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在基督内的平等克勝人間的一切分歧

圖片:vatican.va

2021年9月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以聖保祿的《迦拉達書》為啓發,深入講解基督徒的信仰旅程。

教宗首先指出:「聖保祿宗徒始終要求基督徒不要忘記天主啓示的新意。」教宗解釋:「聖保祿強調,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實在能讓我們成為天主的子女,因此,基督徒應該懷著感激之情,牢記我們成為天主兒女的那一刻,即我們受洗的時刻,好能以更強的意識生活在所領受的巨大恩寵中。」

教宗指出:「事實上,在基督内一旦『信仰一到』(迦三25),就創造了一個新的根本性的條件,使我們獲得天主子女的身份。」教宗解釋道:「保祿所說的子女的身份不再是普通的,是信仰使我們能在基督内成為天主的子女(迦三26)。這個在基督内會有所不同,基督成了我們的弟兄,以祂的聖死和復活使我們與天父和好。凡是在信仰中接受基督的人,就能經由洗禮“穿上”了基督並獲得子女的尊嚴(迦三27)。」

教宗說:「聖保祿在他的書信中多次提到洗禮,為他來説,接受洗禮等同於有效而真實地參與耶穌的奧蹟。在《羅馬書》中,他甚至說,在聖洗中我們與基督同死同葬,為了能和祂一起生活。(參閲羅六3-14)因此,聖洗不是一個純粹的外在儀式。那些接受這聖事的人,内心深處就會改變擁有新的生命,這使他們轉向天主,以‘阿爸,父啊’的名字向祂祈求。(參閲迦四6)」

教宗繼續解釋道:「宗徒以極大的勇氣表明,洗禮所獲得的身份超越了種族-宗教上存在的差異:『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和女人。(迦三28)』最終,在基督内的平等克勝社會上的兩性差異,確立當時革命性的男女平等,這在今天也需要重新得到首肯。」

教宗接著說:「可以看出,保祿斷言,在所有受洗者内都存在著深刻的合一,因為,在基督内的每個人都是一個新的受造物。各種差異在天主子女尊嚴面前都變得次要,天主以祂的愛實現了真正和實質性的平等。」

「因此,我們蒙召以更積極的方式度一種新的生活。造成分離的差異和衝突在基督徒内不該有安身之地。我們的使命是使全人類團結的召喚變得具體而顯明(參閲梵二文獻《教會憲章》第一章一節)。一切加劇人與人之間不和的事物,往往導致歧視,所有這些,在天主面前都不再堅固,這要歸功於藉著基督實現的救恩。」

教宗最後總結道:「重要的是信德,它遵循聖神指示的合一道路而工作。我們的責任是果斷地走在這條平等的道路上,而平等則得到耶穌救世的扶助和成就。」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要理講授結束時,為埃塞俄比亞的局勢發出呼籲。該國政府軍與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之間的戰鬥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其中殘殺、强暴、受屈辱的消息令教宗深為憂慮。

教宗說:「埃塞俄比亞將於9月11日慶祝新年。我向埃塞俄比亞人民致以親切熱情的問候,尤其問候那些因眼下衝突和由此造成嚴重人道局勢而受苦的人。但願此時成為兄弟情誼和團結互助的時期,順應和平的共同願望。」

當天是教會立定的聖母誕辰慶日,教宗特別提到古巴主保科夫雷愛德聖母。他提到6年前訪問古巴時來到那個聖母朝聖地的愉快往事,在古巴人民紀念他們的母親那一天,他將古巴人民的夢想、希望和痛苦獻給聖母。教宗祈願:「今天,一個古巴人無論在何處,都能體驗到瑪利亞的溫柔,願她將衆人引向基督,救主。」

波蘭教會將於下個主日為斯德望·維辛斯基(Stefan Wyszyński)樞機舉行冊封真福禮,教宗在問候波蘭信友時提到這位樞機。他引用聖若望保祿二世那句歷史名言,說道:「若沒有你的信德,那在坐監和痛苦面前沒有屈服的信德,以及你那非凡的望德和對教會之母的全然仰賴,在伯多祿宗座上就不會有這位波蘭籍教宗。」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聖德來自於聖神,而非遵守戒律的結果

「我們是否將死而復活的基督的愛當作生活的核心、救恩的泉源,或者我們滿足於宗教的某種形式,以求良心安穩?」

2021年9月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敦促眾人省思這個問題,反省我們如何活出信仰。這正是當年聖保祿宗徒向迦拉達人提出的邀請。這位宗徒提出多個質疑來撼動迦拉達人的良心,以免他們因其它的宣講而誤入歧途(參閱:迦三1-5)。

教宗解釋道:「保祿的用意在於催促基督徒意識到自己處於危險當中,切莫聽信那些誘惑的聲音,免得陷入一種只講求嚴格遵守戒律的宗教情愫。事實上,當時有新的宣講者來到迦拉達,試圖說服當地百姓走回頭路,以為遵守戒律就能達致成全。」

《迦拉達書》點出了形式主義的危險。教宗闡明:「形式主義的誘惑會把我們帶往虛偽,使我們否認我們所領受的新尊嚴、那蒙基督救贖的尊嚴。而這種危險處境一再地在歷史中出現。」教宗指出:「保祿給迦拉達人的書信不同一般:這位宗徒在其它書信中常會稱呼收信人為『弟兄姊妹』或『親愛的諸位』,這裡卻直呼迦拉達人,甚至兩次說他們是無知的。這是因為迦拉達人幾乎沒有注意到自己恐怕要丟失對基督的信仰。」

「保祿宗徒以刻薄的語氣來刺激迦拉達人想起這位宗徒對他們的初次福傳,給他們機會獲得自由。迦拉達人深知,對基督的信仰是經由宣講福音而來的恩寵果實。保祿的話語著重於在耶穌死而復活的奧跡中完全彰顯出來的天主聖愛。對此,保祿宗徒概述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是生活在對天主子的信仰內;祂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迦二20)」

迦拉達人曾經體驗過聖神在團體內的化工。教宗表明:「迦拉達人最初得到信仰,便是出於天主的行動,而非人為的結果。聖神是他們經驗的主角;而今,讓聖神屈居次要地位,以自己的行動為先——換句話說,就是以遵循戒律為先——這會是荒唐的作為。聖德來自於聖神,而且是耶穌救贖之恩的白白賞賜:這使我們成義。」

接著,教宗指出:「今天發生的許多事跟當年迦拉達人的情況類似。今天也會有人說:『聖德在這些戒律當中。』這種話帶領我們走向嚴苛的宗教情愫,使我們喪失在聖神內的自由。」教宗叮囑眾人:「當心嚴苛態度,因為每個嚴苛態度背後都藏有醜陋的事,沒有天主聖神。因此,《迦拉達書》將有助於我們不聽信這些使得我們在靈修生活中走回頭路的提議,並且將協助我們在耶穌逾越的聖召內向前邁進。」

教宗最後闡述了《迦拉達書》的這句話:「天主賜與你們恩寵。」(三5)教宗解釋道:「這句話使用的動詞時態是現在式,因為無論我們會給天主的行動製造多少的困難,天主都不會遺棄我們,卻始終與我們同在,向我們廣施祂的慈愛。」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偽善危害教會的合一

圖片:vatican.va

什麽是「裝假」?這個提問在保祿六世大廳迴蕩著。2021年8月2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迦拉達書》中關於法律的危險作為當天要理講授反省的主題。教宗提到「一個相當出人意外的事件」,那就是保祿說他「責備了刻法,即伯多祿,因為伯多祿在安提約基雅團體面前的行為不妥當」(參:迦二11-12)。

教宗解釋說:「對一個猶太人而言,法律禁止他與非猶太人一起吃飯。在安提約基雅,伯多祿起先與外邦人歸化的基督徒同席而沒有絲毫困難,但幾個受割損的基督徒從耶路撒冷一來到該城,他就不再這麽做了,怕招致他們的批評。這樣一來,伯多祿便無意中在團體内造成無緣無故的分裂。」

「什麽是裝假?可以說,這是害怕道出真相。偽裝是因真相而害怕。人們寧可偽裝,也不願做自己。這好似給靈魂化妝,好似粉飾行為態度,給舉動方式塗脂抹粉:這不是真相。」

教宗指出:「在《聖經》中能找到對抗虛假的不同典範。年已古稀的厄肋阿匝爾是一個美好的見證,有人勸他假裝吃獻給外邦人神明的祭肉,如此就可保住自己的性命。但這個敬畏天主的人答道:『像我這樣年齡的人,決不宜作偽。』」(參:加下六18-25)

「《福音》也提到耶穌在不同的場合强烈斥責那些外表看似義人、内心卻滿是虛偽和罪惡的人。」教宗强調:「偽善是一個人在作假、奉承和欺騙,因為他臉上戴著面具度日,沒有勇氣面對真理。因此,他沒有能力真正地去愛。一個偽善的人不懂得愛,只曉得活在自私自利中,沒有力量坦蕩地表明他的心地。」

教宗最後提醒道:「在許多情況中都可看到偽善的現象。偽善經常隱藏在工作場所,同事之間好似朋友,競爭卻造成在背後的打擊。在政治上也屢見不鮮,偽善者在公衆和私人生活當中判若兩人。偽善在教會内尤其惡劣。我們絕不可忘記上主的話:『你們的話該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瑪五37)不同的作法便意味著危害教會的合一,這是上主親自祈求的合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信仰帶來愛和希望,超越對法律的畏懼

圖片:vatican.va

2021年8月1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聖保祿宗徒在《迦拉達書》中論述的有關法律的角色。教宗指出,法律和天主十誡必須得到遵守,但那令我們成義的是基督。法律的實質是將我們引向基督。

教宗提到:「聖保祿在《迦拉達書》中稱法律如同一個啓蒙師。在古代的學校體系中,啓蒙師是一個負責把主人的孩子送到老師那裡,然後再把他接回家的奴隸。他必須保護學生免於危險,並予以監督。啓蒙師的作用相當於管教性的,一旦孩子長大成人後,這個職責就停止了。因此,聖保祿宗徒表示:『承繼人幾時還是孩童,雖然他是一切家業的主人,卻與奴隸沒有分別,仍屬於監護人和代理人的權下,直到父親預定的期限。同樣,當我們以前還作孩童的時候,我們是隸屬於今世的蒙學權下』(迦四1-3)。」

教宗解釋道:「總之,保祿宗徒深信,法律無疑有其積極作用,但有時間的限制。它持續的時間不能超出限度,因為這與人的成熟和他們對自由的選擇息息相關。信仰一旦來到,法律就徹底結束了其預備性價值,就必須讓位給另一個職權。」

解釋了古代啓蒙師形象的意義後,教宗接著指出:「保祿宗徒似乎建議基督徒將救恩史分成兩個時刻,他個人的經歷也包括在内,即在成為耶穌基督的信徒之前,以及在接受信仰之後。處在中間的則是耶穌死而復活的事件。以相信基督為起點,面對同一個法律,有之前和之後的區別。先前的歷史是由『法律之下』決定的;之後的歷史則是隨從聖神而生活(參:迦五25)。處於『法律之下』是保祿首次使用的表述,其潛在意義有一種消極屈從的觀念,是奴隸的典型行為。保祿宗徒明確指出,人若處在『法律之下』,就受到『監守』和『禁錮』,一種預防性的看守。聖保祿說,這段時間持續很久,只要活在罪惡中,就會一直持續。」

「因為我們還在肉性權下的時候,那藉法律而傾向於罪惡的情慾,在我們的肢體內活動,結出死亡的果實。但是現在,我們已死於束縛我們的勢力,脫離了法律,如此,我們不應再拘泥於舊的條文,而應以新的心神事奉天主(羅七5-6)。」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應該詢問自己,我們仍生活在需要法律的時期,還是清楚意識到已蒙受恩寵成了天主的子女,為生活在愛中。我是怎樣生活的?生怕自己不這樣做就下地獄?還是活出希望,活出因耶穌基督白白賜予救恩的喜樂?這是一個美好的詢問。第二個問答也美好:我輕視誡命嗎?不。我遵守誡命,但不將之絕對化,因為我知道,那令我成義的是耶穌基督。」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誰尋找生命,就需注視基督

圖片:vatican.va

梅瑟法律,即十誡,以及天主聖神是教宗方濟各在8月11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要理講授的兩個重點。教宗依照保祿宗徒的《迦拉達書》,講解了「基督徒生活的新意」。當天上午的公開接見活動在保祿六世大廳舉行,要理講授的主題為「梅瑟的法律」。

教宗首先指出:「那個時期確實需要一項法律,它是天主賜予祂的子民的重大恩典,用來對抗異教徒和偶像崇拜。但有人主張迦拉達人該當遵守法律才能得救,才能不使天主發怒。對這樣的人,保祿的回答是:遵守梅瑟法律和與天主建立的盟約並非密不可分。因此,天主與亞巴郎訂立的盟約是由於恩許,並非基於遵守那時尚未存在的法律。」

事實上,梅瑟法律僅是在盟約後的430年才訂立的,這法律不屬於盟約的一部分。不過,教宗也重申:「保祿絲毫不反對梅瑟法律,甚至“在他的書信中還多次捍衛這法律的神聖起源,肯定它在救恩史上占有十分確切的地位。但保祿也憑著他的靈性智慧和為福傳使命所蒙受的恩寵,强調了一個極重要的方面。」

「法律不賦予生命,不提供恩許的實現,因為它不是處在能夠實現恩許的條件下。法律是帶領你朝著相遇前行的道路。保祿使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即法律是走向基督的『教育者』,走向基督信仰的教育者,是領你去相遇的老師。誰尋找生命,就需要在基督身上注視著恩許及其實現。這話很重要:天主子民,我們基督徒注視著恩許,在生命的道路上行走,正是這恩許吸引我們前去與上主相遇。因此,這就是基督信仰生活最根本的新意。」

教宗說:「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都蒙召在聖神内生活,祂使人擺脫法律的束縛,同時又依照愛的誡命使法律得到成全。這極其重要,法律將我們帶向基督。」

教宗最後祈願:「在天主的助佑下,信徒們能在誡命的道路上行走,這些誡命是引領我們與耶穌相遇的教育者,同時我們也應總是在基督身上看到愛,懂得與祂的相遇是所有誡命中最重要的一條。」

圖片:montfortian.info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問候了在保祿六世大廳參加這項活動的法國信友們,談到上主日夜間蒙福聖母會法國省會長梅爾(Olivier Maire)神父在法國西部旺代省聖洛朗鎮遇害的消息,兇手是患有精神病的盧旺達人,一年前因南特主教座堂火災而被起訴,處在監控下。

教宗說:「獲悉梅爾神父被殺害的消息後,我深感悲痛。我向旺代省聖洛朗鎮的蒙福聖母會團體、神父的親人和全體法國天主教徒表示哀悼。我必分擔你們的痛苦並予以精神上的接近。我降福你們衆人!」

兇案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當中,但排除各種恐怖主義行動。警方證實兇手「心理不穩定」,目前已被送到精神病院,同時也證實梅爾神父死於暴行。已故神父所屬的蒙福聖母會和法國的教會人士立即對亡者的親人表達關懷之情。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福音只有一個,其真理不可廉價出售

圖片;vatican.va

2021件8月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這是在7月份暫停之後的第一次。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保祿宗徒的《迦拉達書》,當天的主題為「福音只有一個」。保祿已向迦拉達人宣講了耶穌基督,現在卻看到他們偏離真理而接受一些新來的宣講者提供的不同的福音,不免感到遺憾。他極力表示,福音只有一個(參:迦一6-8)。

教宗說:「對保祿來説,福音就是他的初傳,即他所宣講的耶穌的死亡與復活是救恩的泉源。這福音以4個動詞來表達:『基督照經上記載的,為我們的罪死了,被埋葬了,且照經上記載的,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現給刻法,以後顯現給那十二位』(格前十五3-5)。這福音是許諾的圓滿,賜予衆人的救恩。」

「在這如此洪恩面前,保祿宗徒無法解釋為何迦拉達人思念著接受另一個也許更造作、更有學問的福音,總之是另一個福音。保祿宗徒極力警告迦拉達人,新的説教不會是福音,反而是一種擾亂真福音的宣講,因為它阻止人接受信仰的自由。迦拉達人幻想新説教者的訊息能補充保祿的訊息,但對保祿而言,在這一點上沒有商量的餘地。」

教宗繼續表示:「福音只有一個,就是保祿所宣講的那個,其它的不會存在。但要注意,保祿沒有說真福音是他的,是他所宣講的,他沒這麽說!這樣說會是自負和自誇。他說的卻是,『他的』福音,同其他宗徒在別處所宣講的一樣,是唯一真正的福音,因為那是耶穌基督的福音。」

保祿的措辭非常强硬,用以告誡會走錯路的迦拉達人。教宗强調:「他兩次用了『詛咒』一詞,指出急需遠離威脅其根基的團體。總之,在這一點上保祿宗徒不給洽商留下空間。」

「福音的真理不可拿來討價還價。你或是接受原本的樣貌和所宣講的福音,或是接受任何其它的東西。但不能拿福音做交易。一提到福音和其可能被擾亂的情況,我們不能作出妥協:對耶穌的信仰絕非是能用來議價的商品,這信仰是救恩,是相遇,是救贖,不可廉價出售。」

教宗提到:「迦拉達人本著善意相信,聽從新來的傳教士能更好地服事耶穌基督。保祿的敵人似乎是忠於由先祖們傳下的傳統的人,他們主張純正的信仰在於遵守法律。他們甚至開始懷疑保祿,認為他在傳統面前不正統。」教宗指出:「福音的新意是一種根本的新意,不是一時的新意,不存在流行的福音。迦拉達人的經歷在各個時代都會遇到,因此,保祿宗徒的話語對今天的我們也有益處,我們必須懂得擺脫善意的迷宮。」

教宗最後總結道:「懂得分辨極為重要。在歷史上,乃至今天,我們多次看到,一些運動團體以自己的方式,有時以確實是自己的神恩來宣講福音,但加以誇張,將之全都簡化為其『運動』的福音。這不是基督的福音,而是會祖們的福音,這在開始時可能會有幫助,但最終結不出根深蒂固的果實。因此,保祿明確果斷的話語對迦拉達人有益,對我們也有益處。福音是基督賜予我們的恩典,是祂帶來的喜訊。這是給予我們生命的福音。」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如果我們跟隨天主,生命中就絕無偶然的事

圖片:vatican.va

2021年6月3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的達瑪索庭院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信友們在場參加。在以聖保祿《迦拉達書》為主題的新一輪要理講授中,教宗論述了這位使徒的聖召,他從「迫害基督徒的人」成為福音的宣講者。教宗說:「天主編織我們的歷史,如果我們懷著信賴接納祂的救恩計劃,祂的恩寵就能轉變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看到新道路。」

教宗强調:「保祿宗徒寫這書信的目的是在重申福音的新意 。藉著他的宣講而建立的迦拉達教會當時在内部起了爭論,有人也對他的宣講產生懷疑(參:迦一1-16)。保祿的説理並不基於他的誹謗者使用的論據,而是飛得高,如此也為我們指出在團體内部出現衝突時理應持有的態度。」

教宗解釋道:「保祿在末尾才提到爭執的核心是關於行割損禮,猶太教最重要的傳統。保祿作出 更深入的選擇,因為這關係到福音的真理和基督徒的自由。他不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不像我們經常所做的那樣,試圖立即找到解決途徑,幻想使各方達成妥協。福音卻不是這樣運作的,保祿宗徒選擇走更需要花費努力的道路。」

「事實上,保祿在信中表明他所尋求的不是人的贊同,而是天主的贊同,因為如果我還求人的歡心,我就不是基督的僕役(同上,10節)。正因為如此,他提醒迦拉達人做真正的使徒不是憑著自己的功勞,而是蒙天主的召叫。他敘述自己蒙召和皈依的經歷是與復活的主在他去大馬士革途中的顯現息息相關。」

「保祿談到,他此前强烈迫害過天主的教會,竭力想把她消滅;我在猶太教中比我本族許多同年的人更為激進,對我祖先的傳授更富熱忱(同上,13-14)。」

教宗說:「他一方面强調自己是凶猛的迫害者,另一方面則凸顯了天主對他的仁慈,讓他得以徹底轉變,以致衆人皆知。即使未親自見過他的人也知道,他過去是個迫害者,如今則宣講曾經想摧毀的信仰。」

教宗表示:「保祿是個自由的人,他自由地宣講福音,也自由地坦承自己的罪。『我曾是這樣的』,換言之,真理使内心獲得自由,這是天主的自由。重溫這段歷史,保祿充滿驚奇和感激,好似要告訴迦拉達人,除了成為宗徒外,他會成為一切。」

「的確,保祿從孩童起就被教育成無可指摘的遵守梅瑟法律的人,以後又打擊基督的門徒。但萬萬沒有想到,天主以恩寵向他啓示了死而復活的聖子,讓他在外邦人中成為祂的宣講者。」教宗感嘆道:「上主的道路難以預測!我們每天都在親身經歷著,若我們回想上主召叫我們的時刻,便尤其如此。」

教宗指出:「我們絕不可忘記天主進入我們生命的時間和方式:要將那與恩寵的相遇牢記在心思意念中,那是天主改變我們生活的相遇。在上主偉大的作為面前,我們多少次在詢問自己:『天主怎能用一個罪人、一個脆弱和軟弱的人來實現祂的旨意呢?』這絕非出於偶然,因為一切都在天主的計劃中。」

教宗最後總結道:「天主編織我們的歷史,如果我們懷著信賴回應祂的救恩計劃,我們就會有所發現。召叫總是帶來一項我們要履行的使命;因此我們應邀認真地做好準備,曉得是天主在邀請我們並以祂的恩寵來扶助。我們要讓這個意識來引領自己:恩寵轉變人的生命,使這生命堪當為福音服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蜘蛛俠在梵蒂岡拜會教宗方濟各

圖片:Vatican Media

蜘蛛俠真是一位善良的超級英雄,平時在公司裡是個平凡無奇的職員,但是他一戴上頭罩、穿好蜘蛛俠的服裝,就搖身一變、成為陪伴住院病童的開心果。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23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蜘蛛俠不僅獻給教宗方濟各一個超級英雄的頭罩,還向教宗「揭露」了自己的身份。他是今年28歲的維拉狄塔(Mattia Villardita),他的下一個任務是前往杰梅利綜合醫院的兒科病房。這是意大利駐梵蒂岡公共安全監察局推動的活動,意大利國家警察樂隊也參與其中。維拉狄塔說:「真正的超級英雄是那些受苦的孩童和家屬,他們懷著無比的希望努力奮戰。」

維拉狄塔將自身的經歷娓娓道來。他說:「我穿上蜘蛛俠的服裝,是為了讓住院的病童能展露笑顏:我這麼做,是因為我自己罹患了先天性疾病,19年來多次進出熱那亞兒童醫院。而我小時候獨自一人躺在病床上時,若能見到蜘蛛俠爬窗進來,我肯定會很高興。」為此,維拉狄塔「在心中」變成了蜘蛛俠,並加入了「醫院走道的超級英雄」協會。他解釋說:「我們是一群投身於志願服務的青年,恰好穿著『英雄』的服裝,帶給兒科病房一些輕鬆歡快的時刻。四年前的聖誕節,我第一次戴上這頭罩:當時我必須送一台電腦到醫院,於是我創造了某種方式來逗樂那些跟我小時候處境一樣的孩子。」

即使是在封城時期,這位蜘蛛俠依然善盡職責。維拉狄塔表示:「我不能親自探病的那段期間,我打了超過1400通視頻電話。」維拉狄塔關切病童的情況,與他們的父母親保持聯繫,就算他們出院回家也不例外。這位蜘蛛俠說:「我們舉辦驚喜派對,或者採用更簡單的方式,送個披薩上門。」

圖片:Vatican Media

去年,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向維拉狄塔授予了榮譽獎章,理由是「他為了別人的益處做出富有想像力的創舉,在減輕最年幼的住院病童的痛苦方面貢獻良多。超級英雄的最完美定義,或許就是試圖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晉見教宗後,這位蜘蛛俠於當天下午前往杰梅利醫院,探訪纖維肌痛患者和照顧他們的醫護人員和牧靈工作者。為此,教宗方濟各當天上午懷著關懷之情,向杰梅利醫院的病患和醫護人員給予鼓勵。

除此之外,教宗當天上午在公開接見活動中也問候了高齡95歲的阿爾芭(Alba)奶奶,她在孫子的陪同下,滿懷熱情地前來晉見教宗。此前,她成功抗擊了新冠疫情。她的見證是今年7月25日、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的一大亮點。

圖片: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傳播福音要求我們行走在不曾預料的道路中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聖達瑪索庭院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上週結束了一年來有關「祈禱」的系列後,他開始講解聖保祿的《迦拉達書》,從而開啓了新一輪的要理講授系列。

教宗首先概述了《迦拉達書》的主旨,教宗說:「在這封書信中,聖保祿引述了一些他的生平事略,好讓我們了解他的皈依以及將其生命奉獻於耶穌基督的抉擇。他還談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仰主題,例如自由、恩寵和基督徒的生活方式。這些主題都觸及到當今教會生活的許多方面。」

教宗指出:「這封書信呈現的第一個特徵是聖保祿宗徒傳播福音的偉大使命,在他的傳教行程中至少兩次探訪了迦拉達人團體。雖然我們不知道聖保祿指的是哪個具體地理區域,也不能確知他寫這封書信的日期。但我們知道迦拉達人是古凱爾特人,他們定居在安納托利亞的廣闊地區,首府是安奇拉(Ancyra),即今天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

「保祿只提到,由於生病,他被迫停留在那個地方(參閲迦四13)。相反,在聖路加的《宗徒大事錄》中找到了更多的靈性(精神)動機。他說:因為聖神阻止他們在亞細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夫黎基雅和迦拉達地區,到了米息雅附近(《宗徒大事錄》十六6)。」教宗解釋:「這兩個事實並不矛盾,它們表明傳播福音的道路不總是取決於我們的意願和我們的計劃,而是願意讓自己被塑造並遵循那從未預料到的道路。結果是,不知疲倦地傳播福音的聖保祿在迦拉達地區成功地建立起一些小團體。」

接著,教宗講到聖保祿的牧靈關懷:「他在建立教會團體後,發現一些來自猶太教教的基督徒開始散播與宗徒教導相反的理論。這些保祿的反對者,堅持異教徒(非基督徒)必須接受割損禮並以梅瑟的法律為生活的準則。因此,迦拉達人必須放棄他們的文化身份,服從猶太人的法規和習俗。他們認為保祿不是真正的宗徒,因此沒有絲毫傳播福音的權柄。」

教宗解釋說:「在這場危機中,迦拉達人們的心中充滿了不確定性,特別是因為他們已經明瞭並相信耶穌帶來的救恩是新生命的開始,儘管他們的歷史是與奴隸制交織在一起,也包括他們屈服在羅馬皇帝權下。」

將這種情形帶到現今,教宗強調:「福音的宣講者特別要以新的傳播方式呈現出來,作基督徒的最佳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真理的守護者,而不是基督福音的空泛宣講者。今天也是如此,人們傾向於將自己封閉在過去的傳統中而獲得某些的確定性。」

教宗指出:「聖保祿宗徒在《迦拉達人》書信中給我們的教導將幫助我們了解我們要走的路,它是釋放和被釘十字架及復活耶穌的永久常新之路。」

教宗最後總結道:「在確信天主聖神於每個時代都在教會中工作的確定中,它是通過謙卑和兄弟情誼達成的宣講之路;它是一條溫良與服從的信賴之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達瑪索庭院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例行的要理講授中,深入講解了耶穌在接受十字架苦難前的祈禱,結束了他一年來有關「祈禱」的系列要理講授。

教宗首先表示,在一系列的要理講授中,他反復講到祈禱是耶穌生命最突出的特徵之一。在耶穌的救贖使命過程中,祂與天父的對話是祂全部存在的熾熱核心。

教宗表示:「福音見證了耶穌在祂受難和死亡的時刻,祂的祈禱變得更加強烈和堅定,因而,這些耶穌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構成了基督徒宣講的核心,即是教會的『初傳』(kerygma)。」教宗說:「耶穌不僅是一位照料人類苦難和疾病的博愛者,祂更勝於此;在祂内,不僅有良善而已,更有救贖,這救贖不是偶然地把我們從一個疾病或某個絕望的時刻拯救出來,而是完全的救贖、救世主的救贖、生命戰勝死亡的希望的救贖。」

教宗說:「在耶穌度過的最後一個逾越節的日子裡,我們發現耶穌全神貫注地祈禱。祂在革責瑪尼莊園激動人心的祈禱,對死亡的焦爐在侵襲祂。然而,也正是在此刻,祂轉向天父,呼喊『阿爸,父啊!』(參閲谷十四36)。『阿爸』這個詞表達了對天父的親密與信任。耶穌正是在處於深沉黑暗時刻,以這個詞度過黑暗深淵。」

「耶穌也在十字架上祈禱,祂再次呼喊了『阿爸』,祂是絕對的代禱者:為他人,為所有人,甚至為那些判祂罪的人祈禱。在十字架上,天父的恩賜得到了實現,祂獻出了祂聖子毫無保留的愛作為我們救恩的贖價。耶穌在苦難和死亡時刻的祈禱,天父以復活回應了祂的祈禱;耶穌也以非常人性化的祈禱傾吐祂内心的痛苦。祂祈禱時絲毫沒有放棄對在天大父的信賴。」

接著,教宗特別講解了若望福音第17章「大司祭的祈禱」(preghiera sacerdotale),「這個祈禱包括創造和救贖的整個計劃,就如祂的死亡和復活」(《天主教教理》第2746號)。教宗說:「《天主教教理》解釋,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個祈禱中作了總結:天主與世界;聖言與血肉;永生與時間;捨己之愛與對愛不忠之罪;當時身邊的門徒與日後因他們的宣講而信仰祂的人;被貶抑與受光榮。(參閲《天主教教理》第2748號)」

教宗解釋說:「最後晚餐廰的牆壁加寬擁抱整個世界;耶穌的目光不僅落在祂的門徒和與祂同席的人身上,而且也看到我們所有人,祂仿佛對我們說:在最後的晚餐廰和十字架上,我為你們祈禱。即使在我們最痛苦的時刻,我們也從不孤單。」

最後,教宗總結這個祈禱系列的教理講授說:「我們在耶穌與天父的對話、在聖神的共融中被接納,因此,以祈禱和生命這樣說: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亞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