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晚,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聖誕節子夜隆重彌撒時表示,在這聖誕節,我們要打破貪得無厭的循環,領受永不過期的天上神糧,對上主說:「主啊!祢曉得我愛祢!」
按照傳統,彌撒開始前教宗與信眾聆聽了《聖誕宣報詞》(Kalenda),隨後來自意大利、中國、巴拿馬、剛果民主共和國、羅馬尼亞和日本的12名兒童為耶穌聖嬰像獻花。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彌撒講道全文:
若瑟,帶著他的聘妻瑪利亞,「上猶大名叫白冷的達味城去」(路2:4)。今晚,我們也上白冷城去發現耶穌聖誕的奧秘。
1.「白冷城」,其字面意思是「麵包之家」。在這「家」裡,上主與人類有個約會。祂知道我們需要食物才能生存。但祂也知道世界所給予的食物不能滿足人心。在《聖經》中,人類的原罪恰恰與獲取食物有關。《創世紀》寫到:「遂摘下一個果子吃了」(創3:6)。摘下吃了。人於是變得貪得無厭。似乎對許多人來說,擁有財物,並以之填滿自己就是生命的意義。無盡的貪婪貫穿了人類的歷史,甚至到了今天所見的矛盾現象:少數人奢華享樂,多數人卻沒有維持生命的麵包。
白冷城是改變歷史進程的轉捩點。在這裡,在「麵包之家」,天主誕生在一個「馬槽」裡。這如同在告訴我們:我在這裡,我就是你們的食糧。祂不索取,卻提供吃的;祂不是隨便給什麼東西,而是祂自己。在白冷城,我們發現天主並不是索取生命的人,而是給予生命的那一位。人自起初就習慣拿了便吃,耶穌對人說:「你們拿去吃罷,這是我的身體」(瑪26:26)。白冷城的小聖嬰倡導一種新的生活模式:不是為了吞噬和謀取,而是為了分享和給予。天主以弱小者的形態,做了我們的食糧。我們以祂為生命之糧、從祂那裡汲取養分,而能在愛中重生,打破貪得無厭的循環。耶穌將人從「麵包之家」重新領回家,讓他成為他天主的家人、成為他近人的兄弟姐妹。在馬槽前,我們明白了滋養生命的不是物質財富,而是愛;不是貪婪,而是愛德;不是用來炫耀的富有,而是有待珍藏的簡樸。
上主知道我們需要日用食糧。所以祂每天都向我們提供自己的生命,從白冷城的馬槽到耶路撒冷的晚餐廳。今天祂依然在祭台上做為我們掰開的餅:祂敲我們的門,好能進入我們內,與我們一同坐席(默3:20)。在耶穌誕生的這一天,我們在世上領受耶穌,即天上的神糧:這是永不過期的食物,使我們在此刻就能品嘗到永生。
在白冷城,我們發現天主的生命在人類的血脈中流動。若我們接納祂,歷史將從我們每個人開始發生變化。因為當耶穌改變人心時,我們生活的中心將不再是貪婪和自私的我,而是為愛而誕生與生活的祂。今晚我們蒙召前往白冷城——麵包之家,我們自問:我賴以生存的生命食糧是什麼?是上主還是別的什麼?然後,我們進入洞穴,在聖嬰的柔弱貧苦中發現生命的一種全新的芳香,即簡樸的味道,然後我們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很多東西,需要美味佳餚才能生活嗎?我能否捨棄週遭許多剩餘的東西,選擇更簡單的生活呢?在白冷城,在耶穌旁,我們看到人們來來往往,如瑪利亞、若瑟和牧羊人。耶穌是行動的食糧。祂不接受我們懶坐在那裡慢慢地、悠閒地消化,而是要求我們趕緊從桌上下來去服務,成為為他人掰開的餅。讓我們自問:在聖誕節,我是否將自己的麵包掰開與沒有的人分享?
2.反省白冷城—「麵包之家」的意義後,讓我們再來看看作為「達味之城」的白冷城。在這裡,達味從小是個牧羊人,他蒙受天主揀選,成為祂百姓的牧者和嚮導。在耶穌誕生的那一天,在達味之城,迎接耶穌的正是牧羊人。那個夜晚,如福音所言:「他們非常害怕」(路2:9),但天使對他們說:「不要害怕!」(10節)。福音多次提到「不要害怕」,這好似天主尋找人時的慣常腔調。因為人從一開始由於原罪而害怕天主。「害怕起來,遂躲藏了」(創3:10),亞當在犯罪後這樣說。白冷城是彌補恐懼的地方,因為儘管人說「不」,天主在那裡卻始終說「是」:天主將永遠與我們同在。因為祂的臨在不會激發恐懼,祂成了一個柔弱的嬰孩。「不要害怕」:這不是對某些聖人說的,而是對牧羊人說的,這些平凡的人在當時並不是因其禮貌和虔誠而出眾。作為達味後裔的聖子誕生在牧羊人中間意在告訴我們:沒有人是孤獨無依的;我們有了一位戰勝我們恐懼的牧者,祂愛我們所有人,無一例外。
白冷城的牧羊人也告訴我們,他們如何去見上主。他們在守夜:沒有睡覺,做耶穌常常要求的事:警醒(瑪25:13;谷13:35;路21:36)。他們保持警惕,在黑暗中清醒地等待著;上主用「光耀環照著他們」(路2:9)。對我們同樣如此。我們的生活可以是一種「等待」,在遇到困難的黑夜,我們也可以把自己託付於上主,渴望著祂;這樣我們將領受到祂的光。我們的生活抑或是一種「自負」,只憑藉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才能;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將天主的光拒之門外。上主喜歡被人期待,但我們不能坐在沙發上打著盹等待祂。事實上,牧羊人一直在行動,福音中說:「他們急忙去了」(16節)。他們沒有停止不前,好似已經有所成就、別無所求了,而是踏上旅途,留下羊群無人照管,為天主而去冒險。當他們看見耶穌之後,儘管不善於演講,依然去把這消息傳播出去,以至於「凡聽見的人都驚訝牧人向他們所說的事」(18節)。
警醒等待、踏上旅途、甘願冒險、傳達喜訊:這些都是「愛的舉動」。善牧耶穌在聖誕節把生命獻給羊群,在復活節祂將詢問伯多祿,並透過他詢問我們所有人一個終極問題:「你愛我嗎?」(若21:15)。這個問題將決定羊群的未來。今晚我們也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告訴祂:「我愛祢」。我們每個人的回答對整個羊群而言至關重要。
「我們且往白冷去」(路2:15)。牧羊人這樣說也這樣做了。主啊,我們也想去白冷城。這條路在今天仍然是一條上坡路:必須克服自私的高山,不能掉入世俗和消費主義的山谷。主啊,我想去白冷城,因為那是祢等待我的地方。我意識到,躺在馬槽裡的祢是「我生命的食糧」。我需要祢那愛的溫柔芳香,好使我們也成為為世界掰開的餅。請把我背在祢的肩上吧,好牧人:因著祢的愛,我也可以去關愛和幫助我的兄弟姐妹。真正的聖誕節在於我能夠對祢說:「主啊!一切祢都知道,祢曉得我愛祢。」(若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