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受德國《時代》週刊訪問

德國《時代》(Die Zeit)週刊在2017年3月8日刊登了教宗方濟各的長篇訪談問,內容涉及他個人的信德考驗、司鐸聖召的危機,以及教宗本年度的國際牧靈訪問。

人們對他的期望

《時代》週刊的記者詢問教宗,人們對他的期望是否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教宗坦言道:「我不覺得自己是個特別的人。我是個罪人,是個只能量力而為的普通人。大家切莫用自己的期望來判斷我,誇大其辭;切莫忘記將一個人理想化是一種微妙的侵略形式。當有人將我理想化時,我會覺得被侵犯。」

面對他人的批評

教宗並不感到難過,並說:「我當選教宗以來,從未失去過平安。我知道有人不喜歡我的行事作風,但我諒解這一點,思考方式不計其數,這既合情合理又符合人性,這是一份財富。」

教宗個人的信德考驗

他表示自己也曾經歷黑暗的時刻,不明就裡的空洞時刻。他也曾因自己的罪過而對天主生氣,陷入困境。然而,上主更愛罪人,而且危機有助於增進信德。缺少危機,信德就無法成長。危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曾在危機中成長的信德通常會顯得幼稚。聖伯多祿也曾經歷險惡的危機,否認了耶穌,但他依然成了教宗。

人要如何重獲信德呢?

教宗強調:「信德是一份恩典,是上主賜給你的恩典。你祈求,上主回應。祂早晚會回應你,不是嗎?不過,很多時候你得在危機中等待。」

關於司鐸聖召的危機

教宗表明:「這是一個巨大且嚴重的問題。在沒有司鐸的地方,就沒有感恩祭;一個缺少感恩祭的教會,就沒有力量:教會舉行感恩祭,感恩祭則使教會存在。」

教宗指出:「司鐸聖召的匱乏,源自祈禱的不足。低出生率也是一個問題。此外,青年工作至關緊要,但我們不必誘導他們成為司鐸。事實上,篩選聖召也極其重要,因為如果沒有真正的聖召,受苦的將是天主子民。無論如何,讓司鐸自由選擇是否守獨身絕非解決聖召短缺的方法。與此同時,教會可以將某些職務委託給『可靠的男人』,但務必闡明他們能為個別團體履行這使命。」

人性本善或是本惡?

教宗回答說:「人是天主的肖像,自然是善的,但人因陷入誘惑而受傷,因此是帶有傷痕的美善,是軟弱的。邪惡是另一回事,它更為醜陋。舉例而言,亞當本身並不壞:他只是軟弱,陷入魔鬼的誘惑。最初的邪惡反倒出現在他的兒子加音身上。加音殺人不是出於軟弱,而是出於吃醋、嫉妒和權力欲,這是戰爭的邪惡。今天我們可以在殺人者和軍火製造商身上看到同樣的邪惡。」

最後教宗提及,他今年將訪問印度、孟加拉國、哥倫比亞和花地瑪,並且正在研究埃及之行。他雖然渴望前去南蘇丹、兩個剛果和俄羅斯,但因種種因素而無法成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