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宣講福音不能抽像化,而應始終本地化

圖片:Vatican Media

聖濟利祿和聖美多弟於九世紀出生於希臘的貴族家庭,二人放棄政治生涯成為了隱修士。他們是兄弟倆,被世人稱為『斯拉夫人的使徒』。」教宗方濟各10月25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介紹了兩位聖人,繼續以“使徒的熱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

用母語傳播信仰

教宗提到:「聖濟利祿和聖美多弟作為傳教士被派到大摩拉維亞地區,兄弟倆學習當地的文化,意識到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向當地人民講解聖經,傳播基督信仰。聖濟利祿曾說“誰能在水上寫一篇講稿呢?。事實上,為了傳播福音和祈禱,需要專門、適當及特定的工具。因此他們發明了格拉哥裡字母,翻譯聖經和禮儀典籍。因而,人們覺得基督宗教信仰不再是『外來的』,它已本地化、成為他們的信仰,用母語表達的信仰。」

教宗批准斯拉夫語禮儀書

「然而,兩位隱修士的創舉卻引起了拉丁人的反對,他們認為只能用寫在十字架上的三種語言,即希伯來語、希臘語和拉丁語來讚頌天主。」教宗表示:「他們的顧慮是由於擔心失去在斯拉夫人中傳教的特權。但濟利祿強烈地回應道:天主願每個民族都用自己的語言讚頌祂。濟利祿和他的兄弟美多弟一起向教宗求助,於是教宗批准了他們用斯拉夫語編寫的禮儀書,並把這禮儀書放置在聖母大殿的祭台上,以這些禮儀書的經文向上主獻上讚頌之歌。」

合一、本地化與自由

天主的聖言就是這樣在這些民族中傳揚開了。教宗強調了兩位聖人在三個方面的見證,首先是合一,「在那個時期的歐洲基督宗教未出現分裂,整個教會同心協力傳播福音」。第二是本地化,教宗指出:「文化福音化與福音本地化顯示福傳與文化緊密相連,因此不可抽象地、以取蒸餾水地方式宣講福音,絕不可!福音必須本地化,它也是文化的表達。」第三個方面是自由。教宗強調:「需要有自由,但自由總是需要有勇氣,一個人越勇敢,就越自由,並且不讓那許多剝奪自己自由的事物所束縛。」

最後,教宗向所有在場的信友發出邀請:「兄弟姊妹們,我們要請求斯拉夫人的使徒聖濟利祿和美多弟為我們轉求天主,願我們成為他人‘仁愛自由’的工具。透過祈禱和服務,成為有創意、有恆心和謙卑地人。」

教宗方濟各呼籲釋放人質
讓人道援助品進入加沙地區

教宗方濟各仍掛慮中東的悲慘局勢,在10月25日的公開接見活動中,再次為和平發出呼籲,包括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烏克蘭和全世界的和平。教宗鼓勵有關方面釋放人質,以及讓人道援助物品抵達加沙地區。同時,教宗也表示繼續為受苦的人祈禱,對在中東、烏克蘭和其他受戰爭煎熬地區的和平進程懷抱希望。

此外,教宗也提及10月27日星期五的守齋、祈禱和懺悔日。當天晚上6時,信友們響應教宗的號召,將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齊聲祈禱,為世界呼求和平。最後,教宗在問候葡萄牙語的信友團體時,將「和平的緊迫性」託付於聖母瑪利亞。教宗說:「我們不可讓衝突的烏雲遮住希望的陽光。相反,我們要將和平的緊迫性託付於聖母,使所有文化都能向聖神的和諧氣息敞開大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聖富高樹立了溫和福傳的榜樣

圖片:Vatican Media

「今天我要跟你們講述一個以耶穌和最貧困弟兄為其生活熱忱的人。」教宗方濟各10月18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如此說道。教宗口中的人物是聖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他為宣講福音的熱忱作了見證,對每一個人都態度溫和、尋求對話、親切關懷。他的生活以聖體聖事為核心,每天花很多時間朝拜聖體、靜默祈禱,感受到唯有臨在於聖體內的耶穌能使自己接近很多非基督徒的弟兄姊妹。

「我為耶穌失去了心」

當天要理講授的標題是「聖嘉祿・富高,在默默無聞的生活中跳躍的仁愛之心」。教宗指出,這位聖人年少時遠離天主,他皈依後如此形容自己,說:「我為納匝肋人耶穌失去了我的心。」

「嘉祿・富高弟兄這番話提醒了我們,福傳的第一步是心懷耶穌,是為祂『失去理智』。若不是這樣,我們就難以藉著生活顯揚祂。相反地,我們恐怕會談論自己、談我們的團體、談倫理道德,或者更糟糕地是,談一堆規矩,卻不談耶穌,不談祂的聖愛、祂的慈悲。」

為此,教宗鼓勵每個人自問:我的心是否以耶穌為中心,我是否多少為耶穌失去理智?

竭盡生命讓人認識耶穌

聖富高渴望深入認識耶穌,渴望效法祂。因此,這位聖人前往聖地生活,勤讀福音。聖富高越是認識耶穌,就越渴望讓其他人也認識耶穌。教宗說:「我們每個人認識耶穌越多,就會萌生想要讓人認識祂、想要分享這珍寶的心願。」

那麼,該怎麼做呢?教宗提出聖母往見表姐依撒伯爾的榜樣,即:「在靜默中,以芳表、以生活。」如同聖富高所寫的那樣,「我們的整個生命都應該為福音高聲呼喊」。

相信聖體聖事的力量

後來,聖富高決定搬到遙遠的地方,定居在撒哈拉沙漠的圖阿雷格人中間,為這些非基督徒帶去他的友誼,以及福音無聲又溫和的見證。聖人親近那臨在於聖體聖事內的耶穌,將一切託付給祂。

教宗表示,聖富高每天在聖體龕內的耶穌前靜默祈禱十幾個小時,「堅信福傳的力量即在於此,並感受到耶穌使自己接近很多遙遠的弟兄姊妹」。教宗由此問道:「我們是否相信聖體聖事的力量,是否相信我們走向他人、我們的服務即在於此,在朝拜聖體,在祂的起始與成全內?我認為我們失去了朝拜聖體的意識:我們必須予以恢復。」

「每個基督徒都是使徒」

此外,教宗也講述了聖富高靈修的另一個層面,也就是早在梵二大公會議前,這位聖人便相信「每個基督徒都是使徒」,傳揚福音是全體天主子民的責任。這與每一個愛慕耶穌的平信徒有關。教宗指出,「我們司鐸多麽需要這些信德深厚的平信徒在我們身邊,藉著他們的見證為我們指引道路」。

「聖富高對我們的時代來說是個先知性的人物,他通過溫和的使徒工作見證出宣講福音之美。他感到自己是『所有人的弟兄』,接納每一個人,向我們展現出溫柔的福傳力量。」

即使只是一個微笑,也很重要

耶穌的溫柔美善也能通過一個微笑傳達給人。教宗最後邀請每個人反省:「我們是否懷有基督徒的喜樂、基督徒的溫和、基督徒的溫柔、基督徒的憐憫和基督徒的關懷,並將這一切傳給人?」

教宗公開接見:寬恕帶給人尊嚴和自由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0月1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使徒熱忱為主題的要理講授,介紹了黑奴聖女柏姬達(Giuseppina Bakhita)的見證。談到這位出生在蘇丹的聖女,教宗念及該國的現況,說:「不幸地,蘇丹連月以來因恐怖的武裝衝突而四分五裂,今天人們很少談論當地的衝突。讓我們為蘇丹人民祈禱,願他們能和平地生活!」

在受壓迫者的軟弱中,天主大顯威能

聖女柏姬達遭遇過暴力和羞辱、身心受苦:她年僅七歲時就被綁架,淪為奴隸,多次被轉賣,服事過八位主人。然而,這位聖女親口說:「我做奴隸時,從未感到絕望,因為我時常感受到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撐著我。」

教宗表示:「眾所周知,受傷害的人往往會傷害他人;受壓迫的人容易變成壓迫別人的人。相反地,受壓迫者蒙召讓自己和壓迫者得到自由,成為修復人性的人。唯有在受壓迫者的軟弱中,天主聖愛才能大顯威能,使雙方獲得自由。聖女柏姬達很好地表達出這個道理。」

需要去愛,需要與人共患難

聖女柏姬達有一天獲贈了一尊十字苦像。教宗指出,聖女注視著苦架上的耶穌,「體驗到內心深處獲得自由」。她深深感到被愛,因此也能夠去愛。聖女柏姬達為此見證說:「天主聖愛總是以深不可測的方式陪伴著我。⋯⋯需要去愛每一個人,需要與人共患難。」

教宗解釋道:「共患難不僅意味著與世界上遭受泯滅人性的苦難的受害者感同身受,也意味著與那些犯下錯誤、作出不義之舉的人一起受苦,不為此作辯護,卻使之充滿人性。她教導我們的輕柔撫慰,就是要使之充滿人性。當我們進入爭鬥的邏輯、彼此分裂的邏輯、惡劣情緒的邏輯、互相對立的邏輯時,我們就會失去人性。」

自我奉獻的服務

聖女柏姬達成為基督徒後,接受耶穌話語的改變,效法祂在十字架上說的:「父啊!寬赦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路廿三34)教宗強調,聖女柏姬達身體力行了有關寬恕的教導,她在寬恕他人的舉動中找到自由和喜樂。寬恕和愛的意願伴隨她的一生。

「聖女柏姬達得以把服務活成奉獻自我的表現,而非奴役。這點非常重要,她自願做僕役,雖然她起初被迫遭販賣為奴,但後來她自由地選擇做僕役,將他人的擔子背在自己的肩上。」

聖女柏姬達為我們指出自由之路

聖女柏姬達以身作則,「為我們指出了最終擺脫我們為奴和恐懼的自由道路」。「這有助於我們脫下虛偽和自私的面具,跨越怨恨和衝突。這始終帶給我們鼓勵。」

教宗最後重申了寬恕的價值:寬恕不會剝奪任何事物,反倒增進人的尊嚴,讓人注視他人,明白他人跟我們一樣脆弱,而且彼此永遠是主內的弟兄姊妹。聖女柏姬達的熱忱化為慈悲,敦促我們培養「謙遜又喜樂」的聖德。

教宗為中東發聲:建設和平的是對話,而非戰爭與恐怖主義

「中東不需要戰爭,而是要和平;需要的是建立在正義、對話和友愛的勇氣之上的和平。」這是教宗方濟各於10月11日星期三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之後,特別為中東的和平發出的呼籲。

教宗表示:「懷著痛苦和焦慮的心情關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正在發生的事情。」面對如此多的人被殺和受傷,教宗「為那些目睹節日變成喪日的家庭祈禱」。教宗也呼籲「立即釋放人質」。

教宗繼續說道:「受到攻擊的人有權利自衛,但我對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全部被圍困起來一事感到非常擔心,那裡也有許多無辜的受害者。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無助於解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反而會助長仇恨、暴力和報復,只會讓雙方深受其害。」

週三當天,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繼續傳來死亡和破壞的消息。以色列稱,卡法阿扎基布茲約有200人遭到屠殺,其中至少有40名兒童被殺。根據以色列的統計,在哈馬斯的進犯下,至少有1,200人死亡。哈馬斯方面則表示,加沙因以色列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950人,約5,000人受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地中海不是墳場,而是文明與希望的熔爐

圖片:Vatican Media

“地中海應恢復自己的使命,成為文明與和平的實驗室”。這是9月17至24日舉行的“地中海地區會議”的目的,教宗方濟各為此到訪舉行會議的法國馬賽城,在那裡參加了會議閉幕的活動。9月27日,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再次提到這段經歷,稱之為夢想和挑戰。

地中海是相遇的場所

夢想和挑戰,這兩個現實的象徵正是被不同國家和大陸所俯瞰的地中海,它有時兇險,卻總是守護著“生命的寶藏”。教宗說:

“我們知道,地中海是文明的搖籃,是孕育生命的搖籃!它變成墳墓,甚至成了衝突的戰場,這令人無法容忍。地中海與文明衝突、戰爭和人口販運是對立的。它的確與之相反,因為地中海是非洲、亞洲和歐洲之間的交流通道;連接著北方和南方、東方和西方;是人與文化、民族和語言、哲學與宗教的匯集處。”

馬賽會議以人性的目光看現實和希望

教宗說,有一天,耶穌的福音從地中海的一個岸邊傳出,它的實現“不是靠魔術,也並非一勞永逸”,而是“每一代人都須走過的一段旅程的果實”。這次的馬賽會議也非孤立事件,而是“一段行程中又邁出的一步”。這次會議的果實就是以“人性”,即“非意識形態、非戰略性、非政治正確” 的目光注視地中海,這目光看到現實、將每件事都與高於一切的人性尊嚴放在一起,此外還有“希望的目光”。

“這在今天很令人驚奇:當你聆聽那些經歷過非人待遇的見證人,或聽到他們分享這些經歷時,正是從他們身上聽到一種‘希望的宣認’。這也是一種兄弟情誼的目光。弟兄姐妹們,這種希望,這種情誼不該’蒸發消失’,絕不能,而應有所安排,具體落實到長期、中期和短期的行動中。人應能完全有尊嚴地選擇移民或不移民。地中海必須成為希望的信息。”

歐洲需要重獲希望

不過,還需要補充說明,那就是不只是移民或申請庇護的人需要看到希望,歐洲社會,尤其是新世代的人也需要有希望。教宗說:

“缺乏希望的年輕人封閉在自己的私人空間內,只顧操勞自己的不穩定狀況,又如何能向相遇和分享敞開心扉呢?我們的社會經常被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和空洞的逃避所困擾,因此需要敞開心門,為心靈和精神充氧,這樣才能將危機視為機遇,積極地予以面對。”

重新找到熱情和積極態度

教宗在要理講授結束時,表明他在馬賽找到了這兩個詞:“熱情”和“積極”。教宗說,“歐洲需要重新找到熱情和積極”的態度。然後,教宗將“地中海地區人民的旅程”託付於受到馬賽市民敬仰的守護之母,祈願這個地區真正實現自己的召叫:成為“文明與希望的熔爐”。

教宗公開接見:聖金邦尼是對非洲充滿熱忱的使徒

圖片:Vatican Media

「我的心被佔據,只為他們而活著」:聖金邦尼(Daniele Comboni)向非洲人民如此表示,並向他們說:「我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將能為你們奉獻生命。」這位對非洲「充滿熱忱」的傳教士的見證是教宗方濟各於9月20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要理講授的中心。

停止扼殺非洲

教宗表示,在基督的光照下,身在非洲的金邦尼意識到奴役的罪惡,它將人簡化成一個「物件」。這位使徒明白奴役的根源在於「心靈的奴役、罪的奴役,上主將我們從這奴役中解救出來」。因此,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反對各種形式的奴役。

不幸的是,奴役同殖民主義一樣,並不是過去的記憶。在金邦尼如此熱愛的非洲,今天卻因許多衝突而四分五裂。教宗也回顧了今年1月31日在金沙薩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當局會晤時的講話。

「『在政治殖民主義之後,一個同樣具有奴役性的經濟殖民主義又爆發出來(……)。在這場悲劇面前,經濟較發達的世界往往視而不見、裝聾作啞』。因此,我再次呼籲:『不要再扼殺非洲了:它既不是一個有待開採的礦場,也不是一片等人掠奪的土地。』」

用非洲的力量救非洲

教宗繼續講述聖金邦尼的事蹟。這位聖人在非洲經歷了最初的一段時期後,因健康狀況被迫放下先前的工作,但他感受到上主啟發他走上一條福傳的新道路。教宗強調,這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直覺」,遠離殖民主義的思想,金邦尼用一句話來概述他的思想,即「用非洲的力量救非洲」。在他看來,福音宣講的對象不僅是接收者,也是傳教的「主角」。

教宗表示,本著這種心境,金邦尼的思考和行動都是從整體出發,並帶動起當地的聖職人員且推動平信徒傳教員的工作。他也如此看待人類發展,關心藝術和職業,促進家庭和婦女在文化和社會轉變中的作用。

「即使在今天,從傳教環境內部推進信仰和人類發展,而不是移植外部模式或局限於一種無益處的救濟事業,是何等重要!既不是外部模式,也不是救濟事業,而是從文化、從各民族的文化中尋找推進福傳之路。促使文化福音化和福音本地化:兩者並肩而行。」

愛德是傳教能力的泉源

教宗指出,聖金邦尼的福傳工作不僅基於如自由、正義與和平這些重大的價值,也「從基督的愛汲取力量,並懷著對基督的愛」。他傳教使命的基礎存有愛弟兄姐妹和愛基督,正如他曾寫的那樣,這愛使痛苦,甚至殉道,化為甘甜。

「他的願望是看到熱忱、喜悅、肯幹的傳教士。他寫道,傳教士應『聖潔而有能力』(……)。首先是聖潔,即遠離罪惡而且謙卑。但這還不夠:也需要有愛德’。因此,對金邦尼而言,傳教能力的泉源是愛德,尤其是分擔他人的痛苦。」

教會與歷史上被釘十字架的人同在

金邦尼的另一個特性乃是關注信友們,在與教會的共融中行動。教宗再次強調這位聖人跟隨善牧在愛德及傳教使命上熱忱的見證。

「在對抗冷漠和排斥他人方面,他的熱忱充滿活力並具有先知性。在他的信中,對他所愛的教會過久地忘記非洲而痛心疾首。金邦尼夢想的教會應是與歷史上被釘十字架的人聯合在一起,與他們一起經歷復活。此時此刻,我建議你們思考今日歷史上被釘十字架的人:男人、婦女、兒童、老人,以及所有被不義和統治的經歷釘在十字架上的人。」

金邦尼今天向我們重申:不可忘記窮人

教宗指出,聖金邦尼也邀請今日的教會不要忘記窮人並愛他們,「因為在他們身上有等待復活的被釘耶穌的臨在」。教宗最後說道:「來這裡之前,我會見了巴西的立法人員,他們為窮人工作,努力推動窮人享有救濟和社會公義。他們沒有忘記窮人:他們為窮人工作。我要對你們說:不要忘記窮人,因為將是他們為你們打開天堂的大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真福何塞·額我略·埃爾南德斯是「窮人的醫生」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9月1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進行以「使徒的熱忱」為題的要理講授,這一次論述了委內瑞拉「窮人的醫生」、真福何塞·額我略·埃爾南德斯·西斯内羅斯(José Gregorio Hernández Cisneros)的榜樣。教宗指出,這位真福的「使徒熱忱」體現在畢生為貧窮病患的服務中。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表示:「何塞·額我略為窮人服務的一生是信仰結出的果實,就如他本人講述的那樣,這信仰從在搖籃中就得到了母親的灌輸。因此,是母親們在傳遞信仰,她們在用母語傳遞信仰。對何塞·額我略來說,這信仰是指引他生命的北斗星。」

教宗介紹這位真福說:「他是個善良、陽光的人,聰明絕頂,在大學任教,也是個科學家,但他首先是一位接近最弱小者的醫生,他在自己的祖國被稱為窮人的醫生。在金錢的富有面前,他選擇的是福音的財富,終其一生都在救助需要幫助的人。在窮人、病患、移民及痛苦者身上,何塞·額我略看到了耶穌。」

「這位委內瑞拉醫生謙遜、和藹、隨叫隨到,心中充滿著熱火,渴望服事天主和近人。他曾多次嘗試修道,成為司鐸,但健康狀況使他無法實現這個願望。」教宗指出:「身體的脆弱不但沒有使他封閉自己,反而成了更關心他人需求的一名醫生。使徒的熱忱正在於此:不隨從自己的渴望,而是樂於接受天主的安排。」

「何塞·額我略領悟到,天主對他的安排正是照料病患、救助痛苦的人、讓窮人懷抱希望,不以言詞而以表樣見證信仰。」教宗強調:「他的力量源自祈禱、與天主密切契合。在與耶穌的這種契合中,何塞·額我略感到蒙召叫為和平獻出自己的生命,因為當時的和平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的威脅。」

「1919年6月29日,一位朋友前來拜訪何塞·額我略,看到他非常愉快,因為何塞·額我略已經知道簽署了停戰協議。」教宗接著敘述:「何塞·額我略的奉獻被接納,好似他預感到自己在塵世的使命已經結束。那個早晨,他如往常一樣,先去望了彌撒,然後走到大街上為一名患者送去醫藥。但在過馬路時被一輛汽車撞倒;他被送到醫院,臨終前口中呼求聖母瑪利亞。他的塵世旅程就這樣在一條大街上結束了,當時他正在履行慈悲善功;他死在一家醫院,死在他身為醫生作出傑出貢獻的地方。」

這個人的見證喚醒每一位信徒。教宗籲請眾人:「捫心自問:天主臨在於我身邊的窮人當中,我在天主面前、在這個世界上該做什麼?何塞·額我略的典範如何觸動了我?他也激勵我們投身於今日重大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每個基督徒都必須『弄髒雙手』。這也是使徒熱忱,是宣講福音,是基督徒的真福: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瑪五9)」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擴展我們的心胸,接近每一個人和每一種文明

「我滿懷喜悅地回味蒙古教會和當地人民:他們是高貴且有智慧的民族,向我表達了如此大的親切和熱情。」教宗方濟各在此2023年9月6日上午,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剛結束的蒙古使徒之旅。

在教宗開始要理講授前,全場信友和朝聖者聆聽了《撒慕爾紀》中的一段記載:「上主對撒慕爾說:『你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和他高大的身材,我拒絕要他,因為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卻看人心。』」(撒上十六6-7)

上主尋找純樸的心

教宗開始描述此行最重要的時刻,尤其是所遇到的現實引起的感受和思考。於是,教宗解釋為什麼選擇到如此遙遠的地方去會見如此小的「羊群」。他說:「正是在那裡,可以看到天主臨在的標記,因為天主不看外表,而是看那些沒有喧鬧聲願意愛祂的人內心的純樸。」

「我有幸在蒙古見到了一個謙卑的教會,但她也是一個在天主心中喜樂的教會,我能夠向你們見證他們這幾天處於教會中心的喜樂。」

一個年輕、的確具有公教性的團體

教宗強調:「這個僅在30年前誕生的教會是憑著一些來自不同國家傳教士的使徒熱忱,他們去那裡不是勸人改變信仰,而是曉得建立一個合一、真正的公教團體,即具有普世性。」教宗解釋:「教會的普世性並非讓每個人都一樣,而是使信仰本地化、具體化,接納“所生活地區的美好,並為所相處的人服務。」

教宗重申:「教會的特徵是為上主和弟兄姐妹服務。在蒙古的教會是在愛德的工作中誕生的,這是信仰的最佳見證。」教宗藉此提到,他在此行中為「慈悲之家」舉行啟用禮,並降福了這項愛德工作。

「這個機構是那些基督徒的名片,同時也號召我們每個團體成為慈悲之家,即開放的場所、款待的場所,在這裡,每個人的不幸都能毫無羞愧地接觸到天主的慈悲。天主的慈悲使人重新站起來,恢復健康。這就是蒙古教會的見證,不同國家的傳教士感到自己與當地人民融為一體,樂於為他們服務並發現那裡原本就存在的美德。」

認出一個民族的美德

說到這個民族的美德,教宗表示欣賞在蒙古遇到的許多人對信仰的追求,在跨宗教和大公運動的會晤中尤其看到佛教信徒的信仰情愫,這些人「透過利他主義和抵拒自己的慾望,以真誠和徹底的方式默默地活出他們的信仰」。

「我們可以想一想,有多少善良的種子默默地促使世界的花園發芽,而我們通常只聽到樹木倒下的聲響!這是因為人們,包括我們在內,都喜歡醜聞:『看看這殘暴的行為,一棵樹倒下了,發出這麼大的聲響!』 『可是,你沒看到森林每天都在生長嗎?』這是因為生長是在默默中進行的。」

放寬眼界,拓展視線

教宗最後指出,需要懂得看到善和珍重他人,就如蒙古人那樣。教宗分享了他此行的感受,說道:「我去了亞洲的中心,這對我有益處」。他解釋說:「注視那個大陸是有益處的,這個大陸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能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事物。」

「見到蒙古人民對我很有益處,他們守護自己的根基和傳統,敬重長輩,與環境和諧相處:他們是一個仰望天空、感受到受造界呼吸的民族。想到蒙古無邊無際、寂靜無聲的廣袤大地,我們應受到激勵,放寬我們視野的邊界:擴展眼界,看得更高更遠,注視而不成為微小的俘虜,放寬我們的眼界,看到別人身上的善,能夠擴大自己的視野,以及自己的心胸。擴展我們的心胸為的是去理解,去接近每一個人和每一種文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聖女泰卡維達堅忍不拔,在服務中活出信仰

圖片:Vatican Media

出生於1656年左右的北美首位原住民聖女加特麗·泰卡維達(Kateri Tekakwitha)是教宗方濟各8月30日在週三公開接見要理講授中的主角。當天的主題依然是宣講福音的使徒熱忱。

在家裡領受信仰

聖女泰卡維達從信奉基督信仰的母親身上學會祈禱和頌揚天主。教宗指出,我們很多人也是在家裡認識上主的。「福傳往往如此展開:通過簡單的小舉動,例如父母協助孩子在祈禱中與天主交談,對兒女講述天主偉大又仁慈的愛。聖女泰卡維達的信仰就這樣打下基礎,對我們來說也常是如此。她從母親那裡以方言、以信仰的方言領受了信仰。」

深愛著十字苦架

聖女泰卡維達四歲時得了天花,臉上留疤、視力不良,她的雙親和一名兄弟則是失去了生命。聖女因疾病和失去摯愛而倍感痛苦,但她領洗後還必須面對誤解,甚至是死亡威脅。教宗表示,「這一切使得聖女泰卡維達深愛著十字苦架、基督聖愛的決定性記號」。

「為福音作的見證其實不僅關乎那使人欣喜的部分;我們也必須懂得堅忍不拔、常懷信心、充滿希望地背負我們日常的十字苦架。在困境前、在十字架前堅忍剛毅:忍耐是基督徒的一大美德。誰若沒有耐性,就不是個好基督徒。寬容的耐性,忍受逆境和那些有時讓人感到厭煩、或使我們陷入困難的人。聖女泰卡維達的生命為我們展現出,如果我們向耶穌敞開心扉,每個挑戰都能克服。」

服事天主和近人的典範

聖女泰卡維達棲身於蒙特利爾城附近的傳教站,在那裡參加彌撒、朝拜聖體、全心祈禱和做補贖。她的一言一行流露出對天主的愛,所有的人都為之動容。年輕的聖女泰卡維達也教導孩童、照顧病人和年長者。

教宗指出,聖女泰卡維達「謙遜地為事奉天主和近人的服務作了榜樣。信仰總是在服務中表現出來。信仰不是為了裝飾自己和靈魂,而是為了服務」。

一心一意奉獻給天主和近人

儘管周圍的人鼓勵聖女泰卡維達結婚,但她毅然決然把全部生命獻給天主。1679年,她宣發了終身貞潔願。教宗表示,這一抉擇展現出使徒熱忱的一面:全然獻給上主。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蒙召宣發聖女泰卡維達那樣的誓願。然而,每一個基督徒都蒙召每天專心投入天主託付於己的聖召和使命,本著愛德的精神事奉天主和近人。」

樸實地為福音作見證

聖女泰卡維達的一生見證出,為基督徒而言使徒熱忱「意味著與耶穌相結合」,渴望向他人宣講耶穌,活出自己獨特的召叫。這位聖女的臨終遺言很美,她在回歸天家前說:「耶穌,我愛祢。」

教宗由此總結道:「我們不要忘記:我們每一個人都蒙召成聖,每天修煉聖德、基督徒共同生活的聖德。我們每個人都領受了這份召叫:讓我們在這條道路上向前邁進。」

蒙古之行

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教宗依循慣例問候了講不同語言的信友,並邀請在場眾人以祈禱伴隨他即將於8月31日至9月4日在蒙古國進行的使徒訪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在困苦和喜樂中我們都要到聖母瑪利亞跟前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8月2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福傳的熱情”為題的要理講授,這一次將目光轉向瓜達盧佩聖母。教宗指出,墨西哥印第安人胡安·迭戈(Juan Diego)見證了福傳的熱情,是信友們的榜樣;聖母瑪利亞如同天主那樣,特別偏愛純樸和卑微的人。

童貞聖母在民眾生活中的體現

教宗表示:「聖母在瓜達盧佩顯現之前,福音已經傳到新大陸,但福音的傳入也伴隨著世俗利益。那時的福傳不走本地化的路徑,而是倉促地移植,並強行事先已構成的模式,不尊重原住民。相反,瓜達盧佩聖母顯現時,身上穿的是當地人的服裝,說他們的語言,接納並熱愛那裡的文化。」

胡安·迭戈,一個卑微的人

教宗強調:「福音的傳播要使用母語,那是最適合民眾理解的語言。」教宗藉此機會感謝那些母親和祖母們:「她們是最早向子女和孫輩傳授信仰的人。」接著,教宗描述聖胡安·迭戈的形象說:「他是個卑微的人、一個印地安人:天主喜愛透過弱小的人行奇蹟,將目光落在他身上。」

為了宣講需要恆心和耐心

胡安·迭戈所經歷的非凡事件始於1531年,那時他已55歲。有一天他在路上行走,看到天主之母立在山丘上招呼他「我可愛至極的小兒胡安」,並要他到主教那裡要求主教在這個地方建一座聖堂。胡安多次去找主教說話,因為最初主教並不相信他的話,而聖母瑪利亞也多次安慰、鼓勵他。教宗指出:「這就是宣講的辛勞和磨練。」

「儘管有熱情,意想不到的事也會接踵而來,有時來自教會本身。的確,為了宣講只是見證善還不夠,也需要懂得忍受惡。我們要切記:為了宣講只是見證善還不夠,也需要懂得忍受惡,這很重要。一名基督徒既要行善,也要忍受惡。兩者並駕齊驅,生活便是如此。今天也如此,在許多地方為使福音本地化和使文化福音化,都需要恆心和耐心,需要不懼怕衝突,不失去勇氣。我想到一個國家,那裡的基督徒受迫害,因為他們是基督徒,無法順利平安地度自己的宗教生活。」

天主的驚喜

教宗繼續講述胡安的故事。為了相信胡安·迭戈的話及滿足他的要求,主教要他拿出證據來證實聖母的顯現。聖母這樣鼓勵胡安,對他說:「我在這裡,難道我不是你的母親嗎?」教宗表示:「這話真美,多少次在我們悲傷、憂愁及困苦時,聖母也對我們的心靈說:『我在這裡,難道我不是你的母親嗎?』她總是在我們身旁安慰我們,予以我們前進的力量。」

童貞聖母要胡安到山丘上為她摘些花。胡安摘了花藏在斗篷內帶給聖母,然後帶到主教面前。「看,奇蹟發生了:聖母的像出現在斗篷的布面上,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幅卓越及生動的像,在她的眼睛內還留下當時人物的圖像。這就是天主的驚喜:若我們有意願且聽命,祂就能完成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事,在時間和方式上我們無法預料。」

朝聖地是安慰及慈悲的綠洲

朝聖堂就這樣建成了,胡安·迭戈也將他的餘生奉獻於接待朝聖者及向他們傳福音的工作。教宗最後表示:「在聖母朝聖地、朝聖的目標及宣講的場所的經歷是美好的,每個人在那裡都感受到是自己的家。信仰在那裡以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以真誠和大眾化的方式體現出來。」

「正如胡安·迭戈所言,聖母垂聽我們的哭泣、撫平我們的傷痛。我們要學會這樣做:當生活遇到困難時,我們去聖母跟前;當生活幸福時,我們也去聖母那裡分享。我們需要前去這些安慰和慈悲的綠洲。在那裡,信仰以母語表達出來;在那裡,我們將生活的勞苦放在聖母的懷抱,帶著內心的平安,也許是孩子般的平安回到生活當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世青節是世界友愛、沒有仇恨或武器的榜樣

圖片:Vatican Media

「正當烏克蘭和世界其他地方在進行戰鬥之際,正當某些隱密的房間裡在謀劃戰爭之際,世界青年節向所有人展現出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一個人人互為兄弟姐妹的世界,一個萬民並肩一起揮舞國旗的世界,一個沒有仇恨、沒有恐懼、沒有封閉、沒有武器的世界!」教宗方濟各8月9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指出,這是前一週里斯本世青節的與會青年所傳達的清晰訊息。世間的大人物會不會聆聽「年輕人渴求和平的這份熱切心願」?

當天舉行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保祿六世大廳滿是人潮。這是教宗方濟各今年暑期暫停後的首次公開接見,他的要理講授圍繞著剛結束的第42次國際牧靈訪問展開。教宗此行是前去葡萄牙參加第37屆世界青年節,他表明「青年浪潮」的喜樂氣氛令他受益良多。這喜樂的氣氛也傳到了保祿六世大廳,在場許多年輕人揮舞著各自的國旗。

教宗指出,很多世青節朝聖青年回國時途經羅馬。「看,那些人!哪裡有青年,那裡就有喧鬧聲,他們很會發出聲響!」接著,教宗感謝里斯本教會的「組織和接待」工作,讚許葡萄牙青年「活力充沛」,因著與世界各地其他同齡人一起活出的經驗,而變得更有活力。整個社會都將因此得到益處。

2023年世青節是疫情後的首次全球聚會,「人人都感到這是天主的恩賜」。教宗指出,疫病的全球大流行「對社會行為造成了沉重的影響」,年輕世代受到格外嚴重的打擊。長達數個月的隔離,往往淪為「封閉」,而在里斯本的聚會中,「天主賜予相反的『動力』」,有了「新的開端」。教宗闡明,聖神「讓世界各地青年的心靈和腳步在福音的道路上再次動起來」,帶領他們到葡萄牙首都這座「通過海路進行偉大探險的象徵性城市」。這點絕非偶然!

此外,在本屆世青節,「福音向青年提出了聖母的榜樣」,她在最關鍵的時刻前去探訪表姐依撒伯爾。福音記載,聖母瑪利亞「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參閱:路一39)。教宗強調,聖母「趕忙為我們做事,從不讓我們久等。她是眾人的母親」。因此,今天在天上的母親「引領青年跟隨耶穌的旅途,如同她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在葡萄牙法蒂瑪說過的那樣。當時她顯現給三名孩童,把為塵世教會的信仰與希望的訊息囑託給了他們」。

教宗說:「因此,在世青節,我重返法蒂瑪這個聖母顯現之地。我與幾名患病青年同聲懇求上主,求祂醫治這個世界的靈魂疾病,如:傲慢、謊言、敵意和暴力。這些是心靈上的疾病,世界罹患了這些病。我們再次將我們自己、歐洲和世界奉獻給聖母瑪利亞的無玷聖心。我為和平祈禱,因為世界各地有很多戰爭。」

本次世青節,全世界眾多青年興奮地來到里斯本,同時也有一些小團體、一些面對重重困難的青年,例如「背負痛苦經歷的烏克蘭青年團體」。

教宗表明,世青節「既不是度假,也不是旅遊觀光,甚至也不是只求自己好處的靈性盛會」。「世青節是通過教會與生活的基督相遇,青年前去與基督相遇。的確,哪裡有青年,那裡就有喜樂。」

教宗最後念及所有為本屆世青節圓滿成功而付出的人們,再次感謝葡萄牙總統、該國民政當局、全體合作者和志工。教宗懇求童貞聖母瑪利亞的轉禱,求主「降福全世界的青年」。

當天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在所有人誦念《聖母經》的祈禱聲中結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