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彌撒:在消費主義麻痺人心的社會裡,信仰是絆腳石

圖片:Vatican Media

面對社會和政治對我們提出的種種挑戰,需要信仰這個絆腳石。在意大利天主教會第50屆社會週閉幕之際,教宗方濟各於2024年7月7日主日上午在該國東北部城市的里雅斯特主持彌撒聖祭,作出這項勸勉。當天共祭的有98名神長和260名司鐸,在場約有8500名信友。塞爾維亞東正教會、希臘東正教會和信義宗教會的主教及牧者也參加了這台彌撒。

手指伸入社會傷痕的信仰

教宗指出,我們不需要自我封閉的宗教情愫,它在舉目望天時一點也不關心塵世所發生的事。相反地,我們的信仰應當扎根於那位降生成人的天主,祂進入歷史,醫治破碎的心。

「信仰使良心從麻痹中甦醒,把手指伸入社會的傷痕,對人類和歷史的未來提出疑問。這是一份急切不安的信仰,幫助我們克服心靈的平庸和懶散,並在往往因消費主義而麻木、無感的社會裡,成為扎進去肉裡的一根刺。更重要的是,信仰掃除人自私自利的各種盤算;信仰譴責罪惡,伸出手指痛斥不公義,打亂仗勢欺人者的計謀。多少人濫用信仰來剝削他人?那稱不上是信仰。」

消費主義、心靈毒瘤

教宗問道:「你們有沒有想過,消費主義、那急於浪費又渴望擁有更多的形態,是否進入了你們的心靈?消費主義是一道傷疤、是害心靈生病的毒瘤。」它使人變得自私自利、只關心自己。

信仰的絆腳石

接著,教宗回到主日福音(參閱:谷六1-6),邀請每一個人效法主耶穌。祂親自活出了「平凡日子的預言,進入子民的日常生活和經歷」。祂在納匝肋時,如同眾先知那樣被本鄉人拒絕,成了一塊絆腳石、令人反感的緣由。

教宗解釋道,「絆腳石妨礙這些人在耶穌身上認出天主的臨在。這塊絆腳石即為『祂是真人』的事實」。祂成了軟弱的,「甚至道成肉身、紆尊降貴為門徒們濯足」。

「弟兄姊妹,絆腳石即在於此:一份奠基於『真人真天主』的信仰,祂俯身親近世人,照顧世人,為我們受的傷而動了憐憫的心;祂承擔起我們的疲倦,為我們如同麵餅那樣被掰開。強而有力的天主在我的身邊,在一切事上滿足了我,祂是多麽迷人;軟弱的天主為了愛而死在十字架上,要求我也克服各種自私,為了世界的得救而獻出生命,祂也是令人不安的天主。」

耶穌是令人反感的緣由,因為祂「始終忠於祂的使命,沒有躲在模稜兩可的後面,沒有與政治和宗教權勢的邏輯妥協。祂把祂的生命當成愛的獻禮,獻給天父」。

天主的無限在人的卑微渺小內

每個基督徒都蒙召在生活的所有地方,包括黑暗的角落,為天主的國作見證。為此,教宗說:「我們不可忘記這點:天主藏身於我們的生活及城市的陰暗角落。在帶有磨難刻痕的臉龐上,在敗壞似乎得勝的地方,恰恰揭示了天主的臨在。天主的無限隱藏在人的卑微渺小內。正是在弱小者、被遺忘者、被丟棄者受傷的身軀內,上主施展威能,彰顯祂和藹可親的臨在。」

人人親如弟兄姊妹的生活

面對蔓延開來的罪惡,面對忍受屈辱的生活、工作的種種難題、移民飽嘗的煎熬、不公義的情況、服刑人的惡劣條件,面對「生命遭到殘忍對待、受傷並被殺害」的所有處境,我們不願意看到這一切,因為「我們害怕找到基督」。為此,教宗從的里雅斯特這個歐洲各民族、各文化的十字路口,敦促所有的人相信以和平與友愛為基礎的新文明。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願意告訴這個的里雅斯特教會:向前邁進!你們要繼續在第一線傳揚希望的福音,尤其要向那些走巴爾幹路線而來的人,以及所有身心靈需要鼓勵和安慰的人。讓我們一起努力:因為當我們重新發現自己蒙天父所愛時,我們就能過上親如弟兄姊妹的生活。人人帶著接納的微笑和心靈的平安,親如弟兄姊妹。」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訪問的里雅斯特:公教徒蒙召成為民主康復的心

圖片:Vatican Media

2024年7月7日主日,教宗方濟各來到意大利東北部鄰近斯洛文尼亞邊境港城的里雅斯特訪問,第一項活動就是在該城的會議中心向意大利天主教會第50屆社會週的與會者發表講話。教宗提到,本屆社會週對「民主的心」進行了討論,依照真福托尼奧洛(Giuseppe Toniolo)的思想,「心」與公益密不可分。

民主的危機

教宗指出:「顯然在今日世界中,民主並不健康。這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擔心,因為這使人類的福祉陷入危險,而人類的一切都與我們相關。因此,我們必須負起責任,在當今時代建設一些美善的事物、關注那些留在發展進程之外或邊緣的人。正如民主危機跨越不同的現實和國家,同樣,面對社會轉變的責任和態度也是每位基督徒的召叫,無論他們在世界的哪個地區生活和工作。」

受傷的心

教宗稱民主危機就如一顆受傷的心。他說:「每當有人被邊緣化,整個社會都會受苦。在丟棄文化勾劃的城市中,窮人、胎兒、脆弱者、病人、兒童、婦女、青年及老年人都沒有容身之地。這就是丟棄文化。權力成了以自我為準則,這是一種可憎的疾病,不能聆聽和為民服務。」

冷漠是民主的毒瘤

團結互助和輔助原則是促使社會結果實的利好因素。教宗指出:「人人都須感到參與團體的計劃,任何人都不應感到自己無用。」教宗特別談到福利主義,稱它是「民主的敵人、愛近人的敵人」。教宗說:「不承認人性尊嚴的福利主義乃是社會偽善的面目,其背後就是冷漠,而冷漠則是民主的毒瘤,是一種不參與。」

具創新性的參與

教宗談到康復的心,列出眾多在聖神行動啟發下具有創新性參與的實例,如在自己的企業中雇用一名殘疾人,或促進整體生態可再生能源的團體。教宗表示,若沒有參與,這些事就不會列入政策當中。

「友愛使社會關係發展興盛;另一方面,相互關愛需要有勇氣將自己視為人民的一份子……。的確,『要是未能追求共同的夢想,便難以制定長遠的計劃』(《眾位弟兄》通諭,157號)。一種秉持康復之心的民主會繼續孕育對未來的夢想,敢於下賭注,號召個人和團體的參與。要夢想未來。不要懼怕未來。」

不是一個空盒子

教宗勉勵眾人不要尋求容易的解決之道,而是熱愛公益,作為基督徒「有勇氣在公開辯論中提出關乎正義與和平的建議」。教宗說:「我們的任務是不操縱民主一詞,也不用空洞的內容來篡改它,讓它為任何一種行動做辯解。民主不是一個空盒子,而是與人、友愛乃至整體生態學的價值緊密相連。」

讓人看到希望

教宗強調:「當信仰被邊緣化或私人化時,天主教徒不應就此滿足,卻有話要說這不是維護自己的特權,而是成為控訴的聲音、人民的嗅覺,並讓人看到希望。」教宗邀請意大利公教徒以喬治·拉皮拉(Giorgio la Pira)為楷模,滋養那能使希望重生的良好政治。在迎接禧年之際,要推動青年的政治和社會培育活動、安排交流與對話的場所,為促進公益共同努力。

匠人與見證人

最後,教宗祝福在場的人,並期望他們成為民主的匠人和有感染力的參與的見證人。教宗說:「這就是教會的作用:讓人看到希望,因為沒有希望,我們只能管理當下,卻不能建設未來。若無希望,我們只會是管理者、是當下起平穩作用的人,卻沒有先知性,也不是未來的建設者。」

圖片:Vatican Media

此外,教宗在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時,特別念及烏克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緬甸,以及因戰爭而受苦的每個人,並懇求在格里薩山聖母朝聖地受敬禮的聖母瑪利亞的轉禱。

教宗保證為服刑人士、病患和移民祈禱,他稱這個位於「意大利、中歐和巴爾幹半島之間的十字路口的重要港口城市為向移民敞開的大門,它有將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使命」。

教宗指出:「教會和民間團體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開放與穩定、接待和身分結合起來。我想說,你們有資格面對這個挑戰!作為基督徒,我們有福音,它給予我們的生命意義和希望;作為公民,你們有憲法,它是民主道路上可靠的指南針。」

最後,教宗勉勵在場的人要「毫無畏懼地前行」。要「持不畏懼和開放的態度,堅固的人性和基督信仰價值觀,在不損人性尊嚴下接納他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新聞室公布教宗訪問意大利維羅納的行程安排

教宗方濟各將於5月18日、聖神降臨節前一天,訪問意大利北部城市維羅納(Verona)。本次訪問的主題是“正義與和平必彼此相親”,選自《聖詠》第85篇。聖座新聞室在4月29日公布了訪問行程。

5月18日,早上6時30分,教宗將從梵蒂岡乘坐直升機出發,預計8時整降落在本特戈蒂體育場鄰近的廣場上。在那裡迎接他的人中,有維羅納教區主教彭皮里(Domenico Pompili)、威尼托行政區主席扎亞(Luca Zaia)等。教宗抵達後將即刻前往聖柴諾(San Zeno)大殿,在那裡接見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屆時將發表他此行的首篇講話。隨後,他將向在教堂前聖柴諾廣場上等候他的孩童和青少年致意。

預計10時15分,教宗將抵達維羅納圓形競技場主持和平聚會。聚會結束後,教宗將乘車前往蒙托里奧監獄,在那裡問候獄警、服刑人和義工,並向他們發表講話。

教宗與服刑人士用午餐後,預計下午2時30分離開監獄,乘車前往本特戈蒂體育場,並於下午3時在體育場主持彌撒。教宗將於下午4時45分乘直升機離開維羅納,預計下午6時15分抵達梵蒂岡。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