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問候世青節青年:你們要心胸開闊、擁抱願景

圖片:lisboa2023.org

下屆世界青年節將於今年8月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教宗在一段簡短視頻中問候那些準備參加世青節的青年。教宗首先是對報名人數感到驚訝,他明確指出:離世青節還有6個多月,就已經有40萬人報名。其次,教宗也很高興看到如此多的青年在準備參加8月1日至6日於里斯本舉行的這一盛事,因為他們需要「參與」。

教宗說:「有人會說:『我去是為了旅遊。』但是青年來到這裡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渴望參與、分享、講述他的經驗,以及吸取他人的經驗。他對願景有所渴求。」

「願景」這個關鍵詞是教宗給的第一個指示。他說:「在本屆世青節中,你們要學會一直注視遠方,始終看得更遠。不要在你們的生命前修築高牆。高牆會封閉你,願景會使你成長!要一直用眼睛和心靈注視願景!你們要敞開心扉!向其它文化、向其他參加世青節的青年開放。」

教宗最後在視頻訊息向那些「這麼早」就已報名的人表示感謝。他希望其他人也要以這些人為榜樣。教宗最後說:「你們要牢記:不要高牆,卻要願景!」

按此閱讀英語報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天主聖言屬於整個人類,教會心胸寬廣傳福音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主持天主聖言主日彌撒。他在講道中,提醒在場參禮的所有信眾說,在當今時代傳福音是教會最迫切的使命。教宗強調:「聖言不是抽象和靜止的僵化公式,而是與不斷發展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天主聖言屬於所有的人,因為天主為所有的人施予救恩。」

教宗說:「但願我們不要一邊宣講天主的心胸是如何的寬廣,而卻一邊成為一個心胸狹窄的教會團體。⋯⋯希望我們不至於一方面明瞭我們蒙召去宣講天國,另一方面卻忽略天主聖言,分散心思在太多不重要的活動中,或者沒完沒了地討論枝微末節。」

教宗表示:「教會的使命就是宣講降生成人的天主聖言,這聖言就是耶穌基督。耶穌不是靜止不動的導師,坐在教師席位上的博學士。相反地,耶穌踏上旅途,到各地去宣講天主是愛的喜訊。耶穌如此拓寬了界限,即天主聖言的醫治與重建,不只是為了以色列的義人,而是為所有人,每一個人;他要到達遠方,他要醫治病人,他要拯救罪人,他要尋回迷失的羊,解救那些心靈疲憊和受壓迫的人。總而言之,耶穌‘越過界限’就是為告訴我們,天主的慈悲憐憫是給予每個人的。」

接著,教宗說道:「這是耶穌的邀請:天主自己接近你,要你意識到祂的臨在,為祂的聖言騰出空間,你將改變你看待生命的目光。我也願這樣說:把你的生活置於天主聖言之下。這是教會為我們指出的道路:所有人,也包括教會的牧者,都在天主聖言的權威之下。我們不在各自的品味、傾向或偏好下,卻在唯一的天主聖言之下。祂塑造我們、改變我們,並要求我們在基督的唯一教會內團結一心。」

教宗解釋道:「聖言的動力把我們拉入天父之愛的『網』,讓我們成為使徒,使我們感受到一種無法抑制的渴望,就是要引領所有我們遇到的人登上那艘航向天國的船。這不同於勸人改變宗教信仰,因為聲聲召喚的是天主聖言,不是我們自己的言語。」

在結束講道前,教宗感謝那些在彌撒中將要領受讀經職務和要理教員職務的10位平信徒,鼓勵他們在福傳的使命中植根於祈禱,以生活為福音作見證。

教宗在講道後親自主持讀經職務和要理教員職務的授予禮,分別授予三名平信徒讀經員聖經,七名平信徒要理教員十字架苦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祝福所有過農曆新年的人平安幸福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月22日主日(大年初一)正午教宗方濟各於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誦念《三鐘經》後,念及「所有在遠東和世界各地慶祝農曆新年的人」,祝福他們「平安、萬事順利」。

教宗說:「然而,在這喜慶的時候,我不能不向那些因新冠疫情而處於考驗時刻的人,表達我在精神上與他們同在,希望他們能早日度過當前的難關。」

此外,教宗也「祝願這幾天在依照傳統團聚的家庭裡體驗到的和善、情感、團結與和諧,能時常洋溢在我們的家庭與社會關係中」,人們「得以過著祥和又幸福的生活」。

教宗最後祝賀大家「新年快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惦念離開祂的人,牧者也不該遺棄近人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月1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福傳的熱情,即使徒熱忱」為主題進行要理講授。教宗強調:「耶穌是宣講的模範。基督不僅有永生的話,也使祂的生命成為聖言。在耶穌每天的生活中,祈禱、與父的密切關係佔據首位。祂受父的派遣來到我們當中,為我們履行使命。」

教宗指出一個描繪耶穌生活型態的圖像,說:「耶穌親自提供了這個圖像,稱自己是善牧,是『為羊捨掉自己性命』的那一位(若十11)。這就是耶穌。事實上,做牧人不僅是一份工作,需要付出時間和很多心血;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每天24小時、與群羊生活在一起、在牧場上陪伴他們、與群羊睡在一起,以及照顧最弱小的羊。換言之,耶穌不是為我們做某些事,而是給了我們全部,為我們捨掉性命。祂有一顆牧放的心(參閱:則卅四15)。祂牧養我們眾人。」

教宗提到:「為了用一個詞來概述教會的行動,我們經常用『牧靈』一詞。為了評估我們的牧靈工作,我們必須與模範,即與耶穌這個善牧對照。首先,我們可以問自己:『我們是否效法祂飲用祈禱泉源的水,好讓我們與祂的心一致呢?』效法耶穌,正如肖塔爾(abate Chautard)院長所言,是『各種使徒工作的靈魂』。耶穌親自明確地對祂的門徒說:『離了我,你們什麼也不能做』(若十五5)。」

教宗接著表示:「如果我們與耶穌在一起,就會發現祂的牧者之心總是為迷途、丟失、遠離的人操勞。而我們呢?對待有點難對付的人或與我們有點難處的人,我們的態度經常是:『這是他的問題,讓他自己處理吧。』然而耶穌從未這麼說,絕對沒有。是祂去尋找這樣的人。祂如此對待所有的人、所有邊緣化的人和罪人。祂正是因此而遭到指責:與罪人在一起,因為祂正是將天主的救恩帶給罪人。」

善牧愛所有的人,願意拯救迷失的人。教宗強調:「天主不是在注視祂的羊群的圍欄,也不威脅他們,不讓他們離去。如果一隻羊離去並丟失了,天主不捨棄他,而是去尋找他。天主因離開的人而難過,為他哭泣,而且更愛他。若我們遠離上主的心,祂會難過。祂因多少人不知道祂的愛的美妙和祂擁抱的溫暖而傷心。然而,面對這種痛苦,天主沒有封閉自己,而是去冒風險:祂放下處在安全中的九十九隻羊,冒著危險去尋找唯一失去的那隻羊,做如此冒險,甚至不理智的事,但這符合祂牧者的心。祂惦念離去的人、記掛所有離開祂的人,這就是在耶穌心中從不間斷的掛慮。而我們一聽說有人離開教會,我們會說什麼呢?『他自己看著辦吧!』不行:耶穌教導我們要惦記著離開我們的人;耶穌沒有惱火或怨恨,而是一直惦念著我們。耶穌記掛著我們,這就是天主的熱忱。」

教宗問道:「我們是否有同樣的情感?我們可能會把那些離開羊群的人視為對手或敵人。這些人在學校、工作環境、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會遇到,我們為何不考慮把這當作見證的美好機會,讓他們感受到天父愛他們、從未忘記他們的喜悅?」

教宗解釋:「這不是勸人改變信仰,不是的!這是讓他們聽到天父的聖言,好能一起行走。福傳不是勸人改變信仰,這樣做是非基督徒的行為,不是信仰,也不是傳福音的事。」

教宗最後總結道:「牧者的心向他人敞開並接近所有的人。若沒有這種揪心和去冒險的愛,我們就只能牧放我們自己,而不是羊群。我們的生命若沒有這種揪心和去冒險的愛,就不對勁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宣布將舉行大公守夜祈禱,將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託付於天主的聖意

圖片:Vatican Media

以同道偕行為主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第16屆常規會議將於今年10月舉行,之前將有一項大公守夜祈禱活動,將這次會議託付於天主的聖意。2023年1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帶領信友們誦念《三鐘經》之後,宣布了這個消息。教宗解釋,守夜祈禱將於今年9月30日星期六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

教宗說:「對參加大公守夜祈禱的青年而言,在整個週末將能參與一項由泰澤團體提供的特別計劃。從現在開始,我邀請基督信仰各教會的兄弟姐妹們參加這次天主子民的聚會。」

在大公守夜祈禱的幾天後,本屆世界主教會議第一期會議將於10月4日至29日召開。本屆世界主教會議的主題為「同道偕行的教會:共融、參與及使命」。第二期會議將於2024年10月舉行。教宗強調:「促進基督徒合一的行程與教會的同道偕行皈依緊密相連。」教宗也談到今年1月18至25日舉行的基督徒合一祈禱週。

「我們將舉行傳統的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今年的主題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學習行善,尋求正義』(1:17)。我們要感謝上主以信實和耐心引領祂的子民走向圓滿的共融,懇求聖神以祂的恩典光照我們和扶持我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更多資訊

教宗為佩爾樞機的辭世致哀,讚許他與聖座的合作

澳洲籍佩爾(George Pell)樞機於1月10日晚上在羅馬與世長辭,享年81歲。教宗方濟各為此寄發唁電給樞機團團長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致哀。佩爾樞機依計劃進行了髖關節置換手術,卻在術後發生心臟併發症,溘然長逝。

教宗在唁電中緬懷佩爾樞機「始終如一、辛苦付出的見證,他為福音和教會的奉獻,特別是他在最近經濟改革中與聖座的辛勤合作」。教宗讚許佩爾樞機「懷著決心和睿智為聖座的經濟改革打下了基礎」。

佩爾樞機是教廷經濟秘書處榮休處長。教宗獲悉他離世的消息,深感悲痛,並向樞機團團長、全體樞機,以及佩爾樞機的家人表達關懷。

教宗讚許了已故樞機的見證和工作。佩爾樞機「毫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跟隨上主,即使在磨難時刻也不例外」,教宗祈願「這名忠信的僕人能進入天國的福樂,領受永遠的平安作為賞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傳教使命是基督信仰生活的氧氣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開始新一輪的要理講授,主題為「福傳的熱情」,也就是「使徒熱忱」。教宗表明,這對基督徒生活和教會是一個迫切和關鍵的主題,因為教會始於傳教、蒙召做傳揚耶穌的見證人,將祂的光散播至地級。教宗也強調,福傳並不是勸人改變信仰,兩者不同。

然而,走出去向他人宣講福音的心火也會減弱。這個願望有時會黯然失色,基督徒成了封閉的人,不再關注別人。教宗表示:「基督信仰生活一旦失去福傳的視野、宣講的視野,就會生病:自我封閉、以自我為準則、畏怯退縮。若沒有使徒熱忱,信仰就枯萎。傳教使命則是基督信仰生活的氧氣:使它強健並得到淨化。」

為「重新點燃聖神願在我們心中永遠燃燒的熱火」,教宗講解了《福音》中關於瑪竇宗徒蒙召的情節(瑪九9-13)。「依照聖史瑪竇本人的記述,身為稅吏的瑪竇受眾人鄙視、被視為通敵者和背叛人民的人,耶穌卻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個人。」教宗強調:「『看』這個字,即耶穌慈愛的目光接近那個罪人。一切從那裡開始,耶穌不看他是個稅吏或罪人,而是深入實質,抵達這個人。我們也能詢問自己:我們看別人的目光是怎樣的?多少次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的缺點,而非他們的需求;多少次我們因別人的所為或想法就給他們貼上標籤!甚至作為基督徒,我們也想知道:這是我們的人或不是我們的人?耶穌的目光不同:祂總是以仁慈和寵愛的目光注視每一個人。基督徒必須如基督那樣,尤其像祂那樣注視所謂『遠離的人』。」

教宗繼續表示:「瑪竇回應了耶穌的目光,完成一個動作,起來跟隨了耶穌。」教宗解釋:「『起來』這個福音中的細節很重要,因為這表示瑪竇脫離了權力。在那個時代,坐著的人對站在他面前的人具有權威,耶穌給瑪竇打開“服務的視野。這是基督的所行,對基督徒極為重要:我們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作為教會,是坐著等候人們來,還是曉得起來,與他人行走、去尋找他人呢?這種說詞不是基督徒的態度:『他們該當來,我在這裡,他們要來。』不能這樣,你應去尋找他們,你應走出第一步。」

教宗接著問道:「瑪竇行動起來,但要做什麼?我們會想,也許他要有新的經歷。相反,這位未來的門徒回到自己家中,正如《路加福音》的記載,他『擺設了盛宴,有許多稅吏和其他的人,與他們一同坐席』(路五29)。瑪竇回到他的環境,但他改變了,與耶穌一同返回那裡。他的使徒熱忱並非在一個全新、純淨和理想的場所開始,而是以他所生活和所認識的人那裡為起點。」

「這正是傳給我們的訊息:我們不必等著成了完人和跟隨耶穌走了很長的路後才為祂作證;我們的宣講要從今天、在我們所生活的地方開始。這並非開始設法說服別人,不是去說服,而是每日見證那注視我們、讓我們重新站起來的愛的美妙。正是這美妙傳播使人信服的美好,不是我們,是上主自己。我們只是宣揚上主的人,不宣揚我們自己,也不宣揚一個政黨、一種意識形態。」

說到這裡,教宗提到本篤十六世的有關教導:「教會不勸人改變信仰,而是憑著吸引力而得以發展。」接著,教宗講述了在阿根廷的一家醫院發生的事:「一群韓國修女來到那裡,她們不會說西班牙話,卻立即贏得了病人的愛戴,因為她們以自己的行動和目光傳揚了耶穌。」

教宗最後表示:「這就是吸引力,與勸人改變信仰截然相反,這有吸引力和喜樂見證”的目的,乃是將耶穌的愛帶給我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2023年1月祈禱意向: 為教育工作者祈禱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3年1月意向

意向:請為教育工作者祈禱

願他們成為可信的見證人,教導友愛而非競爭,尤其要幫助最脆弱的年輕人。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教宗在西斯汀聖堂為13名嬰孩付洗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1月8日主受洗節在西斯汀聖堂主持彌撒聖祭,為13名嬰孩施行洗禮。教宗提醒家長,他們有責任確保孩子走在這條始於洗禮的道路上。

教宗說:「親愛的家長,謝謝你們把你們的孩子帶來這裡,讓他們進入教會。」教宗一如既往地敦促嬰孩的父母和代父母們,將來要跟孩子講述他們的洗禮,慶祝洗禮紀念日,並要感謝天主賜下領洗成為基督徒的恩典。「你們要告訴孩子他們領洗的日期,把這日子當成生日,因為我們藉著洗禮重獲新生,進入基督徒生活。」

再者,教宗也囑咐家長要從小教導孩子祈禱,因為「祈禱將在他們的一生中帶給他們力量:順遂時感謝天主,逆境中得著力量」。家長尤其要教導孩子向聖母瑪利亞祈禱。聖母始終與我們同在,特別親近那些遠離上主的人,引領他們回到上主身邊。

在為嬰孩施洗的機會上,教宗重提他往年對家長說的話:「孩子如果哭喊,就讓他哭吧;要是孩子餓了,請放心地餵他;假如把孩子蓋得太緊,熱得不舒服,要讓他舒服一點。」

教宗最後強調:「願他們學會做基督徒。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歡慶美好的基督徒旅途的起點,你們要幫助你們的孩子在這旅途中向前邁進。謝謝你們決定帶他們來領洗!」

聖座部會職員的子女於主受洗節在西斯汀聖堂領洗的傳統,於1981年由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訂定。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主顯節彌撒: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我們的自我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主顯節隆重彌撒,紀念從東方來到白冷城的賢士們的旅途。教宗在彌撒講道的開端就把目光投向「一顆升起的星」,這顆星指向「前來照亮各民族、照亮人類黑暗」的耶穌。最重要的問題是:在哪裡可以找到耶穌?教宗解釋說:「按照賢士們的教導,我們可以看到“信仰不是來自我們的功績或理論推理,而是來自天主的恩賜。我們也明白了,與主耶穌相遇的第一個地方是:『不安的詢問』。」

教宗說:「一開始賢士就有提問者的不安。在對無限的渴望中,他們掃視天空,被明星的光芒所驚艷,這代表了對超性的張力,這種張力激勵著文明的旅程和我們心靈的不斷探索。事實上,那顆星恰恰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一個詢問:那誕生者在哪裡?(參閱:瑪二2)」

圓滿的生命在哪裡,那不會消逝的愛在哪裡?

教宗說:「當我們因天主的恩寵、為保持清醒而心中感到不安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當我們允許自己被質疑,不滿足於慣常的平靜,而投入每一天的挑戰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當我們不再留守於中性的空間,而決定踏入生活的不舒適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這些不舒適包括人際關係、驚喜、意想不到的事、我們要推進的項目、要實現的夢想、需面對的恐懼、以及鑽心的苦楚。在這些時刻,那些無法抑制的詢問從我們的心中升起,促使我們尋找天主:我的幸福在哪裡?我嚮往的圓滿生活在哪裡?那永不消逝、不會減弱、甚至面對脆弱、失敗和背叛也不會崩潰的愛在哪裡?在我的危機和苦難中隱藏著哪些機遇?」

天主居住在我們不安的詢問中

教宗強調:「為了消除這些詢問,我們不乏心靈的鎮靜劑, 以及平息我們不安的替代品:從消費主義的產品到享樂的誘惑、從精彩的辯論到求福的偶像崇拜。這一切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不要想太多,順其自然,享受生活!我們總是設法把我們的心放在舒適的保險箱裡,但如果賢士們如此做了,就永遠不會遇到主耶穌。」

「因此,我們決不能害怕進入這種不安的詢問。」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正是這些不安引導我們走向耶穌。那麼,還有一個地方能讓我們遇到主耶穌。教宗解釋說,這種可能性就是旅途的風險。 事實上,賢士們並沒有停在那裡看天空,默觀明星的光芒,而是冒險踏上了一個無法事先提供安全道路和確定地圖的危險旅途。他們想知道誰是猶太人的君王,祂在哪裡出生,在哪裡可以找到。為此,他們詢問黑落德,而黑落德又召集了眾司祭長和民間的經師。賢士行走在旅途中:大多數描述他們動作的詞都是動詞。」

信仰在不斷走向天主的過程中成長

「信仰若缺乏持續的旅途和與主耶穌不斷的交談,也將無法成長。」教宗強調:「有一些關於天主的想法和一些使良心平安的祈禱是不夠的,還要成為跟隨耶穌及其福音的門徒:我們要牢記:如果信仰停止不前,它就不會成長;我們不能把信仰封閉於個人的虔敬,或把它關閉在教堂的圍牆內,而要把信仰帶出來,體現在生活中,不斷地走向天主、走向我們的兄弟姐妹。今天讓我們捫心自問:我是否走向生命的主,讓祂成為我生命的主人?耶穌,對我而言祢是誰?祢叫我去哪裡,祢對我的生活有什麼要求?祢邀請我為他人做出什麼選擇?」

一切的終點是讓自己被天主所擁抱

在詢問的不安和旅途的風險之後,教宗指出了與主相遇的第三個地方:朝拜的驚奇。教宗說:「在漫長的旅途和辛苦的尋找之後,賢士們進入屋內,『看見嬰兒和祂的母親瑪利亞,遂俯伏朝拜了祂』(同上:11節)。這是決定性的一點:我們的不安、我們的詢問、靈性的旅途和信仰的實踐,必須匯聚於對主耶穌的朝拜中。賢士們在那裡找到源頭的中心,因為一切都源自那裡,因為主耶穌在我們內激發了感受、反饋和行動。一切都源自那裡並在那裡臻至圓滿,因為一切的目的不是為了達到個人的目標和享有個人榮耀,而是為了與天主相遇,接受祂的愛,這為我們的希望提供了基礎,使我們擺脫罪惡,敞開心門去愛他人,使我們成為一個有能力建設更公平和更友愛世界的人。」

耶穌是光芒四射的晨星

「信仰是一個旅途,一個朝聖的過程,是一個出發和再出發的經歷。」教宗提到:「如果我們不把耶穌放在中心位置,不朝拜祂,推動牧靈工作就沒有意義。今天,主耶穌邀請我們向賢士們學習:像賢士那樣俯伏在地,在朝拜的驚奇中臣服於天主。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我們的自我;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那些用聲望和權力的魔力、用虛假新聞的魅力來誘惑我們的虛假偶像;我們要朝拜天主,好能不屈服於終將過去的事物和誘人卻空洞的邪惡邏輯。」

最後,教宗勉勵眾人:「敞開心扉迎接不安,祈求踏上旅途的勇氣,在朝拜中結束。我們不要害怕!這是賢士的道路,也是歷史上所有聖人的道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