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教會不是市場或政黨,而是聖神的工程

  

圖片:Vatican Media

「旅途中的教會勤奮工作、時常祈禱:這是《宗徒大事錄》所描述的耶路撒冷首個基督徒團體的景象,也是「其它任何基督信仰經驗的參照點。」

教宗方濟各11月25日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從剛誕生的教會的祈禱談起:當時,伯多祿和若望一重獲自由,就立刻與信仰內的其他弟兄姊妹相聚;「他們祈禱後,他們聚集的地方震動起來,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參閱:宗四23-24、29、31)。

教宗闡明:「從聖史路加的記載中,可以看出教會生活的四大關鍵特徵:聆聽宗徒的教誨、守護彼此的共融、擘餅和祈禱。這些特徵表達出教會要與基督緊密結合,才有意義。教會內的一切源自於耶穌以言以行的教導,而耶穌藉著聖體聖事臨在於團體內,祈禱乃是與天父交流的空間。」

教宗說:「教會內的一切若是脫離這些『樞紐』而成長,等同於斷了根基。為了分辨情況,我們必須就這四個樞紐提出問題,思索在當前處境中這四大樞紐的狀況如何:宣講、持續締造手足共融、愛德和擘餅──也就是聖體聖事的生活──以及祈禱。任何一個處境都該依照這四大樞紐來評估。不符合這些樞紐的情況,便是缺乏教會的特性、不屬於教會,有如在沙子上搭建房屋。……教會不是一個市場,不是企業家的團體,不憑藉這新的事業向前邁進。教會是天主聖神的工程,而聖神是耶穌派來、促使我們團聚的那位。」

「因著耶穌的話語,教會的各種努力充滿意義。」

教宗表示:「有時候,我看到某些心地善良的團體誤入歧途,就會感到很傷心,因為這些團體認為,教會的聚會跟政黨一樣,『多數人秉持這個意見,少數人支持另一個意見。這是我們該走的眾議精神的道路。』而我要問:『聖神在哪裡?祈禱在哪裡?團體的愛在哪裡?聖體聖事又在哪裡?』為了衡量一個處境是否具備教會特性,我們必須就這四個樞紐提出問題。……要是沒做到這點,就會缺少聖神。如果缺少聖神,我們就會變成一個傑出的人道救援團體、慈善機構,甚至可說是個教會黨派,但就是沒有教會。」

「教會的成長並非靠著勸人改教。」

教宗方濟各再次提醒這一點,並引用本篤十六世的話:「教會的成長並非靠著勸人改教,而是藉由吸引人心。如果缺少那位吸引人親近耶穌的聖神,就沒有教會。那裡會集結一個立意良善的朋友團體,但是沒有教會,沒有眾議精神。對首個基督徒團體來說,與耶穌的相處並不隨著耶穌升了天而終止。耶穌持續與他們同在,陪伴他們的生活,並提醒他們上主所做的事。對他們而言,一切鮮明活潑。他們在祈禱中找到光明、溫暖和熱忱。」

關於這點,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說:「聖神常提醒祈禱中的教會記起基督,也引領她進入完整的真理而激發出新的祈禱詞。」(2625號)

「聖神在教會內的工作是讓人記得耶穌。但這不同於訓練記憶力。基督徒走在使命的道路上,牢牢記住耶穌,而耶穌也臨在其中;同時,基督徒也從耶穌、從聖神那裡領受一股前行、宣講和服務的『動力』。在祈禱中,基督徒沉浸於天主的奧秘內;天主深愛每個人,渴望人人收到福音的傳報。天主是眾人的天主,而在耶穌內,每一座阻隔的牆壁終會倒塌:誠如聖保祿宗徒所言,基督是我們的和平,『祂使雙方合而為一』(弗二14)。」

「耶路撒冷首個教會團體不斷舉行感恩祭、時常祈禱,而聖神也向所有踏上旅途去宣講耶穌的人廣施力量和勇氣。」

教宗說:「天主賜予愛,並且要求愛。這是整個信仰生活奧妙的根源。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勤於祈禱,而數個世紀之後的我們,也都活出同樣的經驗。聖神激發每一件事。」

教宗最後邀請每一位基督徒:「不要害怕花時間祈禱。聖神熾熱的火焰為見證和使命恩賜力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