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教之佑驛站:聖母進教之佑瞻禮 福音反省

若2:1-11

第三天,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也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酒不夠了,耶穌的母親向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他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在那裡放著六口石缸,是為猶太人取潔禮用的;每口可容納兩三桶水。耶穌向僕役說:「你們把缸灌滿水罷!」他們就灌滿了,直到缸口。然後,耶穌給他們說:「現在你們舀出來,送給司席!」他們便送去了。司席一嘗已變成酒的水 ── 他並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舀水的僕役卻知道 ── 司席便叫了新郎來,向他說:「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纔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加里肋亞加納行的;他顯示了自己的光榮,他的門徒就信從了他。

反省

《他們沒有酒了》

在若望福音中的對話是一脈相承,句句精警,如要細味,百讀不厭。

(一)「他們沒有酒了。」:意義深長,表示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和兒子在赴婚宴中,已體察到赴婚宴的人眾多,而慶祝的主人卻預備的酒不夠。於是出於好心好意,母親瑪利亞向兒子作出溫馨提示和請求。

(二)「女人,這於我和妳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這句說話的回應一者是尊重母親大人的請求而不逆意,二者也要請示天父乃是順意。所以,這句「順得母情不失父意」的話語帶相關,但正正是因自己作兒子的名份,可以接軌到「天人合一」的良機。

(三)「祂無論吩吋你們什麼,你們就照作什麼。」這句子含意就是母親對兒子的請求是有求必應,兒子向父親的請求是言出必行。前者是母子情真,後者是父子情深。

(四)「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才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這句就是奇蹟的明證,若望在這裏的描述,乃充分了解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和兒子的互相建立關係,互相信任,和具有的真摯程度,並非人性、心理所局限,而乃神性所超越一切。正有謂:聖父、聖子、聖神與瑪利亞已達至真正「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方濟各邀請眾人為中國教會祈禱

CNS photo/Aly Song, Reuters

教宗方濟各5月22日主日,在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誦念《天皇后喜樂經》之後,提到5月24日是敬禮童貞聖母瑪利亞進教之佑的紀念日,在上海佘山朝聖地和中國的許多聖堂都特別恭敬聖母進教之佑,將她奉為自己的主保。這一天也是全世界信友一起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的日子。

教宗談到在中國的天主教徒說:「這令人愉快的日子讓我有機會再次向他們保證我在精神上的關懷;我以關心和參與的心情伴隨著信徒和牧人們的生活及往往複雜的事務,我每天都為他們祈禱。」

教宗也邀請整個教會以祈禱來陪伴中國天主教徒。他向在場的信友們表示:「我邀請你們一起加入這個祈禱,好使在中國的教會自由和安寧地活出與普世教會實際有效的共融,履行向萬民宣講福音的使命,如此也為社會的精神和物質進步作出積極的貢獻。」

2008年,時任教宗本篤十六世親自撰寫了一篇向佘山聖母祈禱文,懇請聖母把中國教會的命運掛在心上。這位教宗在2007年《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内天主教會的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的信函中,欽定5月24日為全世界信友一起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的日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向佘山聖母誦》
教宗本篤十六世親撰

至聖童貞瑪利亞,降生聖言之母,
又是我們的母親,
您在佘山聖殿被尊稱為「進教之佑」,
整個在中國的教會滿懷熱愛瞻仰您,
今天我們投奔您台前,求您護佑。
請垂顧這天主子民,
並以母親的關懷帶領他們,
走上真理與仁愛的道路,
使他們在任何境況下,
都能成為促進全體人民和諧共處的酵素。
您在納匝肋順從主旨,說了「是」,
讓永生天主子在您貞潔的母胎中取得肉軀,
使救贖工程從此在歷史中展開,
您又懇摯地奉獻自己協助這工程,
讓痛苦的利刃刺透您的心靈,
直到最後的重要時刻,
在加爾瓦略山上,十字架下,
當您聖子犧牲自己,使世人獲得生命時,
您佇立在祂身旁。
從那時開始,
為一切在信仰中追隨您聖子耶穌,
並跟著祂背起十字架的人,
您以一種嶄新的形式,成了他們的母親。
希望之母,您在聖週六的黑暗中,
仍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心,
迎接復活節的黎明,
請將這分辨的能力賞給您的子女,
使他們在任何處境中,
即使是最黑暗的時刻,
仍能見到天主親臨的標記。
佘山聖母,
請援助那些在日常勞苦中,
仍繼續相信、希望、
和實踐愛德的中國教友,
使他們永不懼怕向世界宣講耶穌,
並在耶穌跟前為世界祈禱。
您以塑像的形態,矗立於佘山聖殿頂,
高舉張開雙臂的聖子,
向世界展示祂對世人的深愛。
請幫助天主教友常作這大愛的可信見證人,
並使他們與教會的磐石伯多祿結合在一起。
中國之母,亞洲之母,
現在直到永遠,請常為我們祈求。
亞孟。

聖母進教之佑大殿祝聖150週年

聖母進教之佑大殿位於意大利都靈市華道角,亦是整個慈幼會大家庭的核心所在。1875 年,首批傳教士是在這裡被派遣出外傳教的,直到今日,所有慈幼會的傳教士也在這裡受派遣到世界各個角落去的。

慈幼會會祖-聖若望‧鮑思高神父於 1844 年的夢境中預見大殿,鮑思高神父敘述自己的夢境說:

「我彷彿是在一塊很大的草地上。那裡有無數的青年:有的打架,有的咒罵。他們所投的石子像雨點似的在空中亂飛。我正想離開那個地方,忽然出現一位女人;她給我說:『你到那些青年們中間工作去吧!』我服從她的命令,朝著那些青年們那裡走去。可是,我能做些甚麼呢?沒有一個可收容他們的地方。

我就央求那位女人了。她對我說︰『看!這裡有地方。』說著她指給我看一塊草地。

我說:『這裡只有一塊草地。此外,甚麼都沒有。』

她回答說:『我的兒子和使徒們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啊!』

我就到那塊草地上去工作,講道理、聽告解,教導那些青年。但我發覺若無一處四周有圍牆的地方,和幾間房屋為收容那些無家可歸的青年,不管甚麼工作也沒有用。

那位女人便對我說:『你看!』

我望了望,只見一間又小又低的聖堂,一個小小的運動場和許多青年。我就繼續工作。但因為那間聖堂太小,我再向她請求。她又給我看一座比方才那間寬大得多的聖堂,旁邊還有一座房屋,我還看到一處種滿了玉米、馬鈴薯、捲心菜和其他疏菜的田園。

她又對我說:『都靈城的光榮殉道者亞文道雷和屋大維奧是在這裡壯烈成仁的。就在這塊被他們熱血濺濕和聖化的地方,我要天主受人特別的恭敬』。

在那一座宏偉的大聖堂裡面掛著一張橫額,上面用拉丁文寫著幾個大字: “Hic Domus mea, inde gloria mea”。意即:『這是我的家,從這裡將發顯我的光榮。』

我於是記著這塊種滿了馬鈴薯和玉米的地方。我很快就發現這正是青年中心外面的那塊田地,從此,我就稱它為「夢境之地」,即現在聖母進教之佑大殿所在的地方。」

就在1850年6月20日,鮑思高神父購買了那塊田,可是後來於1854年,由於急欲還債,而把它賣去。 直到1863年2月11日,他又再度獲得了那塊田的主權。

1862年,鮑思高神父認為當時所使用的聖堂太小了,容納不下所有的學生。所以,他要造一座更美更大的聖堂,要造得很壯麗。要給它取名為:聖母進教之佑堂。雖然,鮑思高神父沒有一文錢,也不知道什麼地方去找;可是,他認為這沒有關係;只要天主願意,一定會成功的。

正當教會面對「悲慘的時局」、「劇烈的衝突」的時刻,鮑思高神父亦做了「兩根大柱」的奇夢。在夢中,教會這艘巨艦由教宗掌舵著,在炮彈和波浪之中,安穩地前進。教宗最後把巨艦駛進兩根大柱中,找到安全的地方。而兩柱分別有耶穌聖體和無原罪聖母像,無原罪聖母像下則寫了「進教之佑」這個名稱。就是這樣,鮑思高神父就發動建造聖母進教之佑大殿的浩大工程。

鮑思高神父說:

「1862 年,我對賈理哀勞神父說:聖母希望我們以『進教之佑』的稱號來恭敬她。因為現在時勢不好、環境惡劣,我們十分需要聖母的幫助和保護公教的信仰。我們要在這裡建一座聖堂,那將是一座雄偉、敬禮聖母的聖堂。

我於是選了 Antonio Spezia 工程師來建設這座聖殿。他採用了威尼斯聖佐治大教堂的外牆設計;聖堂的圓頂上有聖母的雕像;兩座鐘樓;在外牆上有八位聖人,而在每個鐘樓上有天使;在外牆的中間有耶穌與兒童的塑像;在下面有聖若瑟和聖類斯。在鐘上面有都靈的主教、聖默示 (Maximus) 和聖方濟沙雷氏主教;外牆正上面,有都靈市的三位殉道者:Solutor, Adventor 和 Octavian。

政府官員批准了這個設計,但他們覺得稱它為「進教之佑」大殿卻有些不妥,我照樣讓他們去談論,但我仍堅持用這稱號。

我將建築的工程交託給 Charles Buzzetti,他是我在廿年前所遇到的一位磚匠,但現時已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築商了。

財務長安琪‧沙維豪神父卻不希望我開始建這聖堂,因為我們沒有錢。但我對他說:『我們在哪個時候是因手上有錢才開始我們的工作呢?我們要讓上天去安排呀!』當 Buzzetti 向我索取首批的建築費時,我將我口袋內所有的錢、八毛錢,都放在他的手中!Buzzetti 驚愕地望著我,但我對他說:『不要怕,聖母會送錢給我的。』

她真的送錢給我。當這座宏偉的聖殿於 1868 年落成及祝聖的時候,我清楚地記著:這個聖殿內每一塊磚頭,都代表著聖母所給予的恩寵。當時都靈的報章這樣記載著:這座聖殿是由窮人所建,亦為窮人而建的。」

關於聖殿正中的那塊大壁畫,鮑思高神父描述:

「當進入大殿後,會立刻注意到聖殿正中的那塊大壁畫。我有著這樣的構思,邀請 Tommaso Lorenzoni 用了三年的時間將它繪畫成畫。讓我向你們解釋吧:

聖母站在光耀的雲彩中,她的四周有天使包圍著,尊敬她為母后。她的右手拿著權杖,代表著她的權威;左手抱著耶穌,而耶穌的手而向外伸出的,把恩寵賜給那些恭敬祂母親的人。在她的周圍有宗徒及聖吏們,他們都仰望著這位童貞女。在壁畫的一端繪畫了杜林市,特別見到聖母進教之佑大殿,和背景所見的 Superga 山崗。」

關於鮑思高神父的遺體安放處,鮑思高神父表示:

「這祭臺原來的地方,是特別為恭敬聖伯多祿、宗徒之長的。我每天早上都在那裡獻彌撒。但當我去世後,被立為真福品時,我的神子 ─ 慈幼會士便將它重建,特別為恭敬我,並將我的遺體安放在一個尊貴的水晶棺木內。你們見到我所穿的那件祭衣,是教宗本篤十五世數年前所送贈的。雕塑家 Cellini 用臘做了我的臉和手。現在,很多朝聖人士不斷繞過這祭臺的後面,靜靜地祈禱。」

來源:

鮑思高慈幼會聖母進教之佑中華會省

basilicamariaausiliatrice.it

聖母進教之佑瞻禮前九日敬禮(5月15日至23日)

blog_1431725819

在聖母月中,讓我們一起認識聖母進教之佑瞻禮前九日敬禮。為使九日敬禮產生效果,聖若望鮑思高神父要求我們要有以下的心靈條件及做以下的神工。

心靈條件:
1. 全心信賴天主。
2. 所求的都是完全依賴在聖體內的耶穌 ── 恩寵,仁愛和福寵的泉源。和依賴聖母的大能,深信天主此刻願意在世上光榮她。
3. 但是,無論如何都加上「願祢的旨意奉行」和一切都為求恩的人的靈魂有益的這一個條件。

神工:
1. 做修和聖事和領聖體。
2. 支持傳教工作,特別是為造福青年的事工而捐獻金錢或個人的辛勞。
3. 加倍對耶穌聖體的信心和熱心恭敬進教之佑聖母。
4. 一連九日念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及向聖體念「願吾主至聖之體,常受讚美稱謝」(各三篇);再加念又聖母經及「瑪利亞進教之佑,為我等祈」(各三篇)。

聖母進教之佑的起源

1572 年,當土耳其企圖闖入歐洲時,義勇的十字軍依恃童貞聖母的助佑,於萊濱多海戰中,大破土耳其的艦隊,榮奏凱歌。教宗庇護五世為紀念這光榮的勝利,欽定了勝利之后聖母瞻禮。

後來,在 1682 年,至聖童貞又解救了維也納城的信友,擊退了土耳其軍隊。為了感謝聖母的洪恩,教宗依諾增爵十二世批准成立聖母進教之佑善會。最後在 1814 年 5 月24 日 ,教宗庇護七世排除了拿破崙強權的壓迫,結束長期的漂流生活,榮歸羅馬。為了感謝聖母的助佑,他欽定了 5 月 24 日為聖母進教之佑瞻禮,永作紀念,而他本人亦常以進教之佑的尊號來呼求聖母。

聖若望鮑思高神父更加竭力傳揚這個光榮而令人欣慰的稱呼,使聖母進教之佑這個稱呼發揚光大。他得到童貞聖母的啟導和助佑,創立了慈幼會,專為青年服務,目前這修會已擴展到全球各地。

一天晚上,鮑思高神父在夢中得聖母的指示,要在意大利的都靈華道角,建築一座天主為光榮聖母的大殿。從此,他極力傳揚「聖母進教之佑」的敬禮,成為聖母進教之佑的宗徒。

但是,當時鮑思高神父當時兩袖清風,連一塊錢的經費都沒有。當他跟建築師講解自己想像中的大殿時,建築師問他說:「錢呢?」

鮑思高神父說:「請你放心,聖母自己會想辦法的。」

最後,建築師硬著頭皮開始動工。鮑思高神父利用聖母進教之佑的降福和請人做聖母進教之佑九日敬禮,行了無數的奇蹟,醫好無數的病人,錢就滾滾而來;不到三年,1868年6月9日,這座輝煌壯麗的聖母進教之佑大殿落成了,聖母也付清了所有的費用。鮑思高神父說:「這大殿的每一塊磚頭,都是聖母賞賜的一個大恩典。」為了感謝聖母進教之佑,鮑思高神父也創立了 「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簡稱 :「母佑會」),教育女青年。

進教之佑在中國佘山-佘山聖母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致中國教會信函》中也說:「在上海佘山聖母殿內, 人們非常熱誠地恭敬進教之佑聖母。」

佘山是離上海市約四十公里的一座小山。 佘山在成為教會所屬物之前,據說是佛教的進 香地,有一廟宇名「佘王廂」,佘山的名稱大概 就是由此來的。

1863年天主教購買得山地,建築房屋作傳 教士們療養休息之所,並建有一座臨時的小聖 堂。 1867年山頂添建了一座六角亭,亭內供有 聖母進教之佑聖像。

1868年上海代牧親臨佘山 舉行祝聖典禮,參禮的神父、教友約二、三千人。

1870年3月天津教難起,許多教士和教友 們被殺害。上海教會人心惶惶,代理主教耶穌 會谷振聲會士和全體司鐸許願於佘山聖母,倘 7 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將要在佘山建設一座 美麗的聖母大堂。 聖母俯聽了她孩子們的祈禱,仇教的巨浪 奇妙地平靜了下來,上海教區感激萬分,向聖 母還願,不論貧富教友,慷慨捐款建堂。

1871年5月24日舉行了奠基禮,1873年聖母月的首日郎主教舉行祝聖大禮。

從那年起每年五月教友紛紛來佘山朝聖。1924年6月12日,中華全國教會神長首 次大會閉幕日,宗座駐華代表剛恆毅主教與出 席會議的六十位神長在徐家匯大堂把中華全國 以壯嚴的典禮,奉獻給童貞聖母瑪利亞(見以下禱詞),幾天後 (6月18日) 剛恆毅主教和其他約二十位主教到佘山朝聖,再向聖母瑪利亞作了奉獻。 由於朝聖教友人數激增,聖堂就不足容納。

1925 年5月24 日在舊聖堂的原址再行奠 基禮由姚主教主持。新堂的容量較舊堂大一倍 餘,能容納三千多人。

1935 年11月16日舉行 開幕典禮由姚主教親臨主持。

1937 年八一三事件後,日本軍閥發動侵華 8 戰爭,那年11月9日上海佘山附近發生劇戰, 聖堂成了難民營,聖母奇蹟地保護了難民。 後來,日軍也曾一度封閉聖堂,但終於在 1945年8月15日日軍無條件投降了。

1941年正當我國艱苦抗戰的時候,教宗庇 護十二世為鼓勵我國教友對天上慈母的愛戴和 依靠,接納了主教們的請求,欽定諸寵中保為 中華之母后。教宗於1942年又特封佘山聖母堂 為宗座一等大聖殿。

1946年5月8日,羅馬教廷又加給佘山一 項特恩就是恩准上海主教惠濟良給佘山聖母舉行加冕大禮。

1947年5月18日,由惠濟良主 教主禮,于斌總主教襄禮,典禮完成後由教廷 駐華公使黎培里總主教帶領教眾舉行復獻典禮,朗誦奉獻中國於聖母誦。當日到場參禮的 主教、司鐸和教友約六萬人,盛況空前。

奉獻中國於聖母誦

吁!瑪利亞。
天主之母,亦為我等之母;
今將我等神形,我等能力,
我等生命,我等言行, 我等所有,
並中華全國人民,以孝愛之 真情,
全獻於爾至甘至愛之聖心。
求爾為眾司鐸,及諸傳教者之母,
使之皆以 恆心熱愛,廣揚天主聖教;
又求爾為教 友之母,使之皆日進於德,時見增廣;
並求爾為教外者之母,
使之皆能出離暗冥,而得信德之光。
懇求憐視中國億兆 人民,皆爾聖子聖血所贖,
賴爾大功之 轉求,賜之同歸耶穌聖心,
以得生命聖 德之源,而共成一牧一棧。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瑪利亞聖寵之母,為我等祈!
在天中國之后,為我等祈!

向進教之佑聖母誦

(聖若望鮑思高親撰的經文)

聖母瑪利亞、大能的貞女;
您是教會顯赫、偉大的庇護,
您是天主子民神奇的助佑;
您嚴肅如陣容整齊的軍旅,
把世上所有謬理邪說都摧毀了。
在困難、戰鬥、痛苦中,
您保衛我們,克勝仇敵;
在臨終時,迎接我們的靈魂進入天國。
亞孟。

請為中國教會祈禱
《向佘山聖母誦》

來源: 慈幼會中華會省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