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手諭: 婚姻無效訴訟程序改革只是為加快審理程序 , 不是為解除婚姻

blog_1441736022

9月8日上午,聖座新聞室召開記者會,公布並介紹了教宗方濟各的兩道手諭:《主耶穌溫和的審判者》(Mitis Iudex Dominus Iesus)和《溫良與慈悲的耶穌》(Mitis et misericors Iesus)。這兩道手諭涉及天主教拉丁教會法典及東方教會法典中關於聲明婚姻無效之訴訟程序的改革。

教宗首先解釋頒布兩道手諭的目的,強調伯多祿的繼承人懷著拯救人靈的心腸向主教們提供這份關於婚姻無效之訴訟的文件。婚姻是「基督徒家庭的基點和起源」,因此這份文件的目的並不是贊成解除婚姻,而是希望加快有關的審理程序。

對於數目眾多的信徒,教宗也懷有同樣的心腸。這些信徒儘管渴望使自己的良心得到平安,卻經常因身心上的距離而打消了求助於教會司法機構的念頭。因此,在上次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上,主教們要求使「有關程序更迅速可行」,以免信友們期待澄清自己狀況的心情被蒙上疑惑的陰影。

審理婚姻無效案的工作仍然走司法途徑,而非行政途徑,好能在最大程度上維護神聖婚姻關係的真理。為加速有關進程,對婚姻無效案的成立與否,如今只做一次判決,不再是以往的兩次。

教宗指出,在婚姻無效的訴訟中也存在缺乏信德的因素,導致裝作同意或違背意願的錯誤決定。教區主教是地方教會的法官,主教必須設立法庭。教區無論大小,主教都不可將審理婚姻訴訟的職責完全交託給公署辦公室代辦。

此外,倘若婚姻無效案被告一方有明顯論據的支持,便需要增加一份較短的程序文件來補充現有生效的公文程序。在這種情況下,為保護婚姻不可拆散性的原則,主教應負起法官責任,將婚姻無效訴訟案與簡式程序進行對照,因為主教是「天主教在信仰和紀律上合一的保障」。

教宗在手諭中恢復了向教省主教上訴的傳統,以此體現在教會内共議精神的特殊標記。教宗也邀請各主教團必須懷著使徒的牽卦心腸來到散失的信友當中,尊重主教們在各自教會管理司法權。

最後,教宗強調有關訴訟的程序應是免費的,因為如果教會在與救贖人靈有如此緊密關聯的課題上向信友顯示慷慨母親的面容,也就顯示出基督對我們眾人無償的愛。此外,婚姻無效訴訟案仍可向羅馬聖輪法院提出上訴,以尊重極古老的司法原則,加固伯多祿宗座與地方教會之間的密切聯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天主與我們眾人同行 , 在聖人和罪人中間行走

blog_1441735385

9月8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 天主與祂的子民同行,在弱小者身上實現修和與和平。當天是教會慶祝聖母誕辰的日子,教宗特別強調,一如真福八端和《瑪竇福音》第二十五章所教導的那樣,我們眾人都蒙召做謙卑的人,關懷我們的近人。

「天主如何修和?天主修和的風格是怎樣的?」

教宗方濟各從這兩個提問展開他的彌撒講道,指出「天主在修和時並未召集民眾大會,或簽訂協議。天主採取了一種特殊的方式,祂在弱小者身上,在行走中實現修和與和平。耶穌的任務就是實現修和與和平。」

教宗談到彌撒的第一篇讀經。「這篇選自《米該亞先知書》的讀經,稱小小的白冷城將成為偉大之城,因為和平源於這座小城。」

教宗強調:「主耶穌總是選擇在小事上、藉著卑微者成就大業。祂也勉勵我們做個像兒童那樣的弱小者,好能進入天國。」

「天主不僅藉著弱小者,也在行走中實現修和與和平。主耶穌並沒有用魔術棒瞬間成就祂的修和與和平大業!相反地,祂與祂的子民同行。」

教宗說:「當我們聽到《瑪竇福音》中耶穌的族譜時,實在有些乏味,不是嗎?這人生那人,那人生這人,這人又生另外一人……。這是一個列表,更是天主的腳步!天主走在義人和惡人中間,因為在這個列表中有聖人也有罪人。這裡存在許多罪,但天主不懼怕,依舊行走,與祂的子民同行。」

教宗繼續說:「在這旅途中天主使祂的子民不斷增加對默西亞的盼望。用《申命紀》中的話說,我們的天主是一位『親近的天主』(參5:7),與祂的子民同行。這條義人和惡人混雜的旅途體現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那麼,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如何行走才能像耶穌那樣締造和平呢?

教宗答道:「就在於實踐愛近人的法則,活出《瑪竇福音》第二十五章的精神。子民夢想自由。以色列子民懷有這個夢想,因為他們曾得到必獲自由的許諾,獲享和平與修和。大聖若瑟做了個夢,他的夢好似天主與祂子民同行的整個旅途的縮影。但是,不僅大聖若瑟做夢,天主也做夢。我們的天主父夢到了關於祂子民、關於我們每個人的好事,因為祂是天父,作為父親,祂想要並渴望祂的子女日趨完善。」

「天主是全能的、偉大的,但祂卻教導我們在小事上、在行走中成就和平與修和的大業;教導我們不失去希望,有能力夢到偉大的夢想和遠大的前程。」

教宗說:「今天,在紀念救恩史上關鍵里程碑的日子,聖母誕生的日子,讓我們祈求合一、修和與和平的恩寵。但我們要像真福八端和《瑪竇福音》第二十五章所教導的那樣始終前行,關懷他人,並懷有偉大的夢想。現在,我們繼續舉行對『微小』中的主耶穌的紀念。祂臨在於這一小塊餅和一小杯酒内,存在於『微小』之中,但這微小包含了一切:有天主的夢,有祂的愛,有祂的和平,有祂的修和,還有耶穌:耶穌就是這一切的一切。」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梵蒂岡電台

教宗清晨彌撒:今日基督徒在強權的無聲同謀下遭受迫害

教宗方濟各9月7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今日仍有許多基督徒遭受迫害;那些原本有能力阻止這事發生的諸多強權卻成了無聲的幫兇。與教宗共祭的有教廷東方教會部部長桑德里樞機、天主教亞美尼亞禮基里基雅新任宗主教額我略·伯多祿二十世·蓋布洛揚(Krikor Bedros XX Gabroyan)以及該教會主教會議的所有成員。蓋布洛揚宗主教已於7月25日得到教宗方濟各特許的「教會共融」,彌撒中他和教宗互送聖體聖血,證實了羅馬主教和亞美尼亞禮基里基雅宗主教會之間具有聖體聖事根源的共融。實際上,羅馬主教在愛德中管理著所有教會,包括亞美尼亞禮基里基雅宗主教會。

在當天的福音中,法利塞人和經師狂怒填胸,彼此商議如何殺死耶穌,因為耶穌在安息日行奇跡。教宗從福音事跡談起,指出今日仍有基督徒遭受迫害,殉道者「或許比初期教會還多」;他們「被迫害、殺死、趕走和掠奪,只因為他們是基督徒」。

教宗說:「親愛的弟兄姐妹,不存在免受迫害的基督宗教!你們要牢記真福八端的最後一端:幾時你們被帶到會堂,受迫害,被毀謗,你們是有福的。這是基督徒的命運。今天,當我們面對世上發生的這事時,我們就是在面對基督徒的這一命運,走耶穌所走過的路。那些原本有能力阻止這事發生的強權卻成了無聲的幫兇。」

教宗然後談到「諸多嚴厲迫害中的一個,亞美尼亞人所遭受的迫害」。教宗說:「亞美尼亞是第一個皈依基督宗教的民族。他們遭受迫害,僅僅因為他們是基督徒。今天,我們在報紙上感受到了某些恐怖組織的可怕,他們殺人的原因只是對方信奉基督。我們想到最近在利比亞海灘遇難的埃及[科普特禮]殉道者:他們被斬首時呼求著耶穌的名字。」

教宗繼續說,「亞美尼亞人遭受迫害,被趕出自己的家園,孤苦無依,流落荒漠」。這段歷史是與耶穌一同開始的,在歷史中亞美尼亞人與耶穌共同的遭遇也有耶穌的身體——教會的參與。教宗說,「今天,在我們作為主教弟兄舉行首次共祭彌撒的日子,我邀請你,我親愛的宗主教弟兄,邀請所有亞美尼亞主教、司鐸和信友們,相互擁抱,牢記你們曾經遭受的迫害,牢記你們的聖人,許許多多因自己是基督徒而在饑餓、拷打和荒漠中死亡的聖人!」

教宗祈求上主「賜予我們完整的智慧」,好能明瞭「天主藉著基督帶來十字架苦難的奧秘」。「這是迫害的十字架,仇恨的十字架,源於迫害者狂怒填胸的十字架」;是「罪惡之父」激發了他們的憤怒。

教宗最後說:「主耶穌,今天求祢讓我們在教會身體內感受到對我們殉道者的熱愛,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殉道聖召。我們不知道這裡將發生什麼,但如果有一天這裡也發生迫害,求祢賜予我們恩寵,使我們能像所有這些基督徒殉道者,特別像亞美尼亞基督徒那樣,勇敢地為信仰作證」。

來源、圖片: 梵蒂岡電台

教宗三鐘經:在靜默中聆聽天主聖言,融入教會大家庭

教宗方濟各9月6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祈禱活動。他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講解當天福音中耶穌治好聾啞人的事跡。這聾啞人是無信仰者的象徵。

教宗說:「這位聾啞人的耳聾表示他沒有能力聆聽和理解人的言語,更不能聆聽和理解天主聖言」。因此,為治好他耶穌完成了三個動作,首先是帶領那位聾啞人離開群眾:「耶穌不希望宣揚自己將要做的事,也不希望祂的話語被嘈雜聲和周圍的聲音淹沒」。教宗解釋說:「基督通傳給我們的天主聖言需要在靜默中聆聽;天主聖言是治癒、修和與恢復溝通的話語」。

其次,耶穌用手觸摸聾啞人的耳朵和舌頭,恢復他無法溝通的官能,重新與他接觸。耶穌的第三個動作是「望天歎息,命令說:『厄法達,開了罷!』」。教宗說:「奇跡是來自高天的恩典,是耶穌向天主懇求的恩典」。

「這段福音也對我們說話。我們時常隱藏自己和自我封閉,創建很多難以接近和不好客的孤島,人類最基本的關係有時無法互相開放:封閉的夫妻,封閉的家庭,封閉的團體,封閉的堂區,封閉的國家等等。這不是天主樂見的!這是我們的罪過!」

「我們要從耳聾、自我封閉和罪惡的自私中獲得痊癒,這樣我們才能融入教會大家庭,才能聆聽對我們説話的天主,並向從未聆聽天主聖言的人、忘記天主聖言和把天主聖言埋在憂鬱的荊棘下、以及被世界欺騙的人通傳天主聖言」。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要求全歐洲教會團體接納難民家庭

教宗方濟各9月6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再次為難民發出呼籲,要求全歐洲教會在慈悲禧年來臨之際做出具體和慷慨接納難民的舉動。

教宗說:「面對數以萬計的難民因戰爭和饑餓而逃亡的悲劇,在他們走上生命的希望道路時,福音召喚我們,要求我們成爲最弱小者和被遺棄者的近人,給予他們真正的希望,而不只是對他們說:『加油,忍耐吧!』」

這是使福音精神具體化的呼籲。教宗說:「歐洲每個堂區、每個修會團體、每座隱修院和朝聖地都應接納一個難民家庭,首先從羅馬教區開始」。教宗要求全體歐洲主教弟兄支持他的呼籲,提醒他們說:「慈悲是愛的第二個名稱」。梵蒂岡城的兩個堂區以身作則,在這幾天內將分別接納一個難民家庭。

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爾迪神父就教宗當天的呼籲發表簡短聲明,指出教宗要求全歐洲的各堂區、修會團體、隱修院和朝聖地接納難民。值得注意的是,教宗說的是「全歐洲」,而不僅是歐洲的一些地方。在目前嚴重難民危機時刻,天主教會團體應做接納難民的推動者。在準備慈悲禧年到來的背景下,教宗由衷發出的是關愛和接納的呼籲,要求人們以創意和慷慨作出回應。慈悲禧年應在具體行動中實現,而不是策略一套籌備工作的計劃。

隆巴爾迪神父接著表示:教宗所說的堂區,指的當然是在那個地方的堂區團體,而不僅是本堂神父和「他的住所」。堂區團體能找到多種和適當的途徑來接納難民。當教宗方濟各提到修會團體時,他腦海中浮現的是他於2013年9月10日訪問羅馬阿斯塔里中心時所說的『閒置的修院』。教宗當時說:「上主召喚我們勇敢地在團體內活出接納的精神。親愛的會士、修女們,閑置的修院不是為了讓教會把它們變成旅館來賺錢。閒置的修院不屬於你們,而屬於基督的身體——難民。當然這不是易事,需要有準則和責任,但也需要勇氣」。

至於梵蒂岡的兩個堂區,隆巴爾迪神父表示,教宗指的是聖亞納堂和聖伯多祿大殿。這兩個堂區的情況完全不同,因此每個堂區都要看各自的情況來回應教宗的呼籲。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廷呼籲促進中東基督徒的公民權利,停止對基督徒的迫害

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秘書長阿尤索(Miguel Angel Ayuso Guixot)神父9月3日在雅典以「支持公民權利與和睦共處」為主題的跨宗教會議上發表講話,呼籲促進中東基督徒的公民權利,停止對基督徒的迫害。這場會議由君士坦丁堡大公正教會和阿布杜拉國王跨宗教及跨文化對話國際中心(Kaiciid)籌辦,並得到了希臘外交部的支持。

阿尤索神父說,「我們在這裡是為了支援中東每一位因當前局勢而受苦的人,以對話的方式促進和平與修和」。教宗方濟各在多個機會上「為世界許多地區主要針對基督徒的兇殘、非人和無法解釋的迫害發出呼籲」。他們「是不容忍與狂熱主義的受害者」,他們所遭受的迫害「常常在全世界人的眼皮底下和緘默中發生」。因此,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秘書長呼籲有關各方「為促進人人享有公民權力和真正的和睦共處而採取行動、貢獻心力」。

阿布杜拉國王跨宗教及跨文化對話國際中心由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和奧地利創立,於2012年11月26日正式揭幕。聖座在該組織中擔任創始觀察員的角色。該中心的目標是加強和鼓勵全世界不同宗教和文化追隨者之間的對話,為其提供便利,從而改善相互間的合作和對差異的尊重,促進正義與和平。

來源:梵蒂岡電台

聖座向聯合國表達關於生殖、墮胎、性別等意見

聯合國成員國不久前擬定一份題為「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文件,就2015年後發展議程達成一致意見。聖座代表團雖然贊同文件中制定的許多可持續發展目標,卻對其中幾個觀念持保留意見並闡述教會的立場。

聖座代表團指出,必須從人的整體性,從身心健康的整體觀念來談「性健康和生殖健康」以及「生殖的權利」,幫助人在性觀念和彼此相愛上走向成熟,發揚符合道德規範的一男一女的夫妻關係。聖座認為,不應將墮胎或允許墮胎以及墮胎術列入「性健康」的範圍。

關於聯合國文件中有關「避孕」、「計劃生育」、「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性權利和生殖權利」以及計劃生育和生育控制的其它概念,聖座清楚強調天主教會認為針對母性和父性使用負起責任的方法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接受那些「不尊重夫妻自由、他們的人性尊嚴及人權」的計劃生育服務。

關於「性別」問題,聖座代表團認為應從男人和女人生理性身份的角度來確定「性別」概念。在聯合國文件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中,也提到聯合國在許多年前召開的開羅人口與發展會議和北京第4屆世界婦女會議的有關内容。聖座代表團對此重申,對這兩次會議結束文件的幾個觀點持保留意見。

關於教育、獲得信息及性特徵,聖座代表團強調父母對子女的「首要責任」和「優先權利」,包括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利。在這層意義上,「家庭的中心地位」極為重要,家庭是「社會的自然及基本核心」。

聖座代表團認為,建立「新的全球夥伴關係」,發揮「青年男女的巨大潛力」,承認家庭在整體發展中的作用,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至關重要。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強調,我們所面對的不是「兩個彼此分開的危機,一個是環境的,另一個是社會的」,而只是一個總體的危機,必須用綜合方法來對抗貧窮,恢復弱小者的尊嚴及保護大自然。

最後,聖座代表團指出,國際社會必須以整體及合乎人性的生態為依據去努力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必須尊重「協約」與「文件」之間的區別,前者是各國經由正式談判後達成,且具有法律約束力,後者則出自「沒有等同權威」的其它國際組織。

 

來源: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接見堂區福傳基層團體:教會是天父的家,人人皆有容身之處

堂區福傳基層團體(Cellule Parrocchiali di Evangelizzazione)5千名成員9月5日中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蒙教宗方濟各接見,其中4千名意大利人,其他1千名代表來自全球各地,包括中國、巴西、新喀里多尼亞和布基納法索。這個國際性團體於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由米蘭神父皮耶喬治·佩里尼(Piergiorgio Perini)在意大利創立,以堂區福傳為宗旨。今年4月天主慈悲主日,該團體的章程獲得聖座平信徒委員會認可。在覲見教宗之前,堂區福傳基層團體全體成員參加了宗座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Rino Fisichella)總主教主持的彌撒。

教宗在接見活動中向這個團體的成員強調必須接納所有的人,「不判斷任何人」,因為教會是向「善人和惡人」開放的「天父的家」。

教宗說:「我們的審判者是耶穌,當你想開口判斷一個或另一個人,你應趕緊閉嘴。耶穌勸勉我們說:『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瑪七1)。你們在與人相處時要單純,要接納眾人。」

接納是體驗「天主臨在及兄弟友愛」的機會。教宗表示:「福傳使人強烈地感覺到需要接納、走近人群,它是共融的最初標記之一。我們都蒙召去見證在自己生命中遇見了基督。」

作為「掰餅」的聖體聖事的團體就是要認出「耶穌基督在我們當中的真實臨在」,見證天主的「溫柔」及祂關懷每個人,「尤其關懷最弱小及孤獨的人」。教宗提到堂區福傳基層團體的聖召是做信仰的「種子」,藉著這種子堂區團體反省自己的傳教使命,感受到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去與眾人相遇,宣講福音的美好」。

教宗說:「這傳教的渴望首先要求我們聆聽聖神的聲音。聖神不斷地向祂的教會説話,推動教會走上有時尚看不清楚,但為福傳卻是很關鍵的路途。」

因此,忠於天主聖言的條件就是「永遠」向聆聽聖神的聲音開放,「絕不可因疲勞或一時的困難而放棄」;聆聽天主聖言也幫助我們克服在福傳行程中遇到的「各種阻礙」。

教宗提到不久前獲得認可的堂區福傳基層團體的章程,他說:「章程幫助我們在路上行走,但使團體有所作為的不正是神恩嗎?你們千萬不可只顧守護章程而丟失神恩。」

正如其它教會團體那樣,堂區福傳基層團體也幫助堂區團體成為一個家庭,使這家庭反映出「豐富多彩」的教會現實。教宗說:「在家中相遇,分享每個人心中的喜樂和期待,這是真正體驗相似教會初期的福傳工作。」

教宗指出,度團體生活,把聖體聖事作為福傳使命的「中心」,好能始終得到力量,向眾人提出信仰的「美善」。另一方面,我們在聖體聖事中也能體驗到無限的愛,並成為教會是天父的家的具體標記,「那裡總有容人之處,不管他們身上帶著甚麼包袱」(《福音的喜樂》勸諭,47)。「教會是天父的家,眾人都有容身之處。耶穌說了,福音也這樣教導:『你們要召喚善人及惡人,召喚所有人,不分親疏』」。

來源: 梵蒂岡電台

西班牙教會新增了三位真福殉道修女


普世教會新增了三位真福,她們是1936年在西班牙內戰期間被仇恨信仰者殺害的殉道修女:菲德拉·奧列爾(Fidela Oller)修女、何塞法·蒙拉瓦爾·曼塔內爾(Josefa Monrabal Mantaner)修女和法昆達·馬赫納特(Facunda Margenat)修女。冊封真福大典於9月5日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舉行,聖座封聖部部長阿馬托樞機代表教宗出席了真福大典。

這三位新真福都是赫羅納聖若瑟女修會的修女,該修會於1870年由天主的婢女瑪利亞·蓋伊·蒂博(María Gay Tibau)修女創立。她們選擇一生為病患服務,人們在她們身上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穌的面容。阿馬托樞機表示,這三位單純的修女從未考慮過政治的使命,卻被捲入於1936年夏天發生的血腥迫害基督徒事件中。在這場迫害期間,70%的西班牙教堂被毀,1萬多名西班牙天主教徒遇害,其中包括6千多名主教、司鐸和修士修女。他們被殺,只因為他們是篤信宗教的人。

奧列爾修女、曼塔內爾修女和馬赫納特修女默默無聞地在醫院病房和病患家中為病人服務,以犧牲和喜樂照顧和安慰他們。阿馬托樞機說:新真福沒做壞事,她們只做有益的事。她們是無辜的,對任何人都不會構成威脅」。暴力和迫害的仇恨從沉默中奪去了她們的生命。共和黨民兵在1936年8月至9月間拷打並殺害了這三位修女。當時,奧列爾修女67歲,馬赫納特修女60歲,曼塔內爾修女35歲。這三位修女臨終前寬恕了殺害她們的兇手。

今天的基督徒仍在遭受迫害,阿馬托樞機對此表示:「即使在今天,基督徒是世界上遭受最大迫害的少數族群,可是媒體很少報道。有些統計資料顯示,直接或間接因信仰而遇害的基督徒每年有10萬多人,每5分鐘就有一名基督徒遇害。這提醒我們,基督徒在每個時代都蒙召做忠誠和勇敢的見證,在日常生活中忠於耶穌,與祂共融,聆聽祂的生命和真理的話語」。

來源: 梵蒂岡電台

2015/09/04 教會透視: 天主教德來小妹妹會趙維雅修女聖召分享

blog_1441431059

最新內容:
-教宗主持首屆「照料受造界世界祈禱日」
-中國保定信眾望能還蘇志民主教自由
-天主教德來小妹妹會趙維雅修女聖召分享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