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頒布《親愛的亞馬遜》勸諭

CNS photo/Paul Haring

2020年2月12日,聖座新聞室召開記者會,介紹教宗方濟各泛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後《親愛的亞馬遜》宗座勸諭。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特別秘書切爾尼(Michael Czerny)樞機是主要發言人之一,他向梵蒂岡媒體闡述了這道《勸諭》的主要内容,提到教宗方濟各對亞馬遜的四個宏大「夢想」。

切爾尼樞機首先表示,教宗方濟各恪守承諾,已在去年12月27日,即2019年年底前完成了這道《勸諭》。之後,經過校對、準備及譯成不同的語言,《勸諭》最終在2月12日公諸於世。接著,樞機強調《勸諭》的核心思想是教宗對亞馬遜地區的愛。他說,憑著這份愛,教宗推翻了看待貧富關係、發展與守護、捍衛文化根基與向他人開放的一般觀念,為我們提供了這次世界主教會議在他心中引起的「迴響」。

這些迴響是透過四個「宏大夢想」展現的,教宗夢想:

衆人在衛護亞馬遜最貧窮者、原住民和卑微者的權利上作出承諾;

一個保存自身文化財富的亞馬遜;

一個守護多元生態的亞馬遜;

一個有能力在亞馬遜實際發揮作用的基督徒團體。

切爾尼樞機解釋說,教宗提出的「夢想」不會是一個瞬息即逝和寄予無限期未來的願景。教宗曾向青年們說:「夢想將你喚醒,把你帶向遠方。夢想是為人類指出不同路途的最明亮的星星……。《聖經》告訴我們,宏大的夢想正是那些能夠結出碩果的夢想」(2018年8月11日與青年交談)。

樞機表示,教宗此處的夢想指明「整個教會該當行走的道路,其美妙在於看到一個遠景,而不是把一列的誡律強加於人」。《勸諭》第一章論「社會夢想」,面對本篤十六世早已譴責過的亞馬遜環境遭破壞和當地人民的人性尊嚴受侵害的情況,教宗邀請世人感到憤慨,因為「我們對惡習以為常,這不是件好事。」

教宗提出建立團結互助和發展的網絡,以此克勝各種殖民思維。他也邀請世人尋求另類養殖和可持續農業、不造成污染的能源,以及不摧毀環境和文化的工作資源。總之,「宏大夢想」提醒世人不要讓自己麻木不仁,而應培養在具體和日常的生活中善盡義務。

「促進亞馬遜」

談到「促進亞馬遜」的具體含義,切爾尼樞機說,這意味著不使亞馬遜殖民化、不以摧毀環境和危害原住民的大量開採政策對它進行掠奪。同時,既不使當地文化成為神話故事,也不陷入只「關心生物群落卻忽視亞馬遜人民的」保護主義。認同與對話是兩個關鍵詞,彼此絕無對立之處。

照料原住民的文化價值與衆人有關:我們必須感到對他們文化的多樣性負有共同責任。《勸諭》闡明基督信仰的願景,它既遠離一種封閉的原住民主義,也不贊成一種把人類視為地球禍害的環境保護主義。教宗提出一種傳教使命的勇氣:講述耶穌,把祂新生命的建議帶給他人。對我們每個人和所有人而言,這種生活就是守護受造界、與造物主天主和兄弟姐妹建立關係。

切爾尼樞機表示,教宗方濟各格外關心亞馬遜地區的命運,指出這個命運與我們衆人休戚相關,因為一切都相互關連,照料這起到調節作用和幫助我們避免地球過熱的「生物群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亞馬遜及其人民的未來對我們地球的平衡狀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這個遠景中,重要的是讓當地原住民留守並照料他們的土地。

「教會」的夢想

關於對「教會」的夢想,切爾尼樞機指出,《勸諭》中關於傳教的遠景令他深受感動,其中提到若不「熱情」宣講福音,教會的計劃就會變成非政府組織。教宗解釋道,維護窮人、卑微者、原住民涉及見證和建議與耶穌建立友誼。社會訊息涵蓋宣講福音及其核心「初傳」,涵蓋人類生命、人性尊嚴、正義和照料共同家園。

「本地化」

《勸諭》中提到「本地化」的思想,切爾尼樞機解釋,宣講和見證福音時,也應重視每個文化的一切美好事物,依照基督信仰使之達到圓滿。福音在一個地方宣講,如此留下種子。同時,教會也接觸到聖神在那個獨特文化中已經播下的種子,從而學習並充實自己。

本地化也意味著懂得接納和運用原住民現存的一些符號標記,不立即將之斷定為異教徒的謬誤。符號標記、習俗及文化無疑需要一個淨化和成熟的進程。但誰若真正用心宣講耶穌基督的福音,就會盡力以本地化靈修去回應當地人民的渴望。

亞馬遜地區司鐸匱乏

對於亞馬遜地區司鐸匱乏的議題,《親愛的亞馬遜》勸諭對此指出哪些途徑?

切爾尼樞機表明,需要提供服務,使那片最偏遠的地區能夠有更多的禮儀慶典。教宗提到,只有司鐸能奉獻感恩祭和施予和好聖事。基於這個迫切需要,教宗呼籲全體主教不僅為聖召祈禱,也更加慷概,在派遣那些有傳教聖召的人員時,選擇亞馬遜地區。該當有更多的終身執事,讓修女和平信徒發揮更大的作用。

教宗在這道《勸諭》中沒有談到祝聖已婚男性為司鐸的可能性,切爾尼樞機對此表明,教宗方濟各忠實於他在世界主教會議召開前的言論。許多世紀以來一直討論這個議題,這次世界主教會議沒有拘束地予以面對,不是在孤立的情況下,而是在教會的感恩聖事和職務的整體背景下加以談論。

教宗表示,這個議題不在於數字。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在團體内的新生命、新的傳教動力、新的平信徒服務,以及持續培育,需要勇氣和創新。只有這樣,才會重新出現聖召。教宗寫道,亞馬遜向我們提出挑戰,要我們超越有限度的願景,不滿足於在局部上處於封閉狀態的解決之道。

婦女的角色

《勸諭》也談到婦女的角色,教宗提到在亞馬遜有些團體數十年來缺乏司鐸的情況下,那些堅強和慷慨的女性在聖神的推動下擔負起講授要理和教授祈禱的責任。需要拓展目光,走出功能主義的危險,它使我們認為唯有讓婦女的角色與接受聖職掛鈎才最有意義。這種願景會將我們帶向教權主義,使婦女的重大貢獻變得貧乏。

切爾尼樞機最後指出,婦女的角色不在於授予她們聖秩職務,讓她們能夠發聲和表決,而是把權力與職務分開。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汲取她們的典範,謹記在教會内的權力是服務、慷慨和自由。教宗表示,女性該當能夠從事教會職責和服務,但這些職責和服務不需要聖職,但該當是固定的,主教們應授權予以公開認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