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充滿希望那樣,讓我們也走出去尋找上主。祂不可能受限於我們有限的期待。」教宗方濟各為原訂於2025年3月5日舉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準備了稿件,在講稿中如此表示。雖然公開接見活動取消,但教宗還是將稿件交給聖座新聞室予以公布。
延續著「耶穌基督、我們的希望」的主題,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省思了耶穌的童年,尤其是祂12歲那年的一個事件。那時候,耶穌沒有知會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就獨自留在聖殿裡。聖母和若瑟心急如焚,花了三天的時間才找到祂(參閱:路二46,48-50)。
聖父教宗指出,這段事蹟呈現出聖母與耶穌之間很有意義的一段對話。它有助於我們思索聖母的旅途。
聖母是希望的朝聖者
聖母瑪利亞的旅途當然並不輕鬆。教宗闡明,聖母經歷了「一段靈性旅程」,逐漸瞭解有關她聖子的奧秘。教宗接著回顧童貞聖母瑪利亞人生的不同階段,以及它們如何與主耶穌的生命交織在一起。教宗稱聖母始終是個「希望的朝聖者」。
童貞聖母瑪利亞是主耶穌的首位門徒。教宗表示,聖母撫育耶穌、帶祂長大、追隨祂,並且接受天主聖言的薰陶。誠如本篤十六世教宗所言,「我們看到聖母在家裡如何完全與天主聖言同在。她全然沉浸在聖言內,得以成為道成肉身的天主聖言的母親」。
教宗方濟各進一步闡述道,然而,聖母並沒有因為這份與天主聖言的獨特共融,就免去了「學習階段」需要付出的努力。
榮福瑪利亞害怕失去聖子耶穌
耶穌12歲那年,在耶路撒冷的年度朝聖過程中找不到祂的經驗令聖母瑪利亞心生恐懼,以至於她在某種程度上成了自己和若瑟的「發言人」,開口責備耶穌。
教宗解釋道,「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經歷了失去孩子的家長的痛苦」。他們原本以為耶穌在同行的隊伍裡跟其他親戚在一起,沒什麼好擔心的。但後來,他們一整天都沒看見耶穌,焦急感油然而生,便開始拼命地尋找,並且往回走。
「回到聖殿,他們發現他們一直視為孩子那樣需要保護的耶穌,突然之間變成熟了」。他們觀察到祂能參與有關聖經的討論,而且在辯論中與經師們「不相上下」。
超乎理解範圍
面對母親的責備,主耶穌的回答很簡單,祂說祂在做祂父親的事。然而,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並不理解。教宗指出,「天主的奧秘使一名孩童超乎他們的理解範圍」。
「祂的父母想要把他們的寶貝兒子保護在自己愛的羽翼下,但是耶穌卻渴望活出祂作為天主子的召叫,事奉天父,浸潤在天主聖言內。」
教宗最後敦促信眾像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那樣,滿懷希望地去尋找主耶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