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第60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聖召既是恩寵也是使命」

教宗方濟各
第60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聖召既是恩寵也是使命」

按此閱讀英語文告

按此下載中文PDF文件檔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親愛的青年們!

我們慶祝世界聖召祈禱日,今年已是第 60 屆,這祈禱日是教宗聖保祿六世 在 1964 年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中創立的。這個上智安排的倡議旨在幫助 天主子民,在當今世界的創傷與希望、挑戰及成就中,以個人和團體回應 天主託付給我們每個人的召叫與使命。

今年,我期望以「聖召既是恩寵也是使命」這主題作為大家省思和祈禱的 指引。聖召祈禱日是一個寶貴機會,讓我們喜出望外地發現,上主的召叫 是一個恩寵、一份白白贈予的禮物,同時也是我們的承諾,要向外伸展, 到全世界去宣傳福音。我們受召去作見證,使充滿恩寵的生活,藉著聖事 和在教會共融中,與我們在世的使徒工作一脈相連。一個基督信徒,在聖 神的催促下,對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和坎坷的人生,應有所感覺,並常牢記 在心,教會的使命是天主的工作,並非單靠個人的能力,而是要與我們的 弟兄姊妹,一起在教會的共融中,並在教會牧者的引導下成就,因為祂要 我們與祂在愛的共融中生活,這一直而永遠都是天主的夢想。

「在創世以前就已被召選」

聖保祿宗徒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壯觀的視野:天父「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 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又由於愛,按照 自己的決定,預定了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獲得義子的名分,而歸於祂」(弗一 4~5)。這番話讓我們得以瞥見完滿生命的意義:天主按照祂自己的肖 象和形象「孕育」了我們,使我們能成為祂的子女。我們是被「愛」(天 主)、因著愛和為了愛而創造的,而且我們為了要去愛而被創造的。

這從聖神而來的召叫,在我們一生的歷程中都銘刻在我們的身心靈,成為 我們散播幸福的祕訣──透過聖神的力量,常以嶄新的方式啟迪我們的思 想,強化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喜出望外,並點燃我們的心火。有時候,聖 神會以完全出乎意外的方式介入。對我而言也是如此,1953 年 9 月 21 日, 當我正在路上去參加學校的年度慶典,我感覺被催迫去一座聖堂辦告解。 那一天便改變了我的人生,並留下了一個印記,一直到今天。但天主要人 交託自己的召叫,往往是藉著一個歷程而慢慢地展現的:當我們面對貧困 時、在祈禱時、藉由福音記載裡一個清晰可見的見證、一篇使我們心靈開 放的讀經,或者當我們聽到天主聖言並感覺到是對我們直接說的、在陪伴 我們的弟兄姊妹給予的規勸中、在患病或哀慟的時刻……。天主召叫我們 的方式,無窮無盡。

天主採取了行動和給了我們禮物,等待著我們的答覆,「天主的召選與人性 的自由彼此交織」,1 那是天主與人內心的一種動態關係。聖召這份禮物就 像一顆神聖的種子,在我們人生的土壤中萌芽,使我們向天主和他人敞開 心扉,與人分享我們得到的寶藏。這是我們所理解的聖召的內在原理:天 主因愛我們而召叫我們,而我們因由衷感激祂的愛而回應。我們自知是那 同一天父的子女,因而視彼此為弟兄姊妹。當聖女耶穌小德蘭終於「看到」 了這一點,她高聲呼喊說:「我終於找到了我的聖召!我的聖召就是愛!是 的,我在教會中找到了我的位置(……)。在教會──我的母親的心中,我 將會是愛。」2

「在這世上我就是傳教使命」 如上所述,天主的召叫包括了「派遣」。沒有使命的召叫,是不存在的。 若不將獲得的新生命獻於其他人,我們就無法得到幸福和圓滿的自我實 現。我們受召去愛人,這召叫的經驗,是我們無法避而不談的。聖保祿宗 徒說:「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格前九 16)。而若望壹書一開始 就說:「我們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即降生成人 的聖言──我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我們的喜樂得以圓滿。」(參閱: 若壹 1~4)

五年前,我在《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中對每一位領了洗的人說:「你 也應當將整個生命看作一個使命」(《你們要歡喜踴躍》,23)。是的,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說:「在這世上我就是傳教使命;我是為此而在這 世界上。」(《福音的喜樂》,273)

身為基督徒,我們都肩負一項共同的使命,就是在不同處境中常懷喜樂作 見證,以言以行、以耶穌與我們同在的經驗,並在祂的團體,即教會內, 喜樂地作見證。而我們是以神哀矜和形哀矜將之化為具體行動,秉持一種 接納且溫和的生活風格,能表達關懷、憐憫和溫柔,在丟棄文化和冷漠文 化中逆流而行。我們若像慈善的撒瑪黎雅人那樣當眾人的近人(參閱:路 十 25~37),我們便明白基督徒聖召的「核心」就是倣效耶穌基督,因為 祂來是服事人,而不是為被服事。(參閱:谷十 45)

這種傳教使命的行動,不是純粹來自我們的能力、意願或計劃,也不是靠 人的意志力,或因為我們要努力實踐美德,而是源自與耶穌的深刻經驗。 唯有當我們能成為「某一位」的見證人、「生命」的見證人,我們才從而成 為「使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視自己「被傳教使命打上印章、甚至是 加上標籤。這傳教使命帶來光明、祝福、活力、提昇、治癒和釋放。」(《福 音的喜樂》,273)

福音中關於此經歷的描述,是前往厄瑪烏的兩個門徒。他們在路上與復活 的主耶穌相遇後,心是火熱的。他們彼此說:「當祂在路上與我們談話, 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路二十四 32)。在 這兩位門徒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什麼是「心在燃燒,腳在移動」。3 這也 是我對即將在里斯本舉行的世界青年日的熱切期許──我欣喜地期待著─ ─而它的座右銘是:「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路一 39)。願我們每一 位,或男或女,都感受到被主召叫,帶著火熱的心,起身並急速啟程。

因受召而被聚集起來

聖史瑪爾谷告訴我們,當耶穌召叫十二門徒時,祂以他們各人的名字召叫 他們。祂選定了這十二人與祂在一起,並派遣他們出去宣講、治病、驅魔 (參閱:谷三 13~15)。上主就這樣為祂嶄新的團體奠定了基礎,這十二 人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和行業,沒有一個是什麼重要人物。聖經也記載其 他的召選,例如那七十二位門徒,耶穌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到各城去。(參 閱:路十 1)

「教會」,希臘文( Ekklesía)的原意,是受召、被召集的人的聚會,以 組成門徒團體以及耶穌基督的男女傳教使徒團體,好使他們致力於活出祂 的愛(參閱:若十三 34、十五 12),並將這份愛傳播給其他人,為使天主 愛的國度臨於人間。

在教會內,或男或女,我們都是僕役,我們按照各自的聖召、神恩和使命 服務。我們每一個人在愛中所領受的自我奉獻的聖召,都藉此發展和具體 實現:平信徒在生活中努力把家庭建設成小型教會,以福音的酵母使社會 各領域煥然一新;男女的度獻身生活者,他們為弟兄姊妹獻身於天主,為 天國擔當先知的角色;領受聖秩聖事的聖職人員(執事、司鐸、主教)被 託付的服務則是傳道、祈禱和致力於天主子民的共融。在教會內,唯有當 每一個獨特的聖召與其他所有聖召是一脈相連的,才能彰顯其真實的本質 和富饒。由此可見,教會是一首聖召交響曲,所有不同的聖召都融為一體, 各有特色又和諧一致,並一同「外展」,為了要在世上綻放天國新生命的 光芒。

既是恩寵也是使命:禮物與任務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聖召是一份禮物,也是一項任務,是嶄新生命和真正喜悅的泉源。願與今天世界聖召祈禱日有關的祈禱聚會與活動,能加強家庭、堂區團體、獻身生活團體,以及善會組織和教會運動對聖召的意識。 願復活主的聖神把我們從怠惰中喚醒,並恩賜我們同理心和共融這份禮物,使我們每天都能重生,成為天主愛的子女,並使我們在天主的愛中孕 育新生命(參閱:若壹四 16):處處都能傳遞生命,尤其是在那些存在著 排斥、剝削、貧困與死亡的地方,藉此拓展天主聖愛的空間,4 並願天主 在人間日漸為王。

願教宗聖保祿六世為 1964 年 4 月 11 日,第 1 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所作的祈 禱文,在我們的旅途上伴同我們:

「哦,耶穌──靈魂的神聖牧者,祢召叫宗徒們,要他們成為漁人的漁夫。 求祢繼續從年輕人當中吸引熱心和慷慨的人靈,使他們成為追隨祢的人和 祢的牧者。求祢賜給他們分享祢救贖人靈的渴望,(……)在他們面前打 開全世界的視野,(……)好使他們回應祢的召叫,繼續祢在世上的使命, 建立祢的奧體──教會,並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瑪五 13)。」

願聖母瑪利亞陪伴你們和保護你們。我降福各位。

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 年 4 月 30 日,復活期第四主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備註:

1 〈青年、信德與聖召辨明──世界主教會議總結文件〉,78。

2 手稿 B(法文),於她最後一次的避靜(1896 年 9 月)所寫錄的:《全部寫作》,第 226 頁,巴黎, 1992 年出版。

3 參閱:〈2023 年世界傳教節文告〉,(2023 年 1 月 6 日)。

4 「 Dilatentur spatia caritatis」 :聖奧斯定,《講道》69:PL 5,440~441。

來源: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教宗方濟各第59屆聖召日文告主題:「我們受召去建立人類大家庭」

教宗方濟各
第 59 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2022 年 5 月 8 日
「我們受召去建立人類大家庭」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在這些日子裡,正當戰爭及弱肉強食的寒風仍然吹拂著,非黑即白的現象又 屢見不鮮,而我們作為教會,已開啟了共議性的歷程:意識到同道偕行的迫 切性,並藉此一同培養出聆聽、參與和分享的文化特色。我們要與所有的善 心男女作出貢獻,去建立人類大家庭,治療這大家庭的創傷,並為一個美 好的未來付諸實踐。一個共議性的教會要求我們聆聽天主和世人,所以藉此 脈絡,我想在第 59 屆世界聖召祈禱日,與你們一起省思「聖召」更廣泛的 意義。

我們所有的人都受召去成為教會使命的執行者

為教會而言,共議精神、同道偕行,是一個基本的召叫。只有在這視野中, 我們才能發現並珍惜不同的召叫、神恩與職務。與此同時,我們知道教會的 存在是為了福傳、向外開展,並在歷史中播下福音的種子。為此,要達成這 樣的使命,只有當所有牧靈關懷的條件都集合起來,並且有主的使徒們在一 開始就參與其中,才有可能。事實上,「藉著洗禮每位天主子民成為門徒, 皆以傳教為重的(參閱:瑪廿八 19)。所有受洗者,無論他們在教會內有 何職位、有何信仰培育水準,都是福傳的執行者」(《福音的喜樂》 120)。我們必須避免使司鐸與平信徒隔離的心態,以為前者是首要的執行 者,後者是次要的,反而我們──平信徒與牧者,都必須同樣以天主子民的 身分,一起推展基督徒的使命。整個教會就是一個福傳的團體。

我們受召去成為彼此和受造界的守護者

「召叫」這詞彙不應以狹義的方式去理解,僅限於那些在獻身生活的獨特道 路上跟隨主的人。我們所有的人都受召去參與基督的使命,把分散的人類聚 集起來,並使人類與天主和好。更廣義地說,每一個人,在與基督相遇以及 擁抱基督信仰之前,就已得到生命的禮物作為根本的召叫:我們每一個人都 是天主所悅納、所愛的受造物──天主對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且特別 的計畫,也就是存留在每一個男女心中的神聖火花,我們都受召在人生的旅 途中使它發展,藉此使人類在愛與互相接納的激發之下成長。我們都受召成 為彼此的守護者,建立和諧與分享的關係,治癒受造界的創傷,好使它的美 不致被摧毀。簡而言之,我們受召,是為了在受造界這美妙的共同家園、在 它和諧的多元化中,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大家庭。在這廣義的理解之下,不 只是個人,國家民族、團體和不同性質的群體都有一個「召叫」。

我們受召去迎接天主注視的目光

在這廣大的共同召叫中,天主予以我們每一個人獨特的聖召。祂藉著愛進入 我們的人生,並將之導向它的最終目的,逾越死亡的界線。不論是過去還是 現在,天主都是這樣看我們的人生。

相傳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曾說過:「每塊大石裡都隱藏著 一座雕像,而雕塑家的任務就是去發現它。」如果這就是藝術家的目光,那 麼天主注視我們的目光則更是如此:天主在納匝肋的那位少女身上看到了天 主之母;祂在約納的兒子漁夫西滿身上看到了伯多祿──可以將教會建立在 上面的磐石;祂在稅吏肋未身上認出了聖史瑪竇;祂在掃祿──鐵石心腸的 基督徒迫害者──身上看到了保祿、外邦人的宗徒。天主愛的目光總是接觸 我們,觸動我們,釋放我們和轉變我們,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

每個召叫的驅動力皆在於此:我們是藉著天主目光的接觸而被召叫的。聖 召,如同聖德,並非是一種特殊的經驗,只保留給少數人。聖召是給眾人 的,一如「鄰家的聖德」(參閱:《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6~9), 因為所有的人都被天主注視,也被祂召叫。

有一句東方的諺語這樣說:「一位賢者,看見鷹蛋,就看到一隻老鷹;看見 一粒種子,就看到一棵大樹;看見罪人,就會從中看到一位聖人。」天主就 是這樣看我們:祂在每一個人身上看到有時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潛能,並 透過祂在我們一生中孜孜不倦的運作,使我們得以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能, 為公共利益服務。

藉由那神聖雕塑家的工藝,聖召就這樣誕生──祂的「雙手」使我們走出自 我,並使我們成為祂所悅納的傑作。尤其是天主聖言,它不但把我們從自我 中心主義中釋放出來,更能淨化我們,光照我們和重造我們。因此,讓我們 聆聽天主聖言,讓自己能向天主託付給我們的聖召開放!也讓我們學習在信 仰中聆聽我們的弟兄姊妹們,因為在他們的忠告和榜樣中可能隱藏著天主的 舉動,藉此向我們指出要踏上的常新途徑。

我們受召去回應天主注視的目光

天主富於仁愛及創意的目光在耶穌身上以獨特的方式接觸我們。在談到富有 年輕人的時候,聖史馬爾谷告訴我們:「耶穌定睛看他,就喜愛他」(谷十 21)。耶穌充滿愛的目光落在我們當中的每一位男女身上。弟兄姊妹們,讓 我們被這目光觸動,讓祂來引領我們走出自我!並讓我們學習以對方能感到 被接納的方式來彼此看待,不論他們是誰,都能發現到有「一位」以愛去注 視他們,並邀請他們去發揮他們所有的潛能。

只要迎接這目光,我們的人生就會有所轉變。一切都成為我們與主之間,以 及我們與他人之間在聖召上的對話。對話──若活出它的深度──經常使 我們更成為我們自己:在司鐸聖召中成為基督恩寵與慈悲的工具;在獻 身生活聖召中成為天主的讚頌和新人類的先知職;在婚姻聖召中成為夫妻彼 此的禮物和生命的傳遞者及教育者。總而言之,在教會裡的每一種聖召和職 務都召叫我們以天主的目光去看人看事,實踐善行,並以言以行去傳揚愛。

我想在此分享有關西斯内羅斯(José Gregorio Hernández Cisneros)醫師的 故事。當他在委内瑞拉的卡拉卡斯行醫時,他想要成為在俗方濟會會士。後 來,他想進入方濟會成為神父,可是他的健康不允許他這樣做。於是,他明 白了他的召叫就是專業醫師,特別投身於貧困者的服務。接著,他竭盡全力 地服務患了肆虐全球的「西班牙」流感的病人。當他為一個年長的女病人買 藥,離開藥局的時候,他就被一輛汽車撞倒而喪命。他是一個模範,見證了 接受上主召叫的真實意義,並完全投身其中。他在一年前被列真福品了。

我們被召集去建立一個兄弟情誼的世界

身為基督徒,我們不只受召──即每一個人都領受一個個人的聖召──卻也 是被「召集」。我們就如同一幅馬賽克圖裡的小磚塊,每一塊都可愛,但只 有把它們放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形成一幅畫。我們中間的每一位男女,都像 是一顆星一樣,在天主的心中和在宇宙的穹蒼閃耀著,但我們卻受召共同組 成一個星座,為能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指引和照亮人類的路途。教會的奧  祕,正是在彼此相異中和諧共處,成為整個人類受召的標記和工具。為此, 教會必須要日漸富有共議精神:能夠同道偕行,在和諧的多元化中結為一 體,在這一體中眾人都能作出貢獻並積極地參與。

所以當我們談論「聖召」時,意思不只是選擇這一種或那一種的生活方式, 將我們的整個生命獻給一種特定的職務,或跟隨一個修會大家庭、一個教會 運動或團體的神恩所散發的吸引力;而是實踐天主的夢想──耶穌向天父祈 求時,心中所懷的偉大計畫:「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十七 21)。在 教會裡的每一個召叫,以及廣義地在社會裡的召叫,都導向一個共同目標: 在一眾男女中體現出那只有聖神才能造就的各種不同恩賜的和諧。各位司鐸、男女度獻身生活者和平信徒,讓我們並肩同行、攜手合作,一同去見證:一個在愛中結合為一的人類大家庭並不是烏托邦,而是天主創造我們的 真正目的。

弟兄姊妹們,讓我們祈禱,願天主子民在人類歷史的滄海桑田中日漸踴躍回應這個召叫。讓我們祈求天主聖神光照我們,好使我們當中的每一位男女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對天主的計畫作出最好的貢獻。

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大殿
2022 年 5 月 8 日,復活期第四主日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來源:vatican.va

教宗發表第58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聖若瑟:聖召之夢》

圖片攝於:澳門聖若瑟修院 提供: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2021年3月19日,普世教會慶祝大聖若瑟瞻禮,同時,教宗方濟各發表了第58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本屆祈禱日將於2021年4月25日舉行。教宗在文告中以聖母的淨配、耶穌的鞠養之父大聖若瑟為所有聖職人員和男女會士的生活典範。教宗在他於2020年12月8日發表的《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中,曾著重談論這位聖人,以增加「我們對這位偉大聖人的愛戴」。

下載文件

第58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中文】

第58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英文】

按此下載及收看「從聖若瑟父親的心看聖召」簡報
(由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提供)

教宗方濟各
第 58 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2021 年 4 月 25 日
聖若瑟:聖召之夢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去年 12 月 8 日是聖若瑟被奉為普世教會主保的 150 周年,是慶祝聖若瑟特別一年的開幕之日(參閱:2020 年 12 月 8 日,宗座聖赦院法令)。為了「加強我們對這位偉大聖者的愛」,我寫了《以父親的心》這封宗座牧函。聖若瑟是個出眾的人,卻又「與我們人類經驗十分接近」。他沒有驚人之舉、也沒有特別的神恩,在旁人眼中與其他人無異。他寂寂無名,又不引人注目:福音並沒有記載他的話語。然而,在天主眼中的聖若瑟卻藉著平凡的生活成就了不凡。

天主看的是人心(參閱:撒上十六 7),並且在聖若瑟身上認出了一顆父親的心──使他能在日常工作中付出和造就生命。各種聖召的目標,也都是如此:每天造就和更新生命。上主渴望塑造為人父母的心:敞開的心、積極主動的心、慷慨自我奉獻的心、寬慰焦慮而富於憐憫的心,以及堅定持守盼望的心。疫情使得人們對未來、對生命的意義茫然而恐懼,在這充斥著脆弱和痛苦的 時代,司鐸與度獻身生活者尤其需要這樣的素質。身為一位「鄰家的聖人」,聖若瑟以一顆謙和的心來與我們相遇,而與此同時,他強而有力的見證,也能讓我們在旅途中得到指引。

就個人的聖召而言,聖若瑟為我們提供了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夢。每個人都夢想能在生命中自我實現。照理,我們都會去懷抱遠大的想望、崇高的志向,這都是成功、金錢和娛樂,這種短暫的目標所不能滿足的。如果要人們用一個詞彙來說出自己的人生夢想,答案應該不難想像:「愛」,因為愛揭開了生命的奧祕,生命有愛,才有意義。誠然,只有交出生命,才能獲得生命。只有慷慨地交出,才能真正的擁有。就此,聖若瑟可以教我們很多事情,因為透過天主啟示給他的夢,他讓自己的生命成了一份禮物。

福音中記載了四個夢(參閱:瑪一 20;二 13、19、22)。雖然都是天主的召叫,但要接受,卻都不容易。若瑟全心信賴天主,為了順從天主神祕的安排,在每一個夢醒時分,他都必須冒險犧牲自己的計畫。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麼要這麼相信晚上做的夢?」雖說古人很重視夢,但面對生活的現實,夢也就是芝麻蒜皮的小事。然而,聖若瑟卻毫不猶豫地讓夢來帶領自己。為什麼呢?因為他早已全心歸向上主,傾心於祂。些微的指示,便足以讓他警醒的「內在耳朵」認出天主的聲音。我們的召叫也是這樣:天主並不喜歡浮誇地顯示自己,壓迫我們的自由。祂會溫和地訴說自己的計畫。祂不會用眼花撩亂的圖像壓迫我們,而是直接對我們的心,輕輕地說話,透過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來接近我們、跟我們說話。祂會讓我們像聖若瑟一樣,去看見那意想不到而深邃的視野。

若瑟的夢確實帶他經歷了自己想像不到的事。第一個夢,打亂了他的婚約,卻讓他成了默西亞的父親;第二個夢,迫使他逃往埃及,卻保全了家人的性命。第三個夢,是重踏故土的預言,而第四個夢,卻又讓他再次更改計畫,帶他來到了耶穌開始宣講天國的地方──納匝肋。每一次的變動,他都鼓起勇氣去跟隨天主的旨意。聖召也是如此:天主的召叫一直都在敦促我們去踏出第一 步,交出自我,勇往直前。若是沒有冒險,就不會有信德。只有坦然地向恩寵順服,放下自己的計畫、離開舒適圈,我們才能真正地向天主說「是」。而且我們每次答覆的「是」都參與了更大的計畫,因此都會結出果實;雖然我們只能看到一些細節,可是那位神聖的藝術家,不但知道全部的計畫,祂也付諸行動,將每個生命都化為藝術傑作。在接受天主的計畫上,聖若瑟是個出色的榜樣。但他是積極地接受:絕非勉強地認命。若瑟不是「一個被動消極的人,相反地,他是勇敢和堅強的人」(《以父親的心》,4)。願他幫助每個人,特別是正在分辨的年輕人,讓天主的夢都能成就在他們身上。願他激發他們的勇氣,向那時常令人驚奇、永不令人失望的上主說:「是」。

聖若瑟的旅程,以及聖召之旅的第二個關鍵詞,是服務。在福音中可以看到,若瑟完全為他人而活,從不為自己而活。基於他那毫無保留的愛,天主的子民以至潔淨配的名號來呼求他。他讓自己的愛,從一切占有慾中獲得自由,使自己能迎接各種服務工作。他的慈愛照顧,綿延世代;他的忠實守護,使他成了教會的主保。同時,聖若瑟懂得如何活出自我奉獻的意義,他也是善終主保。然而,他之所以能夠服務、犧牲,都是因為有更大的愛在支持他:「每一個真正的召叫都是出於自我奉獻,這是單純犧牲的成熟。聖職人員和獻身生活者也同樣需要這種成熟。無論我們的召叫是婚姻、獨身還是守貞,如果只停留在犧牲的邏輯,而未達到自我奉獻的成熟,那麼,這召叫就不能成為愛之美與喜樂的標記,甚至有可能導致憂愁、悲傷和挫敗的危機。」(《以父親的心》,7)

服務,是自我奉獻的一種具體展現。對聖若瑟來說,服務不是什麼崇高理想,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曾努力為耶穌尋找、預備出生的地方;在黑落德的憤怒之下,安排了匆促的埃及之旅,盡全力保護了耶穌;當耶穌失去了蹤影,他馬上趕回耶路撒冷;即使身處異鄉,仍然在用工作養家。簡而言之,他在人生不如意時,並沒有灰心喪志,這樣的心態,讓他適應了不同的處境:成為一個樂意為服務而生活的人。若瑟就是這樣迎接生命中頻繁,而又時常出乎意料的旅程:為了人口普查,從納匝肋到白冷,再到埃及,後來又返回納匝肋,還有每年都要上耶路撒冷去。每次面對新的狀況,他都沒有抱怨,隨時準備動手解決問題。我們可以說,他就是天父在地上向祂聖子所伸出的援手。所有蒙召成為天父勤奮工作的雙手,為要向祂的子女服務的人,對他們而言,若瑟就是他們模範。

因此,我願將聖若瑟──基督之勤衛、聖教之保障,視為聖召之保障。事實上,他保衛,是因為願意服務。福音告訴我們:「若瑟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祂的母親」(瑪二 14),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對家人是多麼地關心。為能不負所托,專心照顧,他從不浪費時間去煩惱自己不能掌握的事情。如此深刻的關懷,不僅是真實聖召的標記,也是天主愛人的見證。若能放下自己的野心,不再沉溺於幻想,又能照顧上主藉著教會所託付給我們的一切,這是多麼美麗的基督徒生活!如此,天主就會在我們身上傾注祂的聖神、祂的創造力;祂在若瑟身上行了奇事,同樣也會在我們身上創造奇蹟。

天主的召叫,使我們最大的夢想成真;而慷慨的服務、周全的照顧,則是我們的答覆。聖若瑟的日常生活,以及基督徒的聖召,還包含了第三種特徵:信實。若瑟是個「義人」(瑪一 19),每天都安靜地侍奉天主和祂的計畫。當生命遭遇困難,他會仔細思考該怎麼辦(參閱:瑪一 20)。他不但從容不迫,拒絕草草了事,也沒有跟隨直覺和只顧當下。他反而耐心思考一切。他知道人生的基礎,只能建立在不斷地投身於重大的抉擇。從那木匠(參閱:瑪十三 55) 謙遜的謀生之道就可以看得出這一點來──他在工作中的那份堅持與恆心,雖然在當時不足為奇,卻激勵了後代每一位父親、勞工和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因為聖召就跟人生一樣,只有透過日復一日的信實才日臻成熟。

如何培養這種信實?依照天主的信實。在夢中,聖若瑟聽到的第一句話是邀請他不要害怕,因為天主永遠信守祂的許諾:「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瑪一 20)。當你渴望將生命交給天主,覺得不能再推遲的時候,可能會有點迷茫、有點猶豫,但上主也同樣跟妳說,親愛的姊妹,還有你,親愛的弟兄:「不要害怕。」即便你發現自己處在考驗和誤會中,只要每天努力尋求祂的旨意,祂都會一直重複這句話。當你在你聖召的路途上,回到最初的愛時,你都可以聽到這句話。這句話為那些用生命向天主說「是」的人,如同聖若瑟:每天在信實中度日,就如同副歌一樣陪伴著他們。

這種信實才是喜樂的祕訣。禮儀中有一首聖歌寫道,在納匝肋的家,有一種「清澈的喜樂」。若是關心真正重要的事:忠實地親近天主和我們的近人,便能每天享受這種簡單的喜樂。這種簡單而燦爛,樸實又充滿希望的氣氛,若能瀰漫修院、會院,還有神父們的住所,那會多美好!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在這樣一個時代裡──充斥著轉瞬即逝的情感和選擇,但不會帶來喜樂,我祝你們藉著有力的信實見證,在弟兄姊妹中為祂服務,慷慨地讓天主成為生命中的夢想,得到清澈的喜樂。願聖若瑟──聖召之保障,以父親的心陪伴你們!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1 年 3 月 19 日,聖若瑟瞻禮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來源: vatican.va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年」資訊

按此閱覽敬禮聖若瑟的禱文

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許諾和冒險是教宗方濟各在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中強調的兩個幅度。這份文告的靈感來源是耶穌召叫首批門徒的事跡(谷1:16-20),以及剛結束的兩大盛事: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和巴拿馬世青節。教會在這些活動中聆聽青年和他們的所需,試圖向他們作出具體回應。

如同西滿、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那樣,人人都會時而勞累卻苦無成果,有時滿載而歸,辛勞得到回報。在每個聖召的經歷中,即使在我們一無所獲的時刻,天主也會與我們相遇,賜給我們喜樂,滿足我們的生活。

教宗寫道:「上主的召叫絕非天主干涉我們的自由;聖召既不是『牢籠』,也不是加諸於我們的重擔。相反地,聖召是天主愛的舉動,祂主動與我們相遇,邀請我們進入一個偉大的計劃,渴望我們參與其中,帶給我們宏觀的視野,使我們看見更廣闊的海洋,收獲豐盛至極。」

天主不願意我們受困於外在事物、日常習慣,在意義重大的選擇前無所作為。天主不希望我們在生活中甘心認命,壓抑心中渴望改變生活的悸動,認為「一切都不值得奮鬥」。教宗指出,「如果天主偶爾讓我們體驗到『奇跡般的收獲』,祂是要讓我們發現,人人都以不同方式蒙召成就大事,以及生命不該持續在沒有意義的漁網中糾纏著,這樣會導致心靈麻痺。總之,聖召鼓勵我們別拿著漁網佇立在岸邊,卻要沿著耶穌為我們安排的道路前行,這是為了我們的幸福和周遭人群的益處」。

為了擁抱這許諾,需要具備「冒險的勇氣」,大膽作出選擇,就像湖邊的門徒那樣,捨棄自己與船的關係,摒除一切不利於發現天主計劃的事物。教宗提醒,「當我們面前就是遼闊的聖召海洋時,我們不能埋頭修補漁網」。基督徒生活的聖召始於洗禮,在禮儀、祈禱和友愛分享中蓬勃發展。基督徒應當熱愛慈母教會,當我們發現脆弱和罪過在她的臉上留下皺紋時,更要愛護她。再者,基督徒也要勇於作出見證。

教宗說:「基督徒生活的表徵在於選擇;這些選擇為我們的航行指出明確方向,而且有助於天國在社會中成長。」舉例而言,有些人選擇在基督內結婚成家,有些人選擇職場和專業相關的聖召,選擇投入愛德善工、團結互助、社會責任,也有人選擇度奉獻生活。

「在與上主的相遇中,有的人會感受到奉獻生活或司鐸職務聖召的魅力。這是個令人興奮的發現,同時也使人恐懼,因為他感到蒙召成為教會這艘船上『捕人的漁夫』,全然奉獻自己,致力於服務,忠於福音和弟兄姊妹。這個選擇必會帶來風險,也就是為跟隨上主捨棄一切,完全奉獻給祂,以成為上主事業的合作者。」

對於內心有所抗拒,疲於希望,或是處於世俗化浪潮中的人,教宗提出聖母瑪利亞的榜樣,她是在許諾和冒險之間回應聖召的芳表。教宗特別對青年說:「最大的喜樂莫過於為上主冒生命危險。你們別對上主的召叫充耳不聞。祂若是叫你們走這條路,你們別收起船槳,卻要信賴上主。你們切莫恐懼,它會使我們在上主指示的高峰前停滯不動。」

為了幫助青年分辨自己的聖召,教宗再次呼籲全體教會、司鐸、牧靈工作者和教育人員,提供聆聽和分辨的機會。教宗最後期許通過青年牧靈和聖召工作,協助青年發現天主的計劃。

教宗第55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第55屆世界聖召祈禱日將於明年2018年4月22日舉行。教宗方濟各於12月3日新禮儀年第一主日為此發表文告,主題為「聆聽、分辨及活出上主的召叫」。

教宗表明:「全然和永遠奉獻於天主和服事弟兄是多麽的美好,而且也是一份恩寵。我們要慷慨和勇敢地回應祂的召叫,聆聽祂的聲音,分辨我們在教會和世界上的使命,活出祂賜予我們的恩典。」

教宗首先指出:「我們需要聆聽,因為天主總是非常謹慎地讓我們聽到祂的聲音,從不強迫我們。然而,有時祂的聲音會被我們心中的許多煩惱和掛慮所窒息。如果我們仍然自我封閉,持守舊習,冷漠地在自我狹隘圈子裡浪費生命,我們就無法察覺天主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特別召叫,失去作大夢的機會,無法成為天主希望與我們同寫的那獨一無二歷史的主角。」

「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靈性上的分辨,在與天主的交談中發現自己的聖召。我們非常需要發現在與天主的交往中,祂召叫我們的場所、途徑和境遇。每個基督徒都應發揮『辨認内心』生活的能力,領悟上主在何處及何事上召叫他,好能繼續他的使命。」

「此外,聖召也要求我們積極活在當下,不可拖延對它的回應。福音的喜樂不能等待我們的緩慢和怠惰;如果我們只向窗外觀望,這喜樂就與我們無緣;如果我們不在今天承擔作出一項選擇的風險,我們就不會享有這喜樂。聖召就在當下!」

最後,教宗總結道:「我們每一個人無論處於何種狀況,都蒙召在此時此刻做上主的見證人。上主還召叫我們與祂建立特別親密的關係,直接服事祂。我們不要害怕!全然和永遠奉獻於天主和服事弟兄是多麽的美好,而且是一份恩寵。」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第53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教會 , 聖召之母」

blog_1449516617

12月7日,聖座公布了教宗方濟各撰寫的第53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主題為「教會,聖召之母」。本屆聖召祈禱日將於2016年4月17日舉行。

教宗在文告中:「祝願每位受洗者在慈悲特殊禧年期間都能體驗到屬於教會的喜悅,並重新發現基督徒聖召以及各項特殊聖召是因天主慈悲的恩典而誕生於天主子民中間。實際上,教會是慈悲的家,是聖召萌芽、成長和結果的土壤。」

教宗籲請眾信友在呵護與辨別聖召上負起自己的責任。教宗解釋說:「沒有人被召叫只為某個地區、某個群體或教會運動服務,每個人都被召叫為整個教會和全世界服務。因此,我們在教會團體內的經歷各不相同,或者做一位好要理教員,或者在邊緣地區宣講福音,或者分享隱修的生活,或者與傳教士接觸,或者在堂區和教區輔佐司鐸。」

教宗還寫道:「辨別聖召的工作結束後,在教會內的聖召旅程仍未結束,依然得在慷慨服務、堅持不懈和長期培育中繼續前行。」教宗強調:「把自身生命奉獻給上主的人,願意在教會有需要的地方為教會服務。」

教宗然後指出:「司鐸應該陪伴那些正在尋找自身聖召的人,以及那些已經獻身於為天主和團體服務的人。」

最後,教宗表示:「教會是聖召之母,她的母性體現在為聖召的恒常祈禱上,體現在培育和陪伴那些受到天主召叫的人的行動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第52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blog_1429197118

4月14日,聖座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第52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主題是:「『出谷』行程,聖召的基本經驗」。教宗強調,基督徒的聖召是來自「出谷」經驗的特點。教宗尤其邀請青年不要害怕走出自己,而要起身行走,始終注視需要幫助的人。

第52屆世界聖召祈禱日將於2015年4月26日舉行,教宗為此發表的文告以教會的福傳行動為核心。教宗指出,在一個傳教的教會中,基督徒的聖召不能不在傳教的經驗中產生。這需要走出自己,完成一段不折不扣的「出谷」行程。

這段旅程類似聖經的《出谷紀》,天主子民行走,為擺脫奴役,在基督内找到新生命。教宗稱這個過程是整個救恩史及基督信仰活力的一則「比喻」。

教宗解釋,在每個基督徒聖召的根基上,正是「走出自我的舒適和僵硬,好使我們的生活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不過,走出去並不代表「輕視自己生活上的感受和人性」。相反地,聖召是愛的召叫。愛超越自己,猶如一種持續的「出谷」行程,從自我封閉走向自我給予及自我解放(參:本篤十六世《天主是愛》通諭6)。

這「出谷」行程的活力不僅關係到個別的召叫,也關係到整個教會的傳教及福傳行動,即成為一個「走出去」的教會,有能力在具體環境中與天主的子女相遇,與他們一起為他們的創傷受苦。

教宗表示:「教會傳福音,與人相遇,宣講使人獲得釋放的福音話語,藉天主的恩寵醫治人的心身創傷,使窮人和有需要的人獲得寬慰。基督徒的聖召體現了一項具體義務,那就是為在塵世建設天主的國度服務,關懷別人,尤其是窮人。」

教宗懇切地呼籲青年們,不要畏懼日常沒有把握和看不到前途的狀況,這樣的狀況會阻止他們的夢。教宗鼓勵他們不要害怕走出自己,而要起身行走,追隨耶穌的足跡,就如每個聖召的模範,童貞聖母瑪利亞那樣,她毫無畏懼地用「願祢的旨意承行」這句話來回應上主的召叫。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