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生平

Photo by Stefano Spaziani

「在天主面前經過屢次反省後,我得出肯定的結論,即由於年邁,我的體力不再適合以相應的方式來履行伯多祿牧職。我十分清楚,這項職務因其精神本質不僅靠言行來完成,也靠受苦和祈禱。」

若瑟·拉青格,本篤十六世教宗1927年4月16日生於德國帕紹(Passau)教區的馬克特爾(Marktl)鎮,並於同一天受洗。那天剛好是聖週六。父親是個警官,祖上是下巴伐利亞一個經濟狀況不甚良好的農人家庭。母親生於基姆(Chiem)湖畔的里姆斯廷(Rimsting),是匠人家的女兒,婚前在不同的旅館擔任過廚師。

若瑟·拉青格的幼年和青少年時期是在特勞恩施泰因(Traunstein)度過的,那是一個臨近奧地利邊境的小鎮,距離薩爾茨堡(Salisburgo)30公里。他正是在這個環境中接受了基督信仰、人文和文化上的培育。

他的少年時期並不順利。家庭的信仰和教育使他得以面對那個時期因納粹政權敵視天主教會而導致的嚴峻生活。年輕的若瑟看到納粹黨人是如何打擊正準備舉行彌撒聖祭的本堂神父的。

正是在那種複雜的境況中,他發現了基督信仰的真和美;在這方面,他的家庭起了重大作用。若瑟的家庭在歸屬於教會這方面的意識根深蒂固,總是為善良和希望作出鮮明的見證。

若瑟後來在防空後備部隊服兵役,直到1944年9為止。1946年至1951年,他在巴伐利亞的弗賴辛(Freising)神哲學高等學院和慕尼黑大學攻讀哲學和神學,並於1951年6月29日晉鐸。一年後在弗賴辛高等學院任教。

1953年,他以「在聖奧斯定的教會教義中所論述的天主子民和天主之家」這篇論文獲得神學博士學位。4年後在著名的基礎神學教授瑟恩根(Gottlieb Söhngen)的指導下,又以一篇 「聖文都拉的歷史神學」論文獲得講師職稱。

在弗賴辛神哲學高等學院教授信理和基礎神學之後,拉青格神父從1959年至1963年繼續在伯恩從事教學工作;1963年至1966年在明斯特(Mŭnster),1966年至1969年在蒂賓根(Tübingen)任教。1969年,他成了雷根斯堡(Ratisbona)大學信理神學和信理神學史的主講教授,同時兼任這所大學的副校長。

1962年至1965年,拉青格神父以科隆總主教弗林斯(Joseph Frings)樞機的神學顧問身份出席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並作出了巨大貢獻。

1972年,他與漢斯·烏爾斯·馮·巴爾塔薩(Hans Urs von Balthasar)、亨利·德·呂巴克(Henri de Lubac)等著名神學家創辦了國際神學期刊“Communio”。

1977年3月25日,保祿六世教宗任命拉青格神父為慕尼黑和弗賴辛教區總主教,5月28日接受主教祝聖。這個巴伐利亞大教區由非教區司鐸管理了80年後,他是負責這個教區的首位教區司鐸。他選擇了“真理的合作人”作為總主教牧職徽號的座右銘。

他解釋道:「一方面,這似乎是在我過去的教書工作與新使命之間所存在的一種關係。使命即使在形式上不同,卻都是跟隨真理,為真理服務。另一方面,我選擇這個座右銘,那是因為真理的議題在今日世界幾乎完全被故意隱瞞;事實上,人們把真理視為過於巨大的事,儘管沒有真理一切都將毀滅。」

同一年6月27日,保祿六世又在樞密會議上擢升拉青格總主教為樞機。以後,拉青格樞機出席了於1978年8月25和26日選舉教宗的會議,選出若望保祿一世教宗。他又於同年參加了選出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的選舉教宗會議。

拉青格樞機於1981年11月25日獲教宗任命為聖座教義部部長和聖座聖經委員會及聖座國際神學委員會主席。他因此於1982年2月15日辭去慕尼黑和弗賴辛總教區的牧職。1993年,他又晉升為主教級樞機。

拉青格樞機也曾任《天主教教理》籌備委員會主席,經過6年工作後,這本要理書呈交若望保祿二世教宗。2002年11月30日,經主教級樞機們的推選,教宗批准他為樞機團團長。在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去世後,拉青格樞機於2005年4月19日當選為天主教會第265任教宗,取名號本篤十六世。

本篤十六世教宗在位8年後,2013年2月11日在公開樞密會議上宣布了辭去伯多祿牧職的決定。當時,他這樣説道:「在天主面前經過屢次反省後,我得出肯定的結論,即由於年邁,我的體力不再能夠以恰當的方式來履行伯多祿牧職。我十分清楚,這項職務因其精神本質不僅靠言行來完成,也少不了受苦和祈禱。」

「總之,今日世界變化神速,信仰生活的重大問題又引起了動盪。在這種情況下,為聖伯多祿的船掌舵和宣講福音也需要有充沛的體力和精力,這一精力近幾個月來在我身上漸弱,以致我得承認我已無能力勝任受委託的牧職。」

「為此,儘管意識到這一舉止的嚴重性,我仍以完全的自由宣布辭去樞機們在2005年4月19日委託給我的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繼承人的牧職。」

本篤十六世教宗的牧職於2013年2月28日結束,從此他以榮休教宗的身份在梵蒂岡城國内的「教會之母」隱修院度過餘生。

Photo by Stefano Spaziani

教宗本篤十六世任期總結

2013年2月11日,他出人意料地以一份簡短的拉丁文聲明宣布了他引退的决定,令在場的樞機們大為驚愕。在教會的兩千年歷史中,從未有過任何教宗因感到身體無力肩負教宗職務重擔而退位的。

在他宣布引退的三年前出版一本採訪形式的書《世界之光》,書中他在回答新聞記者彼得希瓦爾德(Peter Seewald)的提問時說:「當一位教宗清楚意識到自己在體力、思維、精神上無力從事托付於他的職務時,那麽,他有權,在某些情况下也有義務辭職。」

他的話似乎提前說出了他這方面的想法。他放棄教宗牧職,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重大舉動,當然,如果我們談本篤十六世,僅僅談他的這個舉動,那就真的是有欠公允了。

出席大公會議的「少年」神學家

若瑟·拉青格,警員的兒子,1927年誕生於巴伐利亞一個簡樸而信仰虔誠的家庭,是上世紀教會中的一位主角人物。他於1951年與兄長格奧爾格(Georg)一起晋鐸,兩年後獲得神學博士學位,1957年獲得信理神學教授的資格,先後在弗賴辛、波恩、蒙斯特、圖賓根、雷根斯堡(Frisinga, Bonn, Munster, Tubinga,  Ratisnona)教學。

拉青格非常年輕時已經是一位受人景仰的神學家,他是親自出席梵二大公會議的最後一位教宗,他以科隆的弗林斯(Frings)樞機的專家身份,就近參加了大會。他是聖座準備的大會草案的嚴厲批評者之一,這些草案後來經主教們决定而廢棄。

年輕的神學家拉青格認為,大會草案,應該能夠對一些緊急問題作出答覆,同時,盡可能使用慈母的語言來回答,而不是裁斷和譴責。拉青各讚揚即將進行的禮儀改革和其來自天主上智不可抗拒的動機。他說,若要重新獲得禮儀的真正本質,就必須“突破拉丁語的圍牆”。

與沃伊蒂瓦一同守護信仰

後來成為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拉青格,也直接見證了梵二大公會議後的危機以及大學和神學院中的爭論。他親眼看到某些人質疑信仰的核心真理以及禮儀界擅自進行的實驗。就在梵二大公會議剛結束一年,也就是1966年,他就曾表示,看到一個“降價的基督信仰”正在挺進。

1977年,他才50來歲就被教宗保祿六世任命為慕尼黑的總主教,幾個星期後,他又被擢升為樞機。1981年11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他為教義部部長。於是,這位巴伐利亞的神學家與波蘭籍教宗開始了一段親密的友誼,直到沃伊蒂瓦教宗去世為止。拉青格樞機曾多次向教宗遞上辭呈都未獲准,因為教宗不願失去這位親密助手。

在他負責教義部的年代,這個部門在許多課題上都作了清楚的說明。阻止用馬克思主義分析法的解放神學蔓延,對當時的一些重大倫理問題表達立場。當然,最重要的工作是編撰新編《天主教教理》,這項工作進行了六年,新要理書於1992年問世。

「葡萄園的謙卑工人」

2005年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去世後,樞密會議僅24小時便選出一位年高德劭、普受敬仰的人繼承教宗牧職,他便是拉青格樞機,當時他已經有78歲。這位本篤十六世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的陽臺上稱自己是“天主葡萄園的工人”。他沒有任何擔任“主角”的思想,他說他沒有制定自己的“執政綱領”,卻願意和整個教會一起聽從天主的話和祂的旨意。

奧斯維茨集中營和雷根斯堡

他在任期中也和他的前任教宗一樣頻繁出訪,即使他開始時並不十分熱衷。最令人感動的時刻之一,是2006年5月訪問奧斯威茨集中營,當時,這位德國籍教宗說:「在這樣一個地方,實在有口難言,只能在驚慌恐怖中緘默,這樣的緘默是內心對天主的哀號:主啊,祢為何能容忍這一切?」

2006年還發生了另一個事件,就是,雷根斯堡事件。教宗在他曾任教的大學演講時,引用了一句有關穆罕默德的古老的話,他的話被人利用,因而激起伊斯蘭世界的抗議。從此,教宗對穆斯林關注的迹象增加了。

本篤十六世面對了艱難的訪問行程,與失去基督信仰的社會內急速發展的世俗化以及教會內的反對意見毫不妥協。他在白宮與小布什一起慶祝了自己的生日,幾天後,又到紐約的世貿中心遺址祈禱,擁抱了九一一事件受害者的親人。

論述喜樂的通諭

他在擔任教義部部長時常常被冠以「裝甲樞機」的名號,即便如此,他任教宗後,不斷地談“做基督徒的喜樂”,他的第一道通諭談的正是天主的愛,標題是《天主是愛》。他寫道:「開始成為基督徒,並不是出於倫理的決定或一種偉大的理想,而是與一個事件的相遇,與‘那一位’的相遇。」

他還找出時間寫了一本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書,分三册出版。在他所做的决定中包括了:頒布手諭取消梵二大公會議前的《羅馬彌撒經書》,設立管轄區使一些聖公會團體得以與羅馬教會重新共融。

2009年1月,他决定取消對馬歇爾·勒菲弗(Marcel Lefebvre)總主教非法祝聖的四位主教開除教籍的法令,其中一位是理查·威廉森, 他否認有關煤氣室的存在。本篤十六世的决定在猶太人世界中爆發了爭論,教宗於是拿起紙筆向全球主教寫信,表示承擔全部責任。

對醜聞的回應

本篤十六世教宗任期的最後幾年,再次爆發了戀童癖醜聞和泄露機密文件事件,就是,有人從教宗桌上盜走一些文件並在一本書中公布。對於教會內部的這些「齷齪」事件,教宗態度堅决、强硬。他引入極其嚴厲的法規來對抗傷害未成年者行為。

他要求聖座和主教們改變思維。他甚至說對教會最厲害的迫害不是來自外在的敵人,而是來自教會內部的罪惡。另一個重要改革,是財政方面的改革。是他,拉青格教宗,將反洗錢的法律引進梵蒂岡的。

「不受金錢和權力束縛的教會」

面對醜聞和教會中的「升官思想」,這位年邁的德國籍教宗繼續呼喚人們皈依、懺悔、謙遜。2011年他在德國進行他的最後一次牧靈訪問,當時,他邀請教會少一點塵世化:「歷史上的例子展示出,一個‘清除了塵世化’的教會是以更清楚的形象出現。教會只有從物質和政治包袱及特權中釋放出來,才能以更好以及真正基督徒的方式將自己奉獻給整個世界,才能真正向世界開放。」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節目:

按此閱覽
榮休教宗的生平介紹及相關資訊

中國上海教區助理主教金魯賢去世 享年九十七歲

blog_1367251087

長期患有心臟病和糖尿病的上海教區助理主教金魯賢,本名金魯意、聖名:Aloysius。於四月廿七日下午二時四十六分因胰腺癌去世,享年九十七歲 … … [Read mor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