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抵達蒙古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9月1日當地時間上午9時51分抵達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自即日起至9月4日,在這裡展開他履行教宗牧職以來的第43次使徒之旅。他是訪問中亞這片土地的首位教宗,正如這幾天有人提到,而且當地電台和電視台屢次強調的那樣,這是一次具有歷史性的訪問。

媒體不斷傳播教宗到訪的信息,增加了以藏傳佛教徒為主的蒙古人民對這位名揚四海的「人物」到來的好奇心。不過,在這座城市的街道上,很難找到教宗每次出訪時的橫幅和標語牌,更不用說人群了。即使在成吉思汗國際機場,迎接教宗到來的似乎也是一片寂靜。

上午約10時,教宗乘坐的意大利航空公司的A330客機停在停機坪上。聖座使館的代辦雷斯(Fernando Duarte Barros Reis)蒙席和蒙古國禮賓司司長從飛機的前梯上到機艙迎接教宗,隨後教宗乘電梯下機。蒙古國外交部長巴特策策格(Batmunkh Battsetseg)女士在飛機的前梯下迎接了教宗。

另一位身著紅色蒙古袍的年輕婦女向教宗獻上了一盤蒙古奶酪,這是當地的傳統食品,由氂牛奶製成,氂牛是蒙古最常見的動物之一。教宗用手觸摸盤子,然後嚐了一塊奶酪。歡迎儀式上沒有致詞,只有身著傳統紅、藍、黃三色制服的士兵組成的儀仗隊,以及雙方代表團的彼此問候。阿拉木圖至聖聖三教區主教孟比拉(José Luis Mumbiela Sierra)也以中亞地區主教團主席的身份到場迎接教宗。

教宗方濟各於8月31日傍晚離開羅馬達芬奇國際機場,前往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在大約9個半小時的飛行中,教宗乘坐的飛機途徑克羅地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塞爾維亞、黑山、保加利亞、土耳其、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中國。教宗向所經國家的領導人拍發了電報,表達敬意。在給中國習近平主席的電報中,教宗致以問候,表示:「我一定為貴國的福祉祈禱,為你們所有人呼求團結與和平的神聖祝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問候機上記者:理解蒙古遼闊的沉默將對我們有益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前往蒙古的專機上問候了同行的大約70名記者。接著,教宗回應了一名記者的話,談起蒙古人民的一大特點:沉默。

蒙古國地廣人稀。教宗說:「前往蒙古國,意味著走到廣闊土地上的一小群人那裡。蒙古似乎沒有盡頭,居民很少,他們是一小群(人數稀少)擁有偉大文明的人民。我相信,理解這如此寬廣、如此遼闊的沉默,將對我們有所助益。這將幫助我們理解其意義,不是在知識上,而是通過感官來理解它。」

教宗表明,蒙古要靠感官來理解。接著,教宗提到一個具有文化意涵的例子,說:「請容許我說,或許聽一些鮑羅丁(Borodin)的音樂將有所幫助。它能表達蒙古這個寬廣和遼闊的意義。」

教宗在機艙內走動問候記者時,西班牙主教團網絡電台(Radio Cope)的記者向教宗展示了一名烏克蘭士兵的水壺:這個水壺在爆炸時救了士兵一命,後來士兵把它帶到利沃夫一間聖堂去謝恩。這個水壺目前暫時交由記者保管,呈給教宗降福,之後會再送回聖堂。

此外,在去程的專機上,意大利安莎通訊社記者提到了當天深夜在都靈地區發生的鐵道維修工人被火車撞擊身亡事件。面對記者的提問,教宗表示,這些意外事件都是粗心大意的結果,勞工是神聖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前往聖母大殿祈禱,將蒙古之行託付於童貞聖母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8月31日至9月4日在蒙古國展開第43次國際牧靈訪問。啟程前一天,他前往羅馬的聖母大殿,將這次訪問託付於童貞聖母。聖座新聞室的一份公告證實了這一消息。

公告中指出:「8月30日下午,教宗方濟各離開聖瑪爾大之家,來到羅馬市區的聖母大殿,就如往常那樣,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前靜默祈禱,將他在蒙古國展開的使徒之旅託付於聖母瑪利亞。祈禱結束後,教宗返回梵蒂岡。」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公布教宗蒙古之旅的行程、徽標和格言

圖片:Vatican Media

聖座新聞室7月6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今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蒙古訪問的行程。這將是首次有一位教宗訪問這個亞洲國家,屆時教宗要發表四篇講話和一篇講道。

8月31日

教宗將於8月31日傍晚6時30分從羅馬達芬奇國際機場出發,啟程前往烏蘭巴托。

9月1日

教宗專機預計將於9月1日、蒙古時間上午10時降落在蒙古首都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將有官員到場迎接教宗。

9月2日

此日活動將密鑼緊鼓地展開。當天上午9時,在烏蘭巴托的中央廣場,即蘇赫巴托廣場,將舉行正式歡迎禮。隨後,教宗將於9時30分在國家宮禮貌拜會蒙古總統呼日勒蘇赫。同一天上午10時20分,教宗將在國家宮大蒙古廳會見民政當局、公民社會和外交使團代表,發表他此行的首篇講話,然後11時與國家大呼拉爾主席舉行會晤,11時10分與總理會晤。下午4時,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和保祿主教座堂會見主教、司鐸、傳教士、度奉獻生活者和牧靈工作者,發表此行的第二篇講話。

9月3日主日

當天預計有兩項活動。教宗將於上午10時在匈奴劇院出席大公運動及宗教交談聚會,發表此行的第三篇講話;下午4時將在草原體育館內主持彌撒聖祭,發表一篇講道。

9月4日

教宗此行的最後一天,教宗先是在上午9時30分與愛德工作者會面,為慈悲之家主持啟用禮,並發表他此行的最後一篇講話。然後,教宗將於上午11點半在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出席歡送儀式。中午12時,教宗專機起飛前往羅馬,預計於羅馬時間當天下午5時20分抵達達芬奇機場。

格言

「共同希望」是教宗此行的格言。聖座新聞室解釋道,這個格言「意在凸顯聖父教宗在蒙古進行使徒訪問的雙重意義,即:牧靈訪問和國事訪問」。因此,格言的選擇一方面是為了基督徒的望德,另一方面也激發與非基督徒環境的廣泛共鳴,將「希望」這個動詞與「共同」這個副詞相連結,「強調聖座與蒙古雙邊合作的重要性」。

聖座新聞室指出,「共同希望」既是「共同的理想」,也是此行的特色。「聖父教宗的臨在為這一小群天主子民來說,是深厚希望和鼓勵的標記。此外,在蒙古的教會儘管渺小又地處邊緣,依然能為普世教會提供希望的記號」。

徽標

關於蒙古之行的徽標,那是由該國國旗的紅藍兩色勾勒而成的蒙古地圖,中間有個蒙古包。蒙古包冒著一縷帶有梵蒂岡國旗顏色的黃煙,右方是一尊十字架的剪影。在蒙古包和十字架的左右兩側,有兩排豎寫的蒙古傳統文字,意思是此行的格言:共同希望。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馬倫戈樞機:我們將珍惜教宗方濟各對蒙古的訪問

圖片:Vatican Media

據信仰通訊社報導,7月7日星期五上午,在由蒙古國男女傳教士參加的一個會議上,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喬治·馬倫戈(Giorgio Marengo)樞機向他們介紹了教宗方濟各蒙古國際牧靈訪問的行程、徽標和格言。

馬倫戈樞機提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計劃於2003年訪問蒙古,但由於健康狀況惡化,該計劃被取消。他向與會的男女傳教士表示:「在蒙古,我們正在收穫黃旭東(Wenceslao Padilla)主教和其他許多傳教士的偉大傳教工作的成果。我們正在為這一歷史性事件做準備。」

他還闡述了徽標以及此次教宗旅行座右銘「共同希望」的含義,樞機也強調了這次訪問對與其他信仰團體對話的影響。在這個佛教徒佔多數的國家,天主教會僅在31年前才開始再次結出果實。

訪問期間,教宗還將接見慈善工作者,並為「慈悲之家」正式揭幕,這是一個設有診所的接待中心,旨在滿足無家可歸者和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迫切需求。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區發表的新聞稿介紹,慈悲之家「代表了由傳教士支持的國家內,地方天主教會從事的首批重大項目之一」。

最後,馬倫戈樞機主教表示,當然,蒙古教會將會珍惜迎接伯多祿繼承人的寶貴經驗,從而更深地理解並體驗到作為一個緊密團結、深植於這個國家的統一體的真正意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加拉格爾總主教訪問蒙古,慶祝梵蒙建交三十週年

圖片:Vatican Media

在梵蒙建交30週年之際,聖座國務院與各國及國際組織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Paul Richard Gallagher)總主教於6月4日至8日對蒙古國進行了友好訪問。6月4日星期日清晨,加拉格爾總主教在米斯拉夫·霍季奇(Mislav Hodžić)蒙席的陪同下抵達烏蘭巴托,在布顏特-烏卡哈國際機場受到宗座監牧馬倫戈樞機的迎接。到機場迎接的還有聖座駐蒙古國大使秘書,蒙古國外交部副部長和蒙古國駐聖座大使等。

抵達首都傍晚時分,加拉格爾總主教在聖伯多祿和保祿主教座堂主持隆重彌撒,對傳教士們在那片廣袤土地上福傳的工作中,堅定不移的信仰見證和慷慨奉獻表示深切感謝,敦促他們作為希望的燈塔和良善的榜樣繼續閃耀發光。他提醒道,即使天主教團體的人數很少,但天主最偉大的工程往往是在卑微和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而完成,就像小芥菜種長成一棵大樹,為那些所有尋求的人提供庇護與藏身之處。彌撒之後,與在蒙古的傳教士團體舉行了親切交談,他們與總主教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希望和困難。

加拉格爾與蒙古政府代表團的會晤於6月5日星期一舉行,會議由該國外交部長巴特策策格(Batmunkh Battsetseg)主持。會議結束時,外交部長提供了工作午餐。第二天,加拉格爾總主教在總統府會見了呼日勒蘇赫(Ukhnaagiin Khürelsükh)總統。在會談中,雙方共同回憶起可追溯到13世紀的歷史往來,談及蒙古過去三十年的經濟和民主發展、從1992年建立外交關係開始的雙邊關係的發展,以及文化和社會領域的未來和合作前景。在這方面,雙方強調了天主教會對蒙古社會的貢獻,並討論了改善蒙古天主教傳教士生活和服務的狀況。特別是,雙方都對教宗方濟各應蒙古總統和地方教會團體的邀請,將於8月31日至9月4日的訪問表示滿意和期待。會談結束後,聖座代表團參觀了成吉思汗博物館。該館珍藏著十三至十四世紀期間蒙古與教宗來往的原始信函。

6月6日晚間,意大利駐蒙古大使博塔(Laura Bottà)在香格里拉大酒店歡迎加拉格爾總主教一行。總主教在講話中闡述了“相遇文化”的觀念,指出在一個相互關聯的世界中,面對氣候變化、貧窮和不平等等全球性挑戰,“相遇”有能力克服障礙、促進理解和加強國際合作,以期為全人類建立一個和平、正義和体面的世界。

6月7日星期三,聖座代表團前往安東莫斯塔爾(Anton Mostaert)中心,該中心專門從事蒙古學研究,擁有一個科學圖書館,並從事多項促進蒙古語言、文化和歷史的學術活動。加拉格爾總主教在講話中談到了基督宗教與蒙古文化的關係,強調了本地化的進程,即把福音融入地方文化,並將這些文化融入教會生活。同時,他也強調了語言在理解一個民族及其文化的獨特特徵方面的重要性,讚揚天主教傳教士在編寫詞典和語言著作方面所做的努力,這些著作有助於人類學研究並增進不同團體之間的了解。最後,他對即將推出的“蒙法詞典”表示讚賞,它像徵著教會對蒙古文化的承諾,並作為促進理解和天主教信仰在地化的橋樑。

隨後,聖座訪問團前往距離首都約一小時車程的墓地,弔唁緬懷安息的傳教士。長眠於此的有宗座監牧黃旭東主教和前不久去世的韓國金斯德望神父。當天下午,加拉格爾總主教出席了在歷史劇院上演的文藝演出,並問候了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區的工作人員。聖座代表團於6月8日星期四結束對蒙古國的訪問後返回梵蒂岡。

聖座代表團對蒙古的訪問,鞏固了聖座與蒙古之間的關係。天主教會將會繼續為社會福祉做出貢獻,特別是在教育、醫療保健和慈善領域,加強與公民機構的具體合作。加拉格爾總主教對烏蘭巴託的訪問在某種意義上是為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蒙古做準備。蒙古國以美麗風景和人民非凡韌性著稱,聖父對這個國家的訪問,將對雙邊關係產生積極影響、增進相互了解與合作,同時也對天主教會的生活和促進宗教間對話產生積極影響。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馬倫戈樞機:教宗訪問蒙古鼓舞信徒與傳教士

圖片:Vatican Media

這是一則「極其重要」的消息,我們對此「深感欣喜」。無論是對大約1500名信徒而言,還是從幾十名傳教士來看,蒙古教會這個「年輕的小團體」現在得到了極大的「鼓舞」。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喬治·馬倫戈(Giorgio Marengo)樞機用這些話,向梵蒂岡媒體表達了他對教宗方濟各訪問蒙古的極大滿足感。訪問日期將從8月31日持續至9月4日,這是方濟各的第43次牧靈訪問。

閣下,您如何看待教宗方濟各即將對蒙古進行牧靈訪問的消息?

這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我們對這一官方確認的消息深感欣喜和感激。我已經收到了很多來自蒙古乃至全世界不同國家人們的熱情留言。很多人都說:“這是個好消息!”這的確是個好消息。這次旅程對蒙古教會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記,代表了聖父對我們這個小小年輕團體的關注和親近。我們已經意識到了這種親近,因為教宗一直對世界邊緣地區表達特別的關切,將其視為特殊的見證之地。然而,聖伯多祿繼承人的臨在,對所有信徒和傳教士來說都是真正的鼓舞。

教宗將會看到一個怎樣的團體?

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區覆蓋整個國家,擁有大約1500名當地的天主教信徒,外加一些因工作或外交任務在這裡的外國人。傳教團體由75名傳教士組成,來自10個修會和27個國家。因此,這是一個真正的國際團體,非常多樣化。總計有29名神父,其中2名是本地人;36名修女,外加6名非聖職修士和3名平信徒傳教士。正式註冊的宗教場所有九處。大部分傳教工作實際上是促進人文的項目,同時也包括文化研究和宗教間對話。上週突然去世的斯德望·金(Kim Seong-hyeon)神父曾期盼教宗的訪問,並向我坦誠,這可能是教會中所有單個成員都能親自見到聖父的唯一一次機會!我們一同設想可能會有一張包含所有信徒與教宗方濟各的合影。蒙古的教會是一個貧窮且小的教會,我們人數不多,沒有太多資源。但在小團體中,彼此非常關照,人們之間形成的紐帶有一種令人振奮的真實感。這意味著例如兄弟情誼非常自然,因為人們希望彼此能更好!有一點類似初期教會的情況。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歷史感。形式上,蒙古的教會在近年才成立,但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里,在一個背後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某些時候可以找到基督宗教存在的蹤跡。從外面來拜訪我們的人,往往會有一種我稱之為“靈性的新鮮感”。作為一名為這個教會服務了近二十年的傳教士,我可以見證這種新鮮感。

在蒙古,基督徒是少數群體,他們與其他宗教的關係如何?

宗教間的和諧共處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遺產,其根源在於蒙古可汗的寬容政策(12世紀)。基督宗教大約在一千年前就已經被瞭解並實踐,我們願意將自己在精神上與這個古老的傳統相連。去年,我們慶祝了天主教會在當代蒙古的實際存在30週年。宗教間對話是福傳的一部分,與其說是一種策略,不如說是教會的一種見證途徑。宗教間的關係就像友誼,始終基於相互的信任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建立。這是一種共享經驗,一同前行的過程。少數群體的概念源自外部的觀察,但這裡的人們並不去想這些術語,他們更關注如何每天忠誠地活出福音。

您希望教宗的到來為蒙古和亞洲帶來哪些成果?

恰恰是因為蒙古的文化和宗教的豐富性,以及它的歷史,讓世界更好地瞭解蒙古是非常重要的。教宗的訪問必將有助於突出這片土地的美麗和其人民的高尚,他們是亞洲這一地區的深厚傳統的守護者。對於小小的天主教團體來說,顯然,這將是一份特別的恩典,考慮到許多傳教士無聲無息、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福音付出了生命,並繼續這樣做,他們遠離聚光燈,只為了當地人民的福祉。我希望這次旅程能進一步建立信任和友誼的關係,在其中真正地活出和見證福音。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加拉格爾總主教在雙邊關係的架構下抵達蒙古

在聖座新聞室公布教宗方濟各將於8月31至9月4日訪問蒙古的消息後,聖座國務院與各國及國際組織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Gallagher)隔天6月4日抵達這個亞洲國家。這項使命的安排已有一段時日,屬於聖座雙邊關係工作的框架,將於6月6日結束。

根據聖座國務院6月4日發布的推文,在這3天的行程中,加拉格爾總主教於抵達當天在烏蘭巴托的聖伯多祿和聖保祿主教座堂舉行共祭彌撒,然後會見在當地的傳教修會團體。5日,總主教會見蒙古當局領導人,首先是外交部長巴特策策格,然後是總理奧雲額爾登。

6日,加拉格爾總主教將與蒙古總統呼日勒蘇赫舉行會談。他在蒙古共和國的最後一項活動是參觀成吉思汗博物館。這是一座現代化的建築物,去年才建成並對外開放,收藏了12000多件歷史文物,提供了關於成吉思汗及隨後帝國的大量文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將於8月31至9月4日訪問蒙古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將於今年8月31至9月4日訪問蒙古,進行第43次國際牧靈之旅。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6月3日宣布了這個消息,同時闡明教宗受到蒙古民政和教會當局的邀請。至於這次行程的計劃和細節將在今後幾個星期公布。

蒙古共和國幅員廣闊,但因氣候寒冷人口稀少,在人口最少的國家中排名第二。教宗方濟各多次表達前往這個國家訪問的心願。他於今年2月5日在從南蘇丹訪問的回程中,已向記者們談到這個可能性。4月14日,教宗在與意大利航空公司的職員談話中也曾表示,他要去匈牙利,然後是馬賽,還有蒙古。

蒙古的天主教徒不到兩千人,但這個“小小的羊群”卻很活躍,以友愛的精神默默地作見證。這個教會團體於1992年成立,首批到來的傳教士是聖母聖心會的會士,其中就有黃旭東(Wenceslao Padilla)主教,他是該修會在蒙古傳教的負責人,後來成了烏蘭巴托的首位宗座監牧,直到2018年去世為止。

2003年,聖母神慰傳教會會士們抵達蒙古,主要在該國中南部城市阿爾拜赫雷傳福音。目前在蒙古有77名傳教士,包括司鐸、修女和平信徒。該修會的馬倫戈(Giorgio Marengo)神父於2020年被教宗任命為烏蘭巴托的宗座監牧,2022年被擢升為樞機。去年,當地教會在黃旭東主教的墓前舉行了一台彌撒,慶祝天主教會在共產政權結束後臨在於蒙古30週年。

蒙古儘管數十年來是一個無神論的國家,佛教仍然是該國的主要宗教,30%以上的國民則稱自己為無神論者。馬倫戈樞機曾向梵蒂岡新聞網談到「兩個蒙古」的情況:「一個是先進、高科技、具有城市生活型態和現代化建築的首都,剩餘的則是廣大的偏遠鄉村,靠養殖、浩瀚的牧場,以及悠久的傳統為生,卻很貧窮,三分之一的國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蒙古烏蘭巴托宗座監牧黃旭東主教逝世,享年69歲

【鹽與光電視訊】2018年9月25日,天主教蒙古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區黃旭東(Wenceslao Selga Padilla, CICM)主教逝世,享年69歲。

慈幼會東亞澳地區顧問賢明漢神父(Fr. Václav Klement, SDB)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黃旭東主教在當地時間2018年9月25日晚上7時許在主教辦公室內被發現毫無生命跡象,安祥離世。

此外,當地警方仍在調查,以確定死因。

來自菲律賓的聖母聖心會士黃旭東主教,生於1949年9月29日。他是最早的三位聖母聖心會士在1992年去到當地傳教的其中一人。他於2003年8月29日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新建的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晉牧。晉牧前一年,即2002年已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委任為烏蘭巴托監牧區宗座監牧。

在晉牧典禮上,黃旭東主教說:「我首先要面對的挑戰和先決要處理的是泯除歧見,與各方建立良好的關係,向佛教徒、薩滿教徒、基督教徒、伊斯蘭教徒及蒙古的所有人民伸出友誼之手。」

黃主教也表示:「我將會繼續拓展我們的教育及社會工作。當然,我們必須保持至今所取得的成績。我希望加強對窮人的服務,並致力解決蒙古挖井取水的問題。另一項計劃是提昇當地由幼稚園至大學各級教育的水平。我們有資助學生升讀外國大學,但我更希望年青一代在本國亦能獲得良好的教育。」

經過了二十多年,他的牧靈夢想在天主的照顧下也一步一步實現。

據《天亞社》報導,2012年,他在《紀念天主教會臨在蒙古二十周年》的牧函中回憶寫道:「蒙古天主教會成立之初沒有一位信徒,現今有835人,不包括那些正準備領洗的慕道者。」

黃主教在牧函中也提到過去二十年來教會所做的工作,包括為流落街頭的兒童、青年、老人和殘疾人開辦收容中心;為貧窮人成立醫療中心;由傳教士創辦幼稚園、小學、圖書館和社區中心。但是,他指出,教會也面對困難,一方面,蒙古社會也受到經濟危機的威脅;另一方面,是該國礦業潛力的發現,深刻改變了人民的生活,對教會帶來嚴重後果。

黃主教認為,表面的繁榮昌盛隱藏著通貨暴漲,而國家任由企業單位不關注生態問題,掠奪自然資源,所有這一切都對教會不利,作為非盈利組織,無法享受向公民承諾的經濟益處。為了生存和繼續為人們服務,它要依靠外來資金。傳教士要放棄很多服務計劃。他在牧函最後充滿希望的指出,教會扮演的角色是相同的,就是以福音價值來見證福音,教導他人要接納和支持貧窮的人。

感謝黃旭東主教在蒙古為天主的福傳事業所作出的奉獻,他是傳教士的榜樣。讓我們為黃主教的靈魂祈禱,也為蒙古烏蘭巴托宗座監牧區的牧民工作祈禱,願聖神陪伴當地的司鐸、各修會會士和信徒來延續黃旭東主教的福傳夢。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