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死後的希望是賦予生命意義的錨

圖片:Vatican Media

「在喜樂和悲慘的時刻、在磨練試探中、在死亡臨近時,讓我們像約伯那樣複誦說:『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著,我仍要看見天主。』(參閱:約十九25-27)這是基督徒的望德、唯有天主能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若是向祂求,祂必將賜予。今天,我們緬懷許多已離世的弟兄姊妹。注視墓園、仰望天鄉,這將對我們有所裨益。」教宗方濟各於2020年11月2日下午在梵蒂岡條頓墓園聖堂主持追思已亡信友瞻禮彌撒時,在講道中如此說道。感恩祭結束後,教宗在這梵蒂岡墓園內佇立於眾多墳墓前,然後前往聖伯多祿大殿下方在歷任教宗的棺槨前祈禱片刻。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提及當天禮儀選自《約伯傳》的第一篇讀經。

教宗指出:「約伯雖然被疾病所擊潰、壽命將盡,他連皮膚都幾乎脫落了、瀕臨死亡,但約伯仍堅信不移地說:『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著,我的辯護人要在地上起立。』(十九25)約伯的處境每況愈下,但即使在那樣的時刻,依然存在著光明的擁抱,以及使他安心的溫暖:『我親眼要看見他,並非外人。』(十九27)在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刻,這份確信便是基督徒的望德。」

教宗強調:「望德是一份恩典,我們必須祈求說:『上主,求祢賜給我望德。』逆境使我們失望,讓我們誤以為一切將以失敗告終,死後什麼都沒有。然而,約伯的話,言猶在耳。」

教宗說:「望德絕不叫人失望,這是保祿告訴我們的。望德吸引我們,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我看不見來世,但望德是天主賜予我們的恩典,吸引我們寄望於生命、期盼永恆的福樂。望德是我們在對岸的錨:我們抓緊繩索、支撐自己。『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著,我仍要看見天主。』我們在喜樂與悲慘的時刻、在瀕死的關頭,都要複誦這句話。」

「望德是一份我們永遠當不起、白白賞賜而來的恩典。《若望福音》記載,耶穌肯定了這一點,即望德絕不叫人失望。」因此,教宗引用福音,解釋說:「『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這是望德的終向,也就是走向耶穌。『到我這裡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若六37)上主在有錨的地方迎接我們。望德中的生命是如此活出的:手用力抓著繩索,緊緊抓牢,深知錨就在下方。」

在講道的結尾,教宗說:「今天,我們緬懷許多已離世的弟兄姊妹。注視墓園、仰望天鄉,然後像約伯那樣複誦:『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著,我仍要看見天主。我親眼要看見他,並非外人。』這將對我們有所裨益。而這份力量帶給我們希望、這白白賞賜的恩典,也就是望德。願上主賜給我們每個人望德。」

感恩祭結束後,教宗在條頓公學院長的陪伴下,移步到佔地不大的條頓墓園,為墓園灑聖水,並在一個墳墓前靜默祈禱。接著,教宗走過墓園的每條小徑,短暫佇立在某些墓碑前致敬。離開墓園後,教宗前往只有數步之遙的聖伯多祿大殿,在大殿下方的歷任教宗墓前祈禱片刻。

條頓公學的聖母堂距離教宗的寓所聖瑪爾大之家只有十幾米,緊挨著條頓公學。這座聖堂始建於八世紀,當時那裡有個接濟中心,許多窮人會前來領取糧食和衣物。1450年聖年,朝聖者蜂擁而至,當時的人便決定修建一座聖堂和墓園。1454年,羅馬聖座若干日耳曼裔的成員,組成了一個為亡故窮人服務的團體。15世紀末,一座日耳曼風格的聖堂興建完成,並沿用至今。1876年,一群攻讀基督信仰考古、教會史和相關學科的司鐸在這座聖堂旁邊增建了一座公學。1910年,狂風暴雨造成聖堂嚴重損毀,因此進行了整修工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與光直播】教宗11月2日在梵蒂岡條頓墓園主持彌撒(英語旁白)

教宗在梵蒂岡條頓墓園主持彌撒(英語旁白)
鹽與光播放時間如下:
日期:2020年11月2日
加拿大時間:上午10時(東岸)/上午7時(西岸)
中港台時間:晚上11時
按此收看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教宗方濟各接下來主持的多項禮儀也將遵守各項防疫安全措施。聖座新聞室公布,11月2日週一,在教會追思已亡信友的日子,教宗將前往距離聖瑪爾大之家不遠的條頓墓園(Teutonic Cemetery),下午4時(羅馬時間)在那裡私下舉行彌撒,不開放信友參與。感恩祭結束時,教宗將在墓園駐足祈禱片刻,然後前往聖伯多祿大殿下方,向已故的歷任教宗致敬。

此外,11月5日週四,教宗將於上午11時(羅馬時間)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裡為過去一年內安息主懷的樞機和主教們主持追思彌撒。在大殿內的這台彌撒,以及未來幾個月的教宗禮儀,都將嚴格限制參禮的信友人數,並將按照過去數個月的模式進行,全面遵守防疫措施。相關規定會隨著醫療衛生形勢的改變作出相應的調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内圖諾美國公墓主持追思彌撒

2017年11月2日(追思已亡節)下午,教宗方濟各到羅馬南部城市内圖諾(Nettuno)的美國公墓主持彌撒,紀念所有戰爭的陣亡者。内圖諾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密切相關的地點之一。彌撒前,教宗先來到一個無名氏、一個意大利裔美國人和一個猶太人墓前靜默片刻,然後在10座陣亡者的墓上各獻上一束白玫瑰。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反省戰爭給人帶來的痛苦,也談到人類希望的願景。

他說:「今天,我們眾人懷著希望聚集在這裡,好能重複約伯在第一篇讀經中的話語:『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著,我的辯護人要在地上起立』(約19:25)。希望乃是我們能重新見到天主,我們眾人能再次相逢,正如保祿宗徒在第二篇讀經中所言:『希望不叫人失望』(羅5:5)。」

「然而,希望卻經常出自並植根於許多人類的創傷,許多人類的痛苦之中。痛苦、創傷及磨難促使我們舉目望天。我們相信上主活著,祂與我們同在,但我們也對祂說:上主,請祢留下。」

「一如本篤十五世所言:『不要再有戰爭,不要再有這毫無意義的殺戮了!』我們應懷抱希望,而不要這種摧毀:成千成萬青年的希望破滅了。上主,求祢不要讓我們再有戰爭。世界今天再次進入戰爭,正準備進行更兇猛的戰爭。上主,求祢不要讓我們再有戰爭,因為戰爭使我們失去一切。」

教宗接著講述了一位老婦人的故事。這位婦人在廣島的廢墟前說出這句充滿智慧卻非常悲傷的話:「人們竭盡全力發動一場戰爭,到頭來卻害了自己。」

教宗於是作出這個結論:「戰爭就是摧毀我們自己。」

「今天是期望的日子,也是哭泣的日子。許多婦女,妻子和母親在戰爭年代收到一封通報自己的丈夫或兒子陣亡消息的信件後,悲痛欲絕。今天,人類不該忘記這些哭泣,而人類的傲慢並沒有汲取教訓,似乎也無意汲取教訓。」

教宗指出:「戰爭的後果是死亡。人們曾經多少次打算發動一場戰爭,確信戰爭能帶來一個新世界,一個『春天』。然而,結局卻是一個惡劣、殘酷的寒冬,充滿恐怖和死亡。」

教宗因此為所有亡者祈禱,特別為那些在每日時斷時續的戰爭中死亡的青年祈禱,為戰爭的受害者,包括無辜的兒童祈禱。

教宗最後祈求天父賜予我們眾人恩寵,讓我們有能力為所有戰爭的受害者哭泣。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認識萬聖節、諸聖節、追思已亡節

CNS photo/Gregory A. Shemitz, Long Island Catholic

「萬聖節」其實是與天主教會於十一月一日的「諸聖節」,及十一月二日的「追思已亡節」有關。

萬聖節(Halloween)的可能是愛爾蘭口音「諸聖節」之夜(萬聖節前夕All Hallows Eve)的誤讀。公元五世紀,愛爾蘭人以十一月一日為新年,該假日的發音亦近似「sow-en」。古時,愛爾蘭人以十月三十一日及十一月一日間,宇宙法則暫停,去世亡靈會回來,故有習俗生者穿上奇裝異服,遊行驅鬼。
天主教會移風易俗,於九至十世紀漸漸以十一月一日紀念各位聖人,十一月二日追思所有亡者,​​並為他們祈禱。當時,在歐洲,有為亡者布施糖果的習慣,接受者則答應以「為亡者祈禱」回報。於是發展出孩子們到各家索取「萬聖節」糖果的習慣。

按愛爾蘭民間故事:有名傑克(Jack)的人,設陷阱騙魔鬼不再誘惑他,可惜因用了「欺騙」手段,而不能升天堂,但又因魔鬼曾答應不勾引他,故也不該下地獄,於是,為解決他的處境,只好賞他燈籠 (Jack’s lantern),幫助他在陰間往來,直到最後審判。這就是點燃傑克燈籠的由來; 萬聖節以南瓜作燈籠,亦由此而來。

「萬聖節」的由來,應以天主教信仰的幅度,來培育學生,以免他們疑神疑疑鬼。老師需要正確地向學生介紹,教會相信:人死後會得到天主公義的審判,並解釋十一月一日「諸聖節」和十一月二日「追思已亡節」的意義。

十一月一日「諸聖節」的意義:天主願意我們得救,在世上度著充滿著愛的豐富生命,來日在天上做聖人,繼續為世人造福,及為人祈禱;「諸聖節」邀請我們有志氣為人謀幸福,將來做聖人。

十一月二日「追思已亡節」的意義:天主給機會那些在生活上還未完善的亡者,靠大家的祈禱,互相幫助,可以上天堂。所以我們要以愛心,為亡者祈禱,亦要設法幫助別人,完善自己的生活。

老師又可以幫助學生移風易俗,布施糖果,與大家分享食物,甚至布施窮人。又可把穿上鬼怪衣裝的習俗,改為扮演聖人,或社會服務人士(如醫生,護士,社工,消防員,警察,律師等),以增加學生做人的志氣,向往為大眾服務。

學校在十一月舉行祈禱會(週會)紀念聖人,介紹聖人榜樣,又為亡者舉行祈禱會,提醒學生要善用生命,並栽培學生良心,留心天主的審判,且不要疑神疑鬼,因為天主會照顧和管理生者死者。

(轉載: 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

[Read mor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