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加拿大天主教華人堂區聖誕及新年禮儀時間表

【多倫多】

【多倫多市中心】

嘉模聖母堂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PARISH, TORONTO
202 St. Patrick Street,Toronto, ON, M5T 1V4

聖誕及新年彌撤時間表

聖誕前夕彌撒:12月24日(星期六) 下午 5:00(粵語)
告解時間:晚上 10:30 至11:30

聖誕子時彌撒:12月25日 凌晨12:00(國語)

聖誕天明彌撒:12月25日(星期日) 上午 11:00(粵語)、下午 2:30(國語)

聖家節彌撒:12月30日(星期五)為聖家節,上午11:00舉行彌撒(國語/粵語)。

天主之母節彌撒:2023年1月1日(主日) 上午11:00(粵語)、下午12:45(英語)、下午2:30(國語)

網上國語彌撒

【萬錦市】

天主教中華殉道聖人堂
CHINESE MARTYRS PARISH, MARKHAM
2755 Denison Street,Markham, ON,L3S 2J3

按此下載及閱覽
2022-2023 將臨期/聖誕期及新年禮儀時間表

網上直播

St. John Chrysostom Church -《天主教北區華人聖若翰堂》(St. John the Baptist Northern Chinese Catholic Mission)

北區華人福傳中心-《天主教北區華人聖若翰堂》
地點:聖金口若望堂
St. John Chrysostom Church
432 Ontario Street, Newmarket, ON, L3Y 2K4

聖誕節彌撒時間表

聖誕守夜彌撒:12月24日(星期六)下午6:30(國語)

 

【萬錦市】

天主教聖曹桂英堂
ST. AGNES KOUYING TSAO PARISH, MARKHAM
2130 Rodick Road, Markham, ON L6C 1S7

按此下載及閱覽
聖誕及新年特別禮儀時間

天主教救世主堂

【密西沙加市】

天主教救世主堂
Saviour of the World
30 Bristol Road West, Mississauga, Ontario L5R 3K3

聖誕節彌撒時間表

聖誕節子夜彌撒:12月24日 (星期六) 晚上 10:00 

聖誕節日間彌撒:12月25日 (星期日) 上午 9:00(中文)、上午 10:30(中文)、正午12:00(英文)

天主之母慶日1231日(星期六)晚上 6:00 (提前彌撒合併);2023年11日(星期日)上午10:00(中文)正午12:00(英文)

多倫多華人天主教聖心堂

【士嘉堡】

多倫多華人天主教聖心堂
Sacred Heart Chinese Catholic Mission

Holy Spirit Roman Catholic Church,
3526 Sheppard Avenue East, Scarborough, Ontario

聖誕及新年期間彌撒時間:

聖誕前夕彌撒:12月24日(星期六);報佳音:晚上9:45 ;彌撒:晚上10:30(粤語/英語)

聖誕日彌撒:12月25日(星期日)下午2:30(粵語)、下午4:30(粵語)

除夕謝恩彌撒:12月31日(星期六)晚上8:00(粵語)

天主之母節:2023年11日(星期日)下午2:30(粵語)、下午4:30(粵語)

【渥太華】

聖神天主堂
Sheng Shen Chinese Catholic Church
1187 Michael St, Gloucester, ON K1J 7T2

將臨期團體悔罪修和禮儀及和告解:12月17日(星期六) 上午10:00

聖誕禮儀時間如下:

聖誕前夕感恩祭:12月24日 下午6:00

耶穌聖誕主日感恩祭:12月25日 上午11:30

天主之母瑪利亞節日感恩祭:2023年1月1日 上午11:30

【滿地可】

滿地可中華天主堂

滿地可中華天主堂
Montreal Chinese Catholic Mission
205 Rue De La Gauchetière O, Montréal, QC H2Z 1C5

聖誕前夕彌撒:12月24日(星期六)晚上8:00(國語)

聖誕日彌撒:12月25日(星期日)上午10:00(粵語)

除夕謝恩彌撒:12月31日(星期六)下午5:00(國語)

天主之母節:2023年11日(星期日)上午10:00(粵語)

按此查詢

【溫哥華】

加拿大殉道聖人天主堂

加拿大殉道聖人天主堂
Canadian Martyrs Catholic Church
5771 Granville Avenue Richmond, BC, Canada

聖誕彌撒(當守瞻禮)12月24日(週六):晚上6:00 國語、晚上9:00 英語、晚上12:00 粵語

聖誕彌撒12月25日(主日):早上08:15 粵語、早上10:00 粵語、正午12:00 英語

天主之母瑪利亞節日(當守瞻禮)12月31日(週六):下午4:00 粵語、下午5:00 國語;1月1日(主日):早上8:15 粵語、早上10:00 粵語、上午11:45 英語

除夕明供聖體及聖體降福:12月31日(週六) 晚上十一時至零時明供聖體,零時聖體降福,特別為新一年祈禱。

將臨期修和聖事:12月22日(週四)晚上7:00 – 9:00;12月24日(週六)早上9:00 – 11:00

聖誕特別活動:將臨期音樂會 12月18日 (主日) 下午 3:00 – 5:00

天主教聖方濟堂

溫哥華天主教聖方濟堂
St.Francis Xaiver Parish
438 Great Northern Way, Vancouver, B.C. V5T 4S5

【愛民頓】

瑪利亞進教之佑華人天主堂

瑪利亞進教之佑華人天主堂
Mary Help of Christians Chinese Catholic Parish
10140 – 119 Street NW, Edmonton, Alberta

【卡加利】

卡城永援聖母堂

卡城永援聖母堂
Our Lady of Perpetual Help Calgary
400 Edmonton Trail N.E.Calgary,Alberta, Canada 

其他網上彌撒:

聖座對中國一位主教不符合協議的「就職儀式」感到遺憾

CNS photo/Kim Kyung-Hoon, Reuters

中國江西餘江主教彭衛照(聖名:若望)成為「江西的輔理主教」的「就職儀式」於2022年11月24日在南昌舉行。聖座獲悉這個來自中國的消息後,感到「意外和遺憾」。「江西教區」未獲得聖座的承認。

教廷的聲明原文

2022年11月26日,聖座新聞室發表公告,指出「這個事件的實施沒有按照梵蒂岡與中國雙方現有的對話精神,以及2018年9月22日簽署的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此外,「根據得到的消息,在彭主教受到政府的承認之前,地方當局施加了長期和沉重的壓力」。

公告繼續表示:「聖座希望類似事件不再重複,同時期待有關當局就此予以適當的通告。聖座重申,完全樂於就所有共同關心的問題繼續進行相互尊重的對話。」

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於2018年9月22日由聖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雙方的代表簽署,規定試行期為兩年。2020年10月,協議的有效期又延續了兩年。今年10月22日,協議再次續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中國:天主教江西教區舉行輔理主教就職儀式

餘江教區資料:
1885年8月28日,羅馬教廷從江西北境代牧區分設江西東境代牧區。
1920年8月25日,江西東境代牧區更名撫州代牧區。 1921年6月1日,撫州代牧區更名餘江代牧區。
1932年11月29日,劃出餘江代牧區的南部新成立建昌府監牧區(後來升為南城教區)。
1946年4月11日,羅馬教廷宣佈在中國正式建立聖統制,余江代牧區升格為餘江教區,屬於南昌總教區。
2012年,曾景牧主教榮休。餘江教區由彭衛照主教負責管理,2012年任宗座署理,2014年晉牧。

餘江教區榮休主教曾景牧安息主懷,享年96歲

更多資訊

教宗在機上記者會談論了與中國的對話

CNS photo/Paul Haring

我們始終需要對話。教宗方濟各9月15日在從哈薩克斯坦返回羅馬的專機上向隨行記者們強調了這點。教宗依循他的慣例,在結束國際牧靈訪問時舉行機上記者會,回答隨行記者的提問。被問及關於同一時間蒞臨哈薩克斯坦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問題,教宗答說:「他在那裡進行國事訪問,但我沒見到他。」

與中國的對話

與中國的對話是這次機上記者會的一大焦點。在記者的提問下,教宗表示:「為了理解中國,需要花一個世紀的時間,而我們的壽命不到一百歲。中國有著豐富的思維方式,而一旦出現些許毛病、豐富性就會流失,就能出錯。為了理解,我們選擇了對話的道路,向對話敞開。」

教宗繼續說:「梵蒂岡與中國有個雙邊委員會,運作良好且緩慢地進行,因為中國的節奏慢,他們為了前行,有耐心等待:那是一個持有無限耐心的民族。就先前的經驗來說:我們想想以前去那裡的意大利傳教士,他們作為科學家而受到敬重;我們也想想今天許多司鐸或信徒受到中國大學的邀請,因為這能給文化增添價值。理解中國思維並不容易,但必須予以尊重,我始終抱持尊重的態度。而在梵蒂岡這裡有個運作良好的對話委員會,由帕羅林樞機主持。他現在是最了解中國和與中國對話的人。事情雖然緩慢,卻總是向前邁進。」

面對記者的提問,教宗也回答說:「要給中國貼上反民主的標籤,我不覺得應該如此,因為這個國家如此複雜⋯⋯。的確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不民主,的確有這樣的看法。我想陳樞機這幾天將要出庭。他說出他的感受,可以看到那裡存在若干侷限。」教宗強調:「我盡力支持對話的道路。」「在對話中,人們釐清許多事,不只關乎教會,也涉及其它領域。舉例來說,中國幅員遼闊,各省份的官員都不一樣,中國有不同的文化。中國很龐大,理解中國是個龐大的工程。但是,切莫失去耐心,這需要耐心,需要很大的耐心。而我們必須藉由對話前行,我努力使自己避免貼標籤,而是向前邁進。」

與莫斯科的對話

談到對話,與莫斯科的對話也備受矚目。教宗指出,「我相信,理解與那些發動戰爭的國家進行對話總是件困難的事。這雖然很難,但是我們不該放棄對話,我們必須給所有人對話的機會,要給所有的人!因為在對話中總是有機會改變事情,並且能提供另一個觀點、另一個思考點。我不排斥與任何當權者對話,不論他處於戰爭中,或者是侵略方」。教宗強調務必進行對話,總是要向前邁進、伸出手去。

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

關於此時此刻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教宗闡明,「這是一個政治決策。倘若依循道德準則行事,這會是合乎道義、在道義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假若做這項決策的意圖是挑起更多戰爭,或者販賣軍火,或者丟棄那些自己不再用的武器,這就會是不道義的」。「自我防衛不僅合情合理,而且是愛國的表現。誰若不自衛,誰若不保護某樣東西,他就不愛它;相反地,誰要是防衛,就有愛」。

教宗不僅念及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局勢,也關心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情況,以及敘利亞、非洲之角、莫桑比克、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緬甸等地方和羅興雅人的處境。教宗由此向在場記者們講述了他童年的記憶:在1945年戰爭期間,有一天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全城響起了警報聲,一名鄰居婦女來到貝爾格里奧家,告訴他們「警報響了」,然後哭著說:「戰爭結束了。」教宗吐露道:「母親和鄰居婦女為了戰爭的結束喜極而泣的一幕,我至今歷歷在目。⋯⋯這些婦女懂得和平勝過於所有戰爭,並且為達致和平而高興得哭了。我忘不了那一幕。」

教宗最後重申,人們擁有防衛的權利,但這只能在必要時才行使。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圖進入專頁,閱覽更多資訊。

2020年全球天主教徒人數增長至13.6億,司鐸及修女人數則有下滑趨勢

聖座國務院教會中央統計處所編撰的《2022年聖座年鑒》和《2020年教會統計年鑒》近日已在書局上架。從這兩本年鑒中可看出全球範圍內天主教會生活自2021年起的若干新意。在2021年建立了一個教省總教區、兩個主教區。《教會統計年鑒》提供了2020年普世教會在數字上的重要動態變化。以下是天主教會在2019年至2020年這兩年裡若干基本層面的相關數據。

全球天主教徒人數增長至13.6億

全球範圍內受洗的天主教徒從2019年的13.44億提升到2020年的13.6億,淨增長為1600萬,相當於1.2%左右。在同一時期,全球總人口從75.78億增長為76.67億,由此可知在這兩年內全球天主教徒之於全球總人口的比例相同,都是17.7%。如果說在全球層面天主教徒之於總人口的比例不變,那麼這比例在各大洲的變化則略有差異:在亞洲的增長是1.8%,在非洲增長幅度最大,多達2.1%,反之在歐洲的增長僅有0.3%。

主教人數稍微減少

全世界主教的人數稍微減少:在2019年至2020年內,從5364人降低為5363人。在2020年底,天主教所有教會轄區的司鐸,包括教區和修會司鐸在內,總人數為41萬219人,比起前一年減少了4117人。若是從司鐸與天主教徒的人數比例來看,會發現牧靈服務的供需失衡。就全球層級的牧靈負荷量來看,在這兩年的跨度內,2019年天主教徒與司鐸的比例是3245比1,2020年是3314比1。但這一比例顯示不出各大洲的差異。舉例來說,2020年天主教徒與司鐸的比例,在歐洲是1746比1,在非洲是5089比1,在美洲是2086比1。

終身執事人數上升

與此同時,終身執事的群體蓬勃發展:從2019年的48238人增長為2020年的48635人,攀升了將近1%。非司鐸會士的人數變化也很顯著:在全球範圍內,2019年有50295人,2020年提高為50569人。值得注意的是,增長集中在非洲、亞洲和歐洲,分別成長了1.1%、2.8%和4%,美洲和大洋洲反倒呈現出萎縮趨勢,分別下滑了4%和6%。在2020年,非洲和亞洲的非司鐸會士在全球同類型群體中佔了43%,這一比例在2019年為42%。

修女人數銳減

修女人數在這段期間銳減。在全球範圍,從2019年的63萬99人下降為2020年的61萬9546人,衰減了1.7%。而在修女人數變化方面,各大洲情況不盡相同:非洲和亞洲有所增長,分別上升了3.2%和0.2%,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則明顯減少,分別縮減了4.1%、2.8%和5.7%。

司鐸候選人稍微下降

全世界司鐸候選人從2019年的11萬4058人降低為2020年的11萬1855人。在全球範圍裡,大修院的進展大多一致,唯一例外是非洲,那裡的修生人數增長了2.8%。在修生人數普遍下滑的狀況下,亞洲減少了3.5%。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國甘肅省平涼教區舉行李輝助理主教祝聖典禮

2021年7月28日,甘肅天主教平涼教區李輝助理主教祝聖典禮在平涼教區主教座堂隆重舉行。他是在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後,任命的第五位牧者。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證實,教宗於2021年1月11日頒布了這一任命。

祝聖典禮由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昆明教區馬英林主教主禮;平涼教區韓紀德主教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兼秘書長、承德教區郭金才主教襄禮;甘肅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主任、蘭州教區韓志海主教參禮。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秘書長楊宇神父宣讀了批准書。來自「一會一團」和省內教區的30多位神父,20多位修女和教友代表共200多人參加了祝聖典禮。

李輝助理主教1972年生於陝西眉縣,聖名安多尼。 1990年加入平涼教區備修院,1996年畢業於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同年晉鐸留校工作,並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進修,1998在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工作至今。 2020年7月24日當選為平涼教區助理主教。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中國天主教網

每一個孩子都很重要

震驚、暴行、悲哀、傷痛。自從得知 215 名兒童被埋在錦碌印第安寄宿學校(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的舊址,這震撼了我們國家,尤其是原住民社區的情緒。

沒有任何言語可以形容在那裡以及橫越整個加拿大,在數十年,甚至數過百年的不公義和暴行中遭受的恐怖。我們必須讓所有發生的事情透明。

我們知道,有許多不同級別的領導層負有真正而迫切性的責任。我們也是。

我們的心靈、我們的祈禱和我們的團體必須向原住民寄宿學校的受害者和倖存者,以及我們在加拿大的所有原住民兄弟姐妹們同在。同時,我們也必須延伸聆聽的耳朵,真誠的關心,以及對有一個更好的國家的渴望,我們的具體行動是攜手向前,走向治癒、正義、和解、尊嚴和希望。

我們從哪裡開始?

聆聽

原住民寄宿學校倖存者的故事往往沒有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關注、關懷和深深的尊重。共同前進需要了解真實的需要和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些什麼來更加了解加拿大原住民過去和現在所遭受的苦難?

倡導

在許多方面,原住民的困境是加拿大歷史上最深的傷口。隨著我們更加敏銳地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將我們的團結意識轉化為具體行動,以支持、促進和倡導加拿大各地原住民的尊嚴和福祉。您可以採取哪些實際步驟?

站在一起

我們在新聞中聽到的悲劇背後,有面孔、故事和名字。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與原住民發展友誼和個人關係?我們如何親身參與?

《鹽與光傳媒》尊重所有喪失寶貴生命的原住民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很重要。

信仰告訴我們,每個人在天主眼中都是同等價值的。教宗方濟各的話語激勵我們承認所有天主子女的尊嚴:

「為邁向人際友誼和普世的兄弟情誼,必須不論何時何地,都認清每一個人的價值、位格的價值。如果每個人都是尊貴的,則必須明確而堅定地指出:『一些人出生在資源少或不太發達的地區,這一事實並不能將他們欠缺尊嚴的生活合理化。』這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原則,但許多人慣性地以各種方式忽視這原則,因為這 原則並不符合他們的世界觀,或無助他們達到目的。」(《眾位弟兄》通諭,106項)

關於教會需要對這些令人不安的採取行動的說法已經說了很多。我們相信教會的領袖們會努力工作,以適合這場悲劇的巨大程度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同時,我們都是教會。教會的皈依之路貫穿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每個人在這裡都可以發揮作用。我們必須盡力紀念這215人和其他不勝其數的人。我們欠所有受苦太久的人。

願創造萬物的主帶領我們踏上這段旅程,從最黑暗的夜晚去到新的黎明。

 

Fr. Alan Fogarty, SJ
霍格提神父,耶穌會會士
鹽與光天主教媒體機構行政總監

中文譯自:鹽與光傳媒

按此閱讀英語原文

 

全世界天主教徒人數截至2019年有13億4500萬人

自2018年以來,全球天主教人數增長了1600萬人。這是《2021年聖座年鑑》和《2019年教會統計年鑑》中摘取的資料。這兩本年鑑由聖座國務院教會中央統計處編輯、梵蒂岡印刷廠印刷出版。

全球天主教人數

根據統計資料,截至2019年,全球天主教人數有13億4500萬人,佔世界人口的17.7%。對地理分布的分析顯示,在2018年至2019年兩年期間,非洲天主教徒增長3.4%,亞洲1.3%,大洋洲為1.1%,美洲為0.84%,而歐洲則略有下降。到2019年底,地方教會主教人數總計5364位。

司鐸人數有增長

在2018年至2019年兩年期間,司鐸人數有所增長,總共為41.4336萬人,增加了271人。比如,司鐸人數在非洲的增長率為3.45%,亞洲為2.91%,在歐洲和美洲則減少了1.5%和0.5%。

司鐸聖召減少

但是全球司鐸聖召人數仍在減少,司鐸候選人下降了1.6%,從2018年的11.588萬人減少至2019年11.4058萬人。

終身執事人數增長

相反地,終身執事人數則出現重要且令人鼓舞的增長趨勢,在2019年,增加了1.5%。在五大洲中,執事人數為4.8238萬人,美洲和歐洲的執事人數增長了1.2%,大洋洲有481位。

全球修會的非司鐸會士人數下降

全球修會的非司鐸會士人數有所減少,從2018年的5.0941萬人減少到2019年的5.0295萬人。

修女人數減少

同樣地,修女人數也在減少。全球修女人數從2018年的64.1661萬人降至2019年的63.0099萬人,相對下降了1.8%。儘管修女人數在非洲大陸增加了1.1%(從2018年的7.6219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7.7054萬人)、在東南亞增長了0.4%(從17.0092萬人到17.0754萬人),而其它三個大陸卻明顯減少,修女在美洲的人數從16.0032萬人減至15.4717萬人,在歐洲的人數從22.4246萬人至21.6846萬人,在大洋洲從6999人降至6718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國河北邯鄲(永年)教區主教座堂舉行落成啟用儀式

圖片:信德網

2020年10月6日,中國河北邯鄲(永年)教區主教座堂舉行落成啟用儀式。邯鄲教區主教座堂自2016年開始建設,歷時4年多,終於完工啟用。今後,主教座堂周邊的教友們將可以在這一宏偉現代的教堂內參與主日彌撒。

當天上午10時,主教座堂落成感恩祭隆重舉行,由邯鄲教區孫繼根助理主教主禮,24位神父共祭,20 多位修女及800多位教友參禮。彌撒後,邯鄲教區秘書長周慶剛神父主持了主教座堂啟用儀式。

孫繼根主教在啟用儀式上,回顧了邯鄲教區主教府及主教座堂的建設歷史和過程。主教表示,自1980年邯鄲教區正式確立以來,一直沒有主教座堂。如今,邯鄲教區終於有了主教座堂,這不但是天主特別的眷顧,也離不開所有神長教友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最後,孫主教代表教區對大家致以感謝,並希望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耶穌基督為榜樣,活出信仰的美好,樹立教會的良好形象,為信仰作生活的見證。

據悉,因現在仍處於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主教座堂的祝聖時間還要視情況而定。在條件允許的時候 ,再舉行祝聖典禮。主教座堂之外的其他附屬建設仍在陸續裝修當中。

來源:信德網

關於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的緣由及動向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8年9月22日簽署了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協議在一個月後正式生效,因此將於今年10月22日到期。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為此發表文章,談論這個受到媒體關注的問題。他强調,這項協議在考慮予以最後敲定或作出其它決定之前,預計試行兩年。

托爾涅利表示,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最近解釋說:「有意建議中國當局考慮延期,繼續以臨時的形式采用這項協議,就如近兩年所行的那樣,需要進一步檢驗協議為在中國的教會的益處。」帕羅林樞機指出:「儘管最近10個月以來的疫情加重了緩慢和困難的進程,在我看來,則標示了一個值得繼續的方向,然後我們拭目以待。」

聖座與中國政府於2018年9月22日發表首項聯合聲明後,便清楚説明協議的内容並非直接涉及聖座與中國的邦交、中國天主教會的法律身份,以及聖職人員與國家當局的關係。《臨時協議》唯一涉及的是主教任命的程序:這對於教會生活,以及中國天主教會的牧人與羅馬主教和世界主教的共融,是基本的問題。

因此,《臨時協議》的目的絕不是純粹外交性的,更不是政治性的,而向來純屬牧靈性質。換言之,它的目的是讓天主教信徒所擁有的主教應是與伯多祿繼承人完全共融,同時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的牧人。

教宗方濟各在《臨時協議》簽署後,立即於2018年9月發表《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提到數十年來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内部留下的「創傷和分裂」,這尤其集中在「作為教會純正信仰的守護者和共融的保證者主教們身上」(3號)。政治機構在天主教會團體内部生活的介入造成所謂「地下」團體的現象,這些團體設法避開政府宗教政策的控制。

教宗方濟各清楚意識到,由於「軟弱及錯誤」,甚至「不當的外在壓力」給教會共融造成傷害,在他的前任們開啓並向前推進的漫長談判的歲月之後,他恢復了與未經教宗授權而祝聖的中國主教們的圓滿共融。這是一項經過思索、祈禱和審視了每個人的個別情況後,作出的決定。教宗闡明。《臨時協議》的唯一目的乃是 「支援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傳播及重建教會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共融」(同上,3號)。

臨時協議簽署後的最初兩年,在羅馬的同意下促成了新的主教任命,而一些主教也得到北京政府的正式認可。即使疫情的緣故在最近幾個月使雙方的接觸處於凍結狀態,所取得的成果雖然有限,卻是積極的,它提示我們繼續在今後一段時間實行這項協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讀更多相關資訊

聖座國務卿表示中梵協議有機會延長兩年

CNS/Paul Haring:攝於2017年3月22日教宗公開接見活動。

【轉載自天亞社‧香港訊】

教廷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表示中梵協議有機會延長兩年。然而,中國教會續簽協議行動意見不一。

帕羅林樞機2020年9月14日對傳媒表示,他認為北京會想延長協議,他自己亦希望如此。

據《路透社》2020年9月15日引述梵蒂岡消息人士指,若中方也同意延長協議效期,這會按照先前協議的原樣繼續實施,又認為中方對此不會有異議。該消息人士認為,參與協議事宜的教廷官員提議延長效期,教宗方濟各已批准將該份主教任命協議延長兩年,「我們認為,謹慎的做法是將協議再延長兩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十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中梵就續簽臨時性協議進行磋商事宜時,他回應說,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協議近兩年來得到順利實施。

梵蒂岡目前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中梵關係改善令人擔心促使台梵斷交。教會媒體《America Magazine》在9月15日報道,教廷希望在華設常設代表處,而且可望促成帕羅林樞機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晤。報道指,他們雙方會面將是為中梵建立外交關係鋪路,但大陸當局的前提是教廷必須與台灣斷交。對此教廷消息來源表示,「這些問題尚未在目前的雙邊談判中被觸及」。

據《中央社》報道,台灣外交部於同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台灣已注意到帕羅林樞機的相關談話,將密切觀察教廷與中國大陸的聯繫。而台灣與教廷也有保持密切聯繫,且溝通管道相當暢通。

歐江安又說,有接獲教廷再三保證,跟中方簽署主教任命協議屬教務性質,不涉及邦交,請台灣毋須擔心。

中國教會受協議影響深遠,信眾對協議續簽意見不一

華北地下教會保祿神父對帕羅林樞機的回應表示不滿,認為他根本不了解大陸教會的真實狀況,也沒有面對現實,令人遺憾。

他指出:「帕羅林樞機說教廷簽署協定的目標是盡可能使教會生活正常化,但自從中共掌權之後,大陸教會生活一天都沒有正常化過,不是被壓迫,就是被管制,連反對的聲音都不敢發出來,並且在習近平上台之後更加惡劣,對教會的打擊越來越嚴重,我都不知道樞機所說的正常化是什麼。」

保祿神父表示自從2018年中梵簽訂臨時協議後的這兩年時間,他所處的教堂不僅幾次被政府威脅要封禁,連孩子都不能進教堂,更不用說瞻禮時舉辦慶典活動,一切教會活動都被當地政府管控,牧靈工作苦不堪言。

他說:「如果如樞機所言,這個協議是一個實驗性的,那麼地下教會就是那實驗品。這兩年內被打擊最大的就是地下教會,即使有些教區的地下主教公開,但地下團體依然是中共打擊的目標,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想要尋求和平的協議,而是做成更多災難的協議。」

安徽公開教會團體教友李達旦對簽署協議表示看不懂,兩年過去了沒有看到這份協議的益處在哪裡。「如果說兩年前沒有看清中共政府的真面目,所以簽署,這還說得過去,但這兩年間發生種種針對教會的迫害,教廷還沒看到嗎?」

他續說:「即使沒有人從大陸向教廷傳遞消息,但國際新聞也有關注吧,他們也沒看到嗎?河南被破壞掉了,今年我們安徽省又開始拆十字架,難道這就是協議所要求的嗎?」

李達旦對教廷的表現頗為失望,他認為教廷應該是維護教友和教會的利益,但沒想到這協議卻是為當局助威。「清末時期,清政府和義和團迫害教會的時候,西方國家都知道為教會討個公道,如今梵蒂岡作為教會最高機構,卻不敢對中共有半點聲討,感覺天主都睡覺了。」

李達旦對帕羅林樞機所說的協議,能夠使中國教會與聖座和教宗保持聯繫表示懷疑,他說如果真的能夠保持聯繫,教廷就不會裝糊塗,「明明大陸教會被中共迫害,他們卻視若罔聞,連個譴責的態度都沒有」。

據悉,李達旦所在的宿州天主堂十字架已經被當局強拆。

不過也有教友贊成續簽協議,山東濟南教區劉瑪利亞就表示歡迎。她認為不要太急於給協議下定義,既然教宗簽署了,就代表了這是天主的意思,作為教友只要服從就好。

她說:「既然樞機都說這個協議是實驗性的了,我們只需要等待就好,要給雙方時間,要看最後的結果,不要被眼前一時的變化而蒙蔽眼睛。暫時的困難是有的,但這並不表示永遠都這樣。」

對於大陸政府對教會的壓迫,劉瑪利亞表示這或許是為了更好執行協議而做的暫時舉動,「政府對地下教會的打擊其實能夠理解,就是要讓他們歸到咱們(地上)教會來,哪有在中國還不聽政府的教會?地下的神父到處亂跑,一點也不受政府控制,這是不對的,家有家規,國有國法。」

劉瑪利亞對協議的續簽持樂觀態度,她表示只要大家團結一致,服從國家的管理,聽從教宗的教誨,就不會亂了。

來源: 天亞社中文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