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證實中國青島教區陳天浩主教是在臨時協議的框架下獲任命

圖片:chinacatholic.cn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臨時協議正在結出果實。自2018年9月簽署協議以來,一位新的,也就是第三位主教在與伯多祿繼承人的共融中獲任命且被祝聖。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證實了這個消息。

關於在山東青島最近祝聖主教的消息,布魯尼說:「我能證實陳天浩(多默)是在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的規範框架下獲任命及被祝聖的第三位主教。」

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聖座新聞室主任表示:「我可以補充說,無疑,預計在未來將有其他主教祝聖的情況,因為一些新的主教任命程序正在進行中。」

需要一提的是,不久前又續簽兩年的《臨時協議》並非直接涉及聖座與中國的邦交、中國天主教會的法律身份,或聖職人員與國家政府的關係。《臨時協議》唯一涉及的是主教任命的程序:這對於教會生活,以及中國天主教會的牧人與羅馬主教和世界主教的共融,是基本的問題。

因此,《臨時協議》的目的向來純屬牧靈性質。換言之,它的目的是讓天主教信徒所擁有的主教應是與伯多祿繼承人完全共融,同時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的牧人。

相關報導: 天主教青島教區舉行陳天浩主教祝聖典禮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新聞室解釋梵中臨時協議續簽兩年的理由

2020年10月22日,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再延長兩年。聖座新聞室在這項協議到期當天發表公告,宣布了這個消息。公告指出:「得益於締約雙方在商定事項方面的良好溝通與合作、考慮到上述具有重大教會和牧靈價值的協議的啓動執行是積極的,聖座有意繼續開放性的和建設性的對話,從而促進天主教會的生活和中國人民的利益。」

公告還附加一篇《羅馬觀察報》發表的文章,其中解釋這項選擇的理由。文章指出:

「雙方評估了協議實施的不同方面,共同確定經由雙方正式互換的口頭照會,將協議的有效期延長兩年,直到2022年10月22日。」

「臨時協議的主要目的是支援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宣講,重建教會圓滿和有形可見的合一。主教任命和主教們與伯多祿繼承人合一的問題,對教會無論在地方還是普世層面的生活都至關重要。正是這個因素激發了談判,並在臨時協議的起草中成為參照點,好能 一步一步地確保主教們在信仰和共融上的合一,以及全力為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團體服務。今天,在中國的所有主教已經於數十年後首次與羅馬主教共融,而且藉著協議的實施,將不再有非法祝聖的情況。」

文章解釋道:「臨時協議沒有面對所有尚未解決的問題或仍引起教會不安的情況,唯一涉及的是主教任命問題。」

文章引用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最近在宗座米蘭外方傳教會專題研討會的發言,提到對臨時協議「出現的一些誤解。其中許多誤解,出於將臨時協議中沒有的目標歸於其内,或將此協議與政治問題相連,而這些問題與這項協議毫不相干。」

「2018年9月在北京簽署的臨時協議是一段漫長旅程的到達點,但對簽署一個更寬廣和具有遠見的協議也是,且尤其是起點。臨時協議是一種開放和有建設性對話的成果,因其試行性質,經雙方同意予以保密。這種受到尊重和友誼所滋養的對話態度是教宗方濟各强烈主張和推動的,他清楚意識到教會的共融在過去受到的創傷,以不容置疑的延續其前任思想的態度,進行了由其前任開啓並推進的長年談判後,恢復了與未經教宗授權而祝聖的中國主教們的圓滿共融,並且允許簽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此協議草案先前已經獲得本篤十六世教宗的批准。」

文章繼續寫道:「國際政治界的一些方面嘗試以地緣政治學為主來分析聖座的工作。但對聖座而言,簽署的臨時協議所涉及的完全是教會問題。此外,聖座也充分認識到,這對話有利於更富有成果地尋求整個國際社會的公益。」

「至於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成果,就是已經任命了兩位新主教,同時正在進行新的主教任命的其它幾個程序。即使在數據上可能讓人覺得沒有重大成果,然而,在希望能逐漸達到其它積極的目標上,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雙方的接觸和臨時協議的實施也是由於疫情大流行引起的衛生緊急情況受到了影響。」

「因此,在中國主教實際且日益積極的參與下,協議的實施對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生活已經非常重要,對普世教會亦然。在這種情況下,聖座的牧靈目標也得以確定,即幫助長期分裂的中國天主教徒展現出修和、合作及合一的徵象,使在中國的福音宣講得以更新和更加有效。」

文章最後表示:「該當承認,仍然存在不少非常痛苦的情況。聖座完全瞭解這種情況,並予以認真考慮,在促使宗教自由更有成效的實行上喚起中國政府的注意。這段旅途仍然漫長,存在困難。聖座祈願臨時協議和它的續簽有助於解決共同關注的尚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關乎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團體生活的問題,以及在我們經歷許多國際上緊張形勢的此刻,促進和平的國際願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延長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公告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關於延長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公告,2020.10.22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在北京簽署、一個月後生效的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有效期屆滿後,雙方同意將這一協議的試驗性實施階段延長兩年。

得益於締約雙方在商定事項方面的良好溝通與合作、考慮到上述具有重大教會和牧靈價值的協議的啟動執行是積極的,聖座有意繼續開放性的和建設性的對話,從而促進天主教會的生活和中國人民的利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國浙江寧波教區舉行金仰科助理主教就職主教儀式

圖片:中國天主教

據《中國天主教》報導,2020年8月18日上午,經浙江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同意並報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批准,天主教寧波教區舉行金仰科助理主教就職主教儀式。62歲的金主教是在中梵臨時協議簽訂後,第六位公開就職的主教。

就職儀式由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昆明教區主教馬英林主持,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秘書長楊宇神父宣讀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批准書。金仰科在就職儀式上莊嚴宣誓,將帶領教區神長教友,遵守國家憲法,維護祖國統一與社會和諧,愛國愛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堅持我國天主教中國化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典禮最後,由金仰科主教主祭彌撒。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浙江省天主教愛國會、浙江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負責人和寧波教區教職人員、教友近200人。

金仰科主教個人簡介

金仰科主教,浙江慈溪人,1958年1月出生,畢業於上海佘山修院,1990年晉鐸後一直在寧波教區服務。金主教於2012年,由其前任寧波教區胡賢德主教秘密祝聖為教區助理主教。2014年任浙江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副主任,2017年任寧波市天主教愛國會主任。

一、貧苦童年 空白信仰

1958年金仰科出生於浙江慈溪新浦鎮浦沿村的一個貧窮的家庭,一個姐姐,三個弟弟,他排行老二。父親在藥店裡幫忙配中藥,直到退休,工資不高。媽媽從年輕時就體弱多病,長年吃藥,一家人生活得很是艱難。因為全家是城市居民戶口,而城市居民戶口是沒有土地的,在當時來說,沒有土地,溫飽都可能成問題。對於金仰科一家來說更是如此,全家七口不僅沒有土地,父親又掙錢不多,再加上母親長年生病吃藥,是全村中最窮的一家。孩子們讀書時,學校同情他們家的處境,免去了全部的學費和書費。就連建房的土地也是教會幫忙找的,鑑於金神父一家的情形,老神父茹公跟管堂的胡歧先先生商量後,決定在教堂對面的一塊空地上給他們家蓋三間房子。

父母雖然是老教友,但在那個沒有信仰氛圍的年代,也只是自己做個祈禱,沒有聖事禮儀的滋養,金仰科雖然從小領了洗,但從來沒有進過教堂,很少聽到過信仰的道理,信仰為他來說幾乎是一片空白。

二、突遇事故 發現真神

雖然人人厭恨痛苦,但它往往會把人帶入生命的深處,引人尋求人生的意義,把人引向真理的思考。很多人是在痛苦中找到了天主,卻在狂歡中迷失了方向。聖依納爵就是藉著戰場上的一顆子彈走出了虛幻,歸依了天主,成為了聖人。金仰科也是在一場變故中發現了天主並跟隨了祂。

1974年金仰科高中畢業,在校期間成績不錯,深受老師的器重,一直是語文課代表。

1975年,他成了開花機(社辦廠)的一名機修工,工作非常出色。有一次,金仰科在工作中抬著齒筒機,不小心被尖銳的石頭割破了腳,腳底嚴重受傷,臥床將近三個月,一動都不能動。在這孤獨難熬、寂寞無聊的日子裡,如何打發時間成了金仰科的難題。

金仰科的姐姐是一位知青,自從落戶到六甲村以後,就非常熱心,在這個時候,她向王先寶老教友借了一本聖書《露德聖母與伯爾納德》,給弟弟送了過去。於是金仰科就靠看這本書打發時間,沒想到,就在這本書裡他發現了生命的根源,天主,並把他帶進了探索真理的道路。

他說:「看完此書之後,我就想這個世界上也許真的有一個神,否則很多奇蹟無法解釋。但這時也沒絕對的把握,於是我下定決心,繼續把這個問題探究下去,如果真的有神,我願意把自己完全獻給祂,如果沒有神,我就可以隨心所欲了,不需要約束自己了。」

隨後他找來了很多聖書,希望在這知識的海洋裡找到「神」的答案。其中聖奧斯定的《懺悔錄》這本書改變了他的命運,透過奧斯定的一生,他確定了天主的存在,奧斯定的歸依深深地打動了他,扭轉了他的人生方向。 「我也願意和奧斯定一樣歸依天主。」金神父回憶說。

當然,從認識天主到順服天主,金神父還有一段路要走,這是一個充滿了掙扎的過程。姐姐知道了弟弟的心願後,滿心歡喜,當弟弟可以下地走動的時候,便帶著他去六甲村的教堂參加祈禱。自從有人類以來,魔鬼就和天主爭奪人靈。當金仰科祈禱時,魔鬼也來搗亂,剛開始祈禱就汗流浹背,很累很艱難,他說:「當時我感覺有很多邪惡的東西跟著我,讓我放棄天主,誘惑很大,掙扎強烈,但同時我也感覺有另一種力量讓我不要放棄。」在這個時候金仰科開始默想耶穌的苦難,求主助佑他犧牲享受,跟主前行。慢慢地誘惑退去了,從這以後金仰科開始享受犧牲帶來的果實,他愛上了祈禱,喜歡在祈禱中與天主交往,汲取恩寵和力量。

病癒之後,金仰科回到了單位上班,工作之餘便和教友們一起祈禱。除了祈禱之外,聖書是他閒時的精神食糧,他看了很多的靈修書籍,藉著閱讀,他的信仰在不斷地成長,與天主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他說:「通過看聖書,我懂得了世界是暫時的,一切都要過去,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注目永恆,生命最大的自由就是生活在天主的愛里。」

三、蒙主寵召 犧牲前程

1976年年底,茹公老神父在家裡做彌撒,彌撒後很慈祥地對金仰科說:「阿科!你可以去做神父了!」

金神父表示:「聽到老神父的這句話,我想,這是天主在藉著神父召叫我。當時我們教區教友多神父少,只有幾位老神父,我作為年輕人,願意擔負這個責任。」

就是在這一天,聖召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了金仰科的心田。

1977年12月,金仰科被招工到國營企業慈溪第一棉紡廠工作,一直到1985年離開,他工作勤奮,成績突出,倍受領導重視。這裡70%以上都是女員工,三班倒,工作很辛苦,然而不管多累,金仰科的祈禱堅持不輟,經常是邊工作邊祈禱,趕上歇班時便回家參加教友們的聚會;只要閒下來,聖書依然會捧在他的手上,為靈性汲取營養。他說:「透過我的經驗,我認為看聖書非常重要。」後來通過考試,金仰科進入到廠財務科,後來又被提升為副科長。

1983年,廠裡的書記派金仰科去上海參加培訓,為期一年。臨走之前,書記對他說:「好好接受培訓,回來後給你找個好對象。」同時也告訴了他那個女孩子的名字。然而金仰科說:「我不需要了。」

培訓期間,金仰科聽說教區的修道院,教會沒有認可,教區也沒有再往那裡送修生,看到這樣的情況,金仰科不知道自己的修道夢想要拖到什麼時候,開始有些動搖了,並有了結婚的念頭。後來,寧波的袁克凡老修女(平時經常給他做靈修輔導)知道了這事,寫信給他說:「我願意做莫尼加,哭著把你這個奧斯定給找回來。」聽到這句話金仰科哭了,藉著這句話,他肯定了自己的聖召,無論如何一定要繼續自己的聖召之路。

1984年培訓結束,他回到棉紡廠繼續工作。

1985年金仰科放棄一切準備,去了上海佘山修院讀書。但當他向領導提出辭職時,他們不肯放手,開會給他做思想工作。書記說:「上海的主教為信仰受了很多苦,坐了那麼多年的牢,你也願意走他的路嗎?如果你留在這裡你會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在領導們看來,金仰科是放著幸福不享,主動去找罪受,簡直不可思議。保祿宗徒曾說:「我只以耶穌基督為至寶,其餘一切我都視為糞土。」同樣,對於金仰科來說,在天主面前,再好的前途也失去了亮色。他拒絕了挽留,毅然隨主召叫,離開了棉紡廠。面對金仰科的離去,領導們失望至極。

四、走進修院 再遭誘惑

1985年10月,金仰科來到了上海佘山修院,修道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每年都考第一,各科老師都非常喜歡他,曾經做了兩年班長,當時修院設了神修獎,由金仰科和邢文之兩位修士獲得。

1989年,馬上要祝聖執事的時候,魔鬼再次向金修士展開了猛烈攻擊。他說:「快要被祝聖為執事時,突然間我不想做神父了,感覺在我面前有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尤其是獨身方面我受不了,想到將來的挑戰,我對自己沒有了信心。」

這種掙扎和分辨持續了半年的時間,最後,金修士給教區呈上一封不想修道的信。教區的徐吉偉神父知道這事後鼓勵他說:「你這個是誘惑,在衝動中不能做決定,先靜下心來,找上海的陳雲棠老神父做個避靜,他很有經驗,相信對你會有幫助。」

金修士照神父的話做了,陳神父讓他把想法都寫下來,做靈修筆記,默想耶穌苦難和基督的召叫。在近一月的神操中,天主又從魔鬼手中把金修士奪了回來。從這以後,他的聖召再沒有動搖過。

1990年11月金修士被祝聖為執事。同年11月18日在上海佘山聖母大殿由金魯賢主教祝聖為神父。

五、堂區牧靈 帶病堅持

「基督第二」是神職人員的光榮稱號,要想相似基督,為救人靈,捨生致命的精神必須在牧靈行動中體現出來。犧牲自我是他們的信念,拯救人靈是他們的目標。

1991年,金神父被分配到了舟山市定海區天主堂擔任本堂。從修院來到堂區,金神父帶著滿腹學識和一腔熱火走上了牧靈崗位。他說:「我要把在修院裡所學的知識全都推廣出去。」

剛開始教友們對年輕神父的到來非常歡迎,神父在各方面的工作也很順利。首先為提高教友們的信仰素質,他想方設法辦培訓,廢寢忘食搞福傳。然而,當金神父推廣一些禮儀改革的時候,那些老教友們一時接受不了,不干了。當時教區要求手領聖體,老教友不接受,甚至強烈反對;按梵二要求把祭台上的聖體放到旁邊,教友們也接受不了。在這些事上,金神父的牧靈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礙,他說:「感覺推廣點新的東西很難。」然而,在困難面前金神父沒有退縮,而是耐心地給教友們解釋,後來教友們也慢慢地接受了。

2001年,他著手修建大教堂,因原先的小教堂已無法滿足教友們的需要。為了讓教友們有一個參與禮儀的好環境,金神父不辭辛苦,無怨無悔,甘作奉獻。

長時間的奔波勞碌,再加上工作的壓力,金神父的身體漸漸地有些支撐不住,尤其是每天的彌撒講道,壓力很大。他說:「在修院學的東西都講完了,然而彌撒每天都在繼續,彌撒中的講道不能缺少,所以講道成了我的一大難題,非常焦慮,有時為了第二天的講道半夜都不能入睡,很是苦惱,雖然教友們都說講得不錯,但我自己覺得就跟炒冷飯一樣,很糟糕。」

神父的身體開始虛胖,渾身浮腫,肝臟也出現了問題,很是痛苦。在這種情況下,神父卻沒有因此而停止牧靈的腳步,工作依然在繼續,他說:「當時神父少,帶病也要工作,有時在去往堂口的路上,頭暈腦脹、噁心不止,但腳下的路還是要繼續。聽告解時,有時由於疲憊邊聽邊打磕睡,不管怎樣,我只有一個信念:天主召叫我做神父,我就要做個好神父!把一切奉獻給天主。」

後來不僅是自己的堂區,也去沈家門堂區、象山堂區幫忙。在壓力和病苦面前,天主成了金神父唯一的安慰、支持,神父祈禱和拜聖體的時間更多更長了,在祈禱中奉獻病痛,在奉獻中獲得安慰和力量。

1997年,金神父去河北獻縣教區參加一個神恩研討會,在這裡他領受了聖神的恩寵,充滿了活力,每天呼求聖神和他一起準備彌撒中的講道,焦慮竟然消失了。他說:「神恩對我很有幫助,使我在牧靈的勞累中也體驗到了做神父的輕鬆和喜樂。」

六、慈溪牧靈有特色 升任副主教

2004年,金神父被派到慈溪滸山服務。這裡的一個特色就是外地來打工的教友很多,這些人離開了家鄉,如果沒有教會的牧養,他們的信仰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出於對主內兄弟姐妹的愛護,為了讓他們能體驗到教會大家庭的溫暖,為了讓他們的靈性繼續得到滋養,金神父為他們成立了「教友之家」團體,把他們組織起來,在教堂裡給他們找地方,讓他們舉辦教會活動,例如:定期學聖經、家訪、朝聖等等,讓他們感受到了教會不分地域、不分種族的家庭溫暖。

不僅如此,每逢春節時,金神父犧牲與親人團聚的歡樂,去和那些回不了家的外來打工的教友們一起過年,這份大愛讓他們感動至極,雖然離開了家,但卻享受著一份無言的溫暖和感動。金神父說:「每年都和這些外來打工的教友們一起過年,我感到十分快樂。

2007年,金神父被選為教區副主教,「這完全是天主聖神的禮物,我知道自己無德無才,實不堪當,只有盡全力配合主教,做好我應做的工作。」在擔任副主教的同時,也兼任堂區本堂。談到堂區管理時他說:「在與副本堂合作時要考慮他們的感受,分配工作時以商量的口氣,不下命令,定期開堂區會議,邀請修女也參加,爭取大家的意見,不搞一言堂。」

堂區牧靈方面,注重培育教友們的福傳意識,尤其是把男教友組織起來,培育他們的信仰,成立佈道團體,在下面的堂口開展佈道會等等。在金神父的帶動和神父修女們的配合下,堂區的牧靈事業正邁著成熟穩健的步伐前進。

七、神職界面臨的挑戰

金神父說:「今度奉獻生活者的最大挑戰就是『世俗化』。今天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媒體、電腦、網絡等,這些對神職人員衝擊力很大,在給人們帶來方便和知識的同時,也給度奉獻生活的人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很多神職人員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了網絡上,以致於忽略了自己的牧靈工作和自身的靈修。上網佔用了祈禱和拜聖體的時間,聊天佔用了讀聖經和聖書的時間,甚至有教友請終傅時都還捨不得放下手中的鼠標,這些都是神職人員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果長年累月地繼續下去,勢必會掉進時代的大染缸裡,讓天主的事業遭受損失。所有度奉獻生活的人都應該在網絡方面把握一個『度』。因為一位好神父會帶領很多的人升天堂,一位不好的神父也不會隻身一人下地獄。」

「現在神職人員在貞潔方面面臨著很多的誘惑,尤其是在網絡方面,有時一開電腦就會跳出一些『低級趣味』的畫面,所以有所選擇地上網非常重要,必須犧牲想看又不應該看的一些東西。既然完全奉獻給了天主,就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在這方面已經沒有了享受權力。作為一位度奉獻生活者,最重要的是與天主之間的關係,靈修第一,知識第二,沒有靈修,知識便是空殼。神父們自己要多看聖書和聖人傳記,並鼓勵大家也要多看,從中汲取靈性的營養。」

2020年11月18日,是金仰科神父晉鐸銀慶紀念日,他很喜樂地告訴大家:「現在回顧我的司鐸生涯,我很感恩,使我學會了對天主更深地信賴和交託。同時也感謝教區主教和司鐸團及修士、修女、教友們為我慶祝和感恩。願主恩賜本教區有更多地青年人回應修道的聖召。」

祈求天主恩寵的陽光撒滿金神父的每一步牧靈之路,願主之大愛陪伴他、護佑他生命的每一天!使他不斷地彰顯天主的光榮。

 

資料來源:

中國天主教

天主教信德網

神州佳音

中國山西朔州教區馬存國主教公開就職

圖片:中國天主教網頁

據天亞社(香港訊)報導,中國山西省朔州教區馬存國主教二零二零年七月九日公開就職。年僅四十九歲的馬主教是在中梵臨時協議簽訂後,第五位得到中國政府認可而公開就職的地下主教。

就職禮儀在朔州教區主教座堂舉行,由同省的省天主教愛國會主任、省教務委員會副主任、太原教區孟寧友主教主持,中國主教團副秘書長楊宇神父宣讀主教團批准書,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主任、運城教區武俊維主教,和省兩會(愛國會及教務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長治教區丁令斌主教參禮。當天連同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代表、省天主教「兩會」和省內其他教區代表,以及朔州教區教職人員、教友,一共約有100多人出席。

馬存國在就職儀式上莊嚴宣誓,將帶領教區神長教友,遵守國家憲法,維護祖國統一與社會和諧,愛國愛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堅持我國天主教中國化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典禮最後,由馬存國主教主祭彌撒。

被問到有否向教廷匯報就職禮事宜,馬主教對天亞社說,因為還在疫情期間,具體事情他不清楚。他又說,就職禮的日子和禮儀,也是由省兩會決定的,然後報到一會一團。

就職禮低調完成,由意媒率先報道。雖然就職禮於九日舉行,但直至十三日才由意大利媒體《La Stampa》旗下專門報道教會新聞的《Vatican Insider》首次披露有關消息。

馬主教曾在二零一五年三月接受該報的記者詹尼‧瓦倫特(Gianni Valente)訪問,強調對中梵交談「寄予厚望」,認為「與政府對話還有助推動教會合一」。

圖片:信德網

馬主教在二零零四年獲祝聖為教區助理主教。十六年後由「地下」轉為「公開」,馬主教坦言沒有什麼看法,「沒有感覺有啥變化,一樣的」。至於為何要公開,他只說:「不公開有些工作不好做。」

一九七一年出生,畢業於山西天主教神哲學院,九六年晉鐸。在他晉鐸八年後,就以三十三歲之齡,獲祝聖為朔州教區年青的助理主教。直至二零零七年,他的前任雒雋主教於三月安息主懷,馬主教自動繼承朔州正權主教一職。

按此閱讀更多內容

來源:天亞社中文網

中梵臨時協議後第四位中國政府認可的地下主教舉行公開就職

6月22日上午,經省教務委員會同意報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批准,天主教鳳翔教區舉行李會元就職主教儀式。

就職儀式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秘書長、省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主任、西安教區黨明彥主教主持,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秘書長、湖北省天主教兩會主席崔慶琪神甫宣讀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批准書,李會元作了莊嚴宣誓,他表示,將帶領教區神長教友,遵守國家憲法,維護祖國統一與社會和諧,愛國愛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堅持我國天主教中國化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典禮最後,由李會元主教主祭彌撒。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代表、省天主教兩會人員、省內其他教區代表及鳳翔教區教職人員、信教群眾共155人,參會人員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

李會元主教,聖名伯多祿,陝西岐山人,1965年10月出生,2011年5月任鳳翔教區候任助理主教,2019年4月任寶雞市天主教愛國會主席。

來源:陝西天主教

據天亞社(香港訊)報導,李會元主教是繼福建省福州教區林家善主教就職後,兩周內第二位得到中國政府認可的地下主教,亦是中梵臨時協議後的第四位。

就職禮於六月廿二日在教區聖若瑟主教座堂舉行,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秘書長、西安教區黨明彥主教負責授予禮冠、權杖和權戒。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區神父對天亞社說,就職禮後的彌撒由李主教親自主祭,陝西各教區主教均有出席共祭,包括黨主教、漢中教區胥紅偉主教、榆林教區楊曉亭主教、周至教區吳欽敬主教、三原教區韓英進主教,和渭南同長平主教。

該教區神父又說,出席者不到二百人,包括鳳翔教區全體神父外,還有該省的一些神父,及該教區的各堂區會長和教友代表參加,「當局說還在疫情期間,所以人數還是要限制」。

中梵在二零一八年九月廿二日就主教任命問題簽訂臨時的秘密協議,期間陸續有地下教會團體的主教公開就職,包括廣東省汕頭教區莊建堅主教、河南省南陽教區靳祿崗主教,福建省福州教區林家善主教,而李主教便是第四位獲中方承認的地下主教。

據時任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在二零一七年的文章指,全國有三十多位地下主教有待中國政府承認。

為期兩年的臨協議於九月屆滿,有傳新的談判將於七月進行。

據就職典禮手冊介紹,李主教在一九六五年十月十日出生於該省的岐山縣曹家鎮。二零一一年五月在教區召開的第二次擴大會議、按照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的規定和教會法典,李會元獲選為教區候任助理主教,以協助時任教區主教李鏡峰管理教區事務。但有關資料卻沒有提到李會元主教的祝聖日期。

據悉,李會元主教於二零一四年二月獲李鏡峰主教秘密祝聖。

當時的報道指,該次主教選舉沒有愛國會人員參與,一切由李鏡峰主教安排,並稱有宗教官員到場監督選舉,確認選舉符合國家規定,選舉結果合法有效。然而,李鏡峰主教於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安息主懷後,當時的李會元助理主教卻沒有在官方教會裡馬上繼任成為教區正權主教。

寶雞市的天主教愛國會二零一九年五月十五日在當地的天主教第一次代表會議中成立,而李會元主教亦在同一的會議上當選為該市愛國會的主席。當時的報道未有提及李會元為「主教」,而李主教的公開就職亦在一年後才舉行。

按此閱讀更多內容

來源:天亞社中文網

談說天地 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嘉賓:彭保祿神父)

本集我們請來全球海外華人牧傳處榮休主任彭保祿神父(方濟會士) 與我們探討聖統制,他也分享了對於中梵臨時協議的感受。最後,他與我們談及信、望、愛三德的關係。

彭保祿神父語錄:

「教會團體是宗徒傳下來的,是絕對沒有需要去懷疑或去質問,這個是絕對肯定的。」

「如果是真正的共產黨,他們根本是無神論者,沒有天主還有宗教嗎?」

「信、望、愛是我們信仰的基礎,您不相信是沒有用的。」

相關資訊:

中梵關係

談說天地 道明會與華人福傳 (嘉賓:李漢民神父)

本集我們請來遠道由台灣而來的中華道明會前任會長李漢民神父,他與我們細說中華道明會現在的發展及聖召情況,同時也大談對中梵臨時協議的看法與感受。節目中,他也談及台灣教會和青年的需要,我們應如何在這世代去做福傳。

李漢民神父語錄:

「有關中梵關係臨時協定,基本上教會對待所有的地方教會,大概都有一樣的心情,就是慈母教會希望在本地的教會裡面,她可以為天主的子女來服務……」

「我自己期待就是所有的天主子民,特別是為中國教會來祈禱,希望有一天天主的子民可以自由的傳教,自由的見證,然後也表達自己的宗教信仰。我覺得這個是中國教會比較急需的一個部份……」

「其實我們為道明會的精神,是一個宣講。聖道明他建立這個團體,所以我們神父們就是接受派遣,讓我們自由的往全世界,可以去做宣講……」

萬民福音部部長訪台灣、香港和澳門後專訪

教廷萬民福音部部長斐洛尼樞機剛結束了緊湊的4天訪問行程,包括宗教活動,以及與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公開會晤。中華民國於1912年獨立,自1949年起,該國主張的領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疊。斐洛尼樞機受到教宗派遣,參加第4屆全國聖體大會,隨後訪問了澳門和香港,3月6日回到羅馬。

台灣的天主教徒人數稀少,在全國2350萬居民中略超過1%,當地基督徒約佔總人口的4%。斐洛尼樞機到訪期間,除了主持聖體大會的閉幕彌撒、參訪不同教會單位以外,他還會見了最高民政當局,即蔡英文總統、陳建仁副總統和外交部長吳釗燮。

返回羅馬後,梵蒂岡新聞網在採訪中向斐洛尼樞機請教說:您這次訪問台灣後有哪些反省呢?哪些事情令您印象深刻?

答:我的印象很積極正面,因為我遇見了一個需要鼓舞、激勵和協助的教會, 她同時蘊藏著豐沛的珍寶。我尤其是指原住民的福傳,以求增加聖召。在這方面,主教們意識到要推進現已存在、但人數很少的修院。此外,也有許多機構一直在教育層面促進教會的臨在,這些機構有口皆碑,而且也與醫療服務有關。我探訪了新成立的輔仁大學醫院,該機構的確懂得如何應對病患的課題和問題,關懷他們,並察覺到社會的老齡化;那裡的出生率低,如今得處理許多老人的需求。因此,我也祝聖了一間由小學舊校舍改建而成的養老中心。那裡有很多希望的元素,但教會最欠缺的是更恰當的傳教動力。

問: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的台灣人自稱是無神論者。這是不是一個有待努力應對的重要幅度?

答:我們必須考慮到,這個社會在經濟和社會方面十分先進,因此許多層面必不可少的參照點都把天主排除在外,因為人們關心的往往是保障優質的生活,以及各種會減少或加重危機的問題。這是一個追求福祉的社會,總是以福祉為先,其它要求次之。基督徒生活顯然要求很高,其它宗教的表達形式通常比較容易實踐,因此肩負靈性、人性和道德責任的教會,明顯地處於困境,因為這需要耗費很大的心力。此外,我們也要考慮到另一個層面,也就是我們不能用數字來衡量一切;舉例而言,對教會服務的讚賞,遠超過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人數的百倍之多。這意味著,教會也在社會上增加「鹽味」,透過教育和其它的臨在形式,給生活的諸多方面賦予意義。對於錯綜複雜的社會,很難找出一個過分簡化的標準。

問:台灣仍受到國際社會的孤立,僅有17個國家予以承認,其中包括與它建交76年的聖座。或許,打破這孤立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答:我不會稱之為孤立。當我們提到孤立一詞,背後的涵義是什麼呢?台灣雖然跟許多國家沒有外交關係,卻維繫了商業、社會、文化和學術關係,這些關係極為重大,不能縮減為只談外交類型。為此,台灣必須在對話中尋找自己的道路,我認為,這將對它的未來助益良多。

問:您這次訪問了台灣後,也到訪了澳門和香港。聖座與中國最近針對主教任命簽署了協議,有些人對此感到驚恐,視之為台北和北京政府進一步摩擦的風險所在。然而,這協議會不會反倒成為拉近關係的推動力?

答:某些個案自然得視情況而定,因為不能只用負面詞彙、完全從負面角度來探討。除此之外,我發現,我所遇見的所有司鐸、主教和平信徒都投以積極而強烈的關注。正如我解釋過的,陳年的問題顯然不會一朝一夕就解決。許多處境往往令我們陷入不穩定狀態,這並不代表基礎不佳,但是對話的許多方面肯定有待加強,不僅教會內部也存在許多問題,聖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也是如此。我相信,關於這方面,我在香港和澳門也得到很多正面反饋和鼓勵。他們說:「請你們向前邁進,這是一條很好的道路。」我堅信,未來也將是這樣。再者,某些不和諧的聲音確實存在,但我認為,不和諧的聲音有權利存在。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萬民福音部部長解釋中梵臨時協議的牧靈價值

教廷萬民福音部部長費爾南多•斐洛尼樞機(Fernando Filoni)接受《羅馬觀察報》採訪,解釋了中國與聖座有關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所蘊含的牧靈價值。

萬民福音傳播部部長費爾南多•斐洛尼樞機,曾於1992年到達香港,從那時起就伴隨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微妙而複雜的旅程。在那些年裡,聖座國務院代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員之間經過最初的幾次往來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教廷的外交關係開始解凍。

問:樞機閣下,幾年來您是特別對所謂的「傳教區」福傳的教廷部門領導。聖座與中國政府於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簽署了「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在其中您所瞥見的牧靈價值是什麽?

答:關於特別被問及的「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的牧靈價值,正是我所領導部門的權限範圍,它旨在陪伴在中國的教會;然而對比教宗方濟各在去年九月份«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中所寫的,我不認為我會說得更多且更好。我想引用原文:「……臨時性協議……是聖座與中國政府當局漫長而複雜的雙邊對話果實,由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開啟,接著由本篤十六世教宗繼續。藉此歷程,聖座自始至終不為別的,而旨在實現教會自身的牧靈目標,即支持和推動福傳事業,並實現和保持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的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合一」(第二節)

他又說道:「與中國當局簽訂的臨時性協議,儘管只是限定於某些教會生活方面,並有必要更加完善,但它也能為譜寫這新的中國教會篇章而做其貢獻。此協議首次引入中國當局和聖座之間的持久合作因素,以希望能為天主教團體保障良好的牧者」 (第五節)。最後,雖然我贊同諸多方面所表達的困惑,因為困難依然存在,也因為可能在以後的旅程中出現別的困難,但是我覺得在中國的天主教會有和好、合一及復興的很大期望,以便更加果斷地重啟福傳。在一個從許多方面看都以超音速奔跑的世界裡,人不能原地不動,同時,人們體會到迫切需要重新發現靈性和人性的價值,以便為人的生活及社會的真正凝聚力給予可靠的希望。總而言之,這就是天主教向今日中國所能提供的。我還必須說,從中國教會人員那裡收到的很多信件中,以及與主教、神父、修女和平信徒的會見中,我總覺得他們的願望是在中國的教會能回到天主教會背景下的「正常化」。

問:樞機閣下,您引用了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教宗方濟各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這文告和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七日《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國信友的信》有差異或關聯嗎?與此同時有何改變?

答:您看,在您適時提及的教宗本篤十六世的信中,除了其它許多寶貴的訓導外,主要肯定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只要在不利的環境中需要保護生命及捍衛信仰時,比如說在還被要求强加與良心和天主教教義不可調和的意識形態的地方,秘密狀態都是正當的;

第二件事是,即使在困難與複雜的狀况下,鑒於自己教區團體的更大益處,在不缺少牧靈分辨能力的情况下,並在主教的領導下,人們可以做決定和選擇。

在本篤十六世的信中,已經直觀到歷史在前進和發展,人與人、民眾與民眾之間相互作用的歷史背景在改變,思想組織也確實在改變,作為我們生活構成基礎的概念闡述和社會形式的解釋也在改變。教宗方濟各的文告在教宗本篤十六世信的基礎上增添了有效和目前的訓導,也許是對記憶癒合的關注,以翻開新的一頁;這是一個具有決定性地展望未來的眼光,可以為在中國教會的牧靈計劃激發靈感。很明顯地,一方面若沒有牧者們的心靈合一及中國信友的圓滿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若沒有民政當局通過與宗座對話而建立的信任,僅此是不能實現的。正是為達此目的,「為支持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傳播及重建教會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共融,首先面對主教的任命問題是最重要的」 (第三節)

關於去年九月份簽署的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為在中國的教會而言,它是一個具有歷史重要性的教會事件。按照協議,承認教宗的特殊角色,在中國教會的合法牧靈自主和不可或缺的與伯多祿繼承人共融關係前景中,現在也應該重新理解所謂的「獨立原則」。為此,我希望不再聽說或閱讀到「地方政府」官員將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作為工具,以强迫人們做那些連中國法律自身都不要求的事情,比如在愛國會註册。

事實上,教會反對意味著自私、封閉或控制的「愛國主義」,卻贊成意味著對文化和知識根源的尊重,促進公益,以及政權機構對自己公民信任的「愛國」。我們正在以尊重的態度具體地和中國當局一起努力工作。藉著天主的幫助和所有人的貢獻,我們希望能看到今後將發生的事情,在好的方面能得到成長。

問:樞機閣下,有人寫道,將教區委託給曾被絕罰的官方主教,在中國的所謂非官方團體處在沒有自己牧人的狀態,而被迫投降,以迎合他們在良心上所不能贊同的理念、規則和硬性規定。另外,有人說非官方信友的命運將是被官方團體吸收並消失。您對此有何看法?

答:在中國文化中人們喜歡使用形象化的比喻。我嘗試描述一個在我看來具有象徵性的比喻。通過福傳而在中國誕生的天主教會是獨一無二的;它猶如一個涌流活水的泉源,其蹤跡顯而易見。之後,由於歷史事件就好像一塊巨石從山上墜落而堵住水流;一部分水下沉流入地下,另一部分迂回曲折,繼續流於地面。在最近的二十五至三十年裡,人們開始談論一個可以讓兩股水流恢復合一的歷程;為此而努力過,也祈禱過,並且迄今為止已經有如此多的創舉與行動,交替變遷以促進合一。這在過去不易,如今亦然。

人們不能忽視多年的衝突與誤解。對主管宗教問題的民政當局及對教會當局,以及在所謂的官方和非官方的教會兩派之間,尤其需要重建信任,這也許是最困難的方面。這裡,目前並不談及界定誰贏誰輸,誰對誰錯。在愛國會創立後的六十年裡,所有人不僅在肉體上與精神上,以不同的方式但卻以同樣悲慘的遭遇蒙受了痛苦。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堅持或被迫堅持「獨立」原則,而導致與宗座關係破裂人的內心痛苦;當我還在香港的時候,不知多少次我聆聽了向我訴說他們痛苦的教會人員;正是為面對那些狀况,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審慎評估後,接納了那些求寬恕並求教會能正式承認他們為教會主教的呼聲。

聖座對神父採取的立場則不同,原則上主張天主子民有權利領受聖事,而對神父們不談「非法性」問題,儘管一直囑咐他們該由合法或被合法的主教手中領受聖職。我意識到,有人可能會認為,在這個階段,好像宗座只要求單方面的犧牲,即非官方團體成員的犧牲,可以這麽說,即他們該「官方化」,而對那些「官方」團體成員則毫無所求。其實不該用上述的言辭闡述這個問題;雖然表象上似乎是「非官方的」向「官方的」或向民政當局投降,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也不是在非官方團體面前取得了一次勝利。在更具有教會性的視野中,不宜談競爭或理由,因為我們大家都是在信仰內的兄弟姐妹,所有人都在同一的教會大家庭裡;在三十年裡聖座努力為此而奮鬥,以推動兩個團體互相和好,並恢復及振作基督徒和公教徒自己的身分,通過一個共同的途徑更充分地實現所意味的—是基督的教會在今日的中國。

在聖座不斷的考量中,一直說明在中國不存在兩個教會,一個「愛國教」和 一個「忠貞教會」(俚語常用的);在中國,教會是唯一的,它所受的創傷源於自身內部及其外部。天主子民信仰意識挽救了在中國的教會免於裂教。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們可以說從痛苦中獲得治癒的能量是有的;目標很高,需要所有人的貢獻才能完全實現它。最近魏景義主教表達的一些話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直至現在還未被民政當局承認的主教),在一次採訪中他說:「我們必須用實際行動來治癒所有這些年來我們對基督奧體—教會所造成的創傷。在教會的旅途中沒有失敗者或被棄者。我們與瑪利亞攜手行走, …… 我們也會看到歷程中的許多痛苦並非一無是處。」

此歷程的代價就是要我們每人有所捨棄與犧牲,但也要求我們承擔新的具體任務,就如教宗方濟各不分彼此地對所有基督徒所要求的:現在必須在真理內並在對聖神的信心中做出和解與共融的行為,祂會陪伴教會並不會拋棄它。

問:我們可以回到最初的問題嗎?

答:可以!因為提供答案至關重要。也就是說,所謂的「地下」團體的命運會是什麽?這是聖座特別珍視的問題。我想明確一點:首先,只有兩個教區到目前為止已經看到他們領導的輪換(閩東和汕頭);應該這麽做,我希望在不强迫的情况下,不僅是形式的合一,而且是真正的合一。地下狀態消失了,但參與其中的人並不消失。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傳統和他們的靈修依然存留,這對整個教區團體都有益。以此「心靈」主教們自己會明智地照顧它並作為保證者;他們要作為整個天主子民的教區主教,而不偏愛從這個或那個團體來的。

據我所知,在閩東教區正致力於合一。我希望地方民政當局也懂得在不强迫的情况下逐步採取行動的必要性。如同我提到的魏景義主教,他明智地說,所有人(無論是民政當局、教會人員、中國內外的人)「我們必須在心理上做好準備……,並一步一步來,努力尋求增加合一,因為它要求我們的信德。」需要有一種歡迎、樸實、教會包容及寬恕的精神,以免失去教會生活中真實的超性面。正如教宗方濟各特別針對教會牧者們所說的,因為 「我們急需以天主的寬闊心胸擁抱生活的牧者,他們不陷於世界上的滿足,不樂於周而復始,卻不斷地朝向高處;承載至高者的牧人,務必不陷於保持「低空」的誘惑,擺脫不冷不熱和習慣性生活的狹隘限度;貧窮的牧人,不貪戀金錢與豪華;言行一致的復活希望的宣講者……」(《羅馬觀察報》, 2018年2月12日)。

我重複一遍,不應從輸家或贏家的角度來看待這個階段。這會是錯誤的和誤導的。所以,如果我儘量從前景中看待事物,雖然我不幻想事情會自動或輕易發生,也不忽略一直存在的困難,但是我能見到或者我似乎見到了一個更加團結、更有意識、更有準備和更加關注世界的教會,它被召以福音見證去服務;此外,在一個日益明智地更新自己的國家裡,教會應是與生活的時代更加協調的,我還想說更加自由的。

教宗方濟各在他 «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 中還談到,中國天主教信友必須能夠提供先知性和建設性的貢獻,它是從天主對人類生活的計劃中取出的:「這可能也要求他們困難地說出批評的話語,不是無益的反對,而是為建設一個更加公正、更加人性化及更尊重個人尊嚴的社會。」(第六節)

問:樞機閣下,在中國有許多天主教信友為了保持對教宗的忠貞遭受了很多痛苦,他們現在感到迷茫,尤其體驗到被聖座幾乎背叛與拋棄的苦澀感覺。您認為應該對他們說點什麽?

答:對於那些見證了信仰的天主教信友,首先我想牢記耶穌安慰的話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  進入你主人的福樂吧!」(瑪25:23) ; 這種安慰是難以估價的,也是無價的!這是一個人可以從導師那裡聽到的最美好的安慰。無論如何,對他們在考驗中的堅定與忠貞,即使在逆境與困難中他們也保持對天主上智安排的信任,聖座和我本人想對他們表達深深的感激及欽佩之情。多年來他們中的許多人曾是真正的殉道者或信仰的宣認者!只有心靈膚淺或惡意的人才會想像到教宗方濟各和聖座會拋棄世界上在任何地方和在任何條件下的基督羊群。因此,我們必須對信友的感知更加努力地工作,這種感知常常被不太正確或有失公允的媒體消息所左右,或難以理解圍繞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對話的謹慎態度。這些兄弟姊妹們需要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不要濫用他們的情感。

不管怎樣,我理解這些疑慮;理解他們的困惑;有時我也有同感。但我不贊同誰在維持其合法保留意見的同時,不僅沒有試圖理解他人的觀點,而且最重要的是冒著在伯多祿之船裡不一致划槳的危險態度。教宗協同他的合作者過去做了,現在在做,並將會盡其所能使自己與在中國的教會靠近;在方式上我們不是無誤的,可是我們真愛在中國的教會與中國人民。聖座已工作很多年並研究所有情况;做了大量祈禱,以靈性的溫情來安慰,以天主的話來光照,以平靜的領導來鼓勵,甚至在外交層面尋求解決辦法!在此,我邀請任何有能力合作的人將這些感受和話語帶給那些需要並感到被遺棄的人。除此之外,聖詠中所吟唱的將永遠是真實的:「那含淚播種的人,必含笑獲享收成。」(詠126:5)

問:樞機閣下,對在中國的天主教會有什麽計劃?您怎麽看待在該國教會的未來?

答:我會區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即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計劃,我認為它應該力求更成為教會,也就是朝著信仰、希望與愛德方向進行發展,為年輕人,為新聖召,為大公運動和宗教間的對話,為神職界的培育,為援助那些仍處於成長邊緣人的需要而工作。另外,首先是中國信友的任務,他們應以適當的方式和路徑發現並實現“如何”做到所談到的這些。雖然教會在中國仍是一個小小的羊群,這是一條對在田裡撒下好種子的播種者所懷有信任的路徑:「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路12:32) 。總之,此計劃因此也是耶穌託付給宗徒們的:「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到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 (瑪5:16)。在這一切中,當然梵二文獻和至今被運用並被豐富的教宗們的訓導,會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瞭解它。

關於第二方面,在中國教會的未來,即使有人可能持悲觀的態度,我想說的是在中國教會的歷史已說明了自身。在此我很樂意提到徐光啟(官員,在利瑪竇的時代被朝廷任命為禮部尚書),皇帝問他為何成為基督徒,他解釋了福音豐富的價值觀和神性根源,正因如此信仰才能宣認寬恕仇敵;因此,我確實對宣講福音充滿信心。我認為只有缺乏真正的自由及享樂的誘惑才能扼殺許多世紀以前撒下的很大一部分信仰的種子。無論如何,目前擔負的責任是既要宣傳福音,又要克服我們這個不易時期的誘惑。

問:樞機閣下,在此背景下,您是否有一個特殊的祝願想說給生活在中國的信友,以及由於工作的各種原因和生活的選擇遍布到世界各地的中國信友們?

答:是的。是上主領導歷史。因此,我首先祝願他們,始終知道以信任看待對方,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不同形式的危機,即使目前事件的某些方面被認為是不公正和困難的。我再說一遍,任何人都不應把已和好的兄弟視同仇敵,而是一個為之歡喜的兄弟。主用祂的寬恕戰勝了我們。

對中國人來說,人們知道他們喜歡用比喻。我還想用另一個比喻來補充我的想法:

如果人想讓三腳架穩定的話,就需要有三條腿支撑;事實上,它並不能靠雙腿站立,簡言之,那就是聖座與中國政府之間的協議;它需要第三條腿,即在中國的信友,同樣需要有那些天主教華僑團體的參與和貢獻。天主教團體在經過六十多年的痛苦、分裂和誤解之後,只有賴所有人的貢獻才能建設明天的教會,民政當局方面也需尊重自由。因此,為建立公民、社會及宗教的和諧並為福音的傳播,教會需要自由及所有人富有成果的參與。天主需要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在此我想用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裡恰當表達的一句話:「不要讓我們被奪去這個機遇」

更多相關資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