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三鐘經:食糧、寬恕和在誘惑中獲得助佑是祈禱的需求

Our Father

教宗方濟各在7月24日主日誦念三鐘經活動中指出,耶穌藉著講解《天主經》幫助我們明白,若沒有食糧、沒有寬恕,以及在誘惑中沒有天主的助佑,我們就不能存活。

主日福音記述耶穌教給祂的門徒們祈禱的事跡。教宗表示,這段福音邀請我們省思誦念天主經,向天父祈禱的含意。主耶穌「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的需求,但希望我們向祂「大膽且不懈地」提出這些需求,因為這是我們參與祂救贖工程的方式。

教宗説道:我們應讓祈禱,成為手中的首要和主要工作工具!我們苦求天主不是為説服祂,而是為堅定我們的信德和毅力,使我們有能力,與天主一起爭取,真正重要和必要的事物。

耶穌的祈禱和基督徒的祈禱首先是「願天主的名被尊為聖」,讓天主在我們身上彰顯祂的聖善,推進祂的國度,在我們生命中施展祂愛的王權。我們從耶穌教給祂的門徒們誦念天主經的事跡中,便領會了這個道理。

天主經中蘊涵我們的三個基本需求:食糧、寬恕、和在誘惑中獲得助佑。

 

教宗指出:

若沒有食糧,我們就活不下去;

若沒有寬恕,我們就無法生存;

在受到誘惑時若沒有天主的助佑,我們就寸步難行。

關於食糧,教宗表示,耶穌要我們向天父祈求的食糧是「必要」、「適度」及「不多餘」的日用糧,是朝聖者隨身攜帶的食糧,不積累也不浪費,不造成我們行程中的累贅。

關於寬恕,我們則應自己首先得到天主的寬恕。我們只有意識到自己是罪人,蒙受了天主無限的慈悲與寬恕,我們才能作出與弟兄修好的具體行動。若一個人不覺得自己是蒙受寬恕的罪人,他就永遠不會作出寬恕或修好的舉動。

我們祈禱的第三個祈求是「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教宗解釋說,耶穌知道我們的處境,我們經常受到邪惡和墮落的誘惑。我們都知道誘惑是什麽,故應祈求天父賜予我們聖神。聖神使我們活得好,以智慧和愛來生活,承行天主的旨意。

若我們每個人在這一週能向天父祈求:父啊,求祢賜予我聖神吧!那將是多麽美的祈禱啊!

教宗還勉勵我們祈求聖母幫助我們祈禱,使我們不隨從世俗的方式生活,而在聖神的引領下走福音的道路。

誦念三鐘經之後,教宗提及世界各地的許多青年這幾天正向克拉科夫進發,準備參加第三十一屆世青節。教宗也將於下週三抵達那裡,藉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代禱,與青年們一起並為他們慶祝慈悲禧年。

最後,教宗呼籲說:我請求你們以祈禱來陪伴我。從現在起,我就問候及感謝那些為接待青年朝聖者而正在工作的人,他們中有許多主教、司鐸、男女會士和平信徒。我也特別念及許許多多無法親自前往,卻將通過傳播媒體參加這件重大盛事的青年們。我們眾人都將在祈禱中相會!

 

 

圖/文: 梵蒂岡電台

 

教宗:祈禱是走出封閉的重要途徑

blog_1467233915

6月29日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大禮彌撒予以慶祝。教宗強調,祈禱是使教會擺脫恐懼的鑰匙,使教會走出自我封閉,勇敢地向傳教使命開放。

聖伯多祿大殿内擠滿參禮的信友,教宗大祭台前方樞機紅袍和25位總主教鮮紅色的祭披最引人注目。彌撒當中,教宗祝聖了25條羊毛肩帶。這些羊毛肩帶將授予25位新近祝聖的教省總主教,象徵他們與基督在世代表的密切共融關係。依照傳統,東正教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也派來代表團參加當天的禮儀。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表示,《福音》記述了「3個封閉」的故事。

第一個是天使救出了被黑落德投入監獄的伯多祿。教宗明確指出,伯多祿被救出是靠著眾信友為他祈禱的力量。

「伯多祿還在獄中的時候,『教會懇切為他向天主祈禱。(宗12:5)』上主垂聽了他們的祈禱,打發祂的天使救出伯多祿,『救他脫免黑落德的手。(宗12:11)』祈禱如同謙卑地信靠天主和祂的聖意一樣,常是我們走出個人和團體封閉的途徑。祈禱是走出封閉的重要途徑。」

伯多祿離開監獄後,就去號稱馬爾谷的若望的母親家尋找藏身之處。一個使女來到門前,認出是伯多祿的聲音,但她沒有開門,卻又懷疑又欣喜地跑回去報告給她的主人。當天的《宗徒大事錄》並沒有選取這個段落,但教宗為了補全他的反省,引述了《福音》中關於封閉的第二個故事。他說,封閉和害怕有時會令基督徒忽略了「天主給人的驚喜」。

「這個細節告訴我們教會經常受到的誘惑,就是在危險面前將自己封閉起來。雖然如此,天主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也有運作的空間:路加提到在那個家裡『有好些人聚集祈禱』(宗12:12)。祈禱能使恩寵敞開一條出路,使人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恐懼走向勇敢,從憂傷走向喜悅。」

此外,祈禱也是敞開心門和獲得釋放的鑰匙。在福音的敘述中,祈禱促使伯多祿宣認自己的信仰,隨後又在獄中獲得自由。祈禱也使伯多祿從「他自己的傲慢和膽怯的我」釋放出來,接受耶穌交給他的使命。

教宗談到第三個關於封閉的故事說:「西滿,這個加里肋亞漁夫的生命,如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一樣,一旦從天主父那裡接受了信德的恩寵,就毅然敞開心靈,完全放開。西滿於是開始上路,走上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這條路將帶領他走出自己,自己的人性安全,尤其走出他那攙和著勇敢和慷慨利他主義的自豪。在他獲得釋放的這段行程中,耶穌的祈禱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已為你(西滿)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至喪失。』(路22:32)」

最後,教宗也提及在場參加慶祝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的東正教大公教會的代表團。教宗說:「祈禱也能使我們走出分裂,邁向合一。祈願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為我們代禱,使我們能喜悅地走完這段行程,體驗天主釋放的行動,並在眾人面前為天主的行動作見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基督徒在判斷人之前,要先照鏡子看看自己。

Pope6月20日教宗清晨彌撒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勉勵信友們在判斷人之前,應先照照鏡子,看看自己。

教宗強調,天主與我們的最大區別,不在於祂的全能,而在於祂的慈悲。

當天福音記述耶穌的教訓「不要判斷人,免得受判斷」(瑪七1-5)

教宗緊扣這個主題,強調唯有天主才能判斷人;若我們不願受判斷,我們也不要判斷別人。人人都希望在審判的日子,主耶穌仁慈地對待我們,不記我們一生所做過的許多壞事。
關於這一點,教宗表示,你若時時判斷別人,你就會受到同樣尺度的判斷;上主建議我們照鏡子看看自己。
你要照照鏡子,但不是為化妝,以遮掩皺紋。不,這不是耶穌的建議!你要照鏡子看看自己,看看你是怎樣的。
為什麽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
或者,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讓我把你眼中的木屑取出來,而你眼中卻有一根大樑呢?
若我們這樣做,上主會如何評判我們呢?

祂只有一句話:假善人哪!先從你眼中取出大樑,然後你才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瑪七3-5)。

教宗於是指出,看來耶穌說這話時有點惱怒。若我們置身於「天主的地位」,如同天主一樣,祂會稱我們是假善人。蛇就是這樣勸説亞當和厄娃的:你們若吃了這果子,就如同天主一樣(參閲:創二5)。而他們「願意處在天主的地位」。
可見,判斷是多麽壞的事。只有天主,唯獨祂才能判斷!
若我們看到別人不好的事,我們就該愛他們,體諒他們,為他們祈禱,而且也該對他們說:請聽我說,我看到這事,或許你該考慮一下。但我們絕不可判斷他們。絕不可!若我們判斷,就是偽善行為。
教宗繼續表示,若我們判斷,「我們就坐在天主的位子上」。然而,我們的判斷是有限的,絕不是「真正的判斷」。教宗問道:我們的判斷為何不能如同天主的判斷一樣?是因為天主是全能的主,而我們不是麽?
教宗說,答案不是這個,而是因為我們的判斷缺乏「慈悲」。天主判斷人時,是以慈悲判斷人。
教宗最後勉勵信友們:讓我們思索上主今天對我們說的話:不要判斷人,免得受判斷;我們用什麽尺度衡量人,也要受到同樣尺度的衡量;在判斷別人之前應先照鏡子看看自己。
「可是,這人做這個,那人又做那個 …不過,請你等一等…。」我去照照鏡子,然後再想想。否則我將是一個假善人,因為我將自己置於天主的地位。再説,我的判斷也有限,缺少某樣十分重要的東西,就是天主的判斷中的慈悲。但願上主讓我們清楚明了這些事。

 

圖/文: 梵蒂岡電台

「我們的天父」 – 是我們祈禱的基石

Pope

6月16日教宗清晨彌撒

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講道中強調,誦念天主經時,我們能感受到天父的目光在注視我們,「父啊」是耶穌在祂生命重要時刻一直用的一個詞。

當天福音取自瑪竇福音,記述耶穌教導門徒們誦念天主經,強調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向天父祈禱的重要價值。教宗說,耶穌明確地指出,父啊一詞涵蓋了整個祈禱。

教宗強調,這位父親在我們求祂以前,已知道我們需要什麼。祂是「在暗中聆聽我們的父親,耶穌建議我們在暗中祈禱」。這位父親賜給了我們子女的身份,我的基督徒身份是子女,這是聖神的恩典。沒有聖神的恩典無人能說「父啊」。

 

「父啊」是耶穌在祂生命最重要的時刻用的一個詞:

當祂充滿喜樂、興奮時說,「父啊」我稱謝祢,因為祢將這些事啟示給小孩子;

耶穌在祂的朋友拉匝祿的墳墓前哭泣時說,「父啊」!我感謝祢,因為祢俯聽了我。

耶穌在生命最後時刻也如此。

 

教宗接著說,耶穌在最重要時刻說父啊,這是祂常用的一個詞,祂與父交談。這是祈禱的道路。教宗表示,為此,我可以說,這是祈禱的内涵。若不說父啊,我們就不會感到我們是子女。我們的祈禱是外邦人的祈禱,是言語上的祈禱。

當然,可以向聖母瑪利亞、天使和聖人祈禱。教宗告誡說,「我們的天父是祈禱的基石」。若我們沒有能力以「父啊」這個詞開始祈禱,那麼這個祈禱就沒有用處了。

說父啊時,會感覺到祂的目光注視著我,感覺到父啊這個詞,不是外邦人那種嘮嘮叨叨的祈禱,而是一種召喚,祂賜給我子女的身份。基督徒祈禱的內涵是「父啊」,隨後我們向諸聖和天使祈禱,我們也遊行、朝聖。一切都很美好,但是總要以「父啊」開始,我們知道我們是子女,我們有一位愛我們的天父,祂知道我們所需要的一切。這是祈禱的內涵。

教宗說,如果祈禱是說父啊,祈禱的氣氛就是說「我們的」,我們是弟兄姐妹,是一個家庭。我們向天父祈禱的同時,寬恕所有人,忘記所受的侮辱,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祈禱。有時候我們就此做些良心省察是有益處的。

對我而言,天主是父親,我感覺得到祂是父親嗎?若我沒有這樣的感覺,那麼我應祈求聖神,請祂教我有這樣的感覺。我有能力忘卻受到的侮辱,有能力寬恕和不放在心上嗎,若做不到,就祈求天父,因為這些是祢的子女,他們做了些壞事,幫助我寬恕他們。讓我們做良心省察,反省自己,這對我們大有裨益。「我們的」和「父啊」這兩個詞給了我們子女的身份,給了我們一個在生活中一起行走的家庭。

 

圖/文: 梵蒂岡電台

為仇人祈禱,努力做完美基督徒。

pope

6月14日教宗清晨彌撒:為仇人祈禱,努力做完美基督徒。

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為那些憎恨我們的人祈禱,既有利於仇人,又使我們越來越符合天主子女的身份。

當天選讀的《瑪竇福音》,耶穌勉勵門徒趨向天主的完美,天主「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瑪五45)。

耶穌和法學士對法律的解釋有所不同:法學士將法律嚴格地施加在猶太子民身上;耶穌則將這法律推向「圓滿」。

教宗說,法學士們對法律的解釋過於理論化,成了是非鑑別學。他們的法律沒有靈魂,即天主給予我們的「愛」。因此,耶穌引用《舊約》說:法律中哪條誡命是最大?

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瑪廿二36-37,39)。

但這在法學士們的解釋中不太重要。他們所關注的是案例:可以這麼做嗎?這件事至多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倘若不能這樣做又該怎麼辦?這就是把法律作為是非鑑別學。耶穌從這個問題談起,恢復法律的真正意義,使之達到「圓滿」的地步。

為了闡明在新光照耀下的誡命,耶穌舉了很多例子。祂說,毋殺人也意味著不可辱駡弟兄,愛是「法律書中最慷慨的行動」。如果有人問你要內衣,你應該把外衣也給他,如果有人要你陪他走一公里,你就該陪他走兩公里。

「愛」不僅是滿全法律的要求,更是心靈的痊癒。

在耶穌對誡命的解釋中,存在一個治癒的行程。因原罪而受傷的心,必須通過這個行程,來獲得治癒,好能肖似完美的天父:「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五48)

我們都有一顆因罪惡而受傷的心,通過這條治癒之路,我們可以成為像天父一樣的子女。

當天的《瑪竇福音》記載耶穌所指示的完美:你們一向聽說過:「你應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 」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瑪五43-44)

教宗表示,為仇人祈禱,是這條路上的最後一個台階,是最艱難的部分。教宗回憶說,當他還是孩子的時候,人們總是求天主,儘快把當時的獨裁者送到地獄去。然而,天主要求我們做良心省察。

教宗最後說:願上主賜予我們這一恩寵:為仇人祈禱,為那些憎恨我們的人祈禱,為那些傷害我們、迫害我們的人祈禱。我向你們保證,這樣的祈禱有兩個結果:

一是對仇人有益,因為祈禱的功效非常強大;
二是我們將越來越符合天主子女的身份。

圖/文: 梵蒂岡電台

耶穌教導我們健康的現實主義 – 「你們要盡力而為」

Pope

6月9日教宗清晨彌撒:以耶穌教導門徒們的「健康現實主義」為主題,告誡信友們,「除非如此,別無其它選擇」的這等說法,絕不是公教思想,而是「異端邪説」。教會人員若言行不一,就會傷害天主子民。我們必須擺脫生硬的理想主義,彼此和好。

耶穌教訓民眾:除非你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塞人的義德,你們決進不了天國。(瑪五20)。教宗以耶穌「山中聖訓」的訓導,講解基督徒現實主義的重要性。

教宗說,耶穌那個時期的民眾在思想上有些混亂,因為那些法學士在生活見證中言行不一。可是,耶穌卻向民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勉勵他們向上及向前行,愛天主和愛近人。

教宗說,耶穌強調「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審判」。

因此,辱駡他人是犯罪,是殺人,因為這樣做就是打擊弟兄的心靈,侮辱他的尊嚴。基督徒作出相反信仰生活的見證,對子民造成的傷害非常大。

我們在教會内經常聽到這樣的話,那位神父、那位主教、那位教宗、那個公教進行會的男人或女人,對我們說:你們必須這樣做!可是他卻不做。這是傷害天主子民的惡表,阻礙子民成長和向前邁進。

教宗表示,耶穌要求我們慷慨和成聖,這正是要我們「走出去,不斷向上」,以便擺脫「生硬的法律和對我們無益的理想主義」。

耶穌很了解我們,知道我們的人性軟弱。因此,耶穌勉勵我們,若我們與別人不和,就應力求和解。耶穌也教導我們一種健康的現實主義:我們常常無法達到完美,但「至少應該盡力和解」。

天主教會從不教導「要麽這個,要麽那個」。那不是天主教會的思想。

教會只說:這個和那個。你要盡善盡美:與弟兄和好。你不可辱駡弟兄,卻應愛他。倘若出現問題,至少要和解,以免出現衝突。這就是公教信仰的健康現實主義。

「除非如此,別無其它選擇」不是公教思想,而是異端邪説。耶穌總是曉得與我們同行,賦予我們理想,陪伴我們朝這理想邁進,將我們從法律的生硬框架中釋放出來,並對我們說:你們要盡力而為!

 

圖/文: 梵蒂岡電台

「祈禱」是基督徒用以發光的電池

Pope
6月7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如此表示:「祈禱」是基督徒用以發光的電池。
他提醒基督徒不要成為無味的鹽,克勝照鏡子的誘惑,因為這是只顧自己,而非把信德之光帶給他人。
耶穌在講話時,總是用樸實的話語,簡單的比擬,好讓每個人都能明白祂的訊息。
當天的福音中,耶穌把基督徒比作光與鹽。教宗指出,這兩樣東西都不是為自己而存在:「光是為了照亮其它物體;鹽則是為了給其它物體增味或予以保存」。
然而,基督徒怎能使鹽不失味,使光不暗淡呢?
基督徒用以發光的電池是什麼?
教宗答道:很簡單,是祈禱。
你可以擁有很多東西,做很多事,包括慈悲善舉;你可以為教會做很多大事,成立天主教大學、公學、醫院等等;有人可能會為你豎立一座教會恩人的紀念碑。但是,如果你不祈禱,那塊紀念碑也將暗淡無光。多少善行因缺少光、缺少祈禱而失去光彩。
因此,維持基督徒發光的是祈禱。
教宗提醒道,祈禱必須「認真」,在祈禱時我們可以朝拜天父、讚美天主聖三、謝恩或者向上主求恩,但必須發自內心。
教宗繼續說:鹽不會給自己增味,鹽之所是鹽在於它奉獻自己。這是基督徒應該持有的另一種態度:奉獻自己,給他人的生活增味,以福音的訊息為各種事物增味。鹽的價值不在於給基督徒自己留著,而在於貢獻給別人。光與鹽,二者都是為了他人,而非為了自己。
當然,有人會問:光與鹽持續不斷地奉獻自己,可以持續多長時間呢?
教宗答道,這將有賴天主的力量,因為基督徒是天主藉聖洗聖事所賜的鹽;如果基督徒在發光與給予中不停地奉獻自己,他將不斷獲得恩賜,永不枯竭。這就是第一篇讀經中發生在匝爾法特寡婦身上的事。她信賴厄里亞先知,所以她家的麵粉與油永遠用不完。
教宗然後特別提到基督徒當前的生活態度。
教宗說:你應該用你的光照亮他人,抵拒照亮自己的誘惑。照亮自己是十分糟糕的事,這有些照鏡子的意味,是只顧自己。
教宗引用福音中的話說:你們的光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瑪五16)。
這就是說,天主賜予你的光與鹽重新回歸天主身上。
教宗祈求上主:
幫助我們始終呵護好燈光,不把它藏起來,而是「擱在高處」;
幫助我們做「奉獻自己」的鹽,正確地為其它事物調味,促進其發展。
他總結道:這些就是基督徒的善行。

 

 

圖/文: 梵蒂岡電台

教宗清晨彌撒:「真福八端」是基督徒生活的領航者

ANSA1021676_Articolo

6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講道中強調,基督徒應按照真福八端生活,它是給基督徒指出正確生活道路的「領航者」。

為了不在信仰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基督徒有一個明確的指示燈,即真福八端。誰忽視其指出的航向,可以說是慢慢滑向自私的「三個台階」就是:

崇拜金錢、

虛榮、

和滿足自己卻忽略他人。

當天福音取自《瑪竇福音》,記載的是耶穌的山中聖訓。教宗說,耶穌教導的新法律,不是為取代舊法律,而是要予以補充,使之更完善。

這是新的法律,我們把這新法律稱之為「真福八端」。這是上主給我們的新法律。它是航行和旅行路線的指南,是基督徒生活的領航者。正是從這一點,我們看到,在這條道路上,按照這個導航指引的方向,我們可以繼續在基督信仰的道路上前行。

教宗接著表示,聖史路加在類似的敘述中最後還加上了「四端真禍」:

富有的、

飽飫的、

歡笑的、

和眾人都誇讚的。

教宗特別強調,很多時候財富是好的,但是一味貪戀財富就不好了,以致成為崇拜財富。

這是違反法律,是錯誤的導航。可奇的是,這三個台階使人墮落,而這真福八端卻是使人在生活中前行的台階。

這三個使人墮落的台階,首先是貪婪財富,因為這樣我就什麽都不需要了;

其次是虛榮,眾人都說我好,我感到自己很重要,我認為自己是對的,不像這個人,不像那個人。讓我們想想法利塞人和稅吏祈禱的比喻:「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這個人」。「上主我感謝你,我是個很好的教友,不像我的鄰居那樣」。 這種事天天發生;

最後一個台階是驕傲。

教宗說:在真福八端中,我不想說哪一個是最關鍵的,但有一個能讓我們深刻反思,那就是「溫良的人是有福的」。耶穌談自己時說:「你們跟我學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溫良是一種做人的方式,使我們更加接近耶穌。可是,相反的態度總是製造仇敵和戰爭,發生很多不好的事情。

溫良、良善心謙不是愚蠢,是另一回事,是深刻明白天主的偉大,並朝拜祂。

 

 

圖/文: 梵蒂岡電台

 

教宗帶領司鐸禧年活動首場避靜默想:從距離到宴席

Pope

教宗方濟各6月2日上午10點在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帶領參加司鐸禧年活動的與會者作首場避靜默想,主題為「從距離到宴席」。教宗指出,天主的慈悲拉近我們與祂的距離,帶領我們進入祂的宴席。我們雖為自己的卑微感到羞恥,卻享有天主所賜的尊嚴。

教宗從福音中慈悲父親的比喻展開這次默想的內容(路十五11-31)。這位父親的小兒子在遠方把財產揮霍盡了,只好靠放豬維生。他自私自利,為所欲為,但他不只沒有尋獲自由,反而淪落為奴隸,因此開始思念故鄉。當這小兒子回到故鄉時,他的父親對他又親又抱,直接拿宴會的禮服給他穿上,不在乎他全身骯髒。教宗稱,「這就是帶著羞恥的尊嚴」。

教宗由此闡述「尊嚴和羞恥」這兩個極端。「在尊嚴和羞恥並存的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天父的心跳」。慈悲有如鮮血那樣由天父的心中流出。「天父走出來尋找我們這些罪人,吸引我們到祂身邊,淨化我們,更新我們,並再次派遣我們到所有邊緣之地,把慈悲帶給眾人」。

上主不只淨化我們,更與我們相遇,賜給我們尊嚴。教宗以西滿伯多祿為例,闡述在牧職中尊嚴和羞恥的健康張力。西滿是個普通人,有自己的矛盾和軟弱,耶穌給他起名為伯多祿,使他成了磐石,掌握天國的鑰匙,領導其他人。耶穌剛誇獎了伯多祿的信德宣認來自天父,伯多祿卻要求耶穌遠離十字架,因而立即又受到耶穌的嚴厲斥責。伯多祿始終面對這兩個極端。

教宗表示,我們極度羞恥的卑微和至高的尊嚴同時存在。「當天主子民親吻我們的手,尊敬我們,而我們卻看到自己最深處的卑微時,我們作何感想?矛盾總是存在。我們必須置身於此,置身於我們極度羞恥的卑微和至高的尊嚴同時並存的空間內。骯髒、不潔、狹隘、虛榮、自私,虛榮是我們司鐸的罪,但我們同時被洗淨雙腳,被召叫和揀選去分派增加了的餅,受到子民的祝福、愛戴和照顧。唯有慈悲能使人承受那樣的處境」。

卑微與尊嚴之間的張力為何結實累累呢?教宗解釋道:「因為這張力的維繫源自於自由的決定。上主雖然在一切事上助佑我們,但祂施展作為時,主要還是尊重我們的自由。慈悲便是關乎自由的問題。」慈悲是一種觸動內心的情感,「當一個人體驗到慈悲時,便由直覺明白了許多事。舉例而言,我們明白別人處在絕境,他的遭遇並非出於他的罪過;我們也明白別人與自己一樣,因而能夠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我們最終會堅信,需要無盡的慈悲,如同基督聖心的慈悲,才能賠補人生中的許多罪和苦難。慈悲若是低於那層次,便無濟於事」。

慈悲會弄髒手,帶來危險;慈悲涉及的是人,而非案件。教宗告誡司鐸說:「我們要小心我們的措辭。有時我們會不經意地脫口說出:『我碰到一個案件。』請等一下,你最好說:『我碰到一個人。』『我碰到一個案件』的措辭太過教權主義。這種措辭貶低天主聖愛的具體程度,將人貶低為一個『案件』,並會使人置身事外,不弄髒手,作出一種乾淨、優雅,又沒有危險的牧靈工作。」

慈悲賜予尊嚴。天父要擺設宴席,把祂子女所喪失的尊嚴一次而全部地歸還。這讓人能以新的視野展望未來。教宗強調,「慈悲並不忽視罪所造成的客觀傷害,而是消除它對未來的影響力。這就是慈悲的力量。慈悲是生命的正確態度,相反於罪所帶來的死亡苦果。因此,慈悲顯然絕非天真爛漫,絕不忽視罪惡;慈悲考慮的是生命多麼短暫,以及仍有善事有待完成」。

教宗鼓勵眾人「全然寬恕,好使別人也能向前展望,不浪費時間內疚自責、自我感傷和惋惜所失去的一切。當我們開始照顧他人,也要省察自己的良知。一個人幫助別人越多,就越能補償他所犯下的錯誤。慈悲總是充滿希望,它是希望之母」。

圖/文: 梵蒂岡電台

完整的基督徒 – 喜樂地服務,前去會晤。

visitation

我們如果不學習服務和前去會晤他人,又怎能改變世界呢?

教宗方濟各5月31日聖母月的最後一天,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談到聖母往見表姐依撒伯爾時所體現的兩種品德:服務與會晤。教宗強調,服務和會晤使我們感到一種「充滿生命」的「喜樂」。

Mother Teresa

女性是勇敢的,她們有能力前去會晤他人,伸手去幫助他人,安慰他人;女性更是喜樂的,這是一種滿心的喜樂,給人指出生命的意義和新的方向。
當天的福音講述聖母往見表姐依撒伯爾。教宗說,這段福音連同第一篇讀經可選的《索福尼亞先知書》和《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一同構建了滿是喜樂的禮儀,這喜樂好似一股清風,充滿我們的生命。
教宗說:基督徒愁苦、悲傷,實在不好!真的非常、非常糟糕!他們不完全是基督徒;他們自認為是,卻不完整。今天的禮儀把喜樂作為禮物送給我們,在這喜樂的氣氛中,我只想強調兩件事:首先是一種態度,其次是一個實際行動。
態度指的是服務。教宗說,聖母的服務態度毫不遲疑。福音記載,瑪利亞不顧自己已經有了身孕,冒著在路上遇到強盜的危險,急速動身前去服事表姐。這個十六、七歲的女孩非常勇敢,抬腳就走,不找任何說辭。

Sister

這就是女性的勇敢。教會內的勇敢女性和聖母一樣,她們操勞家務,教育子女,面對諸多困難與痛苦,照顧病人等等。她們十分勇敢,起身前去服務。服務是基督徒的標記。活著而不服務的人,不值得活著。在喜樂中服務,這是我今天想要強調的態度。實際行動在此是聖母和她表姐的會晤。教宗感歎道:這兩位女性在喜樂中會晤,那一刻“完全是節日的氣氛。我們如果不學習服務和前去會晤他人,又怎能改變世界呢?

servant

教宗繼續說:會晤是基督徒的另一個標記。一個人自稱是基督徒卻沒有能力前去會晤他人,與他人相遇,他就不是完整的基督徒。不論是服務還是會晤,都需要走出自我:走出去服務,走出去會晤,前去擁抱他人。
教宗最後說:藉著瑪利亞的這種服務態度、這種會晤行動,上主的許諾得到更新,在此刻發生,就如從前那樣。我們在第一篇讀經中已經聽到:上主你的天主在你中間(索三17);因此,我們的上主是服務的上主,是會晤的上主。

 

文: 梵蒂岡電台
圖: 梵蒂岡電台; WikiArt.org;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