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十週 星期三 福音反省

瑪5:17-19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要廢除法律和先知。我不是來廢除,而是使它達到圓滿。我實在告訴你們,即使天地消滅了,法律上的一點一畫也不會作廢,直到全部達到圓滿。所以,無論誰廢除這些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導別人這樣做,他將是天國裡最小的;但無論誰遵行這些誡命,又教導別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裡要成為偉大的。」

反省

《成之以法 · 約之以禮》

孟子認為法律是「成人」 之器,故此有法治和正規便可導人步入成「人」之道,正所謂:「因治而教,方可期成人合道。」

正是如此,耶穌來是為成全法律,會合方向使人知善守法,成才成器,達成修德成聖之路。故此,法律不是為規範人,相反,是為使人遵循法道,可導人向善,君子之行,法禮兼備。

論語記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表示人如廣求學問,恪守禮法,不但成正人君子,也可諄諄善誘,令人嚮慕。

原來,耶穌也是教人博文約禮,尊重法律及先知,甚至乎一撇一劃也不廢除,為的是成全一切。雖然在小事上幹一番,也可做到超凡脫俗,因為他教人不要拘泥於「規範」或「框架」上的形式主義,而要在小事上盡忠,已能登大雅之堂,更要在平凡中的小角色,也顯得不凡的聖德。

近代的聖德蘭修女自認為:「天主的一支鉛筆」,但藉這小小文具寫出了很多感人肺腑,動人心弦的美麗故事。

「誰若廢除這些誡命最小的一條,也這樣教訓人,在天國裏,他將稱為最小的;但誰若實行,也這樣教訓人,這人在天國裏將稱為大的。」(瑪5:19)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聖安多尼紀念日 福音反省

瑪 5:13-16

你們是地上的鹽,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使它再鹹呢﹖它再毫無用途,只好拋在外邊,任人踐踏罷了。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並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 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耀你們在天之父。

反省

《我們心中放置更大的視野、更大的渴望》

耶穌對門徒說:「你們是地上的鹽」便是要提醒他們,雖然他們很平凡,但卻有重要任務把天主的味道帶入世界來。試問,在你每天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來自天主的味道呢?哪些地方你感覺到氣氛不對、價值觀不正確、讓在它內的人們喪失生命、希望、愛德呢?看看你的家庭、它少的是什麼?你的辦公室,它缺乏的是什麼?你和身邊的人相處是否讓你們變得更好?有時候,我們雖然看到生命中不足的地方,但是因為習慣了,我們不再積極改變。你知道嗎,當我們沒有活出自己的身份時,最早吃虧的是自己。滿足現況只能讓我們成為不鹹的鹽,使生命越來越沒有勁、沒有方向。不但如此,我們也剝奪身邊的人真正生活的機會。今天耶穌不要我們當失去味道的鹽。相反的,在缺乏生命的地方,我們更要活起來。耶穌沒有強迫我們一定要怎麼做,但祂會在我們心中放置一個更大的視野、對生命更大的渴望。今天就是回應耶穌,也是回應我們最深身份的時候。

主耶穌,讓我們常記得我們是來自祢,因此可以把祢的生命帶入世界。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十週 星期一 福音反省

瑪 5:1-12

那時候,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你們歡喜踴躍吧!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反省

《真福八端》

「真福八端」給基督徒很好的引路明燈,確切地幫助我們應如何生活,才可走上真正幸福快樂之路。主耶穌教導我們不要依戀俗世短暫的福樂,也不用害怕面對迫害和苦難,只管信賴、實踐祂的教導,好能成為天主的子女,獲享天國永恆的福樂。

「神貧」:從一無所有中,完全信靠天主,才能一無所缺。
「哀慟」:痛悔己罪,也為別人及世界的苦難和罪惡而難過,主必安慰。
「溫良」:以德報怨,非以暴易暴,乃以德服人。
「飢渴慕義」:渴望聖德,主必應允。
「憐憫」:懐著慈悲的心,寬恕和善待別人。
「心裏潔淨」:主看人心,勿懷惡念。
「締造和平」:保持內心平安,努力建設人與人之間的和平。
「為義而受迫害」:擇善固執,伸張正義,生活在真理中,不輕言妥協。

古今中外,無數殉道聖者、聖人,實踐「真福八端」的精神,在天上獲享豐厚的賞報。耶穌說:「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你們歡喜踴躍吧!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瑪5:11-12)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聖母進教之佑瞻禮 福音反省

若2:1-11

第三天,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也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酒不夠了,耶穌的母親向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他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在那裡放著六口石缸,是為猶太人取潔禮用的;每口可容納兩三桶水。耶穌向僕役說:「你們把缸灌滿水罷!」他們就灌滿了,直到缸口。然後,耶穌給他們說:「現在你們舀出來,送給司席!」他們便送去了。司席一嘗已變成酒的水 ── 他並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舀水的僕役卻知道 ── 司席便叫了新郎來,向他說:「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纔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加里肋亞加納行的;他顯示了自己的光榮,他的門徒就信從了他。

反省

《他們沒有酒了》

在若望福音中的對話是一脈相承,句句精警,如要細味,百讀不厭。

(一)「他們沒有酒了。」:意義深長,表示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和兒子在赴婚宴中,已體察到赴婚宴的人眾多,而慶祝的主人卻預備的酒不夠。於是出於好心好意,母親瑪利亞向兒子作出溫馨提示和請求。

(二)「女人,這於我和妳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這句說話的回應一者是尊重母親大人的請求而不逆意,二者也要請示天父乃是順意。所以,這句「順得母情不失父意」的話語帶相關,但正正是因自己作兒子的名份,可以接軌到「天人合一」的良機。

(三)「祂無論吩吋你們什麼,你們就照作什麼。」這句子含意就是母親對兒子的請求是有求必應,兒子向父親的請求是言出必行。前者是母子情真,後者是父子情深。

(四)「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才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這句就是奇蹟的明證,若望在這裏的描述,乃充分了解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和兒子的互相建立關係,互相信任,和具有的真摯程度,並非人性、心理所局限,而乃神性所超越一切。正有謂:聖父、聖子、聖神與瑪利亞已達至真正「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中華聖母紀念日 福音反省

若 19:25-27

在耶穌的十字架旁,站著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裏。

反省

《把我們的母親接到心裏》

今天,教會邀請我們慶祝中華聖母,感激這位好母親,在無時無刻都在照顧、光照、在天主台前為我們代禱。特別是當我們經歷困境時,聖母更是細心地陪伴;她站在我們身邊,用她穩固有溫柔的雙手抱著我們,以免我們在壓力之下垮下來。她是站在苦架旁的母親,所以她也會教導我們在面臨痛苦時,也學習在信德中站立。今天,耶穌呼籲我們:「看,你的母親!」好好用全新的眼光,信德和愛德的眼光看你的母親,學習放下各種沒有被滿足的期待,學習看在你眼前的那位女性,願意把祢生下來的女性,也就是天主所疼愛的女兒。我們常需要聖母,讓我們常把聖母「接到自己家裏」,接到自己的心裏,祈求這位好母親教導我們如何愛,愛到十字架旁。

主﹗感謝祢給我們母親,讓我們知道我們是因為被接納而有機會生存。請讓我們多關心我們地上的和天上的母親,把她倆都接到我們心中來。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期第四周 星期五 福音反省

若 14:1-6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訴了你們。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裡的路。」多默說:「主!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耶穌回答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

反省

《路· 向》

耶穌在若望福音中給予門徒們的訓勉是「路」和「向」,路就是道路,向就是方向。

首先耶穌指出門徒們切記不要心煩、意亂,因為如果在慌忙失措之旅,很容易會迷路,失去了方向感。

主說回家路上乃設有很多地方,原來他上路的本意就是給大家準備去的路向和地方。多默再不厭其煩地問主他要走的什麼路,也求主指引路,主於是再指點迷津,並細明要通過他,才可到父那裡去。

最近在南華早報的一條電視新聞中報導:在中國某省份的一所中學,一天早上上課時,有一位女同學回到課室,竟然無精打采地伏在桌子上飲泣,同學們見狀也不敢過問她。後來被一位女老師發覺了,便趨前問過究竟,才得知她的父親剛剛去世,悲痛欲絕。於是,老師情不自禁連忙給予這同學擁抱,其他所有同學也前來向她擁抱慰問,這同學對大家的支持感到非常激動。後來,這位老師說:「這個孩子失去父親,就如自己失去父親大人一樣,所以我們應該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和勉勵才是。」這位老師的言行引起社會很大的迴響,因為此舉充份表現出耶穌的真精神,不但影響同學們,更在今日人與人之間散發出一種正能量。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14:6)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宗徒慶日 福音反省

若14:6-14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必然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斐理伯對他說:「主!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耶穌回答說:「斐理伯!這麼長久的時候,我和你們在一起,而你還不認識我嗎?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把父顯示給我們呢?你不信我在父內,父在我內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我自己講的;而是住在我內的父,作他自己的事業。你們要相信我:我在父內,父也在我內;若不然,你們至少該因那些事業而相信。「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業,他也要做,並且還要作比這些更大的事業,因為我往父那裏去。你們因我的名無論求父什麼,我必要踐行,為叫父在子身上,獲得光榮。你們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必要踐行。」

反省

《路向 · 定位· 篤守》

今天若望福音就是耶穌給予門徒的啟示,原來他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竟成了門徒們的路向、指標,繼而遵循方向指引,就可篤守踐行,完成父的大業。

「路向」是耶穌指向天父,認識子才能認識父,子為使人也認識他的父。

「定位」就是時間和空間。原來,斐理伯在開始的時候,便懇請耶穌給予他和同伴時間認識耶穌,務求心滿意足。

耶穌的回應就是「篤守」,加強彼此認識和建立關係,正如父在子內,子在父內,乃互相呼應,講話互通,心靈呼氣一脈相傳,自然完成事業。

記得有一位天主教中學的學生,在他身上校服的校徽掛有 “Alpha” 和 “Omega” 的記號,人們問他何解,他說是拉丁文而不大清楚,原來就是「開始」與「終結」,教喻同學追求真理,矢志不渝。同樣地,我們作為主門徒的,乃效法今天的斐理伯和雅各伯宗徒,遵照主的路向、定位和一生篤守實踐主旨,以完成父業才是。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期第四周 星期一 福音反省

若10:11-18

耶穌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傭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因為他是傭工,對羊漠不關心。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我並且為羊捨掉我的性命。我還有別的羊,還不屬於這一棧,我也該把他們引來,他們要聽我的聲音,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一個牧人。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這是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

反省

《主為我牧》

“⋯此~棧羊隻屬於主的都強壯,我是主~的~羊~。”(頌恩歌集275 )「我是主的羊」這首耳熟能詳的聖詩,在復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很多時都會頌唱。的確,我們有幸成為主耶穌鍾愛和牧養的羊,藉著祂的護佑和帶領走向天父,獲享更豐盛的生命。

善牧耶穌認識我們,我們是否真正認識祂、辨別祂的聲音、聽從祂的呼喚?若是終日忙碌奔波,滿腦子被俗世瑣事煩擾,沒時間靜下來與主交往,又怎能聽到祂的聲音?我們要時刻醒悟祈禱,與主密談,小心羊棧門外盜賊的誘惑,趨善避惡,聽從主命。

祈願眾人在基督的愛內合而為一,使別的羊也歸屬同一棧、同一牧。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詠23:1)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期第三周 星期五 福音反省

若6:52-59

那時,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不像祖先吃了『瑪納』仍然死了;誰吃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這些話是耶穌在葛法翁會堂教訓人時說的。

反省

《真材·實料》

今天耶穌在若望福音中所講論的「血」和「肉」,竟成了猶太人爭議的課題。這是愛的流露,神性的象徵和超性的意義,猶太人卻認定吃他的肉和喝他的血是人性的殘忍,神性的褻瀆、和傳統的不潔之意。人豈能茹毛飲血?這簡直不成體統!

耶穌卻把他的「食物」和「飲品」視作天上神糧,不但使人神、形結合,更是天人合一,因為這能使人分享天主的生命與恩𠖥,讓天主生活在我們內,我們生活在天主內。這個道理不但是人性化,更是神性化。原來猶太人歷史中的「瑪納」並非過時,而是超越時空,預嘗生活之糧可以使人延年益壽,青春常駐,心想事成,笑口常開直到永遠。

耶穌在聖經中,使用了phago- 吃(希臘文)是吃的字,但祂改用trogo- 「啃食」或「咀嚼」;同樣,耶穌使用sarx 一字,而不用soma一字,前者意思是包裹在骨頭外柔軟膨鬆的血肉,後者是表示「身體」之意。

所以,耶穌談論的,是真材實料,意即實際「咀嚼」祂聖經中的聖言,而吃食祂真正的血肉。

「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若6:55)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期第三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若 6:44-51

那時,耶穌對群眾說:「除非受那派遣我來的父所吸引,誰也不能到我這裡來;那來的,我要在末日使他復活。先知書上記載:他們都要蒙天主教誨。所以,凡是聽從父並接受祂教導的,都來到我這裡。沒有人見過父,惟有從天主而來的那位見過父。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信的人就有永恆的生命。我是生命的食糧。你們的祖先在曠野裡吃過瑪納,還是死了。這裡有從天降下的食糧,人吃了,便不會死。我就是這從天降下的、活生生的食糧,人吃了這食糧,將永遠活著。我要賜給人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使世人得到生命而給的。」

反省

《生命之糧》

我們自問:每主日參加彌撒領受聖體,是否真正意識到耶穌在聖體中,賜給我們力量?或者,當教堂有明供聖體時,我們是否不意願留步敬拜祂,或是希望趕快離開呢?也許雖然我們腦袋中,知道耶穌真正臨在聖體中,但是心裡卻未曾反省過,並體會到這個道理。因為不理解,所以我們不愛,很難忍受默默的明供聖體,因為覺得浪費時間,也未能看見有何神益。如果發現自己還不夠愛聖體的話,也許今天就是去行動,找機會明供聖體,或在彌撒後更可以坐下靜默,和剛剛領到耶穌的聖體對話。愛和認識畢竟是透過多次相處而加深的。何況,如果我們真愛一個人的話,我們和他相處何必計較收穫呢?難道默默的陪伴,不也是最深的愛的表現嗎?在聖體中的耶穌默默陪伴、給予、支撐每一個人,期待有一天,我們會醒過來,且領悟什麼叫愛,從而被祂的愛感動而轉變。

可愛的主耶穌,祢如此愛我們,我們也渴望愛祢更多。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