要謹記的……

教宗方濟各看似及行動出已經被救贖的樣子。他在模仿著耶穌,一位救贖了人類的偉大教師及溝通者。方濟各只是邀請我們以言以行去模仿那救贖者。是否驚奇,那麼多人仰望方濟各,聽他說話,從他身上學習傳福音的喜樂與單純的模範?只有這樣,世界才可相信我們的信息,給予耶穌基督一個機會。

柏格特神父的挑戰,也是給今天的我們:「出外,要看似已經被救贖!」您們要去宣講耶穌福音的喜樂!您們要去成為祂在世界的喜樂與希望!這不只是懺悔的負擔,而是天堂及地上的喜悅。


巴西略會士多默‧羅思家神父(Fr. Thomas Rosica, CSB)

羅思家神父於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出生,1986年晉鐸成為聖巴西略會神父。於「多倫多大學瑞吉士學院」、「羅馬宗座聖經學院」及「耶路撒冷聖經學院」獲取多個神學及聖經學高級學位。於加拿大多倫多、溫莎、倫頓市多間大學教授聖經學。1994至2000年擔任「多倫多大學天主教紐曼中心」專職司鐸。

1999年6月,羅思家神父被「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任命為2002年7月舉行的「世界青年節」之行政總裁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多倫多牧靈訪問之國家主任。2003年7月1日,成為「鹽與光天主教媒體基金會」(加拿大首個國家天主教電視網絡)的創辦者及行政總裁。

2009年,羅思家神父被教宗本篤十六世委任為「宗座大眾傳播委員會」的委員。擔任2008年、2012年、2014年及2015年「世界主教會議」的媒體專員。自2013年的教宗過度後,擔任「聖座新聞室」英語助理。現擔任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通訊常務委員會」成員,以及包括「羅馬宗座額我略大學基金」的多個高等教育董事會之成員。

 

鹽與光天主教電視中文部翻譯(第一版)

聖座介紹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

10月27日中午,聖座新聞室召開記者會,介紹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這屆聖體大會將於2016年1月24日至31日在菲律賓宿霧舉行,主題為「基督在你們中,作了你們得光榮的希望」(哥1:27)。選擇在宿霧舉行國際聖體大會的原因是要增進對聖體的敬禮,提振傳教熱忱,並開啟菲律賓開教5百週年紀念活動。

宿霧總主教帕爾馬(Josè S. Palma)指出,本屆聖體大會是全東亞的非凡盛事。亞洲是全球成長的一大動力,但還需要更多的福傳。亞洲雖是耶穌降生、生活、死亡及復活的大陸,但天主教會在那裡仍是少數群體。因此,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可以成為亞洲教會的一面明鏡,照映出教會該如何履行她的福傳使命。

在本屆大會的初步數據方面,帕爾馬總主教表示:「預計會有菲律賓以外的20位樞機、50位主教前來與會;菲律賓至少會有100位主教在2016年1月前來宿霧參加本國主教團全體大會和國際聖體大會。截至今年10月21日為止,我們已經收到來自57個國家共計8345名朝聖者的報名,目前確定將有6百個寄宿家庭接待朝聖者。」

帕爾馬總主教由衷感謝信友們的支持和祈禱,他期許本屆大會能「促進眾人意識到聖體在天主教會的生活和使命內的中心地位,幫助我們更明白禮儀,激勵人們關注聖體的社會幅度」。

緬甸仰光總主教貌波樞機將以教宗特使的身份於1月24日主日在宿霧為本屆國際聖體大會主持開幕彌撒,展開為期一週的大會活動。國際聖體大會委員會主席馬里尼(Piero Marini)總主教解釋說:「在整整一週的時間內,來自全球5大洲的成千上萬名朝聖者將一同參加彌撒聖祭、祈禱、遊行,聆聽要理講授和許多見證,討論重要的宗教議題。他們可以體驗到教會真正的共融團結。」

馬里尼總主教強調,本屆聖體大會的三大重要面向是地理、歷史上的傳教和亞洲現代的福傳。在地理方面,宿霧位於亞洲的中心,平時地處偏遠的基督徒也很容易抵達宿霧。在歷史上的傳教方面,福傳源自於西亞的耶路撒冷,但亞洲的基督徒至今仍是少數群體,唯一的例外是菲律賓。在亞洲現代的福傳方面,亞洲至今最大的福傳阻礙在於「教會往往被認為與亞洲大陸的宗教和文化架構格格不入」,但菲律賓的基督信仰深根於該國傳統的文化和宗教內,「為全亞洲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本位化典範」。
[Read mor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